淺談藏語文教學在發展民族教育中的重要性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
  民族教育,是指我國少數民族的教育事業,它是在遵循國家教育方針的前提下,少數民族按照自己的目的、需要和方式,對本民族受教育者進行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有系統的教育活動。它與普通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點:(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本民族成員為主; (2)教育內容的相當比重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3)教育組織形式和方式基本由少數民族的社會形態、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語言文字所決定,其中語言文字是最主要的特征。
  民族教育是民族地區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及其它建設的發展均具有直接的影響和促進作用。
    1、加強藏語文教學, 重視民族教育是執行國家法律和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馬克思主義從語言發展的規律出發,主張語言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同時贊成各民族相互學習語言文字,反對對任何民族的語言文字進行歧視、限制。民族語言文字是民族發展和繁榮的重要條件之一,正如斯大林所說“千百萬人民群眾只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才能在文化、政治和經濟發展方面獲得巨大進步”。(《斯大林全集》二十一卷305頁)解放后, 黨和國家根據革命導師的理論原理,從我國的實際(多民族的統一的大國)出發,制定了一系列各民族平等的政策和法律法規,我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都明確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和權利。這符合社會主義階段的實際情況,也符合各民族人民的根本愿望。民族文字是一個民族的主要特征之一。民族平等不僅包括各民族在政治生活中得到平等權利和地位,也包括語言文字的平等。積極開展藏語文教學工作,既是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的需要,又是藏族人民行使法律賦予的神圣權利。因此,應從維護藏族人民正當權利和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振興藏族教育發展的戰略高度,認真貫徹和實施民族政策和法律中有關民族語文的規定,重視和加強藏語文課的教學工作,促進藏語文的學習、使用和發展,推動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
    2、 加強藏語文教學是繼承和發展藏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
  藏族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藏文化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其淵源之久遠,內容之浩瀚,舉世矚目。在語言文字、歷史、哲學、文學藝術、民族學、宗教學、天文、地理、醫學等學科領域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目前“藏學”已成為國際上注目的一種學課,在國際上出現了“藏學熱”。我們加強藏語文教學和使用,不僅是培養藏學人才,弘揚藏族文化,搶救發掘和整理藏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需要,而且開展對外文化交流,逐步擴大往來的領域,促進其他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民族政策的不斷落實,藏語文教學和使用工作逐步得到了重視。就甘南藏族自治州而言,全州許多學校相繼恢復了藏語文課,有力地調動了藏族群眾的辦學熱情。但藏語文教學和使用,在有些學校時開時停,藏語文教學沒有穩定的指導思想和長遠目標,教學秩序不穩定,嚴重影響著藏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和民族教育的穩步發展。截止目前,全州245所學校開展“雙語”教學, 開設面只占34%,學生達19878名,只占學生總數的30%。 遠遠不能適應實際需要,更不能滿足學生及其家長的愿望,應引起足夠的重視,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增加開設藏語文課的學校,讓更多的藏族學生和在藏區的工作的漢族及其他民族的子女(自愿選擇)學習和使用藏語文,以適應社會和將來工作的需要。
    3、 重視藏語文教學是學習先進民族語言文字和自然科學知識,促進整個民族教育的基礎。
  本民族的語文(母語)是學習漢語文和其他社會科學乃至自然科學知識的基礎和工具,就甘南州除臨潭(回漢藏雜居)大部分用漢語;迭部、卓尼、舟曲、夏河等縣的部分地區(藏漢雜居)既懂藏語又懂漢語;其余碌曲、瑪曲全縣的全部及卓尼、夏河、迭部、舟曲四縣的大部分鄉鎮(純藏區)均純用藏語,農牧民不懂漢語。全州61.3萬人口中藏族占48.16%。在這樣一個藏族比例大,藏語文使用面廣, 群眾不懂漢語和漢語基礎薄弱的藏區,充分發揮藏語文的工具作用,先學好藏語文或用藏語授課并廣泛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文不是權宜之計,尤其對用母語作為交際、思維工具的藏族兒童來說更有特殊意義。甘南州某學校做過試驗,小學一年級兩個班,在同等條件下上數學,一班用藏語授課,經考核,按期達到了教學大綱要求;另一班則用漢語授課,結果三分之一的學生連數字都數不到一百(用漢語)。
  實踐證明,藏族學生先學好藏語文,并將各科用藏語講解,使他們接受快理解深,能用藏文給漢語文注音、表義,從而提高藏族學生學習漢語文和各科知識的信心和能力。開設藏語文課和用藏語授課,不僅是學習本民族語文,繼承和挖掘本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需要,也是學好漢語文和自然科學的最好工具和鑰匙。同時很大程度上決定藏族群眾送子女上學的辦學熱情和教育質量的高低,卓尼縣某藏區學校沒設藏語文課,也沒有用藏語講授、解釋其它學科,由于語言隔閡,學生接受不了教學內容,使學生及其家長失去了信心,在校學生只有150名左右。 后來從實際需要出發調整了課程內容,開設了藏語文并將各科盡量用藏語講授,提高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增強了學習信心,從而很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使在校學生猛增到290 多名。 另一所藏區學校其服務范圍內有100多戶人家,但因忽視了藏語文教學,課程設置不得人心, 挫傷了當地群眾送子女上學的積極性,結果只有8名學生在該校上學,其余40 多名學生風雨無阻地到十多里遠的外縣學校上學(因外縣的這所學校重視藏語文課,并有穩定的教學秩序和較高的教學質量)。隨著“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的思想不斷深入人心,進一步強化了全民關心民族教育的意識,辦學熱情不斷提高。甘南州第十屆人代會第三次會議上,涉及要求開設藏語文課、發展民族教育的提案占總提案的20%。平時,基層干部和農牧民專程找書記、州長、教育局長談民族教育,要求辦學配備藏語文教師的不乏其例。農牧民群眾、民族宗教界人士集資辦學、捐資助學、投工獻料排危建校的熱情日益高漲。
  以上問題給我們以深刻啟示:
  首先,藏語文的教學在藏區有特殊的作用和巨大吸引力,說明加強藏語文教學、發展民族教育是保證教學活動正常進行,提高入學率,穩定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以及促進整個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徑。
  其次,說明重視不重視藏語文教學和民族教育,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問題,而是實現安定團結的大事。因此,應從繼承發展民族文化遺產,落實民族政策和國家法律,激發藏族群眾辦學熱情,提高教育“四率”的戰略高度,引起足夠的重視。大力加強藏語文教學。同時為了學習和吸收其他民族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加強民族間的交往和交流,進一步適應社會的發展,拓寬藏族青少年就學成才的路子,促進藏區在經濟科學文化等方面的進步,要正確處理民族語言文字和漢語文教學的關系,不斷加強漢語文和其他學科的教學,努力提高漢語文水平,大力培養更多的藏族學生成為兼通藏漢兩種文字和懂自然科學的有用人才。
      二
  實踐證明,教育落后,經濟文化不發達,就不可能爭取平等權利。馬克思主義認為,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要消除事實上的不平等,就必須依靠自身力量;沒有少數民族自己的努力,兄弟民族的幫助最終會越俎代皰,只能加深事實上不平等程度。
  周恩來同志曾指出:“我們社會主義的民族政策,就是使所有的民族得到發展,得到繁榮”(《關于我國民族政策的幾個問題》)。無數事實證明,各民族的共同發展繁榮,才能逐步實現各民族事實上的平等,共同繁榮是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目前甘南公民的素質差,文盲半文盲占全州總人口的44.2%,文盲率占全省之首。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低,尤其當地少數民族干部中科技人才更奇缺,這與消除事實上不平等,實現共同繁榮發展極不相適應。為了認真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和《甘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甘南藏族自治州藏語文工作條例》,發展民族教育,大力培養各種人才的任務更加艱巨,更加迫切,必須樹立振興甘南,教育為本的思想。把重視民族語文教學,發展民族教育放在發展甘南政治、經濟、文化、躋身于先進民族行列的戰略地位。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促進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對策:
  1、深化認識,形成全民辦教育的格局。 科學技術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而發展各項事業,實現科教興州,提高生產力,首先要重視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目前,經濟建設與人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別是甘南州農牧區文盲成堆,嚴重缺乏科學技術,這已成為提高群眾素質,脫貧致富,發展經濟的一大制約因素。因此,要克服輕視民族教育,只抓眼前經濟利益等短期行為。正確認識和處理教育與發展經濟之間的關系,樹立“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的思想。創造良好的輿論等外部環境,改變以往教育官辦和教育部門唱獨角戲的作法,形成全民辦教育的新格局。克服完全依賴國家扶持的思想教育、民族政策,計劃、財政、宣傳、稅務等部門要通力協作,各司其職,調動各方面辦學的積極性,號召社會各界各民族人民集資辦學和捐資助學。多渠道增加教育經費,改善辦學條件,解決就近上學和有學可上的問題,給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為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全民素質奠定基礎。
  2、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 目前農牧區入學率偏低,尤其藏族學生入學率普遍較低,有些地方還不到40%,舊文盲成堆。隨著一部分在校生輟學,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新文盲繼續產生,發展經濟沒有強大的后勁,潛在的危機依然存在,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在一部分農牧民群眾一時不覺悟,認識不到發展民族教育重要性的情況下,要認真實施《義務教育法》,并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和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狠抓基礎教育。除采取多種辦法進行耐心教育學生家長督促其子女入學外,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對拒不送子女入學的家長予以制裁,實行經濟、行政直至法律等適當的強制措施,提高農牧區入學率和鞏固率,使藏族基礎教育走上依法治教軌道。根據甘南州大部分地區地域遼闊,居住分散,終年游牧的實際,在辦好現有寄宿制學校的基礎上,努力改辦或創辦一批寄宿學校或寄宿班,保證必要的教學時數,進一步穩定教學秩序。充分利用民族宗教界人士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影響,積極發揮他們在辦學中的作用,協助政府和學校動員農牧民子女入學,堵絕新文盲的產生。培養脫貧致富和發展經濟的應用人才,并想方設法向高一級學校輸送人才,以提高群眾素質。
  3、各級學校加強藏語文教學工作, 堅決糾正工作中出現的主觀隨意性和盲目性——即藏語文教學的隨意中斷的行為。正確處理普通課和藏語文課的關系,防止出現兩者的偏廢、對立,努力做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加強基礎教育,重視中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和高等教育,實行“五教”統籌。在“兩個為主”的教學中實行“五統一”即統一學制、統一教材、統一單科起始年級,統一督導檢查,統一升學考試命題。糾正和防止出現各行其事一課程設置、課時比例、教材使用、學制多種并存的嚴重混亂現象,逐步建立完整的藏族教育體系,以解決各級學校的銜接問題和藏族學生的升學出路。
  4、堅持實事求是的辦學原則,吸取歷史教訓, 從甘南的實際(民族和地方特點)出發,既要遵循教育的共同規律,又要遵循民族教育的特殊規律,積極穩步地發展民族教育事業。教育結構、教學內容、課時比例、辦學形式等問題要從當地需要出發。在學校布局方面防止不顧財力、人力等條件一哄而起和不顧實際需要亂撤亂并急剎車的兩種傾向。在各種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實際需要,力爭堅持就近上學的原則,提高普及率。要統籌兼顧,既要重視城鎮教育,又要兼顧偏遠山區、牧區、林區的教育。堅決克服實際工作中存在的重城鎮而輕農牧區,重中學而輕小學的現象,以免出現落后地區成為被人遺忘的角落。力爭縮小城鄉差距,逐步實現藏族躋身于先進民族行列,使其繁榮昌盛。
  5、改變教學用語與社會語言環境相脫節及教學內容與招生、 就業考試內容相脫節的狀況。各有關部門應按《甘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精神,優化學習、使用藏語文的社會環境。既要重視州內藏區學校堅持設藏文課,又要重視藏語文的社會廣泛使用,為發展藏族教育,繼承本民族文化遺產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制定和落實配套政策和措施,升學、招工、招干考核慶考者的藏文基礎或者藏語文成績百分之百地計入總分,并作為錄取錄用的主要條件;同時作為州內考核提拔干部的一條依據。州同各級黨政機關首先配備兼通藏漢兩種文字的干部,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6、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及其努力程度。目前我州教師的學歷達標,實際水平及數量遠遠不能適應工作。藏語文、藏理科、音、美、體等學科尤為突出。這成為開展雙語教學和發展民族教育的一大制約的因素。因此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亟待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道德系質和教學能力及科學文化素質。一是建議國家教委和國家民委對甘南實行特殊優惠政策。協調有關省工和院校調整成人招生計劃,培養藏語文授課的政治、歷史、地理、生物、數理化等各課中學教師。二是建議有關民族院樣為甘南實行定向招生,擴大招生指標,給予重點培養。三是應采取崗位培訓、函授、短訓、離職進修深造等多種形式,不斷更新知識,增強職業責任感以適應工作的需要。四是由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積極開展觀摩,公開教學活動。隨時交流經驗,拾遺補缺,請專家學者作學術和業務報告,以開闊教師的視野,不斷充實自己。五是開展教研活動,要求教師認真學習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學法、哲學等教育科學,并熟悉和精通所教學科的基本知識,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教育行政部門建立和完善競爭機制,定期不定期的進行考核,促其達標,獎優罚劣。對學歷已達標者實施繼續教育,激勵教育工作者接受終身教育,使其職業道德思想、知識、業務水平、工作能力不斷適應新時期的要求。
  7、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增強教育對社會的吸引力。改善辦學條件的目的全在于給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因此,要采取多種辦法,增強學校常規管理,穩定正常的教學秩序,建立良好的校紀校風,成化育人環境。廣大教育工作者加強思想修養和業務學習,不斷適應工作,增強現任感,既教書又育人,為人師表,贏得學生、家長及社會的尊重和信任。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克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降低招生分數線等多種照顧方面的情況,從長計議,增強競爭機制,將藏族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結合起來,堅持“三個面向”,達到最終實現不靠照顧而靠真本事真水平的目的。堅持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正確處理“五育”之間的關系,互相促進,相輔相成。以出色的工作,增強學校對社會的吸引力,使學校成為當地教育、科技、文化、體育的中心,培養更多合格的民族人才,促進兩個文明建設的發展。
  8、實行重點扶持,創造良好的環境,強化“雙語”教育工作。實踐證明,加強“雙語”(藏、漢兩種語文)教學,是藏區教育獲得內在的發展潛力,造就大批建設人才,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經濟起飛,社會繁榮進步的必要條件和關鍵所在。而客觀現實迫切需要在政策上對民族教育給予重點扶持,從內在和外部環境的各方面建立激勵和監督機制,形成“雙語”教學的配套體系,以保證藏語文教學產生良好的效果,實現民族興旺和社會全面進步。
                    〔責任編輯 德吉卓瑪〕
  注:“兩上為主”,即在甘南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確定和實行兩種教學類型——一種是以藏語文為主,各科盡量用藏語講授,單科開設漢語文課;另一種是以漢語文為主,各科用漢語講授,單科加授藏語文課。
  〖作者簡介〗楊春景,甘肅省甘南州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甘肅省藏學研究會理事。*
  
  
  
西藏研究拉薩35-39A849民族研究楊春景19961996 作者:西藏研究拉薩35-39A849民族研究楊春景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0:52:26

[新一篇] 淺談英語課堂活動的開展與設計  ——感悟新編高中英語教材

[舊一篇] 淺談語文思維過程的教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