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增強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個性化閱讀的研究和實踐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通過學生直接接觸語言材料,大膽發表對文本的感悟、體驗,以期激發學生的閱讀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學生良好語文素養的形成起推動作用,因此受到了教師的普遍歡迎。
  一、讓語文書成為讀本
  打開語文書,猶如進入了一個繽紛的世界:鮮艷美麗的插圖,富有童真童趣的詩歌、散文、童話、寓言……但卻有許多學生沒有興趣學。其實,孩子們大都十分喜愛課外書籍,每拿到一本新書都會歡呼雀躍,為什么卻對語文書沒有閱讀興趣呢?原來,他們認為:語文書是用來教的,課外書是看著玩的。“看著玩”興趣盎然,“用來教”便興趣索然。
  語文是滲透著人文精神的學科,語文書中的作品包羅萬象,將這種人文精神揮灑得淋漓盡致。學生打開它,本可以將之作為—個美的對象來感受,對蘊藏在字里行間的文化內涵作出自身的感悟。如果教師把這些作品一塊一塊地“肢解”,告訴學生:這一塊叫比喻,那一塊叫擬人,這是中心句,那是過渡句,課文中如詩如畫的描繪被分析得支離破碎,又如何引導學生去體味作者潛心創作的藝術形象,欣賞課文的精妙之處呢?
  二、在閱讀中學會質疑
  讀書必須學會質疑,才有創新,才能進步。如果沒有質疑,就不會有探索和思考,讀再多的書也沒有收獲。在閱讀過程中,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的不同,質疑的層次也會深淺不同。在課堂上,我們可以先設計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在想知道而不知道時進行質疑。例如,讓學生抱著“這篇課文寫了什么”的問題去閱讀,整體感知,把握文章大意。也可以要求學生尋找課文中故事發展的線索,思考這一線索又是如何把人物、事件聯系起來。如在學習魯迅的《藥》這課時,可以要求學生質疑“此小說有明暗兩條線索,它們是如何展開的?雙線得以連接、交織的人和物分別是什么?”當學生的閱讀能力相對提高時,再要求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或段落進行分析、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對課文所表現的主題進行分析等,了解這些人物形象背后的社會問題,把握與理解文章的主旨與中心,獲得自己的感悟,提高自己的認識等。
  三、努力挖掘作文資源
  學生上了科學課,和科學課的老師一起指導學生寫觀察記錄、實驗報告、總結實驗的有關情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記錄科學現象的習慣,形成一定的分析、綜合能力,提高組織材料和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訓練學生的綜合素質,進一步促進學生對自然現象的探討。體育課需訓練學生的運動能力,教會學生練習各種運動方式,語文老師也可以和體育老師一起,讓體育老師講清運動的具體動作后,讓學生說一說,再做一做,加深印象。然后做一次小練習,描寫一下體育課所掌握的一次運動是如何進行的,按順序地說清每一個動作及要領,進行中有何得失,有什么感受。
  四、強化“雙基”訓練
  “雙基”訓練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我們要繼承。課改并不排斥傳統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扎實的“雙基”訓練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保障。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必須通過語文學習和語言實踐來體現,語文教師一定要種好自己的田,澆好自己的園。語文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應該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應該采用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訓練方式,既要打好基礎,又要開發潛能。一切個性的感受、理解和體驗必須建立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基礎上,個性化閱讀過程中必須加強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而且訓練效率要高,效果要好。要通過訓練促進感悟,加深感悟,在訓練中把個性化閱讀引向深入,最終達成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五、尊重獨特體驗
  “一千個讀者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是積極主動地獲取各類信息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各不相同,他們都會以自己獨特的觀點去理解事物。因而,他們在閱讀中的體驗和感受是不一樣的,所以,閱讀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個性化的創造過程。有位教師上《煙臺的海》一課時,先指導學生預習課文,然后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疑惑。一位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一般的寫景文都是按照春夏秋冬的季節變換順序來寫的,但是,作者卻從冬天開始寫起,這是為什么呢?面對這個“獨特”問題,教師并沒有作出明確的回答,而是鼓勵學生通過更深入的了解來尋找答案。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反復推敲和體味,將自己的感受與作者的寫作意圖進行比較。有的說,以為煙臺的海在另外三個季節與別處的海類似,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有的說,也許作者只在冬天看過煙臺的海,所以第一個寫,另外三個季節的海都是從資料中知道的,作者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把冬天的海寫在最前面。針對學生極富個性色彩的回答,教師這樣評價:你說得很有道理;你的猜測很有可能是對的……直到下課,該老師都沒有去區分誰對誰錯,也沒有告訴學生一個“最正確”的答案。在閱讀中,個人的體驗和感受都是不同的,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成才之路哈爾濱45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葉林20082008
葉林,濱海縣明達中學。
作者:成才之路哈爾濱45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葉林20082008

網載 2013-09-10 20:52:28

[新一篇] 淺談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突破

[舊一篇] 淺談高中語文傳記文學的教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