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 畫竹必先成竹于胸——淺談語文課教學設計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唐徠回中 馬蘭娣)
  我國古人作畫講究“畫竹必先成竹于胸”,成語“胸有成竹”、“成竹在胸”由此而來。
  教學設計是教師面對教材、學生,優化教學流程的創造性勞動,好的設計,蘊含著教師周到的謀劃。下面,我結合一些名家的理論和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語文課教學設計方面的摸索和體會。
      教學設計應體現正確的教學思想
  語文教學設計必須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并接受教學結果的檢驗,無論哪類文體的教學方案的設計,都應體現這樣一些教學指導思想。
  一、語文教學應全面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
  語文教師要努力擺脫重讀寫、輕聽說的偏向,把思維的觸角伸向能力培養的每個角落,建立起立體、開放的課堂教學體系。我通過讓學生復述課文、口頭作文、課前五分鐘演講等形式,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比如在處理《一碗陽春面》的第一個教學環節時,我設計了一個具有梯度的聽說訓練,先播放課文錄音,提醒學生聽的時候抓住主要信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一些描寫人物特征、情態的關鍵性語句。然后請三位同學分別說一段話,第一位同學說話的內容要包括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第二位同學補充母子三人的特征和吃面時的情態;第三位同學再增加老板夫婦熱情接待的具體表現。這個聽說訓練集聽話能力、記憶能力、概括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于一爐,學生練習的效果很好。又如《恰到好處》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我出示了一則暗含課文觀點的材料:南朝明醫陶弘景認為巴豆性最瀉。明朝李時珍經過反復試驗發現:巴豆只要用量適度,就不會引起腹瀉;只有大劑量服用,才會造成腹瀉。我要求學生每人從正反兩面提煉一個觀點,并學習運用文中的點例法說一段有理有據的話。這次提煉論點,組織論據的口頭訓練,成為議論文寫作訓練的有力前導。
  二、能力培養應以思維和語感訓練為核心
  在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為宗旨的語文教學中強化思維訓練,80年代已成為我國廣大語文教師的共識。而在語文教學中加強語感訓練的教學思想,則是當前語文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的一個熱點。
  筆者以為,思維訓練與語感訓練互為表里、并行不悖。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思維訓練始終要以語言為載體,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對語感訓練的終端階段“運用”能力的檢驗;語感訓練中的“咬文嚼字”法,本身就是一種比較思維;而“切己體察”法非調動學生的聯想、想象不能奏效,所以強化思維訓練與語感訓練應成為教學設計時的指導思想。
  三、開發智能應緊扣指導學法這一環
  古人言:“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錢夢龍老師也說:“學習方法是打開知識之門的鑰匙,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鼓勵學生求知的主動性,必然重視方法的指導。每篇文章由于特點不同,各有其不同的讀法,要導在‘讀法’的點撥上。”教師只有在教學中自覺做指導學法的有心人,學生才能得到點石成金的“指頭”。比如教學《故都的秋》,我在引導學生鑒賞了作者筆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秋的姿態后告訴學生,作者之所以能把景物寫得如此深沉細膩、情味雋永,除了繪景狀物的語言功夫,還得力于“攬物于心,體物入微”的細致觀察,所以才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里說人情”。這樣就把培養觀察能力提到一個較高層次上。在如何指導學法的問題上,寧鴻彬老師的一句話曾給了我深刻的啟示:“最巧妙的做法是,講授本文的教學步驟本身就是某種閱讀方法的體現。”我在教學《〈指南錄〉后序》的第3課時,先提出分析、鑒賞、背誦課文第4段的教學目標,接著從全段18個“死”字切入,抓住關鍵句“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師生共同完成分析——鑒賞——誦讀的全過程,最后點明這篇課文運用的是“以段帶篇”的讀書法,如此,就達到了學“一篇”讀“一類”的目的。
      教學設計的幾個環節
  一篇課文的教學總體設計應是在鉆研了教材之后,面對教育對象的年齡、心理特征,針對教學目標所作的教學總體構想,它對具體教學環節的設計,具有指向和制約的作用。如果在總體輪廓還不清晰之前,就著手安排教學步驟,肯定會捉襟見肘,顧此失彼。一篇課文的教學總體設計大致包括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思路和導入、高潮、收束這三個常規環節的設計。
  一、教學目標要明確集中
  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應是大綱的指令性要求、單元的整體教學目標、教材的個性特點和學生的認知需要之間的最佳結合。教學目標明確集中,總體設計的主旋律才鮮明突出,培養能力、開發智力才能落到實處。
  二、思路要明快流暢
  近年來,中語界的許多有識之士,在教學實踐中創造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思路,我用得較多的是線性思路和板塊思路。所謂線性思路就是教學中有一條貫穿始終連結各項內容的線索。如《瑰偉絕特滕王閣》一文的教學,就是以逐層挖掘“瑰偉絕特”在文中的深刻含義為引線,形成王勃的《滕王閣序》文采斐然,冠絕古今——新建的滕王閣雄偉壯麗,遠勝于昔——祖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一清晰流暢的線性思路。而《綠》的教學則分為三個板塊。第一個板塊,通過學生談發現,體味作品的意境美;第二個板塊,通過一幅簡筆畫和對同一個句子幾次重音不同的朗讀,體會作品的構思美;第三個板塊,通過練習感受作品的語言美。不論哪種教學思路,基本上都要經歷從總體到局部再到總體,從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再到品味鑒賞,最后到運用創造這樣幾個階段。
  三、課前導入要新穎誘人
  盧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導語的設計可不拘一格、多姿多彩,但必須切合特定年齡段的學生口味。高中學生喜歡具有思辨色彩的語言材料,樸實自然的語言形式和新穎誘人的導入手段。《雄關賦》一文的立意啟人深思。我就以1988年高考作文題“習慣”為例,比較三位考生作文立意的優劣,說明好文章應有一個深刻警策、富有時代氣息的立意,由此導入新課,自然貼切。
  四、高潮的出現有賴精心設置興奮點
  課堂教學的高潮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勝境,它是學生群體思維的啟動、想象力的翻涌、創造力的勃發。它固然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因勢利導、合理調控,但更有賴于課前根據教材的難點、重點、疑點,精心設置教學討論的興奮點。比如同學們在預習《景泰藍的制作》時提出:文中對什么是“掐絲”和為什么要取名“景泰藍”的解說,用的是不是同一種說明方法?我沒有正面解答,先讓學生分別朗讀這兩段文字,比較他們在表達內容和語言標志上的區別,在獲得了對“下定義”和“做詮釋”這兩個概念上的共識之后,我要求他們以“制胎”這一道工序的內容為依據,分別給“制胎”下個定義,做番詮釋。同學們爭先發言,直至給“制胎”下了準確的定義和簡練的詮釋。
  五、教學收束要留有聯想空間
  于漪老師說過,教學的結尾要講究“余音繚繞的氣氛,讓學生帶著美感下課堂,帶著繼續探索的心情下課堂”,“使學生感到課雖盡而意無窮……”,通過在實踐中摸索,我的體會是:詩歌和一些優美的抒情散文的教學末尾,師生聲情并茂地誦讀可以將激情延續到課下;戲劇或小說,穿插在教學中的即興表演,可以成為同學們談論多日的話題;對一些蘊藉豐富的文學作品,在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設計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命題要求學生口頭作文,也能產生余波蕩漾的心理效應。有時在教學的尾聲,對課文做整體上的升華,亦可形成強烈的沖擊波。
      教學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優秀的教學設計不僅要有合理明晰的總體思路,而且每個教學環節,應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最佳組合,并能體現執教者的個性和匠心,因此在處理教材、選擇教法、安排訓練等方面的具體的技術操作也不容等閑視之。
  一、要選好教學突破口
  認真選擇一篇課文教學時的突破口,是避免教學程式化,激發學習興趣、突出課文重點、化解教學難點的有效手段。那么教材的哪些內容可以作為突破口呢?俗話說,“甜處下口”。教學的突破口應具備既能觸發學生探究的動機,又能帶動全篇文章的教學這樣兩個功效。因此突破口可設在題眼、文眼、小標題、文章線索、課文的重要段落及文章的特異之處。如《難老泉》教學的起始階段,我讓學生在一分鐘之內找到這篇課文的特殊點,學生很快就發現文章在運用民間故事時用的是另一種印刷體,于是教學直接進入文章的中心段,即描寫難老泉來歷的第10、11兩段,在獲得了泉水難老、民族的傳統美德難老的深刻印象之后,教學向兩翼擴展,覆蓋全文。學生在理解了文章開合自如的寫作特色的同時,進一步領悟到“社會主義祖國青春常在”這一文章主旨。
  二、要多角度利用教材
  教師講什么,不講什么,先講什么,再講什么,完全可以根據單元和篇章的教學目標,針對文章特點和學生實際,大膽取舍,巧妙剪裁。如《明湖居聽書》一文對白妞演唱技藝的描寫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是不可多得的描寫音樂的美文。而側面描寫這個知識點,可以在其他課文的教學中完成,所以我把這篇課文作為描寫音響類想象作文的范文,只講課文的第6、7、8段,其他內容概不涉及。為了豐富學生以形類聲描摹音樂的感性認識,我印發了補充材料,有晉代稽康的《琴賦》、唐代韓愈的《聽穎師彈琴》、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這些描寫音樂的古代詩歌強化了課文的重點。
  三、要講求提問的實效
  課堂提問最重要的是講求實效。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明確提問的目的。其次提問要能激發學生求知的內驅力。它取決于教師以熟知學生心理為基礎的課堂駕馭能力。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利用學生喜歡獵奇的心理,使提問具有誘惑性。這里應當盡可能做到兩個“打破”,一是打破學生原有的知識平衡,二是打破教師設置問題時的思維定勢,從而造成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學生“對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和震驚”。第二,利用學生強烈的表現欲,創造熱烈的爭鳴的氛圍。徐振維老師總是在課堂上努力尋求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認識上的差異,然后“挑起矛盾”。她說:“每當我發現了它、抓住了它,我的心會怦怦跳動,眼睛會發亮,臉也隨之漲紅起來。”確實,有意義的爭辯性話題,能使學生集中全部的思維能量、盡其心智、全力以赴。第三,利用學生標新立異的心理,在教學討論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我很同意優秀青年教師楊宏科的觀點。他認為課堂討論,答案的界定宜采用“堤壩式”,即只有在明顯錯誤的地方設防,讓學生的思維呈河流狀,而不是線型運動。
  四、要在教學中做到舉一反三
  語文教學就是以教材為中介,一方面逐步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以期最終構建立體化的知識網絡;另一方面借助聽說讀寫的訓練實踐,達到葉圣陶說過的“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的目的。因此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特點設計具有能力遷移價值的精當練習,是教學設計中不容忽視的一環。這類練習如果是教材內容的擴展和延伸,則具有豐富知識、開闊視野的功效;如果是寫作方法的借鑒和模仿,則可以達到以讀導寫的目的。
  比如《人類的出現》介紹了人類在勞動中從古猿——猿人——古人——到新人的四個發展階段。課文涉及的人類進化情況都是史前現象,絕少文字圖像的記載。文章由羅列材料到提出觀點,顯示了作者從悉心研究考古資料到大膽提出科學論斷的創造思維的過程。學生眼前的學習雖然距離科學研究尚十分遙遠,但是這種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礎上,借助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來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的抽象思維方法是應該也是可能學習的。所以,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寫作練習:以高中物理上冊第五章“圓周運動萬有引力”的內容為材料寫一篇說明文,介紹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為了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先組織學生討論了以下三個問題:1.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建立在什么理論基礎上的?2.在開普勒發現三大定律之前,對天體運動的研究存在著哪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的尖銳沖突?3.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經歷了怎樣的思考過程?從完成的作文質量看,效果令人滿意。
                    (責任編輯 陳會琴)
  
  
  
寧夏教育銀川27-28G31中學語文教學馬蘭娣19961996 作者:寧夏教育銀川27-28G31中學語文教學馬蘭娣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0:53:36

[新一篇] 語文教學“預設”與“生成”的歷史考察

[舊一篇] 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