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的使命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選擇教師,就選擇了高尚。漢代韓嬰在《韓詩外傳》中說得好:“智如泉涌,行可以為表儀者,人師也。”教師德才兼備,人格高尚、完美,對學生才會有感染力、輻射力,教育效果才會良好。為此,我做了一輩子教師,數十年如一日,在教育征程中努力跋涉,不敢有絲毫懈怠。做了一輩子教師,在教學第一線跌打滾爬,雖有些微經驗,但更多的是遺憾與教訓,體會最深的,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一輩子學做教師,讓生命與使命結伴同行。
  一、精神追求與專業訴求
  古希臘哲人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借蘇格拉底之口,通過“洞穴中的囚徒”這個著名的隱喻,闡明教育是把人、把人的靈魂、精神引向真理世界,從黑暗引向光明。教育事業是引領學生追求真、善、美的事業,教師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精神追求才有方向,教學的諸多思考、諸多做法才有根有魂,才不會墮入虛幻浮夸的泥淖。
  (一)語文教育的獨特性
  語文是一門最具有民族性的學科,任何其他國家的語言模式均不可照搬照抄,它具有地地道道的中國特色。其教與學的規律非我們自己在川流不息的語言長河里探索不可。
  語文教育有其獨特性。漢語特別具有靈性,它是具象的、靈活的、富有彈性的,創造的空間特別大。漢字是平面型的方塊字,由形、音、義構成。“形”是關鍵,筆畫在二維平面里多向展開,筆畫種類多,組合樣式豐富,字的結構復雜,數量繁多。漢語組詞靈活,詞法句法沒有多少強制的規矩,教學中更要注意約定俗成,更要注意規范。漢語的文化性特別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很強的熏陶感染作用。為此,我追求的不僅是自己要具有一定程度的漢字文化,具有理解與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要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把民族情結、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撒播到學生心中,打好做人的基礎。
  早在上世紀60年代,語文教學就有文道之爭。當時自己很幼稚,說不出多少道理,總覺得各執一詞,有失偏頗,二者并非完全對立,可融合起來。“文革”以后,逐步清除了“左”的思想路線對語文教學的干擾與破壞,還語文學科以本來面目,明確了語文學科是中學課程建設中的“基礎中的基礎”,這就挽救了語文學科的生命。作為對“文革”期間語文課上成政治課的一種否定,70年代后期語文教育十分強調工具性,甚而感于有些純工具論的傾向,當時我寫了《既教文,又育人》,對“水到渠成”的看法談了自己的觀點,認為片面地強調工具性,不利于全面地、比較完美地實現語文教育目標。較長時間以來,語文教學的道路曲曲折折,在工具性與思想性之間搖搖擺擺,常因政治氣候的變化而變化。盡管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多數記者認為,任何一篇課文都是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的統一體,思想性是語文的固有屬性,它蘊含在語文教材里,貫串于語文訓練中。但語文的本質屬性、基本特點必須探討得更清楚一點,更清楚、更清醒,也就更接近真理。教學中如能較好地把握學科的本質特征,學生就能多受益。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這不言而喻。語言的本質屬性確實是工具性。所謂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載體者,也就是工具的意思。這個觀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早就闡述清楚。“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列寧說的。(《論民族自決權》)“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語言和意識具有同樣長久的歷史;語言是一種實際的,既為別人存在并僅僅因此也為我自己存在的、現實的意識。語言也和意識一樣,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產生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說的。(《德意志意識形態》)我以為,語言又是具有物質基礎的。意識(精神)注定要受物質的“糾纏”。物質在這里(在有關意識的關系上)表現為振動的空氣、聲音,簡言之,就是語言。思想是通過語言表達的,因而“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語言是工具,然而又不是一般的工具,是一種與鋤頭、榔頭等不一樣的工具。語言和人(身體、大腦)是俱在的。語言不是獨立于人而存在的一種工具,而是人類,也只有人類自身才能擁有的工具。語言這一工具和裝載的文化、思想不可分割,語言不能憑空存在。“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外殼”與“內核”是不可分離的一個整體。
  20世紀80年代世界人文科學的一次最大的革新就是語言科學的突破:語言不再是單純的載體,反之,語言是意識、思維、心靈、情感、人格的形成者。由此,我反思道:“思想性”的提法對語文教學而言有局限,它不能涵蓋語文學科的豐富多彩。語文學科許多內容除了具有思想性,更具有道德的、情操的、審美的特征。語言絕不是沒有感情的符號,它蘊含著民族文化的感情。語文不能只理解為語言文字、語言文學,還應理解為語言文化。割裂語言和文化的教育傾向與當今世界語言教育的發展趨向背道而馳。此時,我的腦海里升起了“人文性”的想法,它的涵蓋要比“思想性”豐厚得多,也更接近語文的本質。
  有這些想法主要源于:1.讀了有關語言學、文化語言學及人文科學等方面的書,打開了認識語文的另一個視角;2.語文教育現狀令人焦心。為了應試,一套套肢解文章的練習題匯成海,學生在題海中浮沉,不堪其苦,但學生的讀寫能力仍然上不去,學生在知、情、意方面有多少收獲要打個問號。看似教學方法問題,實質上是錯誤的語文教育性質觀在起作用。
  教學行為受教育觀念支配。在語文教育觀念體系中最為核心的是性質觀,它統帥語文教育的全局,決定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由此而引發出目的觀、功能觀、承傳觀、教材觀、質量觀、測評觀等一系列觀念。我之所以不懈追求,尋尋覓覓,是想接近真實,讓學生在語文學科學習中,既感受到祖國語文文字的魅力,學到語文的真本領,又受到語文內容中真善美的熏陶,健康成長。
  (二)語文教師的文化底蘊
  語文教師心中要有點漢字文化、經典文化和人類進步文化。漢字符號表達性能的復雜、感性信息的豐富,絕非西方拼音文字作為符號所可比。“視而可識”使得字的象形部分栩栩如生,躍于紙上;“察而見意”更是充滿了想象力、象征性的豐富。漢字筆畫多樣,結構復雜,音義錯綜,字又多,難學;但又有易學的一面。掌握了基本筆畫和常用構件,寫起來就不難。且不說象形、會意,僅數量眾多的形聲字,記住形符和聲符,就會觸類旁通,記住一批字。漢字每一個符號都是一件藝術品,都具有生命力,都與自然與社會相連。人的心靈、心態、思維方式與語言文字互為內外,相互激發、相互依存。把握了這一點,閱讀教學中立體的審美功能就會注意開發。
  語文課本中選了一定數量的中華經典詩文,就文論文,往往一知半解,乃至發生訛錯。讀一點經典,打一些底子,情況就不一樣。中華學術文化體大而思精,湛深而博大,凝聚了先民生活的經驗和民族特有的睿智,散發出東方特有的異彩。緊扣教學需要,深入學一點經典作品《論語》、《孟子》、《莊子》等,可認識中國文化精華,涵養品德。經典恒久而彌新,吮吸中華文化源頭養料,能開啟智慧,體悟人生。與此同時,要專心致志研讀幾部大作家的著作,隨著他們的人生足跡走一遍,真正領會他們的心路歷程,領會他們生命的光輝,使自己增長見識,提升思想認識,不斷完善人格。為此,我前后通讀了辛棄疾、杜甫、陶淵明的著作,深深進入他們的精神世界。讀經典作品,對作者也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否則難以做到知人論世,知世論人。如讀《岳陽樓記》,對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恢宏曠達,煉詞造句的華瞻精拔,心悅誠服,胸中涌起的是憂國憂民的文人形象。讀《漁家傲》等作品,會真切感受到他守邊數年,受人敬畏,呼為“龍圖老子”,稱其“胸中有數萬甲兵”,武功值得稱道。作品蒼涼悲壯,開宋代豪放詞之先河。不僅如此,災荒之年餓殍遍地,他以修建廟宇、筑路賑災,無人餓死。人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當作者一個個形象豐滿地站在你面前時,你才開始對他、對他的作品有所認識與理解。
  信息渠道暢通的今天,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不可能是萬能博士,但必須拓開視野、廣泛學習,盡量讀得多一點,了解得多一點。世界名著的涉獵當然是應有之義,自然科學、音樂藝術也須多加關注。語文教師知識倉庫里的貨物不能不雜,但要雜而有章。廣泛閱讀不是濫,而要有所選擇。學要思,學而不思,只是“對書”,徒然是“勞倦”眼睛,收獲甚微。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做了一輩子教師,一輩子都在惶恐之中。每次課后,我總要捫心自問:“這樣教,學生有收獲嗎?對得起學生嗎?”青春是生命中最為寶貴的年華,托付給了教師,這是歷史賦予我的使命,責任大如天。
  二、學生差異與仁愛之心
  初當教師,“愛”只是空泛的概念,是掛在嘴邊的口號。心中真正喜愛的是兩類學生:一是反應敏捷,非常聰明的,我講上句,他下句已能回答,教起來十分省力;二是長得很可愛,像洋娃娃。后來才明白,天工造物十分奇妙,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不要說是長相,他們的稟賦、性格、文化基礎、興趣愛好等均有所不同,因而,必須熱愛每一個學生,每個學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必須關心。
  要真正做到愛每一個學生,教師自己必須有仁愛之心,心地善良。仁而愛人,有“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就會悲天憫人,對別的生命寄予無限的同情。同情是愛的基礎。胸中有“仁愛”這個“源”,愛學生的“流”就會川流不息。心中沒有這個“源”,就不可能有大胸懷、大氣度、大力量,就不可能對學生有堅韌的愛,不可能在教育教學中年年月月、任勞任怨,引著、拽著、扶著、托著、推著學生向前,引領他們不斷增強自覺性、自主性健康茁壯地成長。
  (一)走進學生的世界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說過教學生要“觀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退而省其和”,也就是說要觀察學生的日常言行,觀察學生所走的道路,考查學生的意向,考查學生私下的言行。實際上就是要了解學生的學習世界、生活世界、心靈世界。知之難、知之深,充分發展學生自身積極向上的因素,因勢利導,激勵、贊揚,學生向前邁步的勁兒就勢不可擋。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我在了解學生,分析研究學生方面下了一些功夫。一看二聽三問四查,神態、表情、動作,口頭語言、書面作業,課內的、課外的,學校的、家庭的,獨處的、集體的等,做有心人,時時,處處。了解的過程是培養師愛的過程,也是和學生多接觸多交往,亦師亦友的過程。做一名語文教師,不僅要認清學生富有時代氣息的共性,而且要審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把握各自的個性,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保護和調動各類學生的積極性。盡管所教學生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但由于遺傳因素、家庭情況、周圍環境、成長經歷的種種不同,學生的思想、性格、行為、習慣、志趣、愛好、學習基礎、接受能力均有明顯的差別。教師胸中既要有班級學生的全局,又要有一個個學生的具體形象,他們是主體的、活潑的,不是一個個抽象的名字,而是變著的、發展著的。教學中用“一刀切”的辦法對待個性迥異的學生,說到底是缺乏愛心的表現。
  以口頭表達能力為例。班上有4個同學說話都含糊不清,斷斷續續,有的非但不能成段,連句子都說不連貫。乍看,是口吃的毛病,但仔細調查辨別,又各有不同。一個是說話時舌頭似乎短了一點,經再三諦聽、分析,終于找到了口齒不清的癥結所在。第二個是家庭語言環境差,父母又十分嬌慣,把中學生的兒子視為幼兒,話不成句,規范性差。第三個是學口吃開玩笑,形成了習慣。第四個是思維比較遲鈍,對外來信息不能迅速反映,說起來嗯嗯啊啊,疙疙瘩瘩。弄清楚他們口頭表達能力差的各自原因,尋找最佳方案糾正、提高。第一個先從生理上解決,手術治療舌頭下面的一根筋,然后進行說話訓練。對第二個與家長聯系,改善家庭語言環境,注意說話的完整與通順,再幫助同學進行單句說話訓練,一步一步提升。對第三個同學注意用“穩定劑”、“安慰劑”,逐步消除他說話時的緊張心理,糾正不良習慣。第四個則采用另一方面。就口頭表達抓口頭表達難有成效,而是抓思維訓練,促口頭表達。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注意訓練其思維的靈敏度,堅持不懈,收到良好的效果。尊重每一名學生,施以適合他們實際情況的教育,細心、精心,看似教學方法問題,實則是教師愛的奉獻。
  (二)觸摸心靈的琴弦
  理解是教好學生的基礎。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的種種難處,教師須換位思考,千萬不能埋怨、責怪。責怪、出言不遜,往往是無能的表現。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段精彩的話:“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
  要對準音調,須在發現上下功夫。例如同樣對學習語文,沒有興趣,有的是恐懼,見到寫作文就哭;有的是“仇恨”,看到語文就“恨”,就像看到仇敵一般;有的是無所謂,認為學不學一個樣,永遠是中不溜秋……有些想法還能理解,有的想法令我吃驚。怎么會把語文作為仇敵呢?怎么會那么恨呢?探索這隱秘的一角,才發現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從學寫字起,一次次挨罵,一次次挨棒,都與語文緊密相連,紅杠杠、紅叉叉、不及格,罚重抄、罚重做,乃至被語言羞辱,無不與談、寫、說有關,因而,看到語文,感情上就條件反射。傷害非一天形成,撫平傷痕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字確實寫得像蟹爬,錯別字連篇,文句不通,對這樣的同學而言,語文不可能引起其共鳴,只能另辟途徑。尋找他最感興趣的事,打球,池塘里、小河邊捉小魚、小蜉,探討球藝,探討捕捉的細節,指導仔細觀察。共同的語言多了,不但能袒露心扉講真話,而且愿意把看的、想的、做的寫下來。以趣消恨,教師的語言開始撥動心弦,音調逐漸對準。
  (三)轉化愛的力量
  師愛,不能停留在情感層面,要轉化為教育的力量,促使學生自主成長。
  有名個性極強的偽小子,闖禍不斷,攪得班級不得安寧。班主任教育,不僅充耳不聞,且臉上常帶幾分鄙夷的神情。為了解決師生之間的矛盾,調換到我教語文的班級。起始,不與班級任何同學講話,也拒我于千里之外,一下課,飛竄出教室。我耐著性子,不貿然找她,等待時機。一次,她下課仍然飛奔出教室,一本書從褲袋里掉到地上。我趕緊跑上去,撿起來,眼睛一掃,是本介紹國畫的書,令我驚訝。抓住這個契機,打破堅冰,開始了師生對話。從書卷得不成樣子委屈了書,談到《芥子園畫傳》對初學國畫的人有幫助,談到家里有不少介紹國畫的書,歡迎她來看。她面帶些微笑喜色,一溜煙地走開。其實,我心里暗藏的喜悅遠超過她。有了良好的開端,事情就好辦。時間是孵化器,一節節生動的語文課孵化出了感情,有時她會和其他同學一樣,情不自禁地舉手質疑,回答問題不僅有板有眼,且喜爭論,從不服輸。冰雪融化,她竟然來我家,讀書議書,看畫評畫。由于寄居在外祖父家,只能以書為伴,外祖父會畫國畫,受到熏陶。令我吃驚的是她書讀得真不少,涉獵范圍甚廣,還做點摘抄。難怪她對教師的教學有種種挑剔,難怪她桀驁不馴,難怪她對有些事、有些問題有自己獨特的看法。知之深,教得才會適切。既對優點、長處加以肯定、激勵,又要指出問題與不足。千人千樣,對有個性、有潛能、資質優良的學生,同樣需要用水磨的功夫進行教育,要喚醒他們自覺,“長善救失”,引領他們有信心、有能力自主發展。
  一個學生就是一本豐富的書,一個多彩的世界。學生是活潑的生命體,每個人的成長都是獨一無二的。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個性,對他們滿腔熱情滿腔愛,是我身為人師的根本所在。幾十年來,我教過各種類型的學生,面對這些豐富的“書”,我一本一本認真讀,一點一點學習、領悟、兢兢業業探索、實踐,逐步懂得師愛的真諦、仁愛之心的博大,也品嘗到亦師亦友的無窮樂趣。
  三、教學預設與課堂生成
  語文教學要實實在在培養學生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語文素養,在今后的學習與工作中仍能深受其益。為此,必須聚焦課堂教學。課要教到學生身上,教到學生心里,成為語文素養的一部分。
  (一)課要上得一清如水
  課要上得一清如水。語文課最不可“糊”,也最容易“糊”,似乎字、詞、句、篇、修辭方法、寫作方法、文學知識等等什么都有,又好像都未能落到實處。一堂課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樣教,教師心中須一清二楚。跟著教材轉,跟著教學參考“飄”,必“糊”無疑。教材里有什么,就要學生學什么,一古腦兒搬出來,嘮嘮叨叨,目的不明,內容多而雜,學生學起來如墮五里霧中。
  課要上得一清如水,首先教師要沉到文本之中,認真鉆研,正確解讀。從語言表達形式到課文的思想內容,從思想內容到表達形式,反反復復推敲。鉆研教材鉆研到文字站立在紙上,自己能跨越時空和作者對話,與編者交流,才真正洞悉文章的來龍去脈,體會語言表達情意的獨特個性。對所教文章洞若觀火,心中就會透亮。其次,要反復推敲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不能停留在教案上,教學過程中所有教學行為均應為教學目的的實現而選擇而組織而展開。要準確把握住課文獨特的個性,自己須深入課文底里,有真切的感受,胸中有書還不夠,須目中有人,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確定明確的教學目的。這堂課究竟讓學生學到什么須十分明確,并要根據教學目的對教學內容精心剪裁,處理詳略,突出重點。根是根,枝是枝,葉是葉,千萬不能攪和在一起。一攪和,面目必不清。再者,教學思路要清晰,教學線索要分明。抓一把芝麻滿地撒,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學生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圍繞教學目的,拎起教學線索,教學思路逐步展開:或層層推進,或步步深入,或由具體到一般,或由一般到具體,或淺者深之,或深者淺之,軌跡清晰,輪廓分明。思路清晰是教課的基本要求,教學流程清晰,學生學起來心中才明白。當然,教師的教學語言也要清楚明白,不顛三倒四,不拖泥帶水,不語病叢生。須在要言不煩、一語中的上下功夫。教師語言規范、準確、生動,不含糊其辭,學生聽起來聲聲入耳,清晰可辨,就容易入心。課由“糊”到“清”,看似教學的技能技巧,深思一番,就可知曉其中蘊含的豐富。
  (二)課要上得生命涌動
  課要上得生命涌動。文章不是無情物,都是作者生命的傾訴。追求真理,探究社會,品味人生,無不在語言文字里蘊含著對生命的理解、尊重、珍惜、熱愛;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學習、求知,聽說讀寫是生命活力的展現;教師上課熱情洋溢,激情似火,用生命歌唱,就能點燃學生求知的火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辛棄疾《賀新郎》)課堂教學出現這樣的境界,師生生命涌動,對文本的深入探討,心靈之間的溝通就暢通無阻。課上要生命涌動,須做到三激一實。激情、激趣、激思,主動積極進行語言實踐。“情”忌外加,忌矯揉造作,忌濫。“情”是文章內在的,固有的,貴在咀嚼語言文字,對它們所傳遞的情和意深有領悟;教師只有自己真正動情,才能傳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學生。這種情是真摯的、高尚的,學生耳濡目染,就會受到熏陶。教師引領學生進入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情景之中,情感激發,沉醉于文本之中,朗讀時會情不自禁,討論時會精心尋找“驚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在教學全過程中著力啟發學生“好之”、“樂之”。初則萌發熱愛的感情,繼則求知的欲望在胸中激蕩,終則進入徜徉美文佳作之境,咀嚼品味,樂在其中。
  (三)課是師生共同的腦力勞動
  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參與的腦力勞動過程。思維和語言的學習鍛煉同等重要,教師與每個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平等對話,共同琢磨討論,學生的發現能力、質疑能力、思考探究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鍛煉。要積極創造讓學生生疑、質疑、辨疑的條件,營造探究問題的氣氛,讓學生有思考問題的時間與空間。課堂氣氛寬松、和諧、學生身心解放,無拘無束,無心理負担,就能勇于求知,尋根究底,對文本的閱讀與學習就不會浮在表面,而會縱向深入,橫向擴展,形成發自內心的獨特體驗與感受。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思想碰撞、迸發火花,學生可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各自受到啟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是學生聽、說、讀、寫,運用、實踐語言文字的場所,教師千萬不能越俎代庖。施教之功在于引導,啟發、點撥、開竅,學生身歷語言文字表達情意的場景,就能識得語文的真滋味,與如臨其境、隔岸觀火的實效必然大相徑庭。
  語文課讓學生感受到是藝術享受,那就是極大的成功。教學內容的充實,教學語言的精湛,課堂教學結構的多維,教學節奏的張弛起伏,教學的預設與生成,學生學習過程中“神來之筆”的孕育,課堂充滿人文關懷等等,均為探討的必要課題。學生學語文,深感一堂堂課學有興趣、學有所得、學有追求、學有方向、學有快樂,那就不會浪費青春。教學原本是教師的即席創作,需要熱情、需要功底、需要智慧。講臺三尺雖小,演繹的都是古今中外經典著作中社會更替、人生感悟、思想結晶,博大、深邃,需要我這名教師一輩子學習、探尋。
全球教育展望滬21~25,15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于漪20082008
作者:全球教育展望滬21~25,15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于漪20082008

網載 2013-09-10 20:53:44

[新一篇] 語文教學,呼喚綠色課堂

[舊一篇] 語文教師的語言功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