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標準初中語文教材編制的歷史繼承性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目前正在試驗的各套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材的創新力度都不小,尤其是對綜合性學習的設計和編排,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也要看到,在這個普遍強調創新的時代,人們往往相對忽視繼承,甚至有意無意對傳統否定過多,只要說到繼承傳統,就被認為是保守落后。這種現象應當引起警惕。創新總是以繼承為前提的,語文教材編制也是這樣,沒有對古今中外母語教材優秀經驗和優良傳統的繼承和借鑒,就誕生不了時代期盼的有創意的語文教材。事實上,新世紀課程標準初中語文教材的編制,正是建立在分析和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體現了一定的歷史繼承性。總結這些歷史繼承性,可以讓我們找準歷史的坐標,把握語文教材編制中繼承和創新之“度”,力爭語文課程改革走向成功。
  一、文道并重,在編排語文訓練內容的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做人與作文并重,是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所謂“讀其書,誦其詩,不知其人可乎”“知人論世”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建國以來歷次頒布的語文教學大綱,無不強調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如1956年頒布的新中國第一份語文教學大綱《初級中學文學教學大綱》中就確定:
  初級中學文學的教育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政治方向,培養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培養共產主義道德,特別是愛國主義精神,共產主義勞動態度,集體主義精神,自覺地遵守紀律的精神,愛護公共財物和堅韌、勇敢、謙遜、誠實、儉樸等品德……培養正確的審美觀點,特別是對社會生活的明確的是非、善惡觀念和熱烈的愛憎感情。
  1963年《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提出選文的標準時說:
  就思想內容而言,應該注意選取有助于培養堅強的革命后代的文章。注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無產階級的階級觀點、勞動觀點、群眾觀點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語文教學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語文訓練分割不開的,要使學生學好語言文字,了解字詞句的確切意義,從而深入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編選教材,思想政治教育要作適當的安排,以便反復進行,逐步加深。
  2001年頒布的反映語文課程改革最新理念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繼承了“文道并舉”這一傳統:
  教材應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教材要注重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感情。
  而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統一,這是在尋求一種更有效的文道統一的課程策略。
  大綱和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的依據。各套教材在編輯思想、課文選編、課文解讀和練習設計等各個環節滲透思想道德教育。各套教材改革過去完全以文體編排單元的做法,嘗試以專題的形式編排單元。每個單元的選文大都有一個主題,如人教版教材有諸如感悟人生、理想信念、熱愛祖國、名人偉人、戰爭生活、人生軌跡、思想風采、土地情思、生命之歌等專題,這些專題名稱本身就突出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取向。綜合性學習設置緊緊圍繞閱讀專題,進一步加強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如我愛我家、成長的煩惱、黃河母親河、世界何時鑄劍為犁、讓世界充滿愛、獻給母親的歌、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腳踏一方土等,從這些專題名稱就可以看出專題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標。這些教育絕不是空洞說教,而是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結合過程與方法、知識和能力、在緊抓聽說讀寫的基礎上而滲透的教育。
  二、重視選編名家名篇,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兼顧,思想內容和審美品位并重
  在教材選文問題上,一段時間以來有重經典和重時文之爭。前者強調取法乎上,選編文化含量重、思想內涵深厚的名家名篇,從《詩經》《楚辭》先秦諸子唐宋散文到現代魯迅老舍冰心等;后者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選編大量富有時代氣息、故事生動有趣、接近學生生活的時文。時文類與當代主流教育思潮合拍,在新世紀初中語文教材編寫中已占一席之地。但是,中國畢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大國,其深厚的文化積淀使得任何一個時代的教材編撰者對于傳統文化都不能視而不見。不必說《四書》《五經》和其他代代相傳的經典成為古代學子的必讀書,僅說現代以來,雖然中國社會遭受西方文化的強烈沖擊,不止一次出現過全盤西化的潮流,但幾乎所有語文教育家和語文教材編者都很重視傳統文化經典。解放后,一度對古典文學和名家名篇不予重視,甚至趕出教科書,入選大量大批判文章,事實證明那是行不通的。現在,在各套初中語文教材中,古詩文的分量一般都占全部課文的30%左右。即使是白話文,也是以名家名篇為主,堪稱白話經典,非名家名篇在全套教材中所占比例很小,絕大多數是魯迅、冰心、老舍、郭沫若、豐子愷、安徒生、普希金、莫泊桑、笛福等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這些作品的文化含量豐富,思想內涵和審美品位俱佳。
  人們往往把名家名篇同缺少時代氣息、學生沒有興趣劃上等號,其實不然。真正的名篇常讀常新,誰能說韓愈的《師說》、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沒有時代氣息?一篇作品有無時代氣息,學生是否感興趣,首要因素不在于它的寫作年代的遠近而在于它是否具有時空穿透力,而這種力量又主要靠教科書編者和教學者對學生加以引導。當然,這里對時文并不存在貶意。今日的時文也許就是明天的經典,當年魯迅的《社戲》、朱自清的《背影》剛入教材時也可以叫時文,但現在恐怕誰也不能說它不是經典。語文教材是一個樹經典的地方,有眼光的教材編者總是一只眼睛看著過去,一只眼睛關注現在。看著過去是把那些最值得繼承的文章選進來,注意現在是把最新佳作推薦給學生。時代在迅猛發展,過去的文章顯然不能負載當今時代的許多內容和感覺,通過時文了解時代,讓學生接觸新時代新語言,這是必要的。如要讓學生在學語文過程中掌握科學方法,領會科學精神,就要選編一些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時文,而不能總是竺可楨、賈祖璋、周建人這些老面孔,所以就有關于登月、環保、克隆等內容的課文。
  三、重積累感悟、整體感知和實際運用,強調熟讀精思、吟詠背誦和博覽群書
  在幾千年的中國古代語文教育中,積累—感悟—運用一直是傳統漢語文學習的一條基本經驗。積累是多讀多背,在熟讀的基礎上成誦,積累多了,對于語言文字就能產生感覺,就能在整體上較好地把握一篇文章,久而久之也就學會了運用。傳統語文教育中,運用主要是指寫文章,即把經過長期積累的內容融化為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外化為自己的文字。古代沒有專門的作文教材,但經過私塾學習,學生寫作水平總是不錯的,這主要得力于對大量優秀作品的積累,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而當代學生作文水平下降語言能力偏低,主要原因并不是沒有好的作文教材,也不是沒有好的教學方法,而是拋棄了古代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多讀多寫。特別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搞題海戰術,學生閱讀量少,一學期薄薄的一本課本僅一二十萬字;作文量少,一個學期僅寫三五篇文章四五千字。這樣顯然難以學好語文。
  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較好地反思了前些年的失誤,部分恢復語文教育傳統,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有這樣一些說法:“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背誦優秀詩文80篇。”“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以上正是繼承了古代語文教育“多讀多寫”的傳統,體現了可喜的歷史繼承性。
  教材設計正是遵循此精神而設計,選文增加了朗讀和背誦的分量,同時增加了對精讀、略讀、瀏覽等各種閱讀方法的指導;綜合性學習強調課外對有關資料的閱讀;每冊安排一定量的課外古詩詞背誦;各套教材都有名著介紹,要求學生閱讀中外名著;寫作方面,整篇作文和閱讀部分的片段作文加起來遠遠不止14次,另外還安排大量的課外練筆。這些都體現了新世紀初中語文教材建設在讀寫方面對傳統的繼承。
  四、沿續文選型教材編寫傳統,多數教材按單元編排
  我國古代除了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蒙學讀物外,少有專門為語文學習者編寫的教材,古代最正宗的文選型教材大概就是《昭明文選》。五四前后,有些學者根據一定的標準,先是把古人的文章編排在一起,如民國早期出版的六套文言教科書:《重訂中學國文教科書》(吳曾祺編,商務印書館1913-1917年出版)、《中華中學國文教科書》(劉法曾、姚漢章編,中華書局1912-1915年出版)、《重訂中學國文讀本》(林紓編,商務印書館1913年出版)、《共和國教科書國文讀本》(許國英編,商務印書館1913年出版)、《新制國文教本》(謝蒙編,中華書局1914年出版)、《新中學教科書初級古文讀本》(沈星一編,中華書局1924年出版)。它們都是古人文章的匯編,是十足的文選型教材。后來,負載現代觀念的白話文進入了中學語文教材,隨之出現了文白混編的編排體例,如夏丏尊、葉圣陶合編、開明書店 1935年出版的《國文百八課》,全套書采用分課混合編法,共編108課,分為6冊,每冊18課。白話文與文言文的比例大致為三比二。解放區的《中等國文》以白話文為主,各種類型的課文羅列在一起。解放后相當長的時間里,初中語文教材的編排也都是選文的簡單排列。 1956年的初中文學教材比較追求體系,初中第1、2冊按思想內容編排,第3、4冊按文學史編排,第5、6冊按體裁編排。但無論怎樣編排,古今中外的選文都是教材的主體部分。80年代以后,各套教材幾乎都是按單元編排,三五篇文章組成一個單元。本世紀出版的各套初中課標教材雖以專題兼顧文體編排單元,但每個單元的主體仍然是文章。可以這么說,到現在為止,沒有哪一套初中語文教材不是把文章作為主要內容的,缺少了選文的語文教材是無法想象的。當然也沒有任何一個語文教師不需要教課文。這也是我國語文教材編制的一個傳統。
  語文教材之所以必須是文選型,主要是因為,語文學習的根本任務是學習語言,進而從語言學習中感受文化,受到思想熏陶和情感教育。但學習語言和感受文化并不能靠孤立的字詞句甚至段落,而要在特定語境中,通過閱讀一篇篇完整的文章來實現。每一篇文章是作者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語文所需要的各種技巧,都可以在文章中體現出來。讓學生學習一篇篇范文,就是讓學生綜合學習這篇文章中作者表現的思想內容、寫作技巧和語言能力。而語文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正如前文所說,是通過反復的閱讀和積累達到感悟最后學會運用。所以,教材編者編輯若干冊由一篇篇文章組成的課本,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甚至背誦這幾十篇幾百篇范文,最后培養對漢語言較好的語感,從而形成語文能力。所以說,到目前為止,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我們總結出來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大量閱讀范文。
  五、強調訓練系統的科學性,教材編排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原則
  學生認知規律都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形象到抽象的,教材編寫也必須遵循這一規律,方符合教材編制的科學化。傳統語文教育早就認識到這一規律,以“三”“百”“千”為憑借,由識字、寫字、屬對開始,逐漸過渡到比較復雜的文章讀寫。現代以來的語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編排,雖然有由近到遠和由遠到近兩種編排方式,但是,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文章排列都同樣是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規律編排的。如劉法曾和姚漢章編、中華書局1912~1915年出版的《中華中學國文教科書》、沈星一編、中華書局1924年出版的《新中學教科書初級古文讀本》就是有代表性的實例。白話文的編排,一方面是按照思想內容上的由淺近到深奧,語言文字的由簡單到復雜,寫作技巧的由單一到多樣,篇幅的由短小到偏長的原則編排,另一方面,則按照由記敘、抒情到說明、議論的順序編排,體現了認知由形象到抽象的特點。這方面有代表性的教材是夏丏尊和葉圣陶合編、開明書店1935年出版的《國文百八課》,為探索語文教材編制的科學性積累了寶貴經驗。另外,各套教材往往從一般文章閱讀到說明和議論等實用文章的閱讀再到較高思想和語言要求的文學作品閱讀,這也是遵循了語文閱讀訓練的科學性原則。
  新世紀幾套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初中語文實驗教科書,繼承并發揚了上世紀初以來語文教材編制的科學化傳統,內容的編排力求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教材一般按照學生學習語文的合理順序,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一般訓練到實用訓練。總體結構分三個階段,初一為第一階段,課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內容,分類組織單元,培養學生一般文章的閱讀能力如理清思路、概括要求、揣摩語言等和一般文章的寫作能力;初二為第二階段,課文按照表達方式組織單元,側重培養閱讀和寫作記敘、說明、議論文的能力;初三為第三階段,課文按文學體裁組織單元,培養學生閱讀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漢語知識或知識短文的形式出現,或分插在各個單元中,或作為附錄,在全套書中都與閱讀課文緊密,有總體的安排。這樣我們看到,閱讀方面由一般文章到實用文章到文學作品,寫作由一般寫作能力到實用文體寫作能力,基礎訓練扎實而有序,充分體現了語文訓練系統的科學性。
  注釋:
  ①課程教材研究所編:《20世紀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匯編·語文卷》第333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同上書第418頁。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④同上書。

中學語文(教學大參考)武漢4~6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溫立三20062006
溫立三,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編輯室。
作者:中學語文(教學大參考)武漢4~6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溫立三20062006

網載 2013-09-10 20:54:00

[新一篇] 課程教學評價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海峽兩岸課程教學評價學術研討會述評

[舊一篇] 課程理論研究述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