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課程——對地理課改的幾點體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國家《地理課程(實驗稿)》已經頒布,根據該標準編寫的實驗教材也已經在實驗區使用。經過一年來的課改實踐,我們由衷地感到:地理課變了,變得充滿生機,富有活力,它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戰。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要具備課程意識
  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有大綱意識、教材意識、教參意識,而課程的意識淡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課程意識提到了重要位置,強調地理課程標準是地理教學的主要依據,課程是由教科書、其他教學材料、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教學環境構成的一種生態系統,這意味著課程觀的重大變革。其次,從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內容表述方式看,一改教學大綱“以知識帶技能、能力培養”的要求為“以技能、能力培養帶知識”,并且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三個要求合為一體,使課程標準的每一條都具有明確的、可操作的教學實施意義和評價意義,課程標準因而成為教師直接可用的教學依據。再者,我們不能把課程僅僅理解為教科書,理解為教師教的材料,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的整合。課程由這四個因素組成,就決定了它是獨特的且永遠變化的,有多少個班級就有多少種課程,有多少所學校就有多少種課程。課程不僅是文本課程,更是體驗課程;課程不再只是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每個學生都帶著自己的體驗背景,帶著自己獨特的感受,來到課堂進行交流,這本身就是課程建設,學生從同學身上、教師身上學到的東西遠比從教科書中學到的多。因此說,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教學不再只是忠實地實施計劃、教案的過程,而是課程創新和開發的過程,教學過程成為課程內容持續生成和轉化的過程,這需要教師和學生創造性的勞動。
    二、要改變教材觀
  作為對教材的價值、作用、評價標準和處置方式的基本看法,教材觀從根本上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方式。一個對教材抱神秘主義態度的教師,不僅不敢增刪教材內容,甚至迷信教材上的教學方法;一個持開放式教材觀的教師則往往以懷疑的精神對待教材,對“教什么”和“如何教”都試圖找到自己的獨到見解。不同的教材觀將引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構建完全不同的教學生活,包括學生的學習生活。然而,長期以來,傳統教材觀將教材神圣化,強調教師對其絕對服從。它認為教材的價值在于“規范”教學,教師必須持有一顆“尊敬”之心,不主張教師作為教學資源的設計者和組織者,積極主動地去選擇和增添教學資源。這種教材觀在許多學校的情況是,教師“教”教材,學生“學”教材;教材成了教學大綱的“替身”。而新一輪課程改革,教材多樣化使教材作為教學中惟一的“法定文化”的地位漸趨動搖,教材的功能定位也逐漸由“控制”和“規范”教學轉向“為教學服務”。有鑒于此,我們理應將教材當成教學的一種材料和工具,即“材料式”教材觀。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其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創造性和批判性地研究教的內容和教的方法,對教材作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時,課程的潛能得以現實展現。
    三、要轉變教學理念
  新課程改革,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性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讓他們展開思維、發揮想象,但對同學們可能提出的各種觀點,教師要正確掌握評價的尺度,把握深淺的程度。既不能挫傷學生們的積極性,扼殺他們創造力,又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專家認為,在新課程中,教師頭腦中要有兒童意識,一切為了兒童的發展,一切為了兒童的學習。教師不能光考慮怎么教,還要考慮兒童怎么學?要用體現兒童特點的教學方式,并關注兒童的生活,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考慮學生在某一個知識方面,已經積累了哪些生活經驗,現實生活中哪些經驗可以作為本次教學的鋪墊,讓學生從事哪些實踐活動可以活化對這些知識的掌握等等。比如,新教材增加了學生在課堂以外獨立或合作完成與教學內容相應的實踐活動,在學習了“世界的自然資源”一課后,可讓學生回家調查家庭生活所消耗的能源和物品,說明其中哪些來自可再生資源,哪些來自非再生資源,哪些可以回收利用,并繪制圖表與同學交流;在“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有關“節日”里,可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通過這樣的教學,有效地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為學生自主學習和參與實踐創造條件,幫助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現代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認知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他強調,教一個人某門學科,不是要使他把結果記下來,而是要使他參與把知識建構起來的過程。不少教師在積極嘗試探究性學習、“問題為中心的學習”的課堂教學新模式,這是基于“關于學生學習過程”的教學觀念,它強調的是,通過設計真實、復雜、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參與探究、思考,讓學生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解決來進行學習。
  新地理課程還增加了電子地圖、遙感技術等最新科技發展的成就,教師要對這些新知識、新領域、新發展有所了解;新教材還提供了許多新的教學形式,教師要有創意地進行教學,這也對教師的創新精神提出了挑戰。同時也給教師再創造留下足夠的空間,這與以往教師只要照綱行事、照本宣科有著明顯區別,教學中要整體把握課程結構和內容,選擇學生感興趣,且能體現多學科整合的主題,使學生在多學科的背景下,運用知識、技能和方法去解決問題,完成學習任務。
地理教育重慶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李樺20032003李樺 安徽無為縣開城中學 作者:地理教育重慶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李樺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0:54:10

[新一篇] 走近澳門——大班語言活動設計

[舊一篇] 跟高中語文老師談談培養高中學生語言能力的問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