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亞洲地區的安全矛盾和某些國家的國內問題出現了此起彼伏和集中爆發的跡象,具有相當大的擴散性、突發性和破壞性。
亞洲金融危機震蕩猶在,印巴核試驗令世界震驚,印尼政局一夜驟變,加之其他熱點和潛在矛盾的糾纏,這一切預示著亞洲正進入世紀之交的動蕩期。
印度進行核試驗后,南亞安全形勢急轉直下,新一輪軍備競賽事實上已經開始。巴基斯坦在引爆了自己的核裝置后走上與印度全面對抗的不歸路,印巴軍備競賽將上升到什么高度,又如何收場,難以預測。在印度民族沙文主義抬頭、印巴殘存的一點信任消失殆盡的情況下,印巴矛盾可能突破政治外交范疇,而引入軍事對抗和軍事冒險的內涵。南亞形勢的惡化和國家關系的急變,將直接沖擊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同時對中國和俄羅斯的安全利益產生重大影響。總之,南亞的這場突如其來的核軍備競賽對大國戰略關系和核不擴散體制是嚴峻的考驗。
在國內騷亂和金融動蕩中,蘇哈托黯然下臺,但印尼的緊張局勢仍未緩解,只要經濟在短時期內得不到恢復,暫告平息的政權危機隨時可能再度爆發。貧富懸殊問題和種族矛盾在此次危機中進一步凸顯,經濟改革和政治民主化則前途未卜,軍隊在國家轉型期的作用備受矚目。印尼作為東南亞的中樞國家,其動蕩的影響將是長期的、全局性的。
朝鮮經濟困難、糧食短缺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韓國又被金融危機所困擾,迄今未見好轉的跡象。半島四方會談陷于停頓,和平機制的建立遙遙無期。朝鮮已經放出質疑1991年朝美核框架協議的口風,朝美可能再起爭端。這一切已使國際社會深感不安。
日元急劇貶值,引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股市和匯市雙雙下挫。在日本經濟陷入衰退、俄羅斯等新興市場激烈動蕩的情況下,危機進一步惡化和擴散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由于金融危機,東亞各國總失業人數達創紀錄的3500萬以上,難民和非法移民問題不斷增長,危機在一些國家已演化為社會政治問題。亞洲許多國家事實上進入了新一輪內政調整期,不測因素增大,內政問題擴散的機率增大。與此同時,日俄、中日、中美等幾個大國關系的調整也遠未結束。
這次震蕩的出現主要是內因所致。亞洲在促進和平與穩定的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經濟因素和各方戰略考慮,因此它必將是長期的,并充滿反復和波折。
(一)謀求新一輪戰略平衡是當前亞洲深層次的安全問題。美國采取預防性防務政策,通過軍政聯盟防范任何大國主導東亞大陸的戰略是一貫的;日本對中國的崛起缺乏心理準備,不安和戒心日重;印度久有大國雄心,但經濟發展差強人意,在大國競爭中被邊際化,因而不惜孤注一擲,以發展核武和煽動仇外情緒來平衡民族心態。新舊戰略格局的摩擦和國家戰略的結構性碰撞,使亞太軍事安全因素再度突出。
(二)經濟轉型的震蕩。亞洲安全問題有深刻的經濟背景。東亞國家的經濟起飛是階段性的,雁陣模式是不爭的事實。東亞一些國家的發展主要依賴美國的市場和日本的資金技術,這一維系政治穩定的經濟基礎近年發生了一些變化。首先是原有發展節奏被打亂,泡沫經濟破滅后日本已失去領頭雁的作用,而日元的持續下跌更使原本該在這場危機中發揮火車頭作用的日本扮演著開倒車的角色;原“四小龍”第二集團進入轉軌期,其實力局限性日益明顯;第三集團(如中國和多數東盟國家)雖加速增長,但內部結構性問題也逐步暴露;第四集團(朝鮮、南亞和個別東盟國家)經濟持續不振,甚至被邊緣化。第二,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已完成或即將完成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像美國已進入信息經濟甚至知識經濟時代,而東亞國家敏感性不足,其產業結構、管理方式和出口戰略不適應全球化和技術變革的大潮。第三,東亞各國經濟改革紛紛進入攻堅階段,牽動面大,反作用力強。失誤增多,修正不易,這在日本、韓國和部分東南亞國家表現得十分明顯。
(三)政治調整的壓力。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改革的深化,東亞進入了新一輪政治調整期。在市場一體化和全球化潮流中,一些東亞國家在冷戰中為確保安全和增長而建立的傳統上層建筑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中產階級和工商階層在許多國家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他們要求國家政治改革的呼聲和影響日益增強。一些國家腐敗、兩極分化和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嚴重,構成重大不穩定因素。一些國家出現了外交內向化和政治保守化趨向。在個別國家,黨派斗爭和集團利益被嚴重夸張,內政問題被人為轉化為對外挑斗的可能性增大。
與冷戰時期不同,大國在應付危機時更多的是強調協調與合作,而不是對抗,因此危機引發戰爭的可能不大。但是,亞洲動蕩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對下個世紀亞洲的穩定構成重大挑戰,亞洲的所有熱點均與中國有關,無從回避,動蕩使中國的安全環境復雜化,這是中國在確定跨世紀發展戰略時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
世界知識京16~17D7國際政治松城19981998 作者:世界知識京16~17D7國際政治松城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