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譯文]  那時我定要把彎弓拉成滿月,射向那西北來犯的豺狼。

  [出典]  北宋  蘇軾  《江城子·密州出獵》

  注:

  1、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2、注釋:

    ①狂:豪情。左牽黃:左手牽黃狗。右擎蒼:右臂舉著蒼鷹。古人打獵時用狗和鷹來捕捉獵物。

  ②錦帽:頭戴錦蒙帽。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③卷平崗:從平坦的山岡上席卷而過。

  ④為報:為了報答。傾城:全城人。

  ⑤親射虎,看孫郎:為“看孫郎,親射虎”的倒句。孫郎:孫權。《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于凌亭,馬為虎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這里以孫權喻太守。
  ⑥酒酣胸膽尚開張:極興暢飲,胸懷開闊,膽氣橫生。尚:更。

  ⑦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是說朝廷何日派遣馮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記·馮唐列傳》。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漢時的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區)太守。匈奴曾一度來犯,魏尚親率車騎出擊,所殺欺眾。后因報功文書上所載殺敵的數字與實際不合(虛報了六個),被削職。經馮唐代為辨白后,認為判的過重,文帝就派馮唐“持節”(帶著傳達圣旨的符節)去赦免魏尚的罪,讓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蘇軾此時因政治上處境不好,調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許,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節:兵符,古代使節用以取信的憑證。持節: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⑧會:定將。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滿月:圓月。

  ⑨天狼:星名,一稱犬星,舊說主侵掠。《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晉書·天文志》云:“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詞中以之比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

 

   3、譯文1:

     我雖年老卻興起少年打獵的熱狂,左手牽著黃犬,右手舉起鷹蒼。戴上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領隨從千騎席卷平展的山岡。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看我親自射殺猛虎猶如昔日的孫權。

  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去邊地云中,向漢文帝派遣馮唐。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朝著西北眺望,奮勇射殺西夏來犯敵軍。

      譯文2:

   讓老夫也暫且抒發一回少年狂,左手牽著黃狗,右臂托著蒼鷹。頭上戴著錦緞帽子,身上穿著貂皮大衣,帶領隨從千余膘馬席卷過小山岡,威武雄壯。為了報答全城的人都跟隨我出獵的盛意,我要親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當年的孫權,英姿勃發,意氣豪放。

    酒意正濃時,胸懷更開闊,膽氣更豪壯。雖然兩鬢已生白發,這又何妨!遙想當年,馮唐手持文帝的符節去解救戰將魏尚,使其免罪復職,什么時候朝廷也能派遣馮唐式的義士來為我請命,讓我也能像魏尚一樣受到重用,戍邊衛國呢?那我一定也能拉開雕弓圓如滿月,隨時警惕地注視著西北方,勇敢地將利箭射向入侵之敵。

    譯文3:

     我雖年老卻興起少年打獵的熱狂,左手牽著犬黃,右手舉起鷹蒼。戴上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領隨從千騎席卷平展的山岡。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看我親自射殺猛虎猶如昔日的孫郎。

    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去邊地云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朝著西北瞄望,奮勇射殺敵人天狼。

 

   4、蘇軾 生平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這首詞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當時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這是宋人較早抒發愛國情懷的一首豪放詞,在題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開拓意義。詞的上片敘事,下片抒情,氣勢雄豪,淋淳酣暢,一洗綺羅香澤之態,讀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會獵題意,次寫圍獵時的裝束和盛況,然后轉寫自己的感想:決心親自射殺猛虎,答謝全城軍民的深情厚意。過片以后,敘述獵后開懷暢飲,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夠承担起衛國守邊的重任。結尾直抒胸臆,抒發殺敵報國的豪情:總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滿月一樣,射掉那貪殘成性的“天狼星”,將西北邊境上的敵人統統一掃而光。

  這首詞在偎紅倚翠、淺斟低唱之風盛行的北宋詞壇可謂別具一格,自成一體,對南宋愛國詞有直接影響。作者對此闋也頗感自豪,在《與鮮于子駿書》中,他曾說此詞“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自是一家”。可見這首詞可能是作者第一次作豪放詞的嘗試.

 

   5、這首詞是蘇軾豪放詞中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冬,當時蘇軾知密州。據《東坡紀年錄》:“乙卯冬,祭常山回,與同官習射放鷹作。”蘇軾有《祭常山回小獵》詩云:“青蓋前頭點皂旗,黃茅岡下出長圍。弄風驕馬跑空立,趁兔蒼鷹掠地飛。回望白云生翠巘,歸來紅葉滿征衣。圣明若用西涼簿,白羽猶能效一揮。”其描寫出獵的壯觀場面及卒章所顯之志,與這首《江城子》類似。

  蘇軾詞風于密州時期正式形成,這首詞即公認的第一首豪放詞。蘇軾對這首痛快淋漓之作頗為自得,在給友人的信中曾寫道:“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蘇軾此詞一反“詩莊詞媚”的傳統觀念,“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拓寬了詞的境界,樹起了詞風詞格的別一旗幟。

  蘇軾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響,歷來勤政愛民,每至一處,都頗有政績,為百姓所擁戴。密州時期,他的生活依舊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積既久,噴發愈烈,遇事而作,如挾海上風濤之氣。這首詞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籠罩全篇,藉以抒寫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氣。“狂”雖是聊發,卻緣自真實。蘇軾外任或謫居時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況。如《十拍子》:“強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蘇軾時年四十,正值盛年,不應言老,卻自稱“老夫” ,又言“聊發”,與“少年”二字形成強烈反差,形象地透視出、流露出內心郁積的情緒。此中意味,需要特別體會。他左手牽黃狗,右手擎獵鷹,頭戴錦繡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獵裝,氣宇軒昂,何等威武。“千騎卷平岡”,一“卷”字,突現出太守率領的隊伍,勢如磅礴傾濤,何等雄壯。全城的百姓也來了,來看他們愛戴的太守行獵,萬人空巷。這是怎樣一幅聲勢浩大的行獵圖啊,太守倍受鼓舞,氣沖斗牛,為了報答百姓隨行出獵的厚意,決心親自射殺老虎,讓大家看看孫權當年搏虎的雄姿。上闋寫出獵的壯闊場面,豪興勃發,氣勢恢宏,表現出作者壯志躊躇的英雄氣概。

  下闋承前進一步寫“老夫”的“狂”態。出獵之際,痛痛快快喝了一頓酒,意興正濃,膽氣更壯,盡管“老夫”老矣,鬢發斑白,又有什么關系!以“老”襯“狂”,更表現出作者壯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時代,國力不振,國勢羸弱,時常受到遼國和西夏的侵擾,令許多尚氣節之士義憤難平。想到國事,想到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處境,于是蘇軾借出獵的豪興,將深隱心中的夙愿和盤托出,不禁以西漢魏尚自況,希望朝廷能派遣馮唐一樣的使臣,前來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這里作者用了一個典故;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后來,文帝采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其“狂”字下面潛涵的赤誠令人肅然起敬。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遼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畫,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下闋借出獵表達了自己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這首詞感情縱橫奔放,令人“覺天風海雨逼人”。從藝術表現力上說,詞中一連串表現動態的詞,如發、牽、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動形象。全詞表現了作者的胸襟見識,情感興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態橫生,“狂”態畢露;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但氣象恢弘,一反詞作柔弱的格調,“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滿陽剛之美,成為歷久彌珍的名篇。

 

   6、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寫這首詞的時候,蘇軾只有三十八歲,卻自稱“老夫”,頗有幾分幽默、豪邁之情。“聊”,姑且的意思。“狂”,不僅見出氣概的豪邁,也奠定了全篇的基調。作者人到中年,依然迸發出少年人的昂揚激情。你看,他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架著蒼鷹,身手敏捷,意氣風發,好一副出獵的雄姿!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與太守一同出獵的隨從們個個武士裝束,就像羽林軍一樣雄姿英發;原野上,千騎奔馳,萬馬嘶鳴,如一陣狂飆席卷山崗。“錦帽貂裘”,即戴錦蒙帽,穿貂鼠裘,是漢代羽林軍的裝束,這里指隨獵者戎裝打扮。“千騎”,并非實指,而是說隨從眾多。

    如果說前一句是個人豪氣的特寫,這一句則將鏡頭推遠,以開闊原野和千軍萬馬作為背景;場面愈是壯觀,背景愈是宏大,主角的氣勢也就越發突出。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作者豪氣勃發,說:請為我告訴全城的人,跟隨我去打獵;我要像當年孫權射虎一樣,一顯身手。“傾城”,夸飾之詞,同上面的“千騎”一樣,是突出氣勢之盛。“孫郎”,即三國時的孫權。史載,孫權在打獵時,馬被虎傷,他投出雙戟擊退老虎。

    這一句有著言外之意。“射虎”固然勇武,但很多獵手都能做到。而孫權就不一樣了,他是一代雄主,曹操曾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作者以孫郎射虎比附,當然不會只限于在狩獵場上稱雄。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東坡本來豪情就很高,暢飲之后,酒意正濃,更覺胸懷開朗,膽氣豪壯。他說,即使鬢發像染霜一樣,已經微白,又有什么關系呢!這一句是豪壯之言,也是自我安慰之語,包含了作者的深沉慨嘆。光陰漸逝,鬢發灰白,年輕時的雄心壯志無由實現,內心的悲哀可想而知。但東坡之為東坡,就在于他有超越悲情的胸懷:大丈夫立身行事,何必為此傷感!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漢文帝曾派馮唐持符節到云中郡去赦免魏尚,仍讓他担任云中太守,什么時候朝廷也能像那樣對自己再委以重任呢?“節”,符節。“云中”,漢時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省西北的部分地區。云中郡郡守魏尚守邊有方,戰績卓著,后因上報戰果時,被查出多報六人的殺敵數,被削職,并要坐牢。馮唐上諫文帝不應如此對待武臣名將,于是文帝就派馮唐持節到云中郡去赦免魏尚,使他官復原職。蘇軾是因為反對新政而自請外放的,這里有著身世之感,而更多的是渴望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其殷切期待之情在追問的語氣中一露無遺。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者在想象:等到將來到了疆場,自己定會力挽雕弓,奮勇殺敵,將覬覦國土的入侵者驅逐干凈!“會”,定當。“天狼”,即天狼星,在西北邊天空上。古人認為天狼星主侵略,這里代指北宋西北邊的遼和西夏。

 

    評 解

    用詞來寫習武打獵,塑造出一個激昂慷慨的志士形象,借以抒發自己的報國情懷,這在題材和內容上都具有開創意義。這首詞進一步發展了范仲淹悲壯蒼涼的邊塞詞的精神,打破了紅粉佳人、多情公子為抒情主人公的詞壇格局,形成一種粗獷豪邁的風格,具有一種陽剛之美。這與當時籠罩詞壇的柳永詞的詞風形成鮮明的對照。

    蘇軾對自己的這種詞風也相當自豪,他在《與鮮于子駿書》中說:“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

 

   7、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喜歡屈原、李白與蘇軾的浪漫豪放,對柳永與李清照的婉約詞也情有獨鐘而閑暇時間,我會經常吟誦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偶爾也會朗誦江城子·密州出獵》,努力領會蘇軾的愛國情懷:“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但對于一個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來說,吟誦“老夫聊發少年狂”多少有些喜劇色彩,那時怎么能夠理解蘇軾當時“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情懷呢

   年輕,真是個好東西!做錯可以說因為年輕!失敗了可以說因為年輕!年輕就是最完美無暇無懈可擊的借口。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

   人會變老,這是自然規律。但不能服老,應該自己去尋樂,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8、人生難得幾回搏,一個人一生中真正值得狂的時候不多,因而該狂時,很可以學學杜工部,“漫卷詩書喜欲狂”,學學蘇東坡,“老夫聊發少年狂”,學學李太白,“我本楚狂人,瘋歌笑孔丘”,大可不必故意壓抑自己,循規蹈矩,做謙謙君子狀。

    近代以來,百年屈辱,百年淪喪,中華民族曾經被欺凌被壓抑的時間太久了,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拼搏奮斗,我們也該揚眉吐氣,該變得“狂”一點了,當然,也要“狂”而不“妄”,“狂”而有度,做到心里有數。

 

  9、工作之余我也覺得心情舒暢,與摯友茗香閑情逸致,與網絡聯誼情滿心房,雅興起提筆書胸意,開懷處詠言歌高吭!自然便情溢于表,可有人旁敲側擊了,你“老夫聊發少年狂”,哈哈哈!我引以為豪!
    進入“不惑”之年的男人其實很難“狂”起來的,這一路走過來的風風雨雨,溝溝坎坎,讀書時期為學業、為理想孜孜不倦,盡管有著對異性的垂戀,也沒有造次的勇氣和追求,沒有“狂”的意識,參加工作以后,為事業、為家庭含辛茹苦、小心做人,時刻提醒自已工作得來的不易,如何讓領導高興、同事們歡心,盡管在這基層得不能再基層的鄉鎮主持工作,也是循規蹈矩努力工作,也沒有“狂”起來的舉止,人到中年世事不惑,對工作的理解、人情的聯絡、關系的處理、交易的撮合、迎合領導、關愛同僚、禮賢下級等等我都是從頭開始學!這個中滋味與“狂”何干?我依然是老實做人,我也自得其樂!這也許就是“狂”的開始了吧!
    回首往昔、黯然神傷!追尋理想、困惑難嘗,惟自尋歡樂、自尊圖強!念斯兄有句名言:給別人帶來快樂并自已快樂著。有了博客我們這些人都“狂”了起來,我們同一個年代的人,都經歷了那段蹉跎的歲月,同時都感悟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我們在平時的閑聊中講得多的話題是,如何充實自已的生活,如何讓自已感受生活的樂趣,更多的是如何使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也許是我們這些人心胸豁達,性情中人、,也許是“荷爾蒙”的力量,使男人的笫二青春在這博客上“爭風吃醋”、“兒女情長!”
    愛人早幾天在電話里說我“老夫聊發少年狂”呢,我心想狂就狂唄,要狂還得有興趣、有能耐、有精神!狂有什么不好,狂能狂出友情,狂能狂出激情,狂能狂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蘇東坡的“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我們現在是:老夫聊發少年狂,左潘婷、右拉芳……

 

    10、人到中年,在年長于我的人面前,不曾也不敢言老,但自己也真的經常會有一種韶華不在的感嘆,在年少于的后輩面前,真的會經常散發些世事的滄桑,偶爾的淘氣,也真的只能是“老夫聊發少年狂”!

     東坡的聊發少年狂,是在他失意的時候,因為他曾經官任知府,在那樣的官階上,不必“隨太守”,但他面對幾經沉浮的官運,卻泰然地笑對,恣肆張揚著自己的個性,實屬難得的真男兒,無論歷史中與現實里,這樣的男人能有幾許?!

 

   11、這個世界上的人至少可以分成兩類,一種是平常人,還有一種呢,就按西游記上所說的那樣,姑且稱之為“真人”吧.依我看,所有的真人在常人眼中都有那么點瘋狂;他們之所以被視為瘋狂,是因為他們不悲傷、不憂慮、不在乎死,更不為瑣事所煩惱;他們每時每刻都盡可能地為自己的意志所支配,熱情地生活著.當然這樣一來,就會傷害他們周圍的許多人,這些人不能接受他們的態度,是因為這些人錯過了他們的思想.

     為自己生活!這才是真正的人與眾不同之處。

    而一般常人卻剛好相反,他們在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是那樣地無所顧忌,想吃枕吃,要哭就哭,能行則行;可是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看大人的眼色行事了;吃必須要有吃相,哭只能在人背后,而笑卻又是為了應付某種需要而強使臉上的肌肉抽動;這時候人們開始戴上了世俗的面孔而喪失了兒童的天真。社會在每個人的心里制造了一種害怕心理:
害怕被別人拒絕,害怕被旁人嘲笑,害怕失去了自己的尊嚴;這樣人就失去了自我,這是從古到今的一條基本傳統,即是沒有人允許成為他自己;你在這個社會上所謂生活就是不斷地隱藏掉自己真實的面孔,而不停地裝扮出一付為社會、為別人、為大家所需要的另外一付臉面.

    而最讓人吃驚的是,你所害怕的那些人,他們也在害怕你,人人都害怕在別人面前流落出自己的真實情感(除小孩子外),人人都在壓抑自己,人人都在慢性自殺.

    人唯一的責任是應該對自己的本性負責,不要壓抑自己,不要反對自已,否則就是在慢性自殺!

    只有很少數的人才能在這種世俗狀態中超脫出來(在中國尤其如此);而這些人在常人眼中看來一定是失去了理智,甚至被人當成了精神病患者。

    瘋狂其實才是明智,但是這種明智又要承受多大的孤獨啊!
    脫離世俗必定孤獨,而誰又愿意成為一個孤獨者呢?

   這才明白和尚道士們為什么一定要到人煙罕跡的深山老林中去修行,他們必須先將自己從世俗生活中隔離開來,然后才有可能從遠距離來剖析常人的生活狀態,這樣才能使自己達到做人的起碼境界一一不為他人所生活。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42

[新一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舊一篇]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山頭臥夕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