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譯文]  而如今飽受憂患,遍嘗人世苦痛,那些不如意的事不提也罷。不提也罷,假如真要說,就說:“好一個涼爽肅颯的秋天啊!”

  [出典]  南宋  辛棄疾 《丑奴兒》

  注:

  1、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2、注釋:

     丑奴兒:又名《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韻。

   博山:在今江西廣豐縣西南。因狀如廬山香爐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罷職退居上饒,常過博山。 

   強說愁:無愁而勉強說愁。

     欲說還休: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多少事,欲說還休。”

 

 

  3、譯文1:

    年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登高遠望,為寫一首新詞而勉強說愁。

    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不能說。想說卻不能說,只能說,好一個清涼的秋天呀!

    譯文2:

    年輕的時候涉世未深,無法體會人生的艱難,不知什么叫做愁,所以總喜歡跑上高樓,是為了能刻意找點悲秋愁緒寫進詩詞中,勉強自己說:“那愁呀!那恨啊!”

    而如今飽受憂患,遍嘗人世苦痛,那些不如意的事不提也罷。不提也罷,假如真要說,就說:“好一個涼爽肅颯的秋天啊!”

 

 

  4、 辛棄疾生平見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5、這首詞也是辛棄疾閑居帶湖時的作品。

  全詞通過回顧少年時不知愁苦,襯托“而今”深深領略了愁苦的滋味,卻又說不出道不出,寫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上片說,少年時代思想單純,沒有經歷過人世艱辛,喜歡登上高樓(層樓),賞玩景致,本來沒有愁苦可言,但是“為賦新詞”,只好裝出一副斯文樣子,勉強寫一些“愁苦”的字眼應景。上片生動地寫出少年時代純真幼稚的感情。“不識”寫少年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愁”,十分真切。

  下片筆鋒一轉,寫出歷盡滄桑,飽嘗愁苦滋味之后,思想感情的變化。“識盡愁滋味”概括了作者半生的經歷,積極抗金,獻謀獻策,力主恢復中原,這些不僅未被朝廷重視,反而遭受投降派的迫害、打擊。他這“愁”郁結心頭已久,是很想對人傾訴一番,求得別人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一想到朝廷昏庸黑暗,投降派把持政權,說了也于事無補,就不再說了。“欲說還休”深刻地表現了作者這種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憤愁苦溢于言表。值得注意的是,“欲說還休”四字重復出現,用迭句的形式渲染了“有苦無處訴”的氣氛,加強了藝術效果,使讀者體會到,作者為國事憂愁,極端痛苦,竟至不能對人訴說,這是因為“恐言未脫口而禍不旋踵”(辛棄疾:《論盜賦札子》),作者實在有難言的苦衷啊!怎么辦呢?只好“顧左右而言它”,“卻道天涼好個秋”句,意思就是說作者無可奈何,只得回避不談,說些言不由衷的話聊以應景!

  本詞構思巧妙,寫少年時無愁“強說愁”和諳練世故后滿懷是愁卻又故意避而不談,生動真切。還應該說明,本詞上下片里的“愁”含義是不盡相同的。“強說”的是春花秋月無病呻吟的閑愁;下片說的是關懷國事,懷才不遇的哀愁。

   在平易淺近的語句中,表現出作者內心深處的痛楚和矛盾,包含著深沉、憂郁、激憤的感情,說明辛詞具有意境闊大,內容含量豐富的特色。(王方俊張曾峒)

 

 

    6、稼軒寫此一詞,是在議論天氣嗎?顯然不是(遺憾的是,今日諸多寫家恰恰是把這個“秋”理解為盛夏酷熱之后的那個季節了)。該詞作于辛棄疾閑居帶湖(江西上饒)期間,這個時候的辛棄疾,空有一身抱負、一腔熱血,一心想著金戈鐵馬、揮師北伐,而現實的政治際遇卻使他往往不得不賦閑在家,有話難說,有勁難使,而這一首小詞,恰恰以信手拈來的形式,抒發了作者無比愁苦的復雜心緒,所謂“天涼好個秋”不過是“顧左右而言它”而已。詞的核心部分在于“而今識盡愁滋味”,在于對這種種愁緒的“欲說還休”。 如果我們不能從作者所處的那個特定歷史時代出發,不能了解辛棄疾壯闊一生的人生經歷的話,又豈能了解、豈能體味那“天涼好個秋”中所蘊含的許多愁緒、許多傷情,簡單而直白地把它理解為“一個充滿愜意的季節”也就不足為怪了十七大中國文化體制改革,‘大發展’,又說是‘大繁榮’,而我則對那個“文化”一詞的‘理解’費解!至于“大”嘛,不說“大”就不是“大中國”!這“大”的本身是何“文化”?費解啊!——“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唉!真一言道盡呀!趣和:   文化不識真滋味,愛上大樓。愛上高樓,為賦新詞胡說秋。   他時識盡愁滋味,玉說還休。紅說還休,卻說天涼好個愁。

 

 

   7、辛棄疾可以有那么多的苦悶憂愁,讀者卻不一定都有這么多的苦悶憂愁。沒有關系,只要有一點人生閱歷,經歷過一些坎坷挫折的人,都可以被辛棄疾的這一首小詞打動,被深深地打動.從而產生共鳴。辛棄疾雖然沒有將他四五十年人生中經歷的坎坷苦難都一股腦兒地傾訴給讀者聽——實際上他是只字未提,但是,他給所有的讀者講了這樣一個道理:人的苦悶憂愁是隨著年歲的增長而不斷累積的,到了中年老年,回首往事,年輕時的那些憂愁就都算不得什么了。這個道理,悲觀的人讀了,或許會悟到人間正道是滄桑,因此有所振作;樂觀的人讀了,會更加輕松地對待眼前的困難,甚至一笑了之。

    這,大概正是辛棄疾的詞之所以總能給人以力量的奧秘所在吧。

 

 

   8、中國的文化里,秋天多半和悲傷憂愁聯系在一起,文人墨客書寫的都是些極哀婉沉痛的句子。只有辛稼軒那首《采桑子》最好: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從少年到成人,千百年來,這樣欲說還休的心境竟是一脈相承。

    與其說是偶然地受傷,不如說是必然地蛻變。蛻變之后,才真的明了,只是那時許多感觸,都在欲說還休中了。

 

 

   9、南宋辛棄疾有詞《丑奴兒》膾炙人口:“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卻原來,“老”與“愁”的感受有很多相似之處。少年愁白頭,是矯情;老年搔白發,是無奈。

   明白此點,何以彌補?想法不同,答案也各異。

   人生苦短,當秉燭夜游、對酒當歌,這是縱欲者的借口;臉皮要厚、良心要黑、謀權攫利、機不可失,這是貪得者的企求。而真正的仁者,理當珍惜機會和時光,盡可能多地為他人、為社會做一些有益的事。

 

 

   10、有沒有那么一首詞,能讓你輕輕掉眼淚。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因為這首詞我有掉眼淚的沖動。因為那句“而今識盡愁滋味”一筆書盡了古往今來多少的滄桑。

   幾十年的沉淀,到如今,只化作一句識盡愁滋味。是釋懷,是感傷,還是自嘲,都已經不再重要。只覺萬種滋味,深深的滿滿的充斥在心頭,欲說還休。

    彼時皆少年,光陰婉轉年華流落,喜歡文藝喜歡憂郁。青澀的年華酸澀的心情,鉆鉆牛角尖,過過邊緣的日子,自以為頹廢自以為帶著流水的悲傷。少了沉淀少了歲月的沙礫,雖無資格也顯做作,但那是青春的符號。有幾個少年沒有唱過詩,又有幾個少年沒有撫過琴。那是人間最華美的樂章,值得每個人珍惜。不管在生命中的哪個階段,都是可以回憶并伴隨微笑的。
不知道辛棄疾的人生路是坎坷悲壯還是平淡無波。若是前者,那這首詞就是他的情之所至肺腑之言;若是后者,便是淡漠人生感懷無限。但不管怎樣,我們都感恩辛棄疾吟出一首千古天籟,讓后人念來亦是唇齒留香芬芳馥郁,還有寂寞與安然的味道在里面。

    心上的秋天便是愁,多事之秋便是愁。冬天的溫度已到,秋天的味道是什么我早已經忘掉。那個被我遺忘的季節,那些遺忘不掉的愁緒在等待著我,去把它們重新記起。

 

 

    11、每當午后暖日透過玻璃照進教室,柔柔地射到身上,明知那是一種十分美好而又愜意的感覺,偏偏又總是會在眾人的注視下故作灑脫地將窗簾拉上,獨自走到風口,俯身趴在窗臺上。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頭緒需要整理,又好像是在做一些重要的抉擇,徘徊在光明與黑暗之間。有時嘴里還會輕吟:“暮雨不來春又去,花滿地,月朦朧。”仿佛只有這樣才能抒發心頭那微微泛起的莫名憂傷。每當有人上前勸慰,便會更加大肆地“鼓吹”心里的不滿與痛苦;如果碰到個“志同道合”的,還會一同像米洛的雕塑那樣靜靜佇守在窗口,共享那份人間寂靜。然而事實上,心中并無滿腔哀愁與悲苦,只須退一步便能海闊天空。可為的正是那份感覺、要的正是那種意境。那時那刻,只是一陣“煽情”的涼風或是一絲微薄的暖意,便可使那些在蕭瑟的寒風中的人潸然淚下。發泄的不是內心的愁與苦,而是怪那“人間寂靜”怎會是如等的現實與殘忍。——強說愁,愁更愁,早知今日又何必強說愁!

    從前,不愛夕陽,不愛它的溫柔,也不愛它的無力,更不愛它溫柔中夾雜的柔弱,無力中穿叉的淡淡的哀怨。不愛它只在天空中留下點點余輝,而實在是提供了太多太多憂愁的理由。然而如今,長大了,反倒被夕陽所吸引,深深地愛上了它。愛它美得溫柔而且溫和,也愛它美得雖無力但卻強烈,更愛它給人們帶來了擺脫愁苦,迎接第二天到來的希望和勇氣……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12、少年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是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偶爾講出的句子,也許只能在其他人的記憶里存留下短暫的幾秒鐘。可是,卻在我的心中驚起軒然大波。

    愁滋味,我未曾嘗個透底,現在的愁,也許就只是那樹林間的幾片落葉,在風中飄轉,在雨中徘徊,然后,悄然的落下。我不曾明白那些世俗間的糾纏,我也不明白現在的那些愁緒對于以后的我來說,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可是,現在的我,憑著我現在的經歷,那些愁緒依舊在我的心中占了那么大的位置。

    “少年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每一個字,喃喃地從唇齒間瀉出,那無盡的愁,仿佛鋪天蓋地的席卷而來,那種滲到骨子里的無奈,帶來無盡的凄涼。也許,我理解的只是那輕輕的表面。

    對于我來說,我那小小的一方天地就是我的整個世界,我的天空永遠隨著我的心情而改變。我不要那么多的空間,我只需要一個小小的能夠讓我哭讓我笑,給我溫暖的懷抱。我需要坦然,坦然地面對一切,面對那也許微不足道的愁緒。

    我依舊相信,只要我的嘴角依舊揚起笑容,有沒有人看見都不再重要,我,已經滿足。

 

 

   13、也許,云淡風輕是我想要的結果,只是,我總做不到那一份淡定,在虛幻的紅塵里游走,我總是容易為外物所動,情不自禁的惹了心。
  
  偶爾,會想想古代那些隱居于山水之間的人,我想,那樣,心真的可以從此不問世事,閑醉自然,游樂山水,淡看夕陽,笑對紅塵,如此,塵世逍遙游。
  
  也許,也只有他們才懂得,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紅塵太多喧囂,煩惱的事情太多,不是我們不管,塵埃就不飄在我們身上的,即使,清者自清,終要時光來洗脫。
  
  我想,不論曾經如何,我終還是習慣安靜的。吵鬧,不禁讓人心煩,還會心酸。世間如此狗茍蠅營,為何不懂得忍讓,不懂得和平?
  
  也許,我冷漠的看著紅塵,不代表我沒有感情,我安靜的看著故事,不代表我沒有心動,波濤洶涌,卻只是風輕云淡。因為懂得,所以沉默。
  
  因為我將心事,還有情緒,都化為文字,所以,生活里喜歡,也習慣了只說幾句悲傷的心思,也懂沉醉悲傷不屬于生活,不如,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千言萬語,顧左右而言他。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14、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莫名的腦海里一直回響著這首膾炙人口的詩詞,久久的占據著我的思緒,人說一葉可知秋,通過一片瑟瑟飄零的落葉,可感知到秋的來臨,古往今來只如此,多少文人墨客為之賦詩吟誦,多少傷情別離為之上演,又有多少美文佳作為之感嘆。好個:“卻道天涼好個秋“,我想如今一定已有新意之解了。

  朋友說秋天是文人騷客舒展心懷的大好良機,借此可以濃濃的抹上一筆重重的色彩,為秋譜上一曲動人的旋律,彈奏出一場美妙的弦樂,輕歌曼舞婀娜多姿,亦如美人迷人的舞姿在輕盈飄動,迷倒眾生為之癲狂。就是這樣一位柔婉曼妙的伊人,婷婷迤儷于風中,襲一款如流云的裙袂飄逸婀娜,在一片葉的海洋里翩翩起舞,融進一幅如畫的秋水長天共一色的圖景里。

  我喜歡秋的肅穆,也喜歡秋的沉靜,如果沒有那瑟瑟的秋風,如果不是看著那片片飄零的落葉,我一定不會對秋有如癡如夢的眷念,也不會去撥動我內心那或深或淺的憂傷。我只想可以成為秋的一員,靜靜的守候著,守候著那些飄零在風中的葉子,如果可以我愿成為一枚葉子,讓心愛的人珍藏。輕輕的握住,柔柔的憐愛,溫溫的濕潤,享受著一份溫暖的恬淡。讓所有的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都化作一絲絲行走的葉脈,而將歲月行走的歷程封存。

  耳畔聆聽那首古箏名曲《知音》,心為之而顫,眼里浮現高山流水,好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秋水長天共一色,秋與葉子想必也是最深最佳的知音,不禁感嘆:此曲只應天上有,卻為知己留人間。

  友人說秋天是美的,憂傷的只有心。聽似有些道理,秋天真的很美很美,五彩斑斕的色彩,豐富的累累碩果,甚至比春還要多姿多彩的景色,那一簇簇盛開的鮮花,那一棵棵成熟的果實,豐收的季節,成熟的歲月,無一不彰顯出秋的成功。同時秋為春而守候,秋為春而奠基,秋為春而儲藏,秋為春而輪回著下一個秋。而秋又是如此低調,如此含蓄。

  曾寓意自己是飄飄的葉子,亦如那片飄零在秋日秋風中的孤單風葉,而今感悟出秋的那種不可替代,秋的深蘊,沒有深厚的蘊藏,哪里會有秋的收獲,沒有葉子的回歸輪回,哪里有生命的重生,如此一切都已釋然。一種風韻一種神韻一種底蘊,造就了秋的輝煌。

  沉淀下來,做一枚秋葉,翩翩茹蝶的美麗風葉,飄零回歸重生綻放!

 

    15、其實流逝的本是時間,遺留下的不過是一種澀澀的感覺,每一首歌都訴說著一個唯美的故事,雖然不能完全體驗歌者當時的心情,但當心情與旋律的意境相吻合時,就會突然有了某些感受的瞬間交流,心被歌聲緊緊地揪住,像被人給唱出了那些時日里難以道明的郁悶之情,不知不覺已淚流滿面,把擱置在心中的壓抑拋到九霄云外,暢快的感覺如洪水般傾泄!可能,這種情境便是可以超越時間的,這種感受是感慨,亦或激動,隨著流動的音符如影隨形……

    抬頭看窗外,秋意正濃,天高云淡,忽然想起這樣的詩句——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16、生命是什么?是奔跑與勞作!想到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我的心思還是被窗外的小草牽引,父母讓我擁有了生命,小草讓我學會了堅持,小的時候,無論前方的路有多么的遙遠,是父母牽著我的手一起走,如今,我和父母一樣在牽著我兒子的手,生命就這息息相關,我們誰都沒有理由說自己和別人無關,我們人生的世界,就是別人眼里的一道風景!

  斗轉星移,歲月就像我記憶里家鄉的一條小河,在我眼前更替,年復一年,每一次在季節的盡頭,總會讓我在長長的歲月河流面前慨嘆自己生命的短暫!是的,才記得在剛來這個小城,沒曾想一轉身,一去就是十六個年頭,是的,在我們的人生里能有幾個這樣的十六年呀?有時候,不是記憶太長,只是我們的生命太短而已!

  這世間,說起人們的情愛,真的是有太少的相濡以沫,或有太多的相忘于江湖,這或許是人的一個弱點嗎?

    又是一年秋即去,回首過往,想到這份流去的歲月,想到這被風吹散的流年!想到年少的遺憾,真如那宋朝詩人辛棄疾在《丑奴兒》一詞里寫到的: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好一個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這樣的心情秋可知!

  一個人,在不一樣的季節,有著不一樣的人生感悟!只是,我寫不出如這些詞人華麗的詩句,但是,我還是想借助這些詩人的句子,將秋天的這份告白不斷傳承下去!

  人在旅途上,問秋幾何止?

 

    17、“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是典型的中年心情了。并不是無話可說,也不是沒有感受,而是那些經歷與體會,都變成自己的珍藏。過去的惆悵或者失望,痛苦或者飄泊,不就是人生的常態嗎?何必還要絮絮叨叨呢?過得去的,都已經過去了,人生行到此處,有了更多包容,也有了更多勇氣。于是,將眼光望向自然,這始終不改變的四季流轉,正是不可忽略的好時光啊。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45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