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美學的發展問題在和諧文化建設的境遇之下,突出表現為三個方向性的問題:一是中國美學的民族化問題;二是當代美學的轉型問題;三是中國美學走向世界的問題。也就是說,和諧文化建設為中國美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機遇和思路,和諧文化既呼喚中國美學的這種發展,也更加需要這種發展。
一、中國美學的民族化發展
民族化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一直困擾著中國美學界。對于美學思想,有一點是大家都認同的,就是盡管美學作為一門學科產生于西方,但是世界上其他文化并非不具備美學思想,更不缺乏豐富多彩的美學資源。然而,美學作為一門業已成熟的學科體系,由于根植于西方文化,自然形成了符合西方的思維方式和言說方式。所以當我們用這些概念、范疇、方法、體系來分析和闡釋中國的美學思想和藝術實踐時,得出的理論成果依然是西方美學,或者說是西方化的中國美學。
為什么說和諧文化建設為中國美學的民族化發展提供了機遇和思路呢?和諧文化承繼了傳統中和文化的精神實質,而中和文化則內在地構造了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和情感模式,表達了中國人的價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所以說,和諧文化實質上是對文化民族氣質的重新確立和標舉,民族文化建設的加強自然有利于美學的民族化發展。
所謂民族性,其實是同其他文化系統相比較而顯現出來的。比如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比較而言,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強調整體把握,而西方人則強調思辨分解。這種思維方式上的區別,其根源是中西方宇宙觀念的不同。中國人認為“道”是宇宙的核心和根本,但“道”不是具體的事物,所以“道”的形而上特征是“無”,“道”通過“氣”而生成具體的事物乃至整個世界。所謂“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1]。也就是說,中國人的宇宙觀是一元的,一元化二氣(陰陽),“氣”將“無”(本體)和“有”(事物)分開,又將二者相聯,有無相生是中國人構建的宇宙模式。中國人對于世界的整體認識決定于“氣”的特征,“氣”是虛體,本身沒有獨立性,其性質決定于世界的本體和整體性質,所以對于“氣”所構成的具體事物的認識,就必須依賴于對于整體的認識。而且面對“無”的本體和“氣”的虛體,以及時刻處于變化之中的功能性的“氣”的特性,就只能靠經驗和感悟,靠整體性思維來把握。與中國人不同,西方人認為世界的本體在" Being" (有),具體的事物只是" to be" (是、存在)。認識世界從認識存在開始,西方人的宇宙世界是一個實體的世界,是外在于人的明晰可分的客觀世界。所以在認識的過程中,表現為對概念的分析和分析的系統構建,包括數、比例、秩序、系統等。“一個實體的宇宙,一個氣的宇宙;一個實體與虛空的對立,一個則虛實相生。這就是浸滲于各方面的中西文化宇宙模式的根本差異,也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2]
傳統文化不但有思維的基礎,還有固定的本質和獨特的言說方式,而這一切都根植于“和”的范疇,“和”是中國傳統美學中最重要的思想概念之一。早在春秋之際就出現過和、同之辨,史伯說“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它平它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調口,剛四支以衛體,和六律以聰耳,正七體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紀以立純德,合十數以訓百體。出千品,具萬方,計億事,材兆物,收經入,行姟極,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經入以食兆民,周訓而能用之,和樂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異姓,求財于有方,擇臣取諫工而講以多物,務和同也。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3] (卷16《鄭語》)這段話明確講到:“和”是“以它平它”,是各種不同事物的協調組成,是雜多或對立統一;“同”則是“以同裨同”,是同樣事物的相加,是單一的抽象統一,因而,“和”才是事物的本源與生長的動力。由“和”的思想又發展出“中和”的概念,“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4] (《中庸章句》)“中和”概念貫穿了傳統文化的發展,董仲舒就曾說:“起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生,養長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成。成于和,生必和也;始于中,止必中也。中者,天地之所終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5] (卷16《循天之道七十七》)可見,“和”成了宇宙世界的發展方式和最終指向。
“和”成了傳統美學的元范疇,而和諧文化也在提示我們當代美學的民族化發展要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言說方式,基礎自然要從美學的元范疇開始。從哲學基礎來看,過去認為只有矛盾才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事實上,通過論證我們可以發現和諧同樣具有普遍性,和諧才是事物發展的最終原動力。以和諧的普遍存在和發展原動力為前提,來超越傳統的對立斗爭理論,是中國美學從西方文化走向民族化的基礎和開始。和諧不是否定矛盾存在,不是不斗爭,而是在矛盾對立中強調化解,在斗爭中強調互補,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和基本思維模式,是中和文化的核心和宗旨。現在,“和諧”作為美學的元范疇是建立民族化中國美學的基礎。當然,有了美學元范疇不等于就有了美學系統,一個民族化的美學范疇也還遠遠沒有解決民族化問題。如何在元范疇的基礎上整合中國傳統美學范疇,構建一系列中國美學概念,建立既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言說方式,又可以和西方文化溝通并讓西方人理解和接受的思想體系,這是民族化美學建設龐大而艱巨的工程。
二、美學發展的轉型問題
發展轉型問題是20世紀90年代討論最熱烈的話題之一。美學界已經意識到美學必須走出象牙塔,不能再陶醉于僅僅對形而上問題的論爭、思想體系的構建以及精英階層的文化批評。美學的發展到了必須重新思考定位以及研究對象、范圍、范式、方法等基本問題的時候。研究者應將社會生活方式、日常審美經驗、現代傳播模式等等,在當代生活中表現得最為活躍、變化最為劇烈的方方面面的審美情感和審美體驗納入美學研究的視野。于是,出現了后實踐美學對實踐美學的質疑與批判,包括超越美學、生命美學、存在論美學、修辭美學等。后來又出現了像接受美學、形式美學、體驗美學、分析美學、審美文化學等思想流派,中國美學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景象。有的引入新的研究方法,比如現象學、接受美學、符號學、文化研究等;有的引入新的學科視角,比如文化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其中審美文化研究成為探索轉型發展方向的一種努力,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審美文化研究從表面上看似乎就是在研究范圍和姿態上對美學作了調整,從更廣闊的文化視野上來思考,以更貼近現實和人性的方式來研究。其實不然,審美文化研究的出現,證明了美學發展在轉型上的幾種嘗試。其一,由理論演繹轉向現實闡釋,由理性思辨向感性體驗轉移。審美文化研究放棄了對美學本體論的追問和終極理想的推演,轉而關注現實生活的各種表征現象,不再依賴于縝密的邏輯思辨和系統的思想體系,而是將感性作為人類生存和生活的表現性存在直接加以關照。正如王德勝所說:“在‘審美文化’里,‘美’卻不再是一種抽象理性的專有權利象征,也不再是具有終極本能屬性的價值實現形式;‘藝術’不再是‘美/審美’的同義物的唯一通道,也不再是純粹理性的現象與觀照活動。由經典形式的美學話語所規定的感性向理性的投入,‘直接性的取消’,在‘審美文化’概念中失去了它那種有嚴密的思辨邏輯所限制的必然性,感性作為現實生活的表現性存在而向理性價值理想炫耀自身的力量。……在當代形態的審美文化研究中,‘審美文化’概念超越了經典的‘美’或‘藝術’概念,顯現出某種‘非美’或‘非藝術’的特征。它較之經典美學話語的邏輯性規定形式,更加突出了對各種當代性現象的描述性把握。”[6] 其二,從研究方法上大量引入了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等其他學科的成果,建立起交叉的思維方式,從根本上擴展了美學研究對象的范圍和視野。其三,全球化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迅速而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隨著大眾文化潮流席卷全球,尤其是媒介的作用力,顛覆文化霸權,讓思想直接面對大眾,讓學術研究發揮更多的現實價值,這是所有的人文學科都必須更新思想和范式方法才能面對的問題。
審美文化研究在努力尋找當代轉型的出路,但它的意義更多的是對傳統美學體系的破壞和多種發展可能的嘗試,對于中國當代美學的整體發展而言,還缺乏宏觀的把握和歷史的視野。這就需要審美文化研究從最基本、最核心的層面解決發展轉型的問題。
在這個文化轉型時期,我們最應關注的首先是價值的確立,比如美的價值、精神價值和經濟價值等。作為文化發展的一部分,社會價值體系是深層的發展因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當代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出現了強大的經濟場影響力,傳統的價值體系受到沖擊和破壞,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文化精神出現了諸多問題。而審美作為超越物質需求的精神活動,希望從理想世界和意義層面的正面角度重建人的精神世界,消除社會負面價值觀念的影響。和諧文化所要建立的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將成為時代性的審美理想和美學精神的基礎。其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恰恰是連接傳統精神與未來理想的紐帶,秋風在《中國需要道德重建與社會建設運動》中講:“道德就是道德,文化就是文化,信仰就是信仰,本無所謂新舊之分。道德、信仰、文化的具體內容確實是可以演進的,但其中的核心價值卻是永恒的,它們就蘊涵于傳統中。離開了傳統,道德、信仰、文化也就不復存在,而沒有了這些價值的紐帶,社會也就趨向瓦解。”[7]
如果說核心價值觀念是當代美學發展的一個基礎,那么另一個所要面對的基礎性問題就是超越二元對立。當代美學界對發展轉型問題的探討雖然是多元的,意向所指不同、使用方法不同、核心觀點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如何解決二元對立問題。20世紀的西方哲學思想也一直在努力解決這一問題,無論是解構主義還是存在主義,無論是現象學還是闡釋學,事實上都沒有真正的擺脫二元對立。美學的發展從工業社會到后工業社會、從理性思潮到非理性思潮,從現代到后現代,從人本主義到物本主義,始終處于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精神與物質的極度對立斗爭之中。究其根源,強調矛盾對立的思維本身就是二元對立式的,這也許是文化基因所致,而只有強調和諧統一的思維模式,才有可能真正超越二元對立。所以,美學要從本質上走向下一個發展階段,就要從思維基礎上揚棄和超越二元對立,現代辯證思維模式從哲學基礎上、從本質上肯定和諧的普遍存在,解決世界二元對立劃分的問題,揚棄近代形而上學思想,完成對古代樸素辯證思維的否定之否定,實現思維方式的本質超越。
在當代文化的發展語境中,美學理論對二元對立的超越還表現在一些具體問題的解決上,比如精英意識和大眾意識的互補融合。西方研究大眾審美文化的問題,是基于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從文化精英主義的批判和貶損,到文化民粹主義的肯定和妥協,都是將精英意識和大眾意識對立起來。而事實上,大眾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存在,其民主性和參與性的優勢已經得到現實發展的印證,并不是精英人士可以遮蔽和否定的。但是,大眾文化本身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庸俗化傾向、工具理性的問題等。所以,在審美文化研究剛剛興起的時候,就應該明確相對客觀正確的理念,那就是精英意識和大眾意識的互相滲透與融合,達到互補和平衡,即保留精英意識的批判性和引導性,也肯定大眾意識的民主性和參與性,實現中國當代美學的新思路發展。
三、中國美學要走向世界
中國美學的發展受西方影響很大,這是一種歷史的必然。但在21世紀的今天,整個世界文化是一個大合唱,各個國家和地域的美學理論都希望用自己獨特的聲音加入進來。如果我們的美學還是西方化的美學,那么我們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美學,而走向世界的中國美學恰恰必須是獨特的、具有中國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蘊的、真正意義的中國美學。否則,在世界美學大合唱中,中國美學的存在就沒有意義,也無法真正走向世界。
中國美學發展了一百多年,已經擁有自己的歷史、流派和觀念,但是直到今天,西方美學在我們的思想中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不可否認,西方文化有我們不具備的長處,西方美學有著成熟的思想觀念和理論體系,所以,我們一直處于學習的位置。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之間的沖突依然存在,“從文化沖突的發展規律來說,挑戰和應戰的格局必須在某一天得出這樣的結果:即應戰方必須在吸收挑戰方的優勢的情況下,對自身的文化傳統進行熔鑄性的和重組性的再造,從而使自身的文化恢復活力。”[8]
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美學,我們的理解應該集中在兩點上,一是要彰顯中國傳統美學及其文化精神的獨特性;二是要反映中國當代的現實生活,緊跟自己的文化。這兩點也就是我們在上面闡述過的民族性和當代性問題。從歷史上看,西方理論家很貶低中國美學,甚至認為中國沒有美學,比如黑格爾、鮑桑葵。這是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他們還不了解中國文化,更主要的是因為他們使用的衡量標準是西方的、單一的。中國的美學家們也一直在努力研究和建立中國美學,對本民族的美學資源的發掘、美學觀念的整理、審美意蘊的闡釋、藝術實踐的分析,可謂是豐富而又詳盡,但是在中國美學走向世界的道路上,卻一直裹足不前。這其中有我們推介的力度不夠的原因,但更為主要的是我們的認識和表述還存在問題。比如說,中國美學的特點是一種經驗形態的美學,而事實上很多民族的美學都是區別于西方理論形態的經驗美學;再比如中國傳統美學的一個突出特征是“重意象、尚感悟”,而這同樣也是日本傳統美學的一個突出現象。所以,這樣的表達就無法清楚地揭示中國美學的獨特性。我們以韓國的美學研究為參照,在第15屆世界美學大會上,有兩篇來自韓國的發言分別為《Meut,韓國最一般、最重要的美學概念》和《關于白色的爭論》。第一篇從Meut這一概念分解出一系列概念,“特殊、畸形、混亂、浪漫,甚至可以說古怪,雖風格特異,但都有其和諧的方式。”指出Meut的獨一無二和新鮮別致,證明韓國人對于美的獨特感受力,為韓國美學定位并論證其獨特的美學價值。第二篇從白色來探討韓國美學和藝術的另一個特征,“最終還導引出韓國藝術的形而上界定:‘非雙重性(一元論),虛無,空無’。”[9] 可見,我們對于民族性的論述,一是要更加細致和準確,不僅要區別于異質性的西方文化,還要區別于同質性的東方文化;二是要用屬于自己的范疇體系和核心觀念,建立自己的言說方式,比如“和諧”范疇。
如果說探究中國美學的民族性,是從根源上解決文化和美學的獨特性問題;那么,中國美學的當代性研究則是要在現實生活的體驗中表達我們的感受和意識。如果我們的美學要成為真正的中國美學,就必須緊跟我們自己的文化,反映我們的實際生活,這是今天美學界所面臨的一個緊迫問題。比如說現代性問題,事實上對于西方世界之外的很多國家而言,現代化就意味著西方化,這同樣出現在我們的美學思想和藝術表達上。而實際上我們對于西方的吸收和學習,并沒有使我們的文化成為真正的現代文化。從現代性的內涵來說,在深層次上,傳統文化是反現代性的,對抗于以“工具理性”為代表的啟蒙現代性,也就說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和藝術實踐可以為世界文化貢獻更多的審美現代性的啟示。從現實的角度來說,中國的現代化只能是帶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是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除了傳統美學之外,當代中國美學的研究也還同樣能夠為世界美學的發展提供異質的思想成果和審美經驗。
綜上所述,中國美學現在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和諧文化建設不但提供了發展的文化環境,而且明確了發展的方向和思路。概括而言有兩點:一是要擁有概括民族特性的核心觀念;二是在文化和思想多元共存的今天,更加強調“和而不同”,一方面在和諧文化的建設中,增強多元思想的親和力;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中,以獨特的價值貢獻于文化交流。
江西社會科學南昌80~83B7美學周紀文20072007
和諧文化/中國美學/民族化/當代性
和諧文化建設繼承了傳統文化的精神實質,表現出當代文化特征,因此,在和諧文化建設的機遇中,中國美學面臨著三個緊迫的方向性問題:一是確立民族性特征;二是緊跟中國的當代文化,探討當代轉型;三是使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美學走向世界。
作者:江西社會科學南昌80~83B7美學周紀文20072007
和諧文化/中國美學/民族化/當代性
網載 2013-09-10 21: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