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概念及其哲學意蘊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十多年來,海外學術中的不少老問題、舊術語往往成了國內學界的新問題、新概念,并有所創新。整合這一術語便是其中之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大陸哲學、文學、社會學、心理學、腦科學等學科中,整合一詞的使用頻率漸高。本文試圖通過對整合概念的來龍去脈的考察,來討論一下整合概念與整合哲學,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整合”的詞源和演化
  一個詞、一個術語的主要價值在于它的用途,而不在于它的來源及演變。然而,詞源及演化是文化和思想觀念發展的一種反映,尤其是那些基本概念。本文所講的整合,就反映著人類整體觀的發展(從樸素整體論到近代分析論再到科學系統論),反映著哲學思維方法的普及程度。
  整合(integration)作為普通詞語,由來已久。作為術語,首先被用在數學(積分、積分法)和物理學(匹配),并已涉及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據我們現在了解到的百余例運用“整合”的文獻資料,[1]從時間上排列,最早的要推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1820—1903年)。他在《第一原理》中闡述了他的進化論哲學的主要原則,最著名的是其進化公式:“進化是經過不斷的整合與分化,是從不確定、不協調的單純性(一譯:同質性)到確定的、協調的繁雜性(一譯:異質性)的變化。”[2]他認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包含著分化階段和隨后的整合階段。整合與分化,在他那里已成為一對哲學概念,他總是想發現其研究對象是怎樣整合與分化的,把這一對關系廣泛地運用到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和哲學,奠定了整合在本世紀中葉之前主要是在這四個領域運用的基礎。德國博物學家海克爾在《宇宙之謎》中,就是在斯賓塞的意義上使用整合與分化的。[3]以下,我們分別來看一下整合概念在各學科的一些運用和演化。
  一、生物學及生理學中的整合
  生物學是整體觀的堅固的堡壘,整合概念首先是在生物學中形成和使用的。在生物學中,整合是指有機體的各水平(從染色體到機體組織)中各組成部分在結構上組織嚴密、功能上協同動作、從而融合成完整的、統一的系統。
  19世紀初到中葉,生物進化論和細胞學說的提出到被證實及漸臻完善,使生物的有機整體觀與新的自然觀一起奠定在近代科學的基礎之上。于是,從屬于有機整體觀的“整合”概念,在生物學及生理學中逐漸被普遍接受和普通使用。在細胞學說看來,細胞作為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并不是孤立的、封閉的,細胞之間及細胞中各細胞器之間是具有整合作用的。細胞的整合,使其中的功能不斷地受到相互協調,并形成統一的、完整的系統,在生命活動中發揮作用。在生物學的新陳代謝理論中,生物的同化作用,即是把外界元素變成日益完善的結構的整合作用的過程。
  19世紀下半葉以后(以1865年DNA的發現為標志),隨著生物學及生理學的發展,生理學中其它更深層面的整合被逐步揭示出來。一是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分支學科中,DNA的一個片段參入到另一個片段中,被稱之為整合。二是在神經科學中,中樞神經系統的高級整合功能。這里的整合是指“若干反射被組織在一起并協同活動,被調整為一個完整的模式”[4]的調整機能,“是指多個輸入形成若干功能性輸出的一種過程”[5]。
  與上述相對應,生物學及生理學有了一系列術語。諸如:整合系統、整合系數、整合效率、整合層次、整合水平、整合酶、整合抑制、整合狀態、整合蛋白(一譯:主體蛋白質)、整合中樞、整合缺陷型、整合功能、原發整合、繼發整合、生物整合等等。顯然,在生物學中,整合早已是一個基礎概念,“探討生物系統整合的途徑和形成問題是有機界整體性問題的最重要方面”[6]。
  二、心理學中的整合
  整合作為心理學術語,可以說是始于斯賓塞。斯賓塞把他先于達爾文的哲學意味很濃的進化論運用于心理學,在心理學史上,他被稱為進化論的聯想主義。在《心理學原理》中,他主張神經系統的構造與機能是互相平行地發展的,動物的神經系統越復雜,它的心理也越復雜,越來越具有高級的機能整合。心理是分化與整合的相互交替。作為聯想主義最后的捍衛者之一,他認為聯想是心理上的整合機制。
  心理學史在方法論上貫穿著整體論與要素論的對抗、斗爭。格式塔心理學是心理學史上整體論對要素論的一次強有力的批判過程,其中的整合概念,可謂是一發不可輕視的炮彈。整合,雖未被當作該流派的重要概念,但它卻從一個側面體現這一流派的基本方法。諸如:作為該學派的創始人、哲學家的韋特海默爾就有“形的連續不斷的動態選擇和整合”、“在整合中創造新秩序”等用法;作為該流派的生理學家和物理學家的苛勒則有“整合或頓悟作用”的用法,他還根據整合等概念去設想問題;作為該學派的實驗者和系統編纂者的考夫卡也有“向更高整合階段運動”等提法;以及他們共享的與整合相關的“完整性”、趨合等概念。曾經加盟格式塔流派、又不完全囿于該流派的萊溫,在他把物理學的場論觀念引入心理學的同時,他與其助手也運用“整合與適應”去討論兒童的社會行為。
  在人格心理學方面,人格心理學家們強調把人看作“整合”的全體,而不是他的許多部分的機能。這包括麥考迪對人格所下的整合的定義、施特思的人的整合與個體化、阿爾波特的人格概念和人格的整合性。至今,“人格的文化整合”已成為人格研究中的一個基本概念。
  在發展心理學方面,因受斯賓塞的“整合與分化”綜合發展圖式的影響,發展心理學家們也運用“整合”概念討論發展心理的問題。首先是維爾納提出了發展的有秩序的進步階段:“未分化、分化和整合”,亦即“斯賓塞—維爾納原理”。此后的發展心理學家,諸如:維特金、皮亞杰在總體上都是遵循這一“分化與整合”的圖式。
  事實上,到本世紀初,整合已經成為心理學很普通的一個術語了。到本世紀中葉,心理學著述中運用“整合”,常常不在“主題術語”中列出了。比如,皮亞杰和馬斯洛著作中的整合概念。當然,整合仍是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三、人類學中的整合概念
  在社會科學中,最先使用“整合”概念的當屬人類學。在人類學中,最早啟用“整合”這一術語的則是博阿茲(F.Boas,1858—1942)。作為美國人類學之父的博阿茲,在19世紀末開始形成整合觀念,而他最早的整合分析是在1897年發表在一篇論文里。他在分辨傳播與修正這兩個歷史過程后,提出修正或整合的原則。這一原則屬主觀的探究法。他明確表示,對于風俗的了解,必須從主觀的整合的觀點來視察。隨后,由他的高足和徒孫克羅伯、本尼迪克、斯圖爾德、懷特等人組成的博阿茲學派對“文化整合論”作了一些拓展與修正,文化整合論經歷了一個從非理性到功利主義的演變。與博阿茲齊名的法國人類學家E·迪爾凱姆(1858—1917年)所理解的社會整合,是指在一個社會共同體中,各組成部分基于相互贊同而達到的團結一致。他的開創性研究的目標之一,就是為了達到“社會整合”所需要具備的條件。民族學家薩姆納在1906年出版的《社會風俗》一書中,曾在協調、均衡的意義上使用“文化整合”,影響不小。可以說,到本世紀初,文化是整合的這一概念已經流傳開來。
  四、哲學文獻中的整合
  至今,中文版的哲學辭書中,尚無整合這一條目。當然,哲學史的文獻中,早就有從哲學視野上去使用整合的資料,并且,在主體觀念中,逐漸也具備了哲學意義上的整合概念。作為哲學概念,整合最基本的含義是在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上趨向于統一性和完整性,整合一詞的最初的哲學使用就是基于這一點。
  哲學領域中,整合一詞的最早使用者,還是前面已提到的斯賓塞。1852年,在達爾文《物種起源》出版前七年,斯賓塞發表了以有機進化論為中心、以《發展的假設》為題的論文。斯賓塞強調同一性、整合性,并認為,差別化與同一性是相對平衡的,進化就是分化與整合的平衡過程。
  若就“思維的整合”的理論淵源而言,則可以追溯到斯賓塞之前約兩個世紀的萊布尼茨(1646—1716)的統覺學說,在強調心靈主動性和統一性的萊布尼茨那里,統覺是相對于微覺(不明白的觀念)而言的,是自我意識的反省認識,是最明白的觀念,主動性大。這一具有濃厚唯理論色彩的統覺學說,經過沃爾夫,到了康德,就成了其認識論中的核心。康德反復強調“統覺的綜合統一”是認識的最高原理。[7]他認為,統覺的綜合統一,是主體先驗構架整理感性和知性材料的基本功能,假如沒有此功能,那么,一切概念、知覺的綜合、想象的綜合都是不可能的。萊布尼茨和康德,雖然沒有用“整合”這一概念,但是,他們的思想中已經具備了“思維整合”的概念的雛形。并且,在認識論研究史上,他們的確開了后來的“思維整合”概念的先河。
  “現代闡釋學之父”威廉·狄爾泰(1833—1911)在《宇宙觀類型》一書中,有“整合態度”一說,他十分明確地強調整合與結構。在他看來,哲學的中心問題是生命,哲學體系就是生命、情感和生存格調的各種差異的偉大表現,并認為,這些整合觀念乃是一些根本性的范疇。在他的“體驗”的“表達”理論中,使過去、現在、未來瞬間整合為一體,達到個體的深邃“體驗世界”與人類歷史的廣袤“表達世界”豁然貫通,使個體溶入人類大全。狄爾泰之后,在現代闡釋學中,整合概念被大量運用,整合成了闡釋學的任務之一。
  總之,整合作為術語始于19世紀上半葉的生物學,隨后主要是在生物學、心理學、人類學和哲學中被廣為運用,到本世紀初,整合概念已經很普遍了。本世紀中葉前后,整合概念開始向眾多的學科滲入,諸如:現代腦科學、邏輯學、語言學、創造學等等,并構成了一系列新的整合概念。[8]
  整合在根本上是個哲學范疇
  我們先來了解“整合”的普通含義,然后,討論整合為什么在根本上是哲學范疇。
  一、整合的普通含義
  中文將英文里的integration、conformity、concordant翻譯為“整合”和“整合的”。integration與后兩者,在中文里其實是同形異義的詞語,后兩者是構造地質學的術語,是指不間斷的沉積層序,表現層理或結構的一致性和平行現象。約略地說,此意義上“整合”中的“整”是“整齊”的“整”,而不是“整體”、“完整”的“整”。本文所講的整合,是由integration翻譯而來的,它與地理學中的“整合”含義有別。
  中文原先沒有整合一詞,[9]integration一翻成“整合”就是術語,然而,它在英語及西語中,首先是一個普通詞語,其詞根是integral。作為普通詞語,integration的主要含義是:綜合、融合、集成、成為整體、一體化等。作為術語,integration、integral、integrative先后被用在數學、物理學、生物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和哲學諸多學科中。
  顯然,整合在不同學科中的具體含義是有區別的,但是,我們能否從哲學的視野概括出一般,而不僅僅停留在普通詞語的含義上?整合一詞能被如此眾多、如此不同的學科所共同引用,此事本身就已經提醒我們有必要從哲學上給予考察和把握。
  二、整合的三類用法
  綜觀整合眾多運用,我們可以注意到兩大類用法。一類是客體論意義上的,是指客體自身的運動、變化過程中的一種序化;另一類則是主體論意義上的,是指主體的觀念、思維邏輯乃至敘述邏輯中的一種序化。前者可簡稱為“客體的整合”,后者則可稱之為“主體的整合”。前者包括生物的整合、社會的整合等,后者包括人類學中的“整合論”,理論的整合、審美意識的整合、實踐觀念的整合等。自然,前者屬客觀辯證法的范疇,后者則屬主觀辯證法的范疇。近十余年來,在大陸哲學、文學著述中,較多的是把整合當作“主體的整合”范疇來使用。事實上,還有作為第二類整合的基根或母體的“實踐整合”。“實踐整合”是指實踐活動的整合性和整合作用,是“人類總體行為有序互動的功能機制”,是實踐論的一個新視角。因此,“實踐的整合”是第三類整合。
  綜合把握整合一語的實際運用,參考各權威性辭書對它的注釋,我們可以對上述三類整合共同的基本涵義作如下概括:第一,整合是指某一系統或某系統的核心把若干部分、要素聯結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統一整體的過程;第二,整合的原動力是新的統一形成之前某種先在的系統或系統核的統攝、凝聚作用。此二要點是緊密相聯的,前者是就整合的過程而言,后者則專指整合的動力(當然,整合的原動力是以系統內部矛盾為主,又從來少不了眾多外部矛盾以及二種矛盾的交織共振)。于是,我們便得到了一個初步的哲學意義上的整合概念:所謂整合,是指由系統的整體性及其系統核心的統攝、凝聚作用而導致的使若干相關部分或因素合成為一個新的統一整體的建構、序化過程。整合,也可以簡約地顧名思義為:整體的綜合統一。
  哲學上的整合范疇還包括以下問題:整合的形式;整合的方式;整合的程度和限度等。
  三、整合在根本上是一個哲學范疇
  首先,整合是哲學辯證論中的范疇。整合所涉及到的是部分與整體、要素與系統、結構與功能、內部矛盾與外部信息等等的哲學問題,它從特定的角度反映了這些關系中的矛盾,同一性,它又是辯證論整體觀中的一個基本概念。整合與分解構成一對哲學的過程性范疇。相對于整合而言的“分解”或“分化”,其內涵應恰恰是與整合相反的,即反整合。在一定意義上,整合與異化可以構成一對范疇。所謂異化,是指部分對整體、子系統對母系統、主體的產物對主體的分離、對抗直到否定的過程,亦即是矛盾斗爭性的一種類型。整合與異化具有相反方向的作用與意義。
  其次,整合是哲學認識論范疇。思維整合的學說意味著現代認識論對傳統認識論的研究范式的轉換。
  再次,整合是哲學主體論范疇。不僅認識,而且人類全部的心理的、審美的等精神活動中都存在著整合的作用和整合的過程。近年來,整合一詞在文學等人文學科中的大量運用,主要是在此意義上,這與國內學術中主體論地位的提高是相契合的。
  復次,整合是哲學實踐論范疇。在總體上,凡是哲學認識論、主體論和辯證論中的范疇,首先或根本上是哲學實踐論范疇,整合概念亦然。在實踐中,不僅實踐觀念具有整合性,而且整個實踐活動本身具有整合性。人類實踐的不斷分化與整合的過程,也表現為文化的、社會的不斷分化與整合的過程。
  基于上述涵義,作為哲學概念的整合,也就與同它相近的一系列詞語具有明確的區別了。這一系列詞語,諸如:結合、聯合、復合、集合、聚合、組合、耦合、融合、綜合等等。“合”是這些詞語的共性,它們分別對“合”的程度、方式、性質作了具體的、乃至精確的規定。
  綜上所述,整合既是一個多學科的術語,又是哲學的一個基本概念。它雖是一個詞語和概念,但它所涉及到的已是整體觀、系統整體性、矛盾的同一性、哲學主體性、實踐特性等等的大問題,整合及整合性概念對于現當代科學和哲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也是至關重要的。
  整合哲學的當代意蘊
  在當代,與歷史的辯證法相契合,整合的領域,不斷地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從微觀到宏觀、從局部到全球、從客體到主體。自然,整合有其前提和條件,人類社會及其主體性的整合更有其經濟基礎、科學文化諸條件。在當代這個整體性變革的特殊時期,人類社會中的整合與主體性的整合正契合著歷史的步伐應運而生,并指向未來。以至,我們可以說,以整合概念為中心、由相關哲學問題構成的整合哲學,已初見端倪。
  首先,整合是當代國際社會愈來愈凸現出來的一種總體趨勢,是當代社會實踐的指向性之一。眾所周知,當代人類社會,依然有沖突、有分化,然而,綜合乃至整合作為主題正在悄然興起。在我們這個整體性變革時期,全球經濟—政治—文化的一體化,業已在全球范圍內艱難地形成愈來愈發達的網絡,產生愈來愈強有力的功效。全球生態問題的提出及其對策的制定和實施,預示著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整合趨勢。在我國,改革開放邁入90年代以來,人們愈來愈自覺認識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是一個整體推進的過程。這些都充分地表明,系統的整體協同、各系統間及系統內部的整合是其最內在、最重要的趨勢和特征。不僅國際社會的整合、中國與世界的整合,而且,經濟的整合、個人與社會的整合、科學技術的一體化、文化的整合都達到了當代的質態,同時又具有指向未來的趨勢。這就為21世紀的人類社會提供更文明的物質的和精神的前提,馬克思主義的理想社會變得愈來愈具有可理解的實在性。
  其次,整合是當代人類主體性的趨向之一。主體性的整合與人類社會的整合是同步的。人類主體性的一般歷程是:原始主體性——異化主體性——自由主體性。當代人類正處于由異化主體性向自由主體性挺進的特殊階段。當代人類主體對象化所實現出來的種種整合事實,無疑體現著主體性的整合。諸如:科學技術在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的統一中的整合;在個人與社會關系中,高度個性化與高度社會化統一中的整合;以及上述提及的經濟的、社會的、文化的整合趨勢;等等。與此同時,人類主體性本身的整合趨勢,在對象化過程中,不斷地內化、積淀。認識及思維中,尤其是創造性思維中的整合;在精神活動中理性與非理性因素的整合;在價值重建中,人們的終極關懷、終極價值對價值觀念的整合作用;人格境界中的最高整合——天人合一;等等。總之,在整合成為人類自由主體性的普遍本質特征之前的當代,整合趨勢已孕育于人類現實主體性之中,雖然其普遍性程度尚有歷史的局限性。
  其三,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眾多學者創造性地引用了整合一詞,在許多學科中提出了很有建設性、頗具學術價值的整合概念及有關理論學說。整合概念的廣泛引用,使我們對部分與整體、要素與系統、外與內諸維度的運動變化過程換了一種新視野,有利于我們對研究對象的系統及整體的全面把握。尤其在哲學人文學科中,整合概念的創造性運用,可以說是哲學人文學科現代化的重要一環。[10]簡而言之,整合概念及其整合哲學的自覺形成,是對科學的辯證思維方法的一種具體落實,有助于當代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決策,有助于人們自覺地推進社會發展的整體化進程,有助于人類主體性向更高水平的拓展。
  (作者:黃宏偉,浙江麗水師專講師;責任編輯:斯為)
  [1]也見到了某些誤解誤用,例如:《當代新詞語大辭典》(大連出版社,1992年5月版)說:整合“源于皮亞杰兒童心理學”。(P.756)
  [2]斯賓塞:《第一原理》(第一版刊印于1862年,后有幾個版本),1895年英文版,P.380。斯賓塞這一著名的進化論公式的翻譯,有的譯者將其中的integration譯為“結合”、“聚合”(《思想體系的時代》,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3月中文版,P.167—176.P.206,或譯為“綜合”(《創造的秘密》,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中文版,P.525),均不妥。
  [3]《宇宙之謎》,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3月版,第87、113頁。
  [4]〔日〕真島英信:《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年6月譯本)第145頁。此種整合,首先是英國神經生理學家、1932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獲得者謝靈頓在1906年發表的力作《神經系統的整合作用》中提出的。當代神經科學肯定并發展了神經系統的高級整合功能的學說。
  [5]《神經科學綱要》,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701頁。
  [6]〔蘇〕杜比寧等編:《生物界辯證法》,北大出版社,1989年8月版,第68頁。
  [7]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商務印書館1960年3月版,第100—105頁。
  [8]諸如:“整合媒介”(哈貝馬斯)、“思維整合”(現代認知心理學)、“意會整合”(波蘭尼)、“整合自由能的能力”(普利高津)、經濟體系的整合,等等。
  [9]在漢語最權威性的大型辭書《漢語大詞典》、《漢語大字典》和《中文大辭典》中,均無“整合”或“統合”這一條目。
  [10]參見李曉明、陳平原、王鐘陵、張一兵、王永昌、景天魁、郭齊勇、時憲民諸位先生的有關著述。
  
  
  
學術月刊滬12-17B1哲學原理黃宏偉19951995 作者:學術月刊滬12-17B1哲學原理黃宏偉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20:02

[新一篇] 數學是不可完全的  ——哥德爾的哲學手稿

[舊一篇] 文化理性與生存樣態的文化選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