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貨幣化過程——訪著名經濟學家易綱教授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從1978年以來,我國的貨幣增長率經常大于物價上漲率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之和,貨幣流通速度逐年減慢。西方經濟學界對此現象提出了三種假說。第一種假說認為我國的官方通貨膨脹率人為地低估了,真實的通貨膨脹率加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應該大致等于貨幣增長率。第二種假說認為我國存在著強迫儲蓄和壓抑性的通貨膨脹。第三種假說是由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易綱提出的,他認為這種現象應該主要用貨幣化過程來解釋。帶著這個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我們采訪了易綱教授。
  問:易教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貨幣增長率經常大于通貨膨脹率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之和,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答:這可以用貨幣化過程來解釋。所謂貨幣化的過程是指以貨幣為媒介的經濟活動的比例不斷增長。當經濟發展時,不僅總產值增加,而且貨幣化經濟的比例也會增加。貨幣供應不僅要隨經濟正常增長而有比例地增加,而且由于新的貨幣化部門的增加,貨幣供應還要相應地增加。我國出現貨幣增長率大于通貨膨脹率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之和,貨幣流通速度的減慢,大量的貨幣沉淀在經濟中,大量的貨幣增量被經濟消化了,沒有變成通貨膨脹釋放出來,這是貨幣化的結果。
  問:有人提出多發的貨幣雖然沒有造成當年的通貨膨脹,但會造成下一年通貨膨脹的壓力,您認為是否有道理?
  答:如果單從一個年度來說,這種說法完全正確。但是,如果把改革17年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確實有大量的貨幣沉淀下來以適應超常的貨幣需求,這部分因體制變化而引起對貨幣的超常需求,即貨幣化過程。應該說,在貨幣化過程被吸收的貨幣,基本上沒有成為壓抑性通貨膨脹,也沒有強迫儲蓄。舉農村為例,1978年改革以前,和國家進行商品交換的是生產隊。一般來說,國家和生產隊一年只有兩次現金來往,一次是生產隊向國家賣夏糧以后,一次是賣秋糧以后。農民見現金也是一年兩次,一次預分,一次年終分紅。在許多地方,生產隊向國家賣糧,國家向生產隊提供生產資料。國家給生產隊的現金只是這種商品交換在價值上相抵后的余額。這樣就使農業這塊所用的現金量小化了。而改革以后,國家面對的是眾多的農戶,賣糧的時候,國家要支付給每個農戶以現金,與人民公社相比,包產到戶的制度安排在農產品生產、流通、銷售過程中所需的現金要多得多。改革中出現的個體經濟、鄉鎮企業、其他各種形式的非國有企業都加快了我國貨幣化的進程。貨幣化進程基本上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經濟發展程度;二是經濟體制或結構的變化。
  問:易教授,由于貨幣化過程,超常的貨幣增長率是否意味著中央財政收入的增加?
  答:是的。貨幣化的過程給中央財政帶來巨大的好處。因為基礎貨幣的發行收入等于中央銀行每年基礎貨幣的增加額減掉其中的通貨膨脹稅。由于貨幣化的過程,大量貨幣發行的增加額被經濟吸收掉,中央政府從中得到了巨額發行收入,又沒有造成惡性通貨膨脹。在1986—1993年期間,中央政府每年從貨幣發行中得到的收入平均相當于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5.4%,中央政府的發行收入對于平衡各種利益關系,對改革中受損的方方面面進行補貼,維持經濟穩定轉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問:有人認為目前我國的貨幣化過程已經完成,您是否同意這種觀點。
  答:從1985年以來,我國的貨幣化過程慢了下來,主要表現在我國經濟吸收超量貨幣發行的潛力在下降,超量的貨幣發行較多地轉變成通貨膨脹而釋放出來。從1985—1994年的10年間,有5年(1985、1988、1989、1993、1994)的貨幣(M[,2])增長率小于通貨膨脹率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之和。然而,總的說來,這10年的貨幣增長率還是大于通貨膨脹率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之和。這10年的M[,2]的平均增長率為25.5%,平均通貨膨脹率為10.35%,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為9.79%。
  有人認為我國貨幣化的過程已完成,其根據是1992年我國廣義貨幣與國民生產總值之比已超過1.05,更確切地說,在比較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數字后,認為我國1992年廣義貨幣與國民生產總值之比已超過某些成熟的市場經濟的國家。我國自1978年以來,這比率確實以很快的速度增長,從1978年的0.32增到1985年的0.60,又增到1992年的1.05。但是從國際上看,1990年印度的廣義貨幣與國民生產總值之比為0.47,美國為0.67,韓國為0.57,日本為1.89,我國的這一比率雖比美國、韓國、印度高,但還是比日本低得多,這比率還是經濟制度的重要函數,因此,很難說我國的貨幣化過程已完成,尚需進一步研究。
  問:易教授,您是計算經濟學方面的專家,您認為如何用變量來衡量貨幣化過程。
  答:在貨幣化過程中,由于經濟體制的變化產生了超常的貨幣需求。把貨幣化過程作為一個自變量放在貨幣需求函數中的困難在于貨幣化是個難以測量的過程。在經濟發展過程,貨幣化經濟所占的比重會增加。隨著分工的發達和市場的細化,貨幣化的深度也在發展。因此,很難找出一個全面反映貨幣化過程的變量。在已發表的文獻中,對貨幣化變量主要有兩種處理,一是按照經濟各部門的分類分別去估計每個部門的貨幣化比例,然后經過加權算出整個經濟的貨幣化比例。二是找一個與貨幣化過程高度相關的工具變量來代表,比如城市人口占人口總數的比例,農產品的商品率等等。
  問:您認為貨幣增長率是由哪些因素來決定的?
  答:按照貨幣化的思路,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中有一部分是自產自銷、自給自足,沒有進入市場的產出。這部分產品不需要以貨幣為媒介進入市場,因此應把國民生產總值分為兩部分:貨幣化部分和非貨幣化部分。引入貨幣化概念后,宏觀經濟分析中常用著名的交換恒等式變為:MV=xYP(其中x是貨幣化部分在GNP中的比例),取自然對數,然后微分,M=-V+x+Y+P。由此可見,貨幣增長率可以由貨幣流通速度的下降、貨幣化程度的提高、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和通貨膨脹,或這四個因素的組合來解釋。
  問:既然貨幣化可以消化超量的貨幣發行,避免通貨膨脹的發生,我們在目前以及將來是否可繼續利用貨幣化來進行貨幣的財政發行?
  答:不行。因為貨幣化過程總有完成的時候,到那時超量的貨幣發行就會以通貨膨脹的形式釋放出來。我國貨幣化過程也是貨幣流通速度逐年減慢的過程。如果貨幣流通速度加快,剔除了制度、政策的因素外,可以說它是衡量貨幣化過程是否已完成的一個重要指標。當然,我們還應注意貨幣乘數的變化規律。流通速度反映了貨幣供給與國民生產總值之間的比例關系,貨幣乘數反映基礎貨幣與貨幣總量之間的關系。在我國經濟處于轉軌時期,貨幣乘數與貨幣流通速度都在變化,無疑增加了我們研究的難度。
  問:為什么中央銀行要多發貨幣?基礎貨幣是通過什么渠道被逼出來的?
  答:這要從我國貨幣供給機制的雙重性來解釋。目前我國的貨幣供給機制兼有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特點。在計劃經濟下,貨幣供給機制是內生的,即貨幣供給是由實物生產與流通的需要而定的。自1984年中央銀行開始運作以來,我國的貨幣供給機制有了質的變化。首先,我國逐步形成了以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為特征的貨幣供給機制。其次,我國經濟中的貨幣量也由改革前的被動變量變為一個對經濟起落有重要影響的變量。貨幣供給和外生性越來越明顯。我曾經對1985—1992年的數字進行計量分析,其結果表明貨幣量與經濟活動變量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超前關系。這種超前關系指的是貨幣供給與工業產出在時間上的前后關系,并不因此得出貨幣增長引起工業產出增長的結論。一般說來,貨幣量對產出的這種超前關系,在計劃經濟下是極少見到的。這些結果表明:我國的貨幣供給機制開始呈現出市場經濟的特征。與此同時,我國的貨幣供給機制中仍保留著許多計劃經濟的特征(內生性)。貨幣供給量等于基礎貨幣乘以貨幣乘數。貨幣供應內生性主要表現為基礎貨幣發出過程的內生性。基礎貨幣的變化是中央銀行資產運動的結果,中央銀行的資產增長之后,或是流通中的現金量增長,或是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上升,或是兩者同時變化,從而引起基礎貨幣的增加。一般說來,引起我國中央銀行資產變化的因素有三個:一是中央銀行的再貸款;二是外匯金銀占款;三是財政透支與借款。其中外匯占款和財政借款的內生性非常強,在經濟轉軌中,中央銀行很難控制住這兩個渠道。而且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再貸款的內生性也是明顯的,這些貸款多用于國家重點建設、農副產品收購、國有工商企業流動資金等非貸不可的項目。所以說,目前我國的貨幣供給機制具有雙重性,既具備許多市場經濟的屬性,又保留著不少計劃經濟的特征。正因為貨幣供給機制具有的雙重性,中央銀行具有多發貨幣的內在沖動。
  問:易教授,您是如何看待影響貨幣需求的種種因素的?
  答:貨幣需求是由個人、企業自愿持幣的數量決定的。在經濟生活中,個人、企業以各種形式持有資產,其中把自己資產的一部分以貨幣的形式來持有,這便是對貨幣的需求。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較多,主要有五個因素:國民生產總值、利息率、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國際收支余額和貨幣化指數。
  一般說來,對貨幣的交易需求主要反映在收入上。收入越高,對貨幣的交易需求就越大。利息率則反映持幣的機會成本,利息率是資金的價格,是一種最重要的價格,倘若利率扭曲會帶來全局性的資源配置的浪費。目前我國的利率還遠不是市場均衡利率,利率不能自由浮動,這給用利率作為自變量解釋對貨幣的需求帶來了難度。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是影響貨幣需求的一個重要變量。通貨膨脹對社會的最大危害是它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使社會經濟中的各個主體承担的風險增加了,并且要花費時間和資源去盡力減少由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實際的通貨膨脹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當人們的預期低于實際通貨膨脹率時,經濟狀況會好些(其解是收斂的)。當人們的預期高于實際通貨膨脹率時,經濟可能面臨崩潰(其解是發散的)。國際收支狀況也影響貨幣需求,隨著我國的對外開放,貿易依存度的提高和世界經濟的整合,國際收支變量成為解釋貨幣需求的重要因素。最后著重提一下貨幣化過程。貨幣需求是貨幣化指數的函數,貨幣化是平抑物價上漲的福音。在貨幣化的過程中,由于經濟體制的變化產生了超常的貨幣需求。(本文根據采訪錄音整理,未經易綱教授審閱)
   (本文作者: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 責任編輯:林少佳)*
  
  
  
沿海新潮汕頭58-59F62金融與保險林國春19971997 作者:沿海新潮汕頭58-59F62金融與保險林國春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27:50

[新一篇] 中國的淡水資源問題

[舊一篇] 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