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重視企業倫理研究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該文是作者在“’97北京國際企業倫理研討會”上所作的閉幕詞。
  * * *
  “’97北京國際企業倫理研討會”是我國企業倫理領域所召開的第一次大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次研討會規模大,學術層次高。參加會議的代表有32位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捷克、奧地利、波蘭、瑞士、南非等國家,及我國香港、臺灣地區,祖國大陸的代表有50位;國外代表多是從事企業管理、企業倫理、經濟哲學研究的國際著名學者,國內代表也都是長期從事倫理學、企業文化、企業管理、企業倫理研究的學者。著名經濟學家劉國光、厲以寧在大會上作了學術報告。值得指出的是,參加這次研討會的還有國內外的企業界代表,使我們這個研討會成為學者和企業家互相交流、溝通的一次很好的機會。此外,有國內外十多家報刊的記者編輯參加了會議。
  這次研討會準備比較充分。會前收到的論文、提綱、案例材料有71篇之多。在三天的會議中有42位代表作了全體會議的大會發言,有61位代表在專題分組會上作了發言。論文、提要及發言、討論大都具有很高的學術質量、學術水平,會上發表了許多既有理論價值又有實踐意義的觀點和主張。我想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倫理的理論、原則、方法論問題。有的學者提出了企業倫理的基礎和根據問題,企業倫理的價值目標問題,對法律、道德、倫理這三個概念加以區分在企業倫理研究中的重要性問題;有的主張將亞里士多德和儒家的“德性”概念作為核心的價值概念;有的討論了企業倫理和哲學、行為科學、心理學的關系問題,企業倫理和一般倫理、制度倫理、職業指導的關系問題,企業倫理原則、規范制訂的依據和途徑問題;有的學者分析了商談倫理學對企業倫理研究的方法論價值,有的分析了抽樣調查、訪談等經驗研究對于企業倫理研究的重要性,有的則指出了案例分析對企業倫理研究的重要性;許多學者提出,在開展企業倫理的研究過程中,應該加強哲學家、倫理學家、經濟學家、法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管理學家、企業家之間的聯系和合作。
  2.企業倫理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有的代表指出,企業倫理原則和企業的利益原則并不是勢不兩立的,倫理道德是一種精神生產力,它可以轉化為物質生產力,可以提高勞動效率和經濟效益;有的指出企業倫理可以提高企業家和員工的素質,形成他們的倫理人格,可以成為企業發展的現實力量;有的指出,企業家應該克服不重視企業倫理的認識上的誤區和盲點。
  3.企業管理中的倫理問題。有的與會者指出,現代企業不僅是經濟共同體,更是價值共同體,現代企業制度應該包括塑造企業倫理精神。倫理管理不可缺少,倫理道德應該滲透在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之中。有的分析了企業管理中的權力、責任、領導的相互關系,認為企業領導應從權力驅動型轉變為責任驅動型。有的指出,企業管理中要處理好尊重人和規范人的相互關系,在企業管理中要做到以人為本、以德為先。日本倫理研究所、日本松下公司、美國明尼蘇達州摩爾海德康卡迪亞學院倫理領導中心、中國萬通集團公司、石家莊市運輸管理處、陜西偉志集團公司等,為我們提供了在企業管理實踐中應用倫理原則的一些經驗。
  4.企業行為中的倫理問題。討論集中在企業和消費者的關系、如何治理假冒偽劣和欺騙性廣告等問題。有的學者指出契約的不完善性、局限性及由此帶來的道德風險問題。
  5.企業和社會、環境關系的倫理問題。有的發言指出企業應該樹立明確的社會責任意識;有的認為,以生態為中心的管理策略可以提高公司的形象,企業倫理應該研究企業的經濟利益與環境保護之間可能發生的沖突,提出解決這種沖突的倫理原則;有的認為在企業倫理研究中應該將發展倫理學和環境倫理學結合起來。
  6.企業倫理和文化的關系是這次討論的一個熱點問題。有的學者指出,不同的宗教、哲學、文化所形成的倫理模式對國際商務產生著深刻影響;有的指出不同的文化會形成不同的倫理價值和倫理評價;有的指出,在現代社會中,人類生活的三大領域的商業、倫理、文化之間的影響和滲透變得日益重要,應該開發一種國際倫理共識來支持和促進國際貿易;有的分析了歐洲和北美社會、北亞社會、南亞社會、非洲社會的不同文化對企業倫理的影響;有的學者對中國的中外合資企業作了長期調查研究,指出在合資企業中存在著中外雙方相互學習、相互吸收、相互揚棄的融合過程;有的指出,要從跨文化的視角創造一種新的企業倫理學;有的研究了中國傳統文化、儒家倫理在中國及東亞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問題。
  7.社會轉型、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的企業倫理問題也是這次討論的熱點問題。有的代表指出,轉型或改革為企業和企業家的發展提供了機會,但政府、企業、公共部門及個人的相互關系上的作用、責任需要重新界定,需要為新興的市場經濟闡明必要的倫理基礎和倫理原則;有的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經濟倫理、企業倫理結合在一起的;有的指出,轉軌過程中,出現了企業產權結構、企業領導體制、企業與政府關系、企業與企業關系、企業與職工關系、企業與社會關系的急劇變化,造成了多元的利益主體及多元利益關系,由此導致了倫理道德觀念上的巨大變化,企業倫理建設變得特別迫切而又特別艱難;有的指出,由于過渡經濟中種種政治經濟關系和法律制度都處在變動過程之中,因此需要從政治經濟而不是純經濟的角度去建構企業倫理規范。中國國有企業的改革問題受到了不少學者的關心。有的代表指出,中國國有企業的改革應當具有雙重目標,一是經濟的效率目標,二是倫理的公正目標。有的學者通過對知識產權的分析,討論了產權的本質,認為在產權管理中應確保對所有人的公平,要注意利益相關者的權利。
  8.在某些問題上與會者之間還存在不同的看法。如在倫理與法律在市場經濟中何者更為重要的問題上,有的學者認為倫理比法律更重要,有的認為法律比倫理更重要,還有的認為法律更重要,但要以倫理為基礎;在理解企業的責任時,有的代表認為應該包括社會責任,有的則認為不應該包括社會責任;在理解社會保障應該由誰來承担時,有的發言認為應由企業承担,有的則認為應由政府來承担;在分析企業欺詐行為的根源時,有的與會者認為源于企業,有的則認為源于行政部門;對于儒家文化,有的學者理解為是關于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有的認為也適用于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討論東亞管理文化是否對中國轉型過程中的企業起作用時,有的代表認為這種文化強調整體至上,符合中國文化傳統,也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要求,有的則認為不能簡單地把東亞文化作為榜樣,機械地把它搬到中國來;在理解國際經濟交往所面臨的不同文化時,有的學者認為不同文化不是沖突的而是相互融合的,有的則對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之間融合的必要性表示懷疑;在經濟倫理、社會倫理、政治倫理是否有區別的問題上,會議代表之間也有不同看法。
  上面的歸納很可能掛一漏萬。這次會議上大家提供的論文和所作的發言有很多精采的見解,提出了許多重要的課題,值得我們今后深入研究。可以說,這次討論會將有效地促進我們今后開展企業倫理研究和企業倫理建設,并為我們今后彼此之間的進一步交流建立起聯系的網絡、友誼的橋梁。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
   責任編輯;蘇曉離
  
  
  
哲學研究京16-18B8倫理學陳筠泉19971997 作者:哲學研究京16-18B8倫理學陳筠泉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29:48

[新一篇] 平等:政治哲學的基本觀念

[舊一篇] 建構東亞經濟合作的新視角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