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與國際市場銜接的特區經濟運行機制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如何營造與國際市場接軌的經濟運行機制,是深圳特區面臨的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國際市場經濟運行的若干準則
  深圳特區經濟運行要與國際市場接軌,首要問題是必須認真研究國際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準則。筆者認為,從大的方面來看,應當著重研究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際市場價格由商品的國際價值決定,并受國際供求關系影響而波動
  任何商品從國內市場進入國際市場,其價值相應地由國內價值轉化為國際價值,其價格則在國際供求關系影響下圍繞國際價值上下波動。在資本流動由國內流動轉向國際流動之后,隨著國際平均利潤率的形成,國際價值則以國際生產價格的形式出現。國際壟斷在國際經濟生活中占統治地位的領域,國際壟斷價格又成為國際生產價格的一種價格形態。但無論何種形態,以國際價值作為國際商品交換的基礎的實質不會改變。正是這一緣故,各生產國在進出口貿易中總是力圖以本國國內價值低于國際價值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交換中,換回本國國內價值高于國際價值的商品,從而獲得比較成本利益。這是參與國際市場商品交換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準則。
    (二)統一性和有序性是國際市場經濟運行的客觀要求
  國際市場的統一性表現在國際分工和國際商品交換客觀上要求打破國家(或地區)界限,使包括資本和勞動力在內的各種商品在世界范圍內自由流動。而世界各國為了保護本國的經濟利益,亦會采取諸如貿易保護、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等各種形式保護本國市場。使各國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銜接面臨重重障礙,局部分割在所難免。但這種障礙無時不受國際市場統一性要求的沖擊。因此,從國際市場經濟運行的準則上來說,分割是暫的、相對的,統一是必然的、絕對的。
  有序性作為市場經濟的一般準則,首先表現在國際市場主體的平等性。即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在參與國際市場的交換活動時,都是平等的市場主體。市場主體參與國際交換的行為需要遵循等價交換原則,歧視性、掠奪性、強制性等不等價交換的非經濟手段固然存在,但受到國際市場有序性要求的排斥和抵制。其次是國際市場信用制度的嚴肅性。國際信用作為國際范圍內以償還為條件的實物或價值的特殊運行形式,由債權人與債務人以約定的經濟條件為基礎產生的信用關系是以遵循已定的契約為前提的,它是實現國際市場經濟運行有序性的一種重要形式。再次是市場行為的規范性。國際市場經濟運行中既有強制約束的法律約束機制,也有約定俗成的國際慣例機制,其總的要求是實現市場競爭的規范性。規范性的實現正是國際市場經濟運行有序性的根本保障。
    (三)國際調節是國際市場經濟運行的主要調節機制
  國際價值規律在國際經濟運行中起著主導作用,國際供求機制、競爭機制、價格機制、利率機制等等一系列國際市場經濟的內在機制都是由國際價值規律引發、并由國際價值規律支配的。然而,參與國際市場的世界各國在經濟交往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錯綜復雜的摩擦和矛盾,這些摩擦和矛盾既有經濟性的也是非經濟性的,或者兩者兼而有之,這都需要通過國際調節來解決。同時,一些國際市場本身不能解決的諸如污染問題、生態問題、人口問題等,也需要通過國際調節來解決。因此,國際調節是國際經濟運行不可缺少的機制,它對于國際市場的有序運作有著積極意義,是國際市場參與者必須遵循的一個準則。
      二、香港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主要特點
  香港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國際市場。其經濟運行機制除與國際市場全面接軌外,還有獨特的具體形式。
    (一)獨特的自由的市場經濟機制
  正當戰后西方全面推行凱恩斯主義,強化政府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力圖擺脫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導致的生產無政府狀態的時候,香港依據自身的實際,推行了一整套自由的市場調節政策,并逐步形成了高效的自由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其主要內容有:1.貿易自由。進出香港市場的貨物,除毒品、爆炸品等少數違禁品或戰略物資外,其余不受任何限制;關稅方面除煙、酒、原油、甲醇等幾類特殊商品外,進出香港的商品一律不征關稅。2.資金匯兌自由。香港先后取消了外匯管制和黃金管制,完全放開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在港幣和美元實行聯系浮動的基礎上,所有外幣隨市場匯率變動自由兌換。本地資金和外地資金均可自由進出。3.企業經營自由。除少數港英政府投資經營或受港英政府指導的公用事業型企業外,企業經營是完全自主性的。所有公司均無特殊優惠或其他政策的傾斜,企業處在平等的環境下自由競爭,優勝劣汰,政府對所有企業不實行特別扶持和保護。4.自由的市場調節機制。商品的供應、價格的漲落、資本和勞動力的流動等,基本上依賴市場調節機制,這種充分自由的市場調節機制,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經營活動靈敏地反應國際市場變化和高度地適應這種變化。5.香港居民進出境自由。
  香港高度自由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是由香港獨特的客觀條件決定的。首先,香港是一個特別地區,實行高度自由的經濟政策是可行的。一般而言,作為主權國家,這種高度自由的經濟政策是難于實施的,因而英國政府在它本國也不可能實施這套政策。其次,香港作為中國沿海的一個特別港口,只是一個彈丸之地,如果不實施特殊的自由經濟政策,其地位作用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普通口岸。再次,香港是一個資源極其貧乏的地區,勢必以擴大自由度來謀求發展空間。
    (二)積極不干預的調控機制
  與自由的市場經濟政策相統一的是,港英當局對香港經濟的調控管理實施了積極不干預主義。不干預主義作為一種經濟思想,從古典經濟學家斯密到新貨幣主義創始人弗里德曼都作過充分的論證,并對資本主義某些時期,某些方面產生過積極作用。但以強化國家干預為主要特征的凱恩斯主義得到廣泛應用以來,傳統的自由經濟思想受到了嚴重的挑戰。而香港作為一個特例,實施從不干預主義到積極不干預主義仍然獲得了成功。一方面,它特殊地理、資源條件下形成的產業結構需要較為寬松的、自由的經濟環境,客觀上要求減少政府干預;另一方面積極不干預并非完全不干預,而是由完全不干預、完全干預和干預與不干預相互配合的三方面組成。這可認為是香港之所以成為不干預主義杰出范例的基本原因。這種特殊的調控機制,對于香港國際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營造與國際市場銜接的特區經濟運行機制的對策
  深圳作為一個在全國率先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特區,一個率先面向國際市場的“窗口”,其地理位置又與市場機制發育比較健全、運作比較成功的香港國際市場相鄰,率先實現經濟運行機制的銜接既有必要又有可能。這一銜接不僅是特區建立現代化國際性城市,進行第二次創業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為中國經濟全面走向世界作探路先鋒的需要。因此,深圳特區要通過深化改革,率先在企業運行機制、市場機制和政府調控機制上與國際市場銜接。
    (一)營造適應國際市場要求的企業運行機制
  適應國際市場要求的企業運行機制的核心問題是:形成企業風險、效益與生產經營者利益直接相統一的內部動力機制和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外部壓力機制。據此,特區內資企業、尤其是國有控股企業,必須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步伐,按照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重構企業模式,從根本上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對于“三資”企業,我們要從過去運用優惠政策、減稅讓利措施的思路轉到如何給外商和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原則的思路上來。國民待遇原則在特區率先試行的可操作性很強,就目前實施的具體政策來說,外商和外資企業在一些方面已達到國民待遇原則的要求,對于未達到的其他方面,實施起來難度并不很大。因為按照國際慣例,國民待遇原則是有適用范圍限制的,這種待遇一般不能擴大到政治方面。在經濟方面,為了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讓外商、外資企業與特區自然人、法人同等待遇不會造成太大的沖擊,應當盡快研究實施。
    (二)營造與國際市場銜接的市場機制
  深圳特區從創辦開始便選擇了市場取向的改革。經過15年的探索,已初步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雛形,市場機制已在經濟運行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進一步開放市場,使特區的市場機制與國際市場接軌,從而使之在國際市場上也能順暢地運行。實現這個銜接可考慮以下幾個重點:1.減少貿易限制,提高市場開放程度。在加強特區管理線(俗稱“二線”)海關監管、防止對內地市場造成沖擊的前提下,特區進出口貿易政策應朝著有利于深港市場銜接的方向調整。如在進口方面,除國家禁止進口的物品和汽車等嚴格控制進口的商品外,允許境外商品進入特區實行海關登記備案的進口制度,除一些特殊商品如煙酒、化妝品等實行嚴格征稅外,一般商品在征收消費稅后允許進入特區內流通。在出口方面鼓勵特區企業在執行統一出口商品配額許可證管理前提下,放開出口經營。在商業體制方面,應在總結近年來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放寬外商在特區發展零售業,放寬各類商業企業的經營范圍,保稅生產資料市場在執行海關政策的前提下向全國供貨,通過以上措施,建立高度開放的商品市場體制。2.在外匯管制方面,重點解決經常項目下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和港幣的自然流通,與此相配套,對特區企業實行外匯自愿結匯制度,在試驗基礎上,創造條件實現人民幣與外幣的自由兌換,使特區的金融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3.在口岸管理體制方面,堅定不移地按照國際慣例,實施以簡化手續、提高效率、方便進出為目標的配套改革。4.在人員進出境管理方面,給境外人員進出特區和特區人員出入境提供更多的便利。境外人員進入特區,在保障國家安全的前提下,下放一些審批權限和實行有限度的免簽證制度。對于深圳人員出入境,應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證效率,方便深港兩地商務活動和其他方面的交流順暢地進行。
    (三)建立適應國際市場變化的調控機制
  香港實行積極不干預的宏觀管理政策是由其特殊環境和條件決定的。深圳特區不可能照搬香港的做法,但是隨著香港回歸的日益臨近,隨著深圳與國際市場銜接進程的推進,作為政府和社會的調控機制,必須更加靈活有效地推動特區市場與國際市場的統一。1.在國際調節對解決世界經濟問題起主導作用的時代,特區要與全國保持統一對外的步調,積極參與國際各種協調活動,適應國際調節引起的各種變化。2.在特區產業政策的導向上,要以高標準、高起點的要求發展第三產業,實施有利于深圳特區發展成為連接國內外市場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交通樞紐的政策。3.在投資管理體制上,實施更寬松的申報審批方式,投資項目除對國家經濟全局會產生重大影響的項目外,對資金能夠自行籌集、外匯能夠自行平衡的項目,立項審批權可交給特區政府。對于申辦企業的注冊登記,借鑒香港的國際通行做法,將審批登記制改為核準登記制。4.在財稅體制方面,實行中央與地方的徹底分稅制,按照公平稅負、優惠稅率的原則建立完備的地方稅體系。5.在價格機制方面,根據深圳與香港、深圳與內地商品和勞務費用價格落差的實際,調整價格結構,縮小價格差距,逐步實現特區市場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的平衡銜接。6.在工資與社會保障機制方面,根據勞動生產率和價格水平建立健全工資增長機制,擴大特區在工資分配方面的自主權,逐步提高公務員工資水平,縮小深港工資水平差距,促進公務員隊伍的廉潔高效。社會保障要按照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險體系的要求,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險管理機構,在社會保險局與醫療保險局合并之后,職能上實現真正的統一,以便統籌安排深圳的養老、工傷、失業、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保險,建立以社會保險為主,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為輔的多層次、多渠道的社會保障制度。
               作者單位:深圳市委黨校
                責任編輯:鄭英隆*
  
  
  
學術研究廣州16-18F14特區與開發區經濟潘保華19961996 作者:學術研究廣州16-18F14特區與開發區經濟潘保華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29:49

[新一篇] 建構東亞經濟合作的新視角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舊一篇] 建立中國特色的可持續農業技術體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