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文化對武術的影響和現代社會的健身需求看武術的未來發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摘 要 武術產生于原始生產勞動和部落戰爭。由于祭祀和儀式的需要,從功利性向健身性轉化。在其轉化過程中,得到了傳統文化的滋養和規范,形成了具有現代意義的健身體育。武術健身所追求的“陰陽和諧”、“內外合一”、“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在生態意義上的健康意識相契合。由此,更進一步確定了武術健身的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 傳統文化,武術健身,社會意識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in Linght of Effectsof Traditional Culture on Wushu and the Needs of  theContemporary Society in Keeping Fit
           Liu Xueqian
  Abstract Martial art was born in primltive productivelabours and wars between tribes. Owing to the needs ofsacrifices and ceremonies it transformed from the nature ofmaterial gain into the nature of keeping fit. In the processof its transformation it was nourished and standardized by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resent physicalculture for keeping fit was formed.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views which wushu seeks for keeping fit,  such as "harmonybetween yin and yang","combination of the interior with theexterior" and "identity between man and universe", tally withthe opinions of health in the ecological sense in thecontemporary society. Thu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of Wushu for keeping fit has been futther decided.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Wushu for keeping fit,social consciousness
  *            *            *
  武術文化,作為傳統文化巨系統中的子系統,其各個文化現象均反映了巨系統對其的滋養和規范。然而,作為傳統文化主要表現手段之一的身體活動文化——武術,在折射巨系統光輝的同時,自身又表現出了一個什么樣的產生、流轉過程和相對穩定的常態現象呢?形成這種相對穩定的常態現象的時代特征和社會意義又如何呢?弄清這些問題,有助于通過武術“顯文化”(外部身體運動),更進一步了解其“隱文化”(構成外部形體動作的內因),從而揭示武術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親緣關系和武術在母體文化的影響下的發生發展規律。對正確把握武術的本質特征和發展規律,并結合社會現實,確定其未來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武術的起源與形成機制
  武術,作為眾多體育運動項目中的一個項目,其產生和形成機制必然帶有體育運動項目產生和形成的一般規律特征。然而,武術在其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其母體文化中各文化因素的不同影響,又表現出明顯的民族文化特性,形成了不同于其他項目的獨特特征。
  從發生學意義上看,隨著人文科學的發展,人類學和史前史研究,把人類身體活動史一直推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同時考古學、民族學、宗教學、文物學及民俗學的研究,也把這種身體活動的起源推到了原始部落的生活祭祀中。這種身體活動最初并非出于健身與審美的動機,而是受到實用與宗教意識的支配。例如:感應巫術觀念使人們相信,人類活動能夠導致自身命運的改變,能強身壯體。當這種人類活動逐漸演變為儀式,世俗性便隨之增強了,與此同時,原始實用技術為適應世俗的需要,自主或不自主地進行著儀式化轉變,并在這種演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提高自身某種能力和保健身心為目的的身體活動形式——體育。如:在西方,人們將跨越障礙演變為以提高跳躍能力為目的的跳高、跳遠;而在東方,人們將實戰格斗技術演變為具有攻防含義,以“活動手足、慣勤肢體”為目的的,以套路為主要運動形式的武術。
  武術在具備了這一基本特征之后,又受到了傳統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滋養和規范,使其在中國歷史的整個封建社會中,一直保持以“防”與“養”為特色的道路發展。在防病于未然,頤養天年,目的在于“健”與“壽”的健身思想指導下,逐步形成了具有明顯民族特色的健身體育。
      2 傳統文化對武術的影響
  以“天人合一”觀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念系統,不僅制約著武術活動的建構原則,而且通過受其制約的建構原則,間接地決定了武術的動作、造型和技術構成的各種具體形態及模式。
  2.1 “天人合一”觀的形成及涵意  “天人合一”觀是處理人天(自然)關系的觀點,是中國古代先民生產、生活實踐的總結,是華夏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著名人類文化學家露絲·本尼迪克特說:文化就是通過某個民族的活動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思維和行為方式,一種使這個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方式。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來源于華夏先民的實踐活動。
  中國古代先民對自身和所生活的環境(自然界)的認識,是通過仰觀天、俯察地,以體認的方式進行的,這就是中華民族認知方式形成的開始。這種認知方式在約定俗成過程中經過了漫長歲月,并在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形成的華夏歷史上第一個文化繁盛的高潮中得到了發展,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價值觀念——“天人合一”觀。在這個觀念中,人與天(自然界)是“天地為萬物之母,人為天地生養”的關系。其涵意為:人在與自然共構的統一體中,必須遵從自然的變化,服從客觀規律,并與之始終保持高度的和諧統一。
  2.2 “天人合一”觀對武術的影響 首先, “天人合一”觀中的“陰陽調諧”理論,影響著武術的價值觀念系統,從而決定著武術動作的構成原則。
  產生于實用技術(生產勞動與作戰)的武術的最初動作素材,是以實用為衡量價值標準的,其動作設計必須符合實用需求,做到簡捷具有實效。然而,隨著人類的進步,生產方式作戰方式的改變,武術已不單單是生產勞動和作戰的工具,而更多的是為了適應祭祀和宗教儀式的需要而發展。進而演變成具有“活動手足,慣勤肢體”的健身意義的游戲性活動。在武術完成了從功利性向健身性轉變之后,其價值觀念系統也發生了根本轉變。最初的實用價值觀念系統已不再適用于新的健身武術的需要,而新的健身武術的價值觀必須以健身為宗旨。至此,健身武術便順理成章地得到了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理論的滋養和規范,形成了“動靜相生”、“剛柔相濟”、“快慢相同”、“內外合一”等既要明細事物對立雙方,又要強調對立雙方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又相互轉化的技術特色。
  在“健”與“壽”為目的的健身武術價值觀念限定下,其健身武術的動作構成必須符合內外結合,心身并育原則。健身武術的動作設計就必然符合天人和身心的平衡調節,性命雙修,在動靜相生、陰陽消長中謀求人同外界在和諧中進行物質、信息和能量的交換,最終獲得人體功能的整體優化。
  其次,“天人合一”觀中的“反者道之動”學說,影響著健身武術的運動規律構成原則。健身武術運動中,運動路線和運動節奏處理上的“未成向左先向右、未成向上先向下”、“欲開先合、欲急先緩、欲重先輕、欲緊先松”等,是直接受到“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等《老子三十六章》學說的影響,并由此形成了健身武術的“未成向左先向右”和“欲重先輕”等具有舞臺藝術效果的運動規律和節奏處理規律。
  再次,“天人合一”觀中的“中庸自守、不意外取”觀念,構成了健身武術動作技術要求上的“內聚性”。健身武術的動作技術要求必須具有“向心力”,以便保持身體重心的平衡和進行下一動作的轉換。如長拳中的“前去必有后撐”,太極拳中的“實腹松胸、沉肩垂肘塌腕、圓檔斂臀、尾閭中正”,形意拳中的“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等等,都是“平庸自守、不意外取”思想的體現,使健身武術的動作從形態上形成了一種“收”的力量,形成了“內聚性”的技術特色。
      3 社會健康意識:武術與時代的契合點
  人類社會進入了本世紀下半葉,由于社會的穩定和科技的發展,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因此大大加速了現代文明的進程。然而,伴隨著現代文明而來的不單單是物質財富的積累和精神財富的涌現,更有現代“文明癥候”的尾隨。現代“文明癥候”主要指的是心、腦系統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在美國被稱為“burnout”,意即“燒光”; 在歐洲被稱為“brulureinterne”,意即“內在的燒灼”;而在日本則被稱為“過勞死”。現代“文明癥候”的形成主要來自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物質因素。現代工業文明給人們帶來了舒適的住房、華麗的衣著、便利的交通和美味佳肴,可謂極其完備地滿足了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理想欲望和追求。然而,在這些理想欲望得以實現的時候,人們卻發現:自己的身體已過于肥胖,四肢卻正在萎縮。即而再仰望天空、環顧四周便又發現,藍天白云、火紅的斜陽、清新的空氣不見了,澄澈的河水渾濁了,不僅如此,接踵而來的便是“溫室效應”、能源危機、耕牧地退化等,這些伴隨著現代物質文明而來的始未意料到的“負產品”,使人們不知所措、傾銷乏招。
  其次是精神因素。現代生產的高科技化,帶給人們的是來自工作、社會及不同方位的精神壓力,造成人們人格和身心的雙重異化,使人們無法擺脫來自心、腦系統和非傳染性疾病的襲擊,成為形成“文明癥侯”的內因,決定了“癥侯”的必然出現。這些由精神因素造成的、非同以往的“癥侯”,給人們的生存、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因此,對此“癥侯”必須予以緩解和消除,以保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正常發展。
  再次是現代競技體育的商業化、政治化、非大眾化,正在成為社會競爭意識的催化劑,加劇著人們的身心異化。
  由鑒于此,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即而轉變故有思想觀念、改變以往的思維定式,并開始從兩個方面付出了行動。一方面,由以往與大自然的對抗、對自然界的征服,轉向合理開發、合理利用,并開始追求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以減少“文明癥侯”的困迫。另一方面,由以往一味地利用競技體育培養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轉變為注重自身的體質建設,利用健身體育的手段和方法,保持身體的健康和體質的不斷增強,以抵御各種疾病的襲擊和“文明癥侯”的襲擊。這兩方面的觀點正好與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契合,成為“天人合一”思想的延伸和發展。而在“天人合一”思想滋養和規范下成長起來的健身武術則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體育與時代的契合點。
      4 武術的未來發展
  唯物主義認為: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離不開內因與外因的作用,而且指出了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為變化的條件的事物發展變化規律。那么,武術的發展變化也不能脫離這個規律。武術發展變化的內因是母體文化和母體文化中不同文化因素對其的支持作用。而外因則是社會對其的需求。縱觀武術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變化,無不與這兩個因素作用相關。武術的每一次發展變化都是在社會產生變革之后,由社會首先對其提出要求,母體文化給武術以支持,促使武術的某一功能發展變化,最終帶動武術的整體向前發展。例如,當社會需要武術發揮軍事功能時,母體文化中與軍事相關的文化群便對武術產生作用、給予支持,使武術中的實用技術具有軍事意義,并得到發展。而實用技術的發展又給健身武術(套路部分)提供了素材、擴充了內容,從而帶動武術的整體發展。再如,當社會競爭意識促使人們的征服欲無限高漲,而得到大自然報復的時候,社會又要求武術發揮其健身和醫療保健功能。這時,母體文化中的中醫養生理論以及傳統哲學學說,又給武術以保健理論與方法方面的支持,使武術的健身保健功能得到發展。而實用技術部分,在與其他民族相類似的實用技藝的交流和融合中也得到了發展,并以競技、娛樂等形式出現在賽場上,為人們娛樂和欣賞。
  總之,武術是一個多功能的、民族形式的體育運動,在母體文化的滋養和規范中成長,以母體文化為背景和依托,來適應社會的不同需求,并在滿足社會需求的同時謀求自身的發展變化。在當今社會,競爭意識與健身需求并存,人類無限征服的欲望逐漸得到了遏止,人、人類、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正在成為世界發展的下一個目標的大前提下,武術健身將發揮其自己的健身保健功能,并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人們須臾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健身武術必將在傳統文化的支持下,沿著“防”與“養”、“健”與“壽”的道路闊步前進,得到長足的發展。
      5 參考文獻
  1 高銘鼎。中國古代“天人合一”觀對發展未來體育的作用。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0.1
  2 金大陸。體育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0.4
  3 謝光前。對現代體育生態化走向的思考。體育文化月刊,1993.7
  *(西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重慶 630715 劉學謙  College ofPhysical Education,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630715)
                 (收稿日期:1996—04—23)*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7-11G8體育劉學謙19961996 作者:北京體育大學學報7-11G8體育劉學謙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33:17

[新一篇] 從中西方姓名差異看社會與文化

[舊一篇] 從制度視角看中國證券市場的低效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