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發展規劃基礎理論述論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法分類:F06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已進入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時期,市場正在逐漸成為經濟生活的基礎性調節手段,但計劃手段對社會經濟生活的調控仍必不可少。在某些領域,如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領域內,單靠市場調節是不行的,還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協調。同時,隨著經濟體制改革,我國的經濟出現持續高速增長,經濟結構、自然結構發生著劇烈的變化,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問題和矛盾變得更加突出。這就要求政府在職能轉變的同時,提高調控和管理的水平。
  我國的區域發展規劃工作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了很大發展,在地區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生態環境整治與保護、經濟空間布局、區域間發展協調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但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仍不少。首先,工作的實用性不夠強,宏觀性、戰略性被夸大了,往往可操作性較差。例如,發展規劃沒有充分考慮市場的需求和變化,因而缺乏彈性;規劃實施的途徑不夠明確,實施的保障力不強,等等。其次,在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方面較為欠缺。區域發展規劃是一項現實性很強的工作,但也不能忽視理論和方法的研究,否則,這項工作就成為“就事論事”和經驗的堆積。確立區域發展規劃的系統的理論和方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許多學者已涉及這一領域的研究。本文擬對區域發展規劃的基礎理論和方法作初步的探討。
      一、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核心
  區域發展規劃與一般的國民經濟計劃、社會發展規劃的重大區別在于它所關注的不單單是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是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四者并重;它追求的不是經濟增長的單目標模式,而是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多目標模式。因此,可持續發展理論應是區域發展規劃的理論核心。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新的發展觀。1996年3 月八屆人大四次會議制定的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及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表示,我國從“九五”起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是:在現在的發展中要注重長遠利益、全局利益,使開發和發展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有利于后代人的潛在需要。因此,在發展規劃中要充分考慮資源的長期供給能力和生態環境的長期承受能力,使區域的P、R、E、D保持協調。
  協同論認為,一個復雜系統內各子系統、各要素之間存在著非線性相互作用,產生協同現象和相干現象,要使系統保持有序狀態運轉并達到更高層次的有序狀態,必須使系統內各組成要素之間處于和諧狀態并形成一種自調適的動態變化關系。從協同論出發,區域發展規劃中的P、R、E、D的協調是一種針對系統內眾多要素的綜合協調、整體協調, 同時也是一種動態的長遠的協調,要素之間的關系在不斷變化,但總能相互適應和促進,形成良性循環;這種協調還是一種最優化的協調,其目的不僅僅是使各個要素之間達到平衡,更重要的是要優化要素間的組合,使系統整體效益最大化。
  使區域的P、R、E、D保持協調,具體地說,就是要促進人地關系協調和保持生態經濟平衡。人地關系協調的思想內涵是指在人與國土(資源、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既注重人的主動性發揮,又注意自然資源、環境的平衡和協調,以及人類與自然資源、環境之間的平衡和協調。而生態經濟平衡原理則是指區域系統的運行狀態取決于生態系統平衡和經濟系統平衡以及二者之間的協調關系。人地關系協調的思想和生態經濟平衡原理要求在區域發展規劃中首先要使規劃目標多樣化,同時有經濟發展目標、社會進步目標、生態環境改善目標。規劃指標除一些經濟總量指標、經濟效益指標外,還要有各類社會進步和生態環境指標。其次,經濟社會指標量度要參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再次,要高度重視人的因素,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使人口分布和城鎮居民點布局合理化。就現階段而言,人口流動問題是要處理的一個重點。
      二、以空間經濟學基本原理為理論支柱
  區域發展規劃的具體任務可歸結為:自然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利用、環境保護與治理、經濟的空間結構布局。人類經濟活動空間組織的改善是協調人地系統的關鍵,因此經濟空間結構布局是區域發展規劃的一項重點。而空間經濟學理論與經濟空間布局緊密相關,因此它成為區域發展規劃的重要理論。
    首先是區位論與區域分工理論。
  區位指產業或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的地理位置。區位論主要研究產業或企業最佳布局場所的選擇問題。構建區位論主要從四方面入手,一是最小成本原則,以最低運輸和最低生產成本為標準,如韋伯的古典工業區位論、杜能的農業區位論;二是最大市場范圍原則,強調使企業布局具有最大市場服務范圍,如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三是最大利潤原則,綜合考慮生產成本和市場銷售,謀求最大利潤;四是尋求“滿意區位”原則,以能最好地利用社會經濟基礎、獲得最好的生產和生活條件為標準。區位論重視對各類區位因素的分析,如多種成本因素、集聚因素、區位決策者個人心理因素等,同時對各種區位因素的相對重要性進行比較和綜合。區位論在區域發展規劃中得到廣泛應用,如指導產業的區位選擇、在投資項目選址中把費用指標作為一個參數進行方案擇優,等等。
  區域分工理論主要研究在生產產品的區際交換和貿易基礎上產生的社會生產體系在地理空間上的分異。生產的區位是由絕對優勢支配的,而區域分工則是由比較優勢支配的。這是因為區域具有主體性,區域之間的競爭不同于商品之間的競爭。比較優勢的產生主要由于不同區域的要素稟賦比率不同,而當區域之間要素稟賦比率相同時,分工則會在雙方協議的基礎上產生。區域分工和合作有利于形成空間經濟一體化,優化資源配置。區域分工理論完善了一般的生產區位理論,因為商品生產的區位必然受到區域分工的制約,研究商品生產區位應考慮區域分工。區域分工理論要求在區域發展規劃中建立區域分工體系,對區域條件進行綜合分析,以確定各區域比較優勢及專業化生產部門,同時建立區域間合作與區域經濟相互協調的機制,積極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形成統一大市場,構筑空間經濟一體化。
    其次是空間結構與空間組織理論。
  自20世紀50、60年代以來,古典區位論發展為現代區位論。其理論研究從單個經濟單位的區位決策發展到區域總體經濟空間結構的研究,由靜態的空間區位選擇發展為空間相互作用、空間結構演變的研究,并形成各種空間組織理論。
  空間結構理論包括:a.空間結構體系分析,如城鎮居民點空間結構體系分析、土地利用空間結構分析等,可把空間要素歸納為點、線、面;b.有關空間集聚效果的分析和合理規模的確定;c.空間相互作用理論,主要研究區位勢能、空間極化與擴散機制、空間相互作用模型以及要素流的變化和作用;d.空間結構演變理論,揭示空間結構變化的動力和演變的階段特征和規律,如演變的基本過程是從“點”到“軸”到“面”,是極化與擴散及相應的非均衡與均衡過程的交替,演變的基本階段是離散階段——極化階段——擴散階段——成熟階段。空間結構理論在區域發展規劃中主要運用于以下幾個方面:城鎮體系布局優化,城市與區域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與優化,確定企業規模、居民點規模、城市的等級和規模,確定中心城市吸引范圍,各種要素流的集聚和擴散問題。
  空間組織理論包括增長極理論、軸線理論、網絡開發理論等。一般認為,點一軸系統是最基本的經濟空間組織形式。節點是經濟活動在空間的相對聚集點,極化與擴散作用圍繞它展開。軸線包括各種線狀空間要素,如各種交通通訊線、動力供應線、水源供應線等,極化與擴散作用可沿軸線進行。點軸分等級,隨經濟實力增強,重點開發區不斷從高一級的點軸推移到低一級的點軸,形成點軸開發系統。由于點、軸、面相互作用,將逐漸形成點密集、軸線交錯的空間網絡。在區域發展規劃中制定空間開發戰略、選擇重點開發地區應以空間組織理論為依據。一般根據區域范圍和區域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選擇不同的開發模式。如發展初期一般采用增長極開發模式,發展中地區采用軸線開發模式,發達地區多采用網絡開發模式。
    最后是產業分析與區域增長理論。
  產業分析理論側重研究產業結構演變、產業聯系效應以及如何選擇區域主導產業和專業化部門,使區域產業結構合理化,并有效地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專業化部門是指直接或間接為外區提供商品或服務的部門。主導產業多在專業化部門中產生,但它與地區內多數部門之間存在廣泛、深刻的生產或非生產聯系,且市場需求彈性較大,同時對區域產業結構高度化也有重要作用。
  區域經濟增長理論集中在四方面:一是古典、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強調生產要素(如資本、勞動、技術等)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以及要素的空間流動對區域增長差異的影響。哈羅德多馬模型強調資本增加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則進一步指出決定經濟增長的是資本增加、勞動增加和技術進步,同時認為通過市場作用、價格調節,才能使資本和勞動都得到充分利用,經濟得以穩定增長。二是非均衡增長理論。20世紀50年代法國區域經濟學家弗朗索瓦·佩魯創立了增長極理論,后經法國經濟學家布代維爾推廣發展。這一理論認為某些部門或地理集群的發展對整個區域發展起重要作用,經濟增長是在非均衡狀態下進行的自我加強的極化過程,確定主導產業和主導發展地區對發展區域經濟很重要。三是出口理論(經濟基礎理論),強調區域增長是在出口需求及當地乘數效應作用下的結果,其核心是出口產業導致增長,出口產業在地區增長乘數作用下能帶動其它產業發展,成為區域發展的動力。四是部門理論(階段理論),認為經濟發展過程是各部門之間相對重要性的移動過程,可將區域經濟增長劃分為幾個階段,如胡佛對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的劃分和羅斯托的經濟發展階段論。該理論強調主導經濟部門推移,認為區域經濟增長過程是一個產業結構不斷高度化的過程。
  產業分析和區域增長理論主要用于制定經濟發展規劃。如何促進落后地區發展或保持發達地區發展的勢頭,需要對區域產業進行分析,在產業分析的基礎上制定適宜的產業規劃和經濟發展戰略。一個地區經濟增長是從改善供給入手還是從擴大需求出發,應根據發展階段和實際條件,將重點放在產業和地區增長極上,通過選擇推動型產業和改善產業間的聯系,促進區域經濟增長。
      三、以現代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為基石
  現代系統科學理論包括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耗散結構論、協同論、突變論、大系統論等。系統論把區域看成一個巨大的動態變化的開放系統,該系統具有整體性、相關性、有序性、開放性和非平衡性等特征。調整和優化系統須遵循以下原理:a.整體性原理;區域系統是由各子系統組成的有機整體,不是各子系統的簡單相加;b.子系統原理:系統由不同等級和層次的子系統組成,各層次之間相互作用;c.結構和功能原理: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結構決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結構;d.系統演化原理:系統存在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無序到有序、從低有序到高有序以及從一種系統變為另一種系統的演化過程。
  區域發展規劃接觸到的是一個大的自然、社會、經濟系統,它具有系統的各種特征,因此應采用系統規劃方法,運用系統分析、系統綜合、系統優化等研究方法。在收集資料、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數學方法和電子計算機等工具,對規劃系統進行分析、模擬、預測。同時,運用多目標優化方法,選出對系統整體而言最優,對于各子系統滿意的方案。地區信息系統是建立在信息論、控制論的理論、方法基礎之上的,它能進行資源、環境、社會經濟信息的收集、錄用、存儲、傳輸、加工和輸出等,具有信息管理、模擬預測、空間分析、環境評價等多項功能,有助于增強區域發展規劃的科學性。決策支持系統(DSS)是以計算機技術、仿真技術、信息技術為手段,利用數據庫、分析模型和專家知識,幫助決策者作出正確決策的人機交互系統。這一系統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機結合起來,在區域發展規劃中具有應用前景。
  有關區域發展規劃的理論很多,以上只是對其基礎理論進行的歸納和探討。理論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隨著我國區域發展規劃工作的深入開展,其理論體系將不斷得到完善。而不斷提高區域發展規劃的理論水平,積極與國際接軌,創立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理論體系,又能更好地指導區域發展規劃工作,使其更具科學性、規范性。只有不斷完善區域發展規劃的理論基礎,爭取理論上的突破和創新,才能克服困難,打破僵局,使區域發展規劃工作在新時期的挑戰面前,真正有大的進展。
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27~31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熊艷20002000新時期對區域發展規劃工作提出了挑戰。本文認為完善區域發展規劃的理論基礎對提高區域發展規劃工作水平有重要作用。區域發展規劃的基礎理論包括三部分:核心是可持續發展理論,支柱是空間經濟學基本原理,基石是現代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本文對這三部分理論作了歸納和探討。區域發展規劃/區域經濟/基礎理論 作者: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27~31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熊艷20002000新時期對區域發展規劃工作提出了挑戰。本文認為完善區域發展規劃的理論基礎對提高區域發展規劃工作水平有重要作用。區域發展規劃的基礎理論包括三部分:核心是可持續發展理論,支柱是空間經濟學基本原理,基石是現代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本文對這三部分理論作了歸納和探討。區域發展規劃/區域經濟/基礎理論

網載 2013-09-10 21:34:15

[新一篇] 區域一體化的理論概念及其發展

[舊一篇] 區域經濟增長理論與經濟非均衡發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