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西方心理學發展的幾點看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葉浩生 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史研究中心 南京 210097)
  [摘要]本文從以下六個方面分析了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1)強調實證性的研究,忽視心理學的理論建設;(2)重視應用性的研究,輕視基礎研究;(3)認知研究席卷整個心理學領域; (4)人本主義的原則深入人心;(5)學派的對立與學派的交融并存;(6)要求實現心理學統一的呼聲逐漸高漲。
  關鍵詞 西方心理學,心理學史,發展趨勢
  * * *
  心理學是一門“引進”的學科,我國的心理學無論在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上都受到西方心理學的影響。因此,了解西方心理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對于建設我國的心理學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1 重實證研究,輕理論建設
  實證主義作為西方心理學的方法論之一,一直對西方心理學的研究取向有著重要影響。盡管實證主義在哲學領域受到科學哲學的歷史主義的挑戰,許多心理學家也對實證的方法提出懷疑,但在實驗心理學領域它的影響卻根深蒂固,直到現在仍然支配著西方心理學。
  實證主義的經驗證實原則曾對實驗心理學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實驗心理學的締造者馮特把實證主義的原則與德國的理性主義相結合,使心理學擺脫哲學而獨立,建立了區別于傳統哲學心理學的“新”心理學,邁出了心理學“自然科學化”的第一步。自那時起,心理學就開始了以實證研究為取向的發展趨勢。行為主義的創始人華生聲稱不受任何哲學的影響,但在本質上他是一個極端的實證主義者,為使心理學自然科學化,他不惜丟棄心理學,而改稱行為主義。他之后的行為主義者皆以實證的原則衡量心理學,凡不符合實證原則的皆被拒斥于心理學的大門之外。但是這些早期的心理學家的一個共同特點是:盡管強調了實證的原則,卻并不忽視心理學理論的建設。他們試圖以自己的理論指導實證研究,也嘗試以實證研究驗證其理論。在他們那里,實證研究和理論建設不是對立的,而是同步的,是互補的。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新行為主義者赫爾。赫爾發展了龐大的理論體系,他和他的學生以這一理論為指導進行實驗驗證,結果發現了理論的缺陷和不足。其他早期的行為主義者在推崇實證方法的同時也沒有忽視理論的建設,各自創建了有影響的學習理論。總之,這些心理學家既重實證研究,又重理論建設。
  但是近年來在西方心理學內卻出現了一種拋棄理論建設而專注于實證研究的傾向。這種傾向是從斯金納開始的。斯金納自己構建了操作行為主義的理論體系,但他卻反對他人進行理論研究。在一篇題為《學習理論是必要的嗎?》的文章中,他聲稱心理學的理論既無必要,也不允許,對于心理學家來說重要的不是理論,而是對行為的實證分析。此后,大部分行為主義者在他的影響下專注于瑣碎行為的實證分析,放棄了理論的建設。認知心理學產生以后,實證主義的影響仍根深蒂固,大部分認知心理學家也把注意的中心指向認知過程的實證分析,忽視理論的構建。所以認知心理學至如今仍缺乏有影響的理論。這也是近年來西方心理學中沒有出現像弗洛伊德和皮亞杰那樣的著名心理學家的原因之一。
  忽視理論建設而專注于實證分析的直接結果是心理學研究的瑣碎和分裂。如今的西方心理學從表面上看起來十分繁榮,但深入地分析卻可以發現繁榮背后的理論貧乏:每個實驗者割取完整的心理現象的一個小塊,其研究結果相互之間無法溝通。心理現象的實證分析對于理解完整的心理現象沒有多少實際的幫助。許多心理學家認識到缺乏理論指導的實證分析只能徒增心理學的破碎,給心理學的未來統一帶來更多的障礙。美國著名心理學史家吉爾根(Gilgen,A.)就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 他指出:“對于像心理學這樣一個從概念上破碎的領域來說,更多的信息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更多的信息只有使問題變得更加復雜。”[1]
   2 重應用研究,輕基礎研究
  在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史上,應用研究與基礎研究一直存在著尖銳的矛盾。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就把實驗心理學看成是一種純科學,他不主張進行應用研究。雖然馮特間或提到心理學應用的可能性,但他從未給予應用以足夠的重視。他的弟子鐵欽納把這種觀點帶到了美國,強調心理結構自身的研究,反對研究心理的意義與功用,認為心理學的應用屬技術范圍,并非心理學本門。在構造主義心理學純科學觀的影響下,從事應用學科的心理學家除非在實驗心理學中占有一席之地,否則他們在心理學中的地位極其低下。基礎研究傾向的心理學家視他們是具有商業性質的、非科學的和唯利是圖的。他們被選入心理學組織領導崗位的可能性極小。這種價值觀的不同必然導致組織上的分裂。臨床心理學家和其他一些應用心理學家于1917年和1938年兩次退出美國心理學會,并組建了自己的學會,只是由于政治上的某些原因,這些分裂才得到暫時解決。二次大戰以后,情形出現了變化,在美國心理學會中,應用心理學家逐漸占據多數地位,而基礎研究分枝的心理學卻成了心理學會中的“少數民族”。基礎研究傾向的心理學家越來越担心心理學學會將變成一個非學術性的職業組織,這種担心最終釀成了美國心理學學會組織1988年的第三次分裂。所不同的是,1988年的這次分裂的挑起者不是應用心理學的一方,而是基礎研究傾向的心理學一方。
  基礎研究領域的心理學的担心不是沒有道理的。近年來,西方心理學一直在向應用方面傾斜。應用心理學的規模越來越大,而代表著基礎研究的實驗心理學、比較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和人格心理學的規模卻逐漸萎縮。80年代末期美國心理學會的一項調查表明,相對于50年代的三分之二心理學博士畢業于基礎研究領域,現在三分之二的心理學博士畢業于心理學的應用領域。自70年代以后心理學的基礎研究領域的博士畢業生就在逐漸減少,到80年代末時,畢業生的數字掉到了60年代的水平。從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的人選上也可以看出基礎研究傾向心理學的衰落。以往各任會長均由有突出學術貢獻的心理學家担任,但近年來會長的人選不再能體現這個特點,決定一個人能否担任會長往往不是看其學術能力,而是依據其能否從政府那里獲得更多的贊助,在此方面,應用心理學家當然優于基礎研究領域的心理學家。在這種條件下,部分心理學家出于對心理學基礎研究的關心而退出美國心理學會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心理學的基礎研究與社會應用不應該是對立的,而應是相輔相成。沒有應用,心理學就無法走向社會,為社會所接受;而在另一方面,忽視基礎研究勢必使心理學的應用缺乏可靠的基礎,損害心理學的科學地位。因此,兩者應相互兼顧,任何偏重一方而忽視另一方的做法從長遠的觀點來看都會對心理學的發展造成危害。
   3 認知研究方興未艾
  行為主義支配了西方心理學近半個世紀, 從本世紀20 年代早期到50年代末期,在行為主義觀點的指導下,幾乎所有的實驗心理學家都放棄了感知、思維、想象和記憶等內部認知過程的探討,而把注意力指向可觀察的行為。“然而,從50年代后期開始,一場革命發生了,實驗心理學家們日益將他們的才能展現在對心理的探討上,對現在我們稱之為心理學的認知方法的興趣再次誕生了。”[2]
  從那時開始至現在,認知心理學一直在實驗心理學中居于主導地位。而且時至今日,心理學家對認知研究的興趣絲毫不減當年,甚至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實驗心理學中,信息加工的心理學以計算機為工具,研究感覺、知覺、記憶、思維、語言和想象等傳統心理學所研究的問題,對諸如決策、問題解決、圖形辨認、語言獲得等問題提出各種理論模型;在發展心理學領域,新皮亞杰學派對兒童的認知進行著不懈地探索;在社會心理學中,有關社會認知的研究一直是社會心理學家關心的課題;在教育心理學領域,威特羅克的生成學習理論、奧蘇貝爾的認知理論左右著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方向;即使那些具有行為主義傾向的心理學家如班圖拉、米契爾和羅特等人也對認知的研究有著濃厚的興趣。認知的研究滲透到心理學的各個領域,不同分支的心理學家從不同的角度探索著認知過程的各種問題。認知在心理學研究中的地位由此可略見一斑。
  認知研究中的一個危險趨勢是實驗心理學中的認知研究正脫離心理學的軌道而成為一門獨立于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認知科學。認知科學是一門從哲學、心理學、語言學、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人類學、神經科學其它基礎科學的交叉領域中成長起來的高度跨學科的科學。認知研究脫離心理學而成為獨立的學科被許多心理學家視為是心理學分裂和破碎的標志。
   4 人本主義心理學對心理學各個領域的滲透
  人本主義心理學作為心理學中的第三勢力曾對現代西方心理學產生不小的沖擊。如今,臨床心理學具有強烈的人本主義傾向。盡管它沒有在西方主流心理學中占據支配地位,但它對人的價值與尊嚴的強調、對人類生活意義的關心已深入人心,開始滲透到心理學的各個領域。從下面的分析中我們可清楚地看出這一點:
  首先,人本主義心理學對“意義”的強調已對作為主流心理學的認知心理學產生影響,許多認知心理學家開始探索心理學研究的意義問題。認知心理學家一直沉溺于以計算機模擬來研究人的認知過程,把復雜的認知過程還原為計算機的信息流程過程,并以計算機的結構模擬人的認知結構。其結果是:心理學研究的“意義”在這場計算機化的過程中喪失了。許多心理學家尖銳地指出:如果說行為主義以動物研究的模式研究刺激和反應對人類生活沒有意義的話,那么以機器的模式探討認知過程又意義何在?認知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布魯納在1990年出版的《意義的活動》一書中指出,認知心理學已偏離了最初的發展軌道,拋棄了意義的探討,鉆入技術性的信息加工過程的牛角尖中,脫離了人類生活的實際。他呼吁認知心理學家回到原來的出發點上。探討對人類生活有意義的心理學問題。布魯納的這一觀點有力的說明人本主義心理學對認知心理學的影響。
  第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觀點也對現代精神分析產生影響。在現代精神分析中,最流行的理論模式是自我心理學(Self psychology),它的代表人物是科赫特(Kohut,H)。 科赫特深受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影響,他把精神分析的研究對象定義為個體的主觀體驗,這同人本主義心理學是一致的,科赫特給予自我(self)以特別的關注,他探討了自我發展中的各種問題,提出了一套有關自我發展的理論模式,這些觀點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自我實現理論相互吻合,深切體現了人本主義心理學對現代精神分析的影響。
  第三,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觀點也對行為主義產生沖擊,促進了行為主義的演變。行為主義一直把自然科學作為自己的楷模,為使心理學能進入自然科學的行列,它不惜以動物研究的模式研究人的行為,這導致眾多的批評,更遭到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猛烈抨擊。一些行為主義者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影響下,認識到:“在公眾以及我們自己學科內的許多人眼中,行為理論……已同令人討厭的形象聯系在一起,包括流涎的狗、木偶、把人當作動物一樣擺弄和操縱。結果是,那些希望貶低他們不贊成的思想或實踐的人僅需要把這些思想和實踐稱作行為主義的……”。[3]因此,這些行為主義者重新思考人在心理學中的地位, 開始強調人的理性能力,主張研究人類學習的獨特一面,從而產生了新一代的行為主義。
   5 學派的對立與學派的交融并存
  在心理學的歷史上,大大小小的學派多得不可勝數。大的學派有構造主義、機能主義、行為主義、新行為主義、格式塔學派、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皮亞杰學派、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小的學派諸如聯結主義、目的主義、個體心理學、分析心理學等等就不勝枚舉了。認知心理學產生以后,實驗心理學似乎大有可能統一在認知心理學的旗幟之下,但實際的情況是:認知心理學內部也存在著明顯的分歧。在其產生之初,符號加工模式就同聯結主義模式處于沖突之中,不過符號加工模式占據了支配地位,但近年來,聯結主義模式又異軍突起,取代符號加工模式而占據了領先地位。在認知心理學的外部,學派的沖突與對立依然存在:行為主義并沒有因認知心理學的興起而銷聲匿跡,部分行為主義者雖然接受了認知的研究,重視內部因素的探討,但仍堅持行為主義的基本觀點,他們被稱之為認知的行為主義。斯金納所創立的行為分析理論即使在斯金納逝世以后仍然十分活躍。另外一種行為主義,即目的論的行為主義,近年來正在興起。因此可以說認知心理學并沒有取代行為主義。有些心理學家甚至認為行為主義正在利用認知心理學的困難試圖卷土重來。在心理學的臨床方面,人本主義心理學勢力強大,但精神分析從來沒有銷聲匿跡,精神分析的對象關系理論一直統治著兒童心理治療領域,精神分析的第四代——自我心理學(self psychology)的影響也日漸增強,大有與人本主義心理學抗衡之勢。皮亞杰的理論一度因為其理論的生物學化傾向而受到不少批評。但近年來新皮亞杰學派——日內瓦的新皮亞杰學派和信息加工的新皮亞杰學派從不同的角度發展了皮亞杰理論,鞏固了皮亞杰理論的陣地。因此,從最一般的意義上說,如今的西方心理學仍舊是“學派林立”。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除了學派的對立外,西方心理學中也出現了學派之間的交融趨勢。不同的學派之間相互學習,互相吸收一些概念與理論。前面說談到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對其它心理學流派的影響就是這種交融的表現之一。此外還有許多跡象表明這種交融的存在:班圖拉的社會認知理論綜合了認知心理學與行為主義的理論特點,建立了一種認知傾向的行為主義;信息加工的新皮亞杰學派融合了皮亞杰理論與認知的信息加工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家排除門戶偏見,吸收不同學派的理論技術治療病人。這些都表明在學派對立的同時,西方心理學的學派也有一種交融的趨勢。
   6 心理學分裂的加深與心理學統一的呼聲高漲
  西方心理學自誕生以來一直處于分裂和破碎狀態,而且這種事態越演越烈, 心理學直接面臨著分崩離析的局面。 美國心理學家斯塔茨(Staats,A.W. )在分析心理學的破碎狀態時指出:“我的觀點是:心理學正遭受著分裂的危機。這種危機并不是突然產生的,因為心理學從來都不是統一的科學,但是這種分裂變得更為嚴重……其結果是巨大的和日益增加的多樣化——許多無關的方法、發現、問題、理論語言,分裂性的項目和哲學觀點。心理學有如此多的毫無關聯的知識元素,彼此的不信任、不一致、累贅與爭論,以致于抽取一般的意義也成為一個嚴肅的問題。”[4] 因此許多心理學家都認為心理學處于嚴重的分裂危機之中。
  面對心理學的分裂,許多心理學家表達了他們對這一趨勢的關切。他們呼吁采取措施,使心理學的發展趨向統一,而不是趨向更加分裂。斯塔茨提出采取以下三個步驟統一心理學:第一,構建一個能使不同的方法論相關聯的理論框架,在各種不同的方法之間架起一座理論的橋梁,使不同的方法相互補充,相互聯系。其次,尋找一種能溝通不同的理論概念的綜合性理論。這種理論能在對抗和分裂的概念、觀點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以使持不同觀點的心理學家之間能交流和對話,確立其共同的基礎。第三、建設一種能把不同的現象相互聯系的理論。通過多年的研究,心理學家已發現不少孤立的現象。現在對于心理學家來說重要的不是去發現更多的這種孤立現象,而是把已發現的現象逐個加以考察,確立它們之間的關系,使它們包容于統一的理論中。加拿大心理學家格根(Gergen,K.)呼吁大力發展理論心理學,探討心理學的基礎理論,以便為心理學的實證研究提供共同的出發點。美國心理學史家吉爾根提出了一個心理學基本概念的金字塔體系,各種基本的心理現象被包容于一個整體的架構中。澳大利亞心理學家艾弗特(Eifert,G.H. )提出改變心理學研究的資助體系,鼓勵綜合性、能促進心理現象整體理解的研究,而不是片面鼓勵那些標新立異、導致心理學分裂的研究。這些心理學家相信:“無論有多少設計精密的實驗,無論搜集資料與分析資料的方法多么優良,也無論研究工具多么復雜與專業化,只要心理學的成果是不一致的、孤立的和彼此沖突的,那么心理學就只能是一種‘可能的科學學科’……心理學只有獲得了緊湊的、經濟的、相互關聯和一致性的知識才能被看成一門真正的科學。”[4]因此心理學家應共同努力,實現心理學的最終統一。
  在目前的西方心理學中,有關實現統一的呼聲不斷高漲。美國心理學家于 1985 年成立了“心理學統一問題研究學會”( Society forstudying unity issues in psychology), 在墨西哥和俄羅斯召開的心理學理論國際會議上,統一問題也被列為討論的主題。美國心理學家斯塔茨還主持出版了《范式心理學國際通訊》雜志,專門刊登有關心理學統一問題討論的文章。這些都表明西方心理學家已經意識到心理學統一的重要性。*
  注釋:
  〔1〕本文于1996年12月25日收到。
   參考文獻
  [1]Albert R.Gilge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psychology. Greenwood Press. 1987,19.
  [2]Howard D V.Cognitive psychology. Macmillan PublishingCo. Inc. N. Y. 1983,5.
  [3]Bandura A. Behavior theory and models of man. AmericanPsychlogist, 1974,29,585.
  [4] Staats A W. Unified positivism and unificationpsychology: Fad or new field ?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1,46(9),899,901.
  
  
  
心理學動態2京1-5,52B4心理學葉浩生19971997 作者:心理學動態2京1-5,52B4心理學葉浩生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35:13

[新一篇] 對自由與平等的現代人倫的道德哲學闡釋

[舊一篇] 對詮釋學與實證論的反省:尋求心理學的統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