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與人:數字化時代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媒介?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N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0763(2001)03-0052-06
  一、問題的提出
  傳播是傳遞、輸送、溝通、交流信息的過程,它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傳播的歷史與人類的產生一樣久遠,自有人類開始,就有傳播。
  人類傳播是通過符號系統進行的,人使用各種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如圖片、手勢、姿勢等)進行傳播。同時,傳播還需要通過媒介(Media)進行。媒介是信息傳遞的載體,是傳播進行的基礎。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一部媒介發展史。
  從最古老、最原始的口語媒介,到文字媒介,近代的印刷媒介,現代的電子媒介,直到今天的網絡媒介。縱觀媒介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到,每一種新的媒介的誕生,都給我們的社會帶來巨大的變化,人們獲取、傳遞、交流信息的方式都為之一新,信息越來越豐富,人類處理信息的能力越來越強。
  麥克盧漢說,媒介是人的延伸。筆是手的延伸,書是眼睛的延伸,電話、廣播是耳朵的延伸,電視是眼和耳的延伸。電子媒介延伸了人的神經系統,而今天的數字媒介延伸了人的心智,它是人的各種感官的全面延伸。隨著媒介功能的增強,人也被延伸得越來越遠,延伸得越來越強。借助媒介的延伸作用,人類不再是生活在一個狹小的地域里,而是生活在地球村中,整個地球變得像一個小村莊一樣。
  然而,我們在獲得延伸的同時,又要受到媒介的限制。日益發展的媒介,在不斷擴展了人的能力的同時,又裁截了人本身。我們的手,我們的足,我們的眼睛,我們的耳朵,在被延伸得越來越遠的同時,我們本體的功能卻在退化。
  媒介是人的延伸,又是人的裁截,媒介與人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呢?怎樣才能獲得最佳的延伸呢?人的生存有賴于媒介,那么,人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媒介呢?本文試圖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些思考。
  二、媒介與人
  媒介所傳遞的是信息。英國人類學家貝特森(Gregory Bateson)指出,個體的心靈處在一個由模式、秩序、共鳴所構成的世界,是某個大的有序系統的子系統。心靈固存于這個較大的有序系統的各路徑所攜帶的信息中。心靈也固存于傳遞信息的路徑中。“信息是一種能夠造成不同的不同。”落在你身后的雨點不含信息,滴在你鼻尖的雨點則含信息。信息是一種“效果”的度量方式。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有賴于對信息的感知,從植物到動物,從最原始的草履蟲到高級動物,它們的生存都離不開對外界的環境信息的感知。人,作為最高級的生物,更是時刻離不開信息。人類對信息有著天然的渴求。
  如果說,其他生物對信息的需求是為了生存,而人類對信息的需求則不僅僅是為了生存,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還有為了心靈的慰籍。當信息與我們的心靈產生了互動,我們從中找到我們存在的意義,獲得了滿足。
  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克勞德·香農與沃倫·韋弗兩人寫一本書《傳播的數學理論》,書的開頭這么說:“凡是一個心靈影響另一個心靈的過程,均稱傳播”。人們的心靈渴求信息的慰籍,而信息的獲取有賴于交流和傳播。
  麥克盧漢說,媒介是人為延伸。人類發明電子科技以后,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也就是心靈——便從身體內部向外在世界延伸了。有了因特網和萬維網,我們為自我創造出新的延伸。恰似180年前出版的《科學怪人》書中,法蘭根斯坦博士(Dr.Frankenstein)把自己的創造物拼接出來。我們現在處于關鍵的歷史轉折點。現在的一切都是可能的,我們幾乎可以獲得夢想的所有東西。
  人與媒介是相互依存的。沒有媒介,就沒有人。心靈本是人力促成的外在延伸,現在變成了我們的環境本身。運用媒介,我們不斷地延伸,延伸,但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我們的心靈。有了媒介,才有了社會。媒介即社會,有什么樣的媒介,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有了語言媒介,人才成之為人,但人類社會還處在落后的原始社會。文字和書籍推動了文明和社會的發展。直到有了電子媒介,人類才進入現代社會。
  數字媒介正在給我們帶來全新的社會,我們由原來生活的物質的、原子的、有形的社會,轉向現實社會與虛擬社會并存的社會。在虛擬社會里,我們有著多重身份、不同的化身,亦如我們在現實社會的不同角色。在工作崗位上,我們是勞動者;在學校,我們是學生;在家庭里,我們是成員。因特網作為全新的媒介,將會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無可限量的變化。全球網絡的發展將成為塑造這個星球上生活的決定性因素。
  三、人需要什么樣的媒介?
  為了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人類生活世界的本質特征。人作為一種自然存在物過著一種社會生活。人的自然屬性和自然條件是其進行社會生活的生物性基礎;同時,人的自然存在、自然需求及其滿足都被打上了社會的和文化的烙印。人的生活世界具有兩個鮮明的特征:主要性和人性化。首先,生活世界是一個主體性的世界,一個以人為中心的世界。其次,生活世界還是一個人性化的世界。主體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是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質特征。
  人所需要的媒介,首先要具有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質特征,即體現和尊重生活世界的主體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
  媒介應用造成的效應是多方面的。就積極性方面而言,媒介增強了人傳遞、輸送、溝通、交流信息的能力,推動著社會的生產方式、社會分工與經濟結構的變革。媒介是人的延伸,通過媒介,人們拓展了認識空間,擴展了自身的主體性。
  就其消極性方面而言,媒介在延伸人的同時也裁截了人本身,使人本體的某些功能退化。其實質是破壞了生活世界的本質特征,即損害了生活世界作為主體性世界和人性化世界所具有的特征。尤其是現代的電子媒介和今天的數字媒介,它們是技術推動下的媒介,其發展與技術密不可分。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現代技術具有某種非主體化與非人性化色彩。例如,作為20世紀重要發明之一的電視,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電子媒介,卻未能體現人的主體性特征。在電視面前,人只是受眾,只能接受,無法選擇。雖然我們可在有限的頻道里選擇收看節目,但這些都是人無法控制的。人們無法參與,即使不滿意也只有被動接受,從而使人無法從根本上擺脫在機器面前的被動地位。
  媒介,尤其是大眾媒介,同樣消解著生活世界的人性化特征。在大眾媒介看來,人是一群沒有個性的平均化的人。大眾媒介通常都是盡量吸引大量的受眾,因而它們大多在內容上是中庸的,在形式上是簡單的。大眾媒介以同一副面孔,面對所有的人。
  人既是一種身體的存在,又是一種心理的存在。人的身體存在規定著人的存在和生活。人的身體存在又構成一切活動的基礎,它作為活動的承担者起著制約作用。因此媒介應以身體存在為中心,接受身體存在對于媒介發展的導向作用以及對媒介應用的限制作用。從心理層面來看,人又是一個以自身身體認同為基點的獨立的社會心理主體。人的意識生活的中心是其個體存在。自我注視與自我關注是人與人交往和在其環境中開展活動的起點,并使人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主體性要求。這包括要求有一個穩定、有序和人性化的環境,一個以人為中心的媒介環境。
  以人為中心的、體現人的生活世界的主體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的媒介,才是人所真正需要的媒介。
  四、數字媒介是人的理想媒介嗎?
  數字媒介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介質數字媒介,包括軟盤、硬盤、光盤、VCD、DVD以及更新的存儲介質;另一類是網絡數字媒介,即因特網。未來的主流媒介將是互動式媒介——不是光盤,不是互動式電視,而是因特網上的互動性。我們這里所討論的數字媒介,指的是數字網絡,即今天的因特網。因特網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形成一種全新的媒介,對傳統媒介產生強烈的沖擊,造成媒介的變革,并將成為媒介的中心。網絡媒介有著不同于傳統媒介的新特性。
  首先,網絡媒介具有流動性。傳統媒介如報刊等,以及介質數字媒介是將信息物化在原子上,盡管輕巧、便攜,但信息的傳輸依賴于物理意義上的位置移動。因特網是將信息存放在網絡主機上,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通過一定的方式(有線或無線),根據自己的需要來獲取。因特網上的信息具有流動性,這是其與介質媒介本質不同的地方。
  信息就其本性來說,即具有流動性。將信息物化在介質上,信息的使用離不開原子,這是工業時代的信息獲取方式。這與信息的本性是不相符的。在人類社會尚未步入信息時代之前,這種技術和方式得到極大的發展和普及。在信息時代還未完善的社會中,它還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扮演著信息傳輸的重要角色。信息有其天然的流動性,信息會選擇滿足其流動性的媒介,這就是因特網這種網絡媒介,而不是光盤及在此層面上開發的更多更好的物化在原子上的媒介。在因特網上,信息不再是需要被運送的物品,而能以光速傳播。傳統形式的信息運送方式,例如報紙、雜志、書籍等,到了數字世界,它們所承載的信息可以立即向外傳送。通過因特網,只要手指在鼠標上一點,世界那一端的信息,立刻化身為一群數位精靈,通過光纖、電纜或電話線來到熒屏前。
  其次,網絡媒介具有交互性。與大眾媒介傳播方式不同,網絡傳播不是媒介向接收者傳遞信息的單向傳播,而是二者之間的交互性傳播。不僅媒介作用于用戶(傳遞信息),用戶也作用于媒介,如用戶可對網絡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修改、放大和重新組合等。對傳統的媒介如報紙、廣播、電視等,用戶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選擇看或不看,而對網絡信息,用戶不僅可在較大的甚至近乎無限的范圍內選擇信息,還可通過計算機操作改變傳輸內容和傳輸形式。比如,就傳統報紙而言,受眾不能對它有任何加工和直接交流,但網絡報紙則允許用戶通過信息檢索等功能,只向用戶展示他們所需要的、最感興趣的信息,形成個人化的報紙;或者通過反饋等功能,發表他們對新聞的意見。實際上,交互性常常表現為用戶利用網絡媒介的功能對信息進行選擇,從而成為操作這些信息的主體,而傳統媒介則不提供這些功能。由于用戶參與了傳播過程,傳播效果就不僅僅由媒介控制了,在一定程度上,用戶的主動使用也控制了傳播效果。
  再次,網絡媒介是多媒體的,在因特網上可以實現多媒介傳播。多媒介不僅能向用戶顯示文本,還能同時顯示圖形、活動圖像、聲音和視頻。網絡傳播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將同一條信息由一種媒介流動到另一種媒介。傳統媒介只是單媒體傳播,受眾選擇了什么媒介,就只能選擇這個媒介所具有的傳播方式。
  網絡傳播就媒體形式而言,是從單媒體走向多媒體,就傳播性質而言,是從單向性走向交互性。多媒體與交互性傳播,是網絡傳播與大眾傳播的本質區別。
  在圖書時代,對語言的控制是私人的事,而電子媒介則使我們對語言的支配變得社會化和口語化。現在,隨著因特網的出現,我們擁有了第一流的媒介,它既是口語化的又是書面的,既是私人的又是公共的,既是個人的又是集體的。
  因特網從技術轉向媒介,它的媒介特性一展現,人類即緊緊地依偎在因特網上。因特網第一次向人們提供了一種豐富且有趣的媒介,人們可以主動地選擇我們的心靈需求的信息。而在傳統的大眾媒介中,我們只能被動地接受信息。
  因特網這種數字媒介,它能夠即時傳送信息,同時,網絡上的信息也極為豐富,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尋找與自己的心靈互動的新鮮事物。同傳統媒介相比,網絡更能尊重人的需求,在人的心靈需要時送來人們所想要的信息。
  使用媒介如同使用交通工具。我們運用口語,就如同是在散步,輕松自如,但走得慢,即獲得信息的速度很慢;運用紙和筆,就如同騎自行車;使用廣播和電視,就像是乘公交汽車,盡管方便,并且越來越方便,但主動權在公交公司,用戶只能定點定時去乘車。因特網這種數字媒介就如同私家車,我們可以方便地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雖然只有這一點小小的變化,但主動權轉移到我們手上,人成了傳播過程的中心,權力從媒介轉到了我們。我們再也不僅僅是受眾,我們同樣是創造者,是參加傳播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面對數字媒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技術發展推動下的數字媒介飛速發展的美好圖景。這是一片蔚藍的天空。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數字媒介是以人為中心的,它尊重人的主體性;同時,它又是人性化的。可以說,數字媒介是我們的所需要的媒介。針對數字媒介的特性,那么數字媒介是人的理想媒介嗎?
  當我們盡情地謳歌數字媒介的時候,也許,我們也該反思一下這片蔚藍的天空是否會飄過烏云?答案顯然是肯定的。除了顯而易見的負面的因素,如政治、商業利益、黑客等,數字媒介本身也有著不盡如人意之處。
  ——當我們數字化了一切,我們是否會發現,面對如此之多的比特,我們將無所適從?
  信息是人與事物互動時產生的一種東西,而人對信息有著天然的需求,以滿足人的心靈。現代的每一天,我們接受大量的信息。有時,我們茫然地注意著無邊的信息,這些信息只是與我們的心靈產生著淺層次的互動。
  “信息崇拜”導致“信息爆炸危機”。人加工和接收信息的有限能力,與現有大量必不可少的信息發生矛盾,同時大量多余的信息又妨礙了有用信息的利用。現代社會,生存離不開信息,但無邊的信息會將人們淹沒,使人們手足無措。
  設想我們生活在平靜恬然的農業社會,當我們從田邊走過,我們可以潛心去體會一朵花的開放、凋謝,認真地注視小鳥的飛翔、蜜蜂的辛勤,這些非現代社會的信息,它們會帶給我們以娛悅,與我們的心靈產生感應。從這些簡單的信息里,我們所獲得的,難道不比從現代大量的信息里所獲得的多嗎?
  ——當數字媒體發展成為一種人人唾手可得的媒介時,數字媒介是否會喪失交互性以及今天人人欣賞的不同于電視的新特性?
  ——數字媒介與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相比,有著明顯的優勢。然而,它與技術的結合更緊密。
  當我們把數字媒介當成我們的私家車時,我們是否會想到,也許我們所接受的數字媒介,只是技術精英們所提供的出租車,也許我們可以方便地要求去哪里就去哪里,但是,我們得向技術精英們付出代價——“出租車費”。我們的自由也許仍然只能由技術精英來把握。
  對于媒介的使用,也許如同我們的交通工具,它讓我們走得越來越遠,越來越快,卻發現我們越來越忙亂。如何才能做到回歸:我們對媒介的使用,真的勝似閑庭信步?
  人是否重新成為技術的奴隸,為無邊的數字化信息所驅使?……
  南非大主教圖圖在形容非洲在殖民統治下的噩夢時說,“……我們相信了白人,接受了《圣經》,然而我們卻失去了家園……”
  五、設計數字媒介
  數字媒介是一種全新的媒介,它正處在發展的決定性階段。同時,因特網這種數字媒介,是技術推動下的媒介。技術的發展,將會推動網絡媒介的成熟;而網絡媒介的成熟,又將產生新的應用,對技術形成新的需求。由此而形成的技術與網絡媒介的互動,彼此促進,從而加速向前發展。由于每種技術都延伸了我們的一種官能并超越我們的身體限制,所以它激勵我們去獲得對自身身體的最佳延伸。如何獲得人的最佳延伸呢?我們正在走向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個關鍵性時刻,是讓媒介設計我們,還是由我們設計屬于自己的媒介?我們選擇:設計我們的數字媒介!
  要設計我們需要的數字媒介,就必須發展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的技術,形成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的媒介。以人為中心是指在設計和應用媒介時要顧及到人的身心雙重需要,力求使媒介適合人的身體存在并滿足人的心理需要,從而避免強迫人去適應媒介,避免讓媒介變成一種對人的專制力量。
  我們的理想媒介,應該是:
  1.最好的交互性——網絡與人的互動。
  因特網是和電視不一樣的媒介,它是互動式、多方向、含有幾百萬個交點的媒介。
  網絡是互動的、參與性很強的,好比坐在餐廳里談話,而不是把東西從印刷成的報紙中往外亂撒。一來一往的對話及其流動性,使得網絡生趣盎然。網絡的靈魂在于人與網絡的互動。
  網絡是基礎性的,從根基發展出來的。網絡屬于多面體球形結構,每一個人與其他人直接相連,不是分層負責的結構。
  在因特網上,用戶可以接受內容,同時也希望自己給別人的,能和所收到的一樣好。人們希望主動地“拉過來”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主動地“送出去”自己的思想。
  網絡科技最根本的作用,是它打破了現行的傳播基礎結構。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設立站點,可以立即向百萬人出版他的東西。網絡這種傳送的環境不需要大型傳播媒介的基礎設施。
  因特網上的互動式業務,即將躋身于主流之列。未來的互動式經驗要能跨越娛樂、信息、交易、溝通、教育等多種范疇,同時也要能跨越不同技術,跨越通訊網絡和取得內容的裝置。這樣,我們所選擇的數字媒介就與人產生了多層次的互動。
  2.更多地體現個人性——個性化服務盛行。
  麥克盧漢提出了“媒介即訊息”這個著名論點,還提出了一個重要論點——“媒介即按摩”。享受媒介就如同享受按摩。大眾在享受按摩的過程中,被大眾傳播媒介通通沒收了一樣最寶貴的東西——大眾中每一個人的自我,即個人性。電腦用戶伸出自己的雙手敲擊著鍵盤,與電腦進行著真正意義上的“交往”。由于因特網提供了良好的交互性,在與因特網的這種交往過程中,用戶獲得了自我,重新找到了失去的個人性。
  因特網將充分體現出尊重用戶的個人性,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成為一種各取所需的媒介。
  3.越來越人性化——媒介與人的融合。
  數字化時代,電腦和網絡將越來越人性化。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我們所面對的計算機和網絡,將不再是一堆單調和呆板的硬件,而是會說話、根據人的語言、表情和手勢做出相應反應的智能化器件。同計算機和網絡打交道,將會如同和人打交道一樣方便。
  對于普通大眾而言,數字媒介將不再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事物,而是善解人意的精靈,它了解人對信息的特定需求,在人們需要的時候,適時為人們送來信息。
  人機界面不僅是由生硬到友好,而是向無界面發展,從而最終把其納入人的本體。未來的方式將是借助已在發展中的仿生工程,把電子途徑直接與我們的生物神經網絡連接起來。這一思想將隱去界面以便取得直接聯系。
  媒介技術的人性化,從而最終體現出自然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4.媒介即人——這樣的未來不是夢。
  數字媒介以它的人性化角色,不斷與人融合。在未來,完善的媒介,是由人控制的,各個獨特的,正如口語媒介、手勢語、體態語,這些都因人而異。
  未來,媒介即人,數字媒介方便、易獲取,人人都可以擁有。我們運用數字媒介,正如我們的一舉手、一抬足,自然端莊;猶若我們的思想,一任其馳騁千里,收放自如,忽急奔,忽漫步。
  人類創造出工具,然后依工具的形象塑造自我。17世紀鐘表被發明,語言中便出現了有機械含意的比喻:“心臟如同一只泵。”20世紀中葉自控式工程裝置問世,控制論式的比喻也出來了:“人腦如電腦。”這些概念初提出時很難接受,現在卻已是過時的比喻。
  今天,我們創造了因特網,并使之成為我們日益依存的媒介。未來,我們可以說:
  我是網絡。我是萬維網。我是媒介。我是信息內容。未來,媒介將是我們自身。
  〔收稿日期〕2000年6月8日
《自然辯證法通訊》京52~57,64G6新聞與傳播唐圣平20012001本文闡述了媒介與人的關系,并分析了人需要什么樣的媒介。結合日益發展的數字媒介,指出數字媒介是我們所需要的,但它還需要我們的進一步設計。傳播/媒介/人/數字媒介唐圣平(1971- )男,清華大學傳播系碩士研究生。清華大學傳播系,北京 100084 作者:《自然辯證法通訊》京52~57,64G6新聞與傳播唐圣平20012001本文闡述了媒介與人的關系,并分析了人需要什么樣的媒介。結合日益發展的數字媒介,指出數字媒介是我們所需要的,但它還需要我們的進一步設計。傳播/媒介/人/數字媒介

網載 2013-09-10 21:43:23

[新一篇] 嬰兒氣質與產科抑郁的關系研究

[舊一篇] 孔老相會及其歷史意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