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巴拉干的詩意空間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關于路易斯·巴拉干
    “圍繞著我們的建筑好象都是自然存在的,簡單而豐富的。它們是平常的又是獨特的,是無法描述與模仿的。其外部的空間靜謐而不張揚,然而,偶爾我們會出乎意料的從并不被人注意的景觀中發現令人振奮的細節。我們從園林中悄然而過,言語在這里顯的是那么多余,其中的每一件東西都擁有無庸置疑的獨特性,光線輕松而迷人。色彩則不受任何限制的表達著作者的各種情感與精神。”
               ——阿爾多·西扎
    路易斯·巴拉干于1902年出生在墨西哥的瓜達拉哈拉的鄉村,從小在父親的農場里長大。在1924年拿到工程學士學位后,他在父親的資助下用兩年的時間遍游了歐洲。這段時間他參觀了很多城市,雖然沒有在什么機構學習,但是依然受益非淺。巴拉干后來的設計觀念深受西班牙南部的摩爾建筑、地中海的地方建筑、斐迪南德·貝克的花園以及勒·柯布西耶的著作和理論的影響。1927年巴拉干開始了在墨西哥的建筑實踐。在1976年前他幾乎不為人知。
    而1976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了其作品的圖片,轟動了世界建筑界。1980年巴拉干獲得了有建筑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策建筑獎”。他在墨西哥為自己設計的住宅與工作室又在不久前舉辦的第28界世界文化遺產大會上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世界共有的精神財富。
      巴拉干的設計特點
    “我相信有情感的建筑。‘建筑’的生命就是它的美。這對人類是很重要的。對一個問題如果有許多解決方法,其中的那種給使用者傳達美和情感的就是建筑。”            ——路易斯·巴拉干
    巴拉干設計的景觀,建筑,雕塑等作品都擁有著一種富含詩意的精神品質。他作品中的美來自于對生活的熱愛與體驗,來自于童年時在墨西哥鄉村接近自然的環境中成長的夢想,來自心靈深處對美的追求與向往。因此解讀巴拉干的作品要用心去靜靜的體驗他溫和的激情所創造出的靜謐而悠遠的空間。西扎在為巴拉干的作品集做序的時候曾說“悄然漫步在他的園林之中,用任何的語言來形容眼前的景觀都顯的多余而蒼白”。
       融合建筑與景觀
    巴拉干主張要將建筑與景觀相融合,將建筑與景觀一體設計。他曾說:“我們很有必要意識到,在世界上一部分有著特定的區域、特定的氣候條件下,園林能夠為人們提供—個四季常駐的起居室,在那里我們可以休憩、進餐、與鄰居們聚會。所以建造園林和建造建筑物—樣的重要。”在他的設計中通常擺脫了建筑材料對建筑師的羈絆,是通過對材料原始特性的運用創造出了極端簡化的與景觀達到和諧的共存建筑形式。
    他說“建筑師設計的環境應該象他設計的建筑一樣被使用,并使其更具藝術和精神的價值,建筑師的工作如果沒有表達出一種意境,則是不妥的。”巴拉干一生沒有設計過什么大型的建筑與景觀,他的作品以住宅為主,且其中有一部分是他的自宅。他曾自稱為景觀建筑師。這種小規模的住宅設計給他的的這種設計思路提供了可能性。在這些住宅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到建筑景觀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從每一堵墻到室內的泳池再到院中的雕塑與植物,都經過巴拉干悉心揣摩設計過,透著設計師的創作激情與生活情趣。
      與色彩共舞
    各種色彩濃烈鮮艷的墻體的運用是巴拉干設計中鮮明的個人特色,后來也成為了墨西哥建筑的重要設計元素。在巴拉干游歷歐洲的時候曾深深的被摩洛哥那種獨特的地中海式氣候下濃烈的色彩風格所打動。他發現這里的氣候與風景是那么的和諧。在回到墨西哥之后他便開始關注墨西哥民居中絢爛的色彩,并將其運用到了自己的眾多作品當中。這些色彩來自于墨西哥傳統而純凈的色彩。這種彩色的涂料并非來自于現代的涂料,而是墨西哥市場上到處可見的自然成分染料。這種染料是用花粉和蝸牛殼粉混合以后制成的,常年不會褪色。你可以看出他常用那種粉紅色的墻,其邊上經常有一叢繁盛的同樣顏色的花木。這是墨西哥的國花,墻的顏色就來自這些花。但是在早期,巴拉干只用紅黃藍三個原色且僅僅用在門,窗,柵欄等少數的構件上。后來受到一位墨西哥地方主義畫家徹綢·瑞斯(Chucho Reyes)的影響,他開始自由使用色彩。嫵媚而性感的粉紅色,明亮而溫暖的黃色,深邃而靜譴的藍色在他的建筑作品中共譜著燦爛而靜謐的樂章。巴拉干對色彩的濃厚興趣使得他不斷在自己的設計作品中嘗試著各種色彩的組合。這也許并不是他對色彩刻意的研究而是一種體驗。這種體驗使他能夠極好的駕御各種艷麗的色彩,使幾何化的簡單構筑物透出絲絲溫情,并用色彩塑造空間,給空間加上魔幻詩意的效果。他的色彩實際上是在毫無羈絆的表達著他心中豐富的情感與精神世界。巴拉干說“給墻涂上顏色不僅僅是為了空間效果,還為了表達某種情緒,一堵墻可以被刷成藍色來隱喻天空,也可以被刷成黃色來表現陽光”。
      同光影嬉戲
    巴拉干作品中陽光的運用可謂作品中的點睛之筆,將自然中的陽光與空氣帶進了我們的視線與生活當中,并且與那些色彩濃烈的墻體交錯在一起,使兩者的混合產生奇異的效果。在飲馬槽廣場中水池盡端一堵純凈簡單的白墻在樹影的掩映下擁有了生動的表情。地面的落影,墻面的落影,水中的倒影構成了一個三維的光的坐標系,一天之中隨著光線的變化緩緩移動旋轉,像一種迷離的舞蹈。這是建筑與自然的對話,白墻上婆娑的樹影就好象自然通過陽光空氣與植物在建筑上留下的詩意畫卷。吉拉迪住宅中光與色彩的運用也是堪稱經典之作。在室內游泳池的一角,光與色彩,空間,墻體,水面,地面奇妙的交錯在一起,給人以夢幻般的感覺,使人們融入他詩意的空間當中。
      譜寫水的美妙樂章
    水是巴拉干的景觀中重要的設計元素,也是他營造靜謐的法寶。在他的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高架的落水與平整的淺水池,無論是動是靜巴拉干的水總會以不同的形態展現著作者生活中靜謐的精神世界。他說“建筑除了是空間的還是音樂的,是用水來演奏的樂曲。墻的重要性在于隔絕街道外部的嘈雜,街道是帶有侵略性的,而墻則為我們創造了寧靜。在這份寧靜中你就可以用水奏響美妙的樂章。”巴拉干對水運用的靈感也來自于那些被摩爾人作為鏡子與音樂元素的噴泉中。同時也是來自于他童年的記憶:水壩的排水溝,在修道院天井中淺水池里的石頭,小鄉村的春天巨大的樹木在水中模糊的倒影,以及古羅馬人的輸水管等等。正是童年生活的這些回憶使得他能夠用一種真摯的情感把水的平靜詳和而悠遠的特性表述得淋漓盡致,并且毫無造作之感。
      地方主義色彩
    巴拉干說:“在墨西哥,我們受到了加勒佛尼亞國際風格的一些不良影響。在這里,我并不是指責墨西哥建筑師抄襲北美建筑師的建筑作品,而是說我們的建筑師應該學習美國在解決簡單問題上的經驗,同時運用到墨西哥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下。我們應當試圖讓我們所設計的園林中既體現出現代主義風格,同時適宜于環境,運用符合環境要求的和所需要的材料。”正如同他自己所說的一樣,他汲取了地中海建筑的設計元素并將其發展。當他掌握這種建筑語匯后他又借鑒了歐洲理性主義中杰出的造型元素,最終他回到了自己建筑作品的最基本問題上。他借鑒地中海風格、柯布西耶的歐洲理性主義的過程幫助他形成了自己對空間的駕御和對強烈對比色彩的運用。他成功捕捉到了墨西哥文化的活力所在,并體現在了自己的設計當中。他能夠從那些值得學習的外國建筑當中發掘和吸收有價值的東西,并將其與墨西哥地方氣候生活狀態相結合,尋找到一種恰當的表達方式。一位建筑師評價“巴拉干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他的建筑給墨西哥提供的另一種認知與被認知的方法”。
      材料的運用
    巴拉干對材料的運用在當時是與同時代的建筑師相背離的,他拒絕使用看起來顯的“脆弱”與“膚淺”的玻璃幕墻。他的建筑材料多來源于地方性材料。在他的住宅中常見的各種彩色的墻并非用現代化學材料而是運用墨西哥本地自然成分染料上色的。這種染料是用花粉和蝸牛殼粉混合以后制成的,常年不會褪色。巴拉干認為建筑不一定要以華麗耀眼的姿態存在,其材料的運用應該表現得簡單謙遜與平和,得到整個社會的認同。材料的運用要能夠融入到景觀當中。在巴拉干設計的住區艾伯爵谷住區的景觀設計中,就運用了火山熔巖等極少且自然的材料營造出了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景觀。
      極少主義傾向
    巴拉干的園林與建筑有著明顯的極少主義傾向,一堵白墻,一條巨型溢水池,或是一處落水,一棵大樹,就能創造出極其宜人的環境。他所用的都是最平常的幾伺形態,沒有刻意的雕飾,卻寧靜致遠,另人心曠神怡。同時這些極其簡單的形體使用的是地方性的材料和豐富的色彩,使得他們又沒有現在很多極少主義作品中的冰冷感,而是溫暖而近人。他的這種極簡主義的傾向也和他童年時期成長的那個小村莊的環境有關。他常常回憶起那個街道崎嶇不平的山地村莊,有著紅色陶瓦屋頂的白色的房子,在水和陽光掩映下平靜安詳。這些小時候的體驗都讓他感受到了簡潔的極度美麗。
      用情感創造詩意空間
    設計師的作品中所體現出的風格或者說設計特點實際上都是創作者思想的折射。真正理解—個設計師要從他的思考過程去理解。巴拉干的作品中沒有教條與艱深的理論,有的只是對生活的體驗和對內心情感詩意的表達。他的作品賦予了我們身處的物質世界以精神歸宿。他通過情感為媒介來工作,所創造出的空間無論內外都是讓人感受與思考的環境,他喚起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幻想的懷舊的和來自遙遠世界中的單純情感。
    巴拉干在獲得普利策獎后的獲獎發言中說:“有一些事情很令人担憂,現在許多關于建筑的書籍都放棄了一些深植在我的意識當中的基本語匯與基本概念的使用:美麗,靈感,魔幻的,著迷的,平和,寧靜,私密,驚異。雖然我意識到我并沒有在我的作品中完全的體現他們,但是他們將是我創作道路上永不停息的指路明燈。”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他的這種精神追求。他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動人,并在被眾人所熟識之后如此迅速的被接受與推崇,正是因為他是用情感在營造詩意空間,而這種用情感營造出的空間顯然更加具有親和力與生命的張力。從他的獲獎感言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一些元素,這些是他在生活與作品中所極力追求的感受與一種對完美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靜謐
    在他設計的園林和住宅中他極力的在創造一種靜謐的感覺,而在他的噴泉中也同樣的彌漫著靜謐的歌聲。他認為這種環境能讓人放松而愉悅,擺脫在社會中的煩惱并且神秘和富有詩意。
      平靜
    巴拉干認為平靜是擺脫苦悶與恐懼的良藥,無論所設計的建筑是華麗還是簡樸,建筑師都有責任在所設計的建筑當中營造這種平靜的氣氛。
      愉悅
    巴拉干認為當一個建筑能傳達無聲的愉悅與平靜的時候這件藝術作品就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死亡
    死亡的存在是我們一切行動的源泉,因此才有了生活,在藝術作品的帶有宗教色彩元素中,生命總是戰勝死亡的。
      孤獨
    巴拉干認為只有孤獨才能讓人能夠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孤獨一直伴隨著他。他的建筑中有著一種孤獨的氣質,因此他自稱他的建筑不會為了那些害怕也回避孤獨的人而設計。
      童年的回憶
    他認為童年的回憶是他創作的源泉和無盡的資源。童年時生活的村莊中那些謙遜的建筑形態給了他許多的啟發,例如,那些用石灰水刷白的圍墻,天井與果園的寧靜色彩豐富的街道,村里在環廊掩映下毫無威嚴感的廣場。這些豐富了他對建筑簡潔之美的體驗。他一直十分懷念自己童年的生活,他認為藝術家過去的經歷往往是其創作靈感的主要源泉,建筑師不應該忽律這—點。
      啟示
    如今的建筑景觀設計界熱忠于運用各種潮流的手法,而不去挖掘這些手法背后所表達的思想。現在我們通常是急功近利的追求設計的速度,眩目的效果,而很少有對生活的觀察與體會,因此所創造出的空間空洞無味,毫無精神的傳達與表現。巴拉干認為通過對生活的觀察與體驗能夠發現美,他將生活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使生活成為設計中的主題,通過自己的設計表達了出來。他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對生活的理解與熱愛才是建筑的靈魂。設計師應當用思想與對生活的感受來駕御各種方法,而不能成為手法與風格的奴隸。有許多巴拉干的崇拜者試圖效仿他的景觀設計,但都僅僅模仿了那些色彩豐富的墻,淺水池與落水口等設計元素,而沒有觸及其設計的靈魂,那就是其空間中精神文化月刊京19~23J7造型藝術黃雯20052005“思想”和“思潮”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具有創造性和理論性的,而后者卻只是人們一種淺表的想法,它在整個歷史長河中不會留下深刻的足跡,僅僅是思想的一個影子而已。本文認為,當作為老大帝國的清朝衰落以后,在那個面臨著新舊交替的時代,萌動著各種各樣的思潮,都想找出治國的良方,然而思潮的擴張遠遠超出了思想的深入研究。思潮的涌現僅僅是當時的人們高呼的口號,起作用和影響遠不及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國史學的歷史進程”為國家“十·五”重點圖書出版項目。陳犀禾,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教授高天“The Minimum List of Classics”:Controversial Views of Cultural History
   Zhang Yue李小山,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師。(江蘇 南京 210013) 作者:文化月刊京19~23J7造型藝術黃雯20052005“思想”和“思潮”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具有創造性和理論性的,而后者卻只是人們一種淺表的想法,它在整個歷史長河中不會留下深刻的足跡,僅僅是思想的一個影子而已。本文認為,當作為老大帝國的清朝衰落以后,在那個面臨著新舊交替的時代,萌動著各種各樣的思潮,都想找出治國的良方,然而思潮的擴張遠遠超出了思想的深入研究。思潮的涌現僅僅是當時的人們高呼的口號,起作用和影響遠不及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國史學的歷史進程”為國家“十·五”重點圖書出版項目。陳犀禾,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教授

網載 2013-09-10 21:49:44

[新一篇] 跨文化視野中的西方經典

[舊一篇] 車臣危機及其對俄羅斯內政外交的影響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