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提高電視劇文學品位的斷想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收稿日期:1997-03-18
  摘要 各類藝術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和滲透。本文選擇多種題材、樣式,并產生較大反響的電視劇佳作,比較研究,論述電視劇創作如何加強文學意識、提高文學品位的課題。
  關鍵詞 電視劇 創作 文學意識 文學品位
  中圖法分類號 1207.352
  * * *
  各類藝術,既各具區別于其它藝術的審美特性,又具有作為一切藝術的共同特征,它們是相對獨立的,也是彼此聯系和相互滲透的。
  文學性、文學品位,對電視藝術至關重要。這里有兩層含義:其一,劇本。劇本,一劇之本。任何優秀電視劇的問世,首先得力于一個(部)優秀電視文學劇本,包括新創作的或據其它藝術樣式改編的。為此,現在一些有眼力的劇組主創者,投拍前者先邀請文學、影視專家和有代表性的觀眾對電視劇文本悉心“會診”,提出富有創見的修改建議。此種先“磨”劇本的創意,與電視劇攝制畢、播映前后召開座談會、招待會的慣例相比,少了一點張揚,卻多了一番出精品的誠意,能將遺憾盡可能消滅在萌芽狀態;其二,作為綜合藝術,電視劇是一個復雜的藝術和技術過程,具有無限答案量的藝術雜交體,有待編、導、演、攝、美、錄、化、服、道各方人馬精誠團結,二度創作,力求將逼真的運動的綜合藝術形象活現在熒屏上。這其間,都離不開文學特征、文學品位的滲透。電視劇美學與文學美學是息息相通的。
  這篇斷想,意在從自己設定的視角,結合對多種題材、樣式的電視劇的比較研究,漫談作為當代大眾文化最重要的構成部分即電視劇創作,如何加強文學意識、提高文學品位的課題。
   一
  要說電視劇在中國的巨大收視率乃至轟動效應,不能不談《渴望》。
  現在大家再提到《渴望》,都會談及它的不成熟,內中的不少疏漏。有些論者認為該劇文化層次不高,對當時那么多人爭相觀看,感到不理解,卻忘了當年他們自己也曾經是《渴望》的熱心觀眾。
  “《渴望》 熱”的掀起,同它是中國首部長篇室內劇不無關系,但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我國首部長篇電視連續劇《敵營18年》就沒有一炮打響,播映當時就受到觀眾和輿論界的批評。《渴望》走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它一反過去精英文化居高臨下、板著面孔教育人的格局,著意在通俗化、可視性、娛樂性方面下功夫;它“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生活氣息濃郁;它緊緊沿著“丟孩子、檢孩子、養孩子、找孩子、還孩子”的情節鏈,巧設懸念,引人入勝,等等。
  任何藝術作品所展現的人和事,終究都有時、空的局限,都是要“事過境遷”的。因此,舉凡得人心之作,之所以能跨越時空,牽引不同經歷、職業和文化層次的讀者、觀眾的情思,激起他們的共鳴,恐怕不僅僅是作品中故事本身的衍變、結局,更重要的在于,通過藝術家描繪的生活畫面和各式人等的心靈撞擊所構筑成的藝術世界,以及由此折射出來的人生。《渴望》講的是家務事、兒女情,一無花花哨哨、沖沖殺殺的東西,它以十年浩劫、十年改革為底色,選擇處于特定歷史時期的觀眾對真善美的“渴望”熱點,虛構出一個14名不同身份和性格色彩的人物之間恩恩怨怨的故事,緊扣一個“情”字,作酣暢淋漓的開掘,集中展示大背景下各種人物的心態,社會關系的變遷,倫理觀念的沖突,由此觸發了觀眾由衷的認同感和參與意識。
  它還充分發揮“室內電視劇”的優勢,從中國章回小說、說書藝術中汲取營養,以比較舒緩的內在節奏和生活流的敘述方式,從容不迫,娓娓道來。每集有幾朵小浪花,每集結尾設置懸念,既讓你欲罷不能,又不使你精神疲勞。如此,編導演和觀眾之間,就好比漫步在生活征途上的知心伴侶,觀眾不知不覺沉浸在特定的藝術氛圍之中……
  《渴望》就是這樣,在當時以獨有的姿質和方式,大開億萬觀念的視界,給他們某種全新的感受和欣喜,填補了我國室內劇的空白,盡管它確確實實同時留下了“第一部”的不少遺憾。
  多少年過去了,熒屏上的那個《人間指南》編輯部里演出的一出出短劇,耐人尋味,至今難以忘懷:《誰主沉浮》、《侵權之爭》、《水淹七軍》、《小保姆》、《一朝權在手》、《無中生有》、《歌星雙雙》、《甜蜜的腐蝕》、《吃不消》、《尋子記》、《誰是誰非》、《胖子的煩惱》、《有人好辦事》、《人民幫人民一把》……這些都是直接取材于當代社會生活的熱門話題。每個話題獨立成章,由6位各有個性、善解人意、熱心忙碌的編輯貫穿全劇始終。
  《渴望》是讓人哭的,《編輯部的故事》則是讓人笑的。都說悲劇難寫,其實,寫喜劇又何嘗容易?從新中國誕生以來戲劇創作的實踐來看,成功的喜劇屈指可數,有關論著舉來舉去,也就是那么幾部,有的還很難經得住歷史的檢驗。
  喜劇的特點是寓莊于諧,是以夸張的手法對社會弊端或落后事物加以諷刺,或對美好事物加以褒獎,從而引起人們發笑的一種戲劇。表現人民內部矛盾的喜劇沖突的特點;或是弱小的正面力量在喜劇沖突中最終占了上風;或是喜劇矛盾的對立面以自己的言行撕去了一本正經的裝束,露出內在的空虛。
  系列室內劇《編輯部的故事》設計的6個人物,一男一女兩個年輕編輯李冬寶和戈玲,機靈、熱心、多情,工作上配合互補,不時出點洋相;還有兩位老編輯,都50來歲了,男的劉書良,消極地接受歷次運動的教訓,謹小慎微,無大作為。女的牛大姐,干部家屬,熱衷于當好“哨兵”,把刊物辦成“陣地”,“階級斗爭”的弦繃得緊緊的;中年編輯余德利,能干,有時出出歪點子,創收有術。他的名言是“金錢不是萬能的,而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自然,還少不了一位起粘合、把關作用的陳主編……用編導自己的話來說,他們都是“文化人里頭的糙人兒,糙人兒里頭有文化的”,他們的日常工作關聯著人間方方面面,他們的思想感情融匯著普通群眾喜怒哀樂。每出戲,主要不靠形體動作的夸張,不靠打打鬧鬧,著意于展示各具個性的人物關系的細微糾葛和性格沖撞,語言機智,出彩,時代感強,富有生活情趣,許多地方能從容地觸動觀眾的笑神經,發出輕松、樂觀的笑,表示著對否定對象的善意的揶揄和對美好未來的信心,猶如一面別具風情的“哈哈鏡”。盡管各集的質量并不平衡,有的地方,耍貧嘴、調侃的水分還是多了一點……
  與單寫“一個盡善盡美的的弱女子飽受磨難”的《渴望》(此劇的成敗得失均與這一設計密切相關)相比較,與以詼諧、幽默的方式關注、調侃社會現象的《編輯部的故事》相比較,22集室內連續劇《半邊樓》直面改革開放的時代和人生,開拓了更加廣闊的社會領域,凝聚了更加厚重斑斕的人文內涵的審美價值。
  《半邊樓》是一部反映80年代中期陜西某高校知識分子的生存現狀、文化心態、人生理想、價值觀念的作品。寫5個家庭,十幾個知識分子,熱情歌頌知識分子的高風亮節,向全社會發出科教興國、尊重人才的真誠吶喊。三代知識分子形象,分別以老講師黃耕和知名學者范校長,呼延和楊韻,何娜、小歌、志遠為代表。
  編導在熱情贊美黃耕那堪稱民族脊梁的精神境界的同時,也不回避表現老一代知識分子因襲的歷史重負,與世無爭、逆來忍受等品格局限。這既表現在他與老同學、老同事范校長相交相知數十年,“地下有座情山,心里有條愛河”,范校長多次主動表示,黃耕則遲遲不敢呼應;也表現在由于評職稱“僧多粥小”,他又一次無奈地宣布退出競爭。黃耕的高足呼延、黃耕的愛女小歌,對黃耕欠缺現代人意識這一點,深感惋惜,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同樣,《半邊樓》在塑造中年知識分子以及青年大學生形象時,也滲透著頌其美點、惜其不足并探究其歷史與自身原因的執著精神,站在改革開放的制高點上,以當代人的審美觀念,從表現知識分子生存現狀落筆,從反思和追尋知識分子理想人格為切入點,深入到知識分子心靈世界和廣袤的人文精神領域,展現了新時代的價值坐標,啟迪人去追尋、構筑理想的價值觀、人生觀。
  《半邊樓》以其藝術實踐證明,作為通俗藝術的室內劇,既擅長譜寫表現倫理、愛情、人生悲歡的插曲,也可以吹奏緊扣時代脈搏、禮贊社會主義新人的主旋律;在塑造形象時,它嘗試突破一般室內情節劇人物性格類型化的模式(如《渴望》、《編輯部的故事》所采用的),巧妙地吸取現實主義文藝典型化描寫的豐富滋養,融合了俗文藝和雅文藝兩者的長處,顯示出編導對劇作的文學品位、審美功能、風格樣式新的追求,從而標志著我國室內連續劇創作跨上了新的臺階,展示了一種值得珍視的走向。
   二
  以往,文學藝術的重心較多向農村題材傾斜,隨著現代化進程,新時期文藝創作的重心已開始向城市題材轉移。
  電視劇講究可看性、可觀賞性。表現當代生活的電視劇,特別是表現改革開放大潮中的城市題材劇,有時可以讓畫面流光溢彩一些,把人物拍攝得美一些。但這里有個前提:真實。須知電視劇是最大眾化、最平民化的,它必須貼切現實,用最逼真的、鮮靈靈的、富有生活氣息的故事去演繹人生,而切忌虛假,切忌粉飾。
  現在不少表現城市題材的電視劇,一味炫耀場面的豪華,比人物的貴族氣派、洋派,比生活的高檔、高消費。屏幕上一色的俊男靚女、總經理和白領麗人,雷同化、模式化的“商場”+“情場”。劇中人高級轎車代步,出入星級賓館,一擲千金,開口就是“錢不用找了”。生活變得隨心所欲,高雅迷惑,“高雅”得遠離百姓痛癢、社會時弊。但令人眼花繚亂的肥皂泡終究難以持久,破滅之后,只剩下虛空和蒼白。
  廣州電視臺等拍攝的幾部表現當代南國城市題材的電視劇《外來妹》、《情滿珠江》、《英雄無悔》,在這方面顯得不同凡響,令人矚目。
  10集電視連續劇《外來妹》,視野開闊,情節曲折,搖曳多姿,好看;同時,創作者善意追蹤描摹改革大潮中各類人物的人生軌跡,通過多側面多色調的人物塑造,觸及了道德與時代、道德與商品經濟的關系,觸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觸及每個人在新歷史時期如何舉步維艱、除舊布新、重塑自己的課題,振聾發聵,令人深思,有著厚重的人文思想內涵,耐看!鄉村姑娘小云,剛剛進入特區,處處感到不適應,傳統的大鍋飯意識與優勝劣汰的競爭意識,把她推向風口浪尖,有時不免暈頭轉向。小云在林老板和江生兩人辦的工廠之間的兩難選擇,她與一起來到特區的姐妹們難以割舍、又一再受到沖擊的關系,她與江生的感情糾葛,都表現得別具深度。既不諱言其局限,又可信地展示了她的價值觀念的日漸更新,思想境界的不斷升華。鳳珍原先是姐妹們的領頭人,但她帶隊南下的本意只是為大家也為自己爭一點婚嫁錢。她在特區思想跟不上趟,發生危機后,一氣之下回鄉,欲與上輩子那樣結婚過日子了事。但她的回鄉,畢竟不是簡單的回歸。她已沐浴過時代的春風,她的內心已騰起激烈的漣漪,她終于無法忍受家鄉未婚夫的“約法幾章”,幫助無效,與之“決裂”。重新動員姐妹們踏上南下的征程,笑迎新的時代風雨的洗禮……
  35集電視連續劇《情滿珠江》,從“文革”后期落筆,著重表現南星鄉一批插隊知青返城后的曲折命運。該劇時間跨度大,它并不正面反映和評說歷次運動,也并不滿足于揭示“文革”傷痕以及知青返城后由彷徨而終于有所作為。而是把數十年運動歷史的風云變幻作為大背景,將人物在過去不正常運動中的迷惘和抗爭同商品經濟條件下某種新的精神失衡和執著的人生追求,對應起來,比照著予以藝術的表現。編導成功地抓住雅俗共賞的契合點,在網絡式的矛盾漩渦中全方位地塑造出不止一個而是好幾個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
  這里,單說說二號女角譚蓉其人。譚蓉在插隊時“政治條件”差,處境孤獨。為了返城,她被迫與當權者作交易,身心受辱。回城后又以其獨有的方式迂回曲折地改變自己窘迫的生存處境。她很有心機,也很有才干,每走一步,都左顧右盼,費盡斟酌。作為妙齡少女,她內心同樣涌動著青春的情愫,但即使是她的愛情追求,也是服從于她把人生看作一場交易、一切為著出人頭地的構想的。她幾番碰壁,幾番重振旗鼓。面對個人一次次“成功”,她露出微笑,但眼眶噙著淚花。隨著她的羽翼逐漸豐滿,她玩弄權術的手腕也越來越嫻熟,機關算盡,損人害己。演員對角色的精神氣質和復雜的內心體驗把握得相當準確,將其情感邏輯表現得絲絲入扣,“反派正演”……
  文學藝術要寫活生生的人,寫特定社會關系中的人的命運、個性、心態、靈魂。有些作品,比如那部事先被新聞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海馬歌舞廳》,場景就在“歌舞廳”,不能說不吸引人;加上動用了當今那么多“大腕”級影、視、歌星,不能說不“先聲奪人”。但播出后反映很差,簡直“難以卒看”。以后陸續推出的《住別墅的女人》、《中國模特》、《深圳之戀》等電視劇,也都難盡人意。其主要原因,恐怕就在于作品脫離生活,外表花哨,無甚新意,并沒塑造出哪怕是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生氣貫注的人物形象來。
  繼《外來妹》、《情滿珠江》后,廣東電視臺不久前又推出38集電視連續劇《英雄無悔》。這是建國以后公安題材影視作品中篇幅最長、涉及背景最廣、反映問題最尖銳、斗爭層次最高的電視劇。它以公安為視角,展現了廣東改革開放前沿的新的社會景觀、新問題、新思維,反映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香港實業家的心態,中國警方與國際警方聯手同香港黑社會及國際犯罪集團的錯綜復雜的斗爭。頭緒廣、信息量大,人物眾多,有名有姓者就有九十多人。不僅寫出了武警、刑警,還寫了交警、法警、消防警、海關糾察人員,將商戰、反貪、戒毒、剿匪交織在一起,展現了色彩斑斕、驚心動魄的社會歷史畫卷。
  時代精神、理想情結可以通過各種人物的塑造予以折射,但更重要地體現在先進人物、英雄人物身上。《英雄無悔》著力塑造了社會主義新時期既保持了公安隊伍優秀傳統又具有新的價值觀念、新的審美情趣、新的知識結構的公安干警群象。他們面對的也同樣是由現代專業技能武裝起來的高智商的罪犯,以及在新形勢下革命隊伍內部乃至公安戰線內部的動搖分子、腐敗分子。主人公高天,本來已離開公安隊伍下海經商,但心中始終牽掛著戰友及其事業,由于一個重大突發案件,以及他的老師在對敵搏擊中不幸犧牲,他終于克服了重重外在的、內心的羈絆,毅然歸隊。高天是一個普通的有血有肉的有豐富情感生活的人,他有現代人的思維,廣博的知識,較濃的書卷氣,又是生活在斗爭在充滿艱難險阻的生存環境中的英雄。高天及其戰友們的業績是在特殊背景下展開的,作品注意融匯正劇和通俗劇的多種編碼手段,營造鮮明而多彩的時代氛圍,不時掀起生活海洋的重重驚濤駭浪,又不時抒發著英雄內心的豪情斗志、詩情畫意。戲劇性結構與散文式結構巧妙結合,把一個平凡而高大的新英雄人物塑造得富有立體感、層次感,可信可敬,呼之欲出。
  “三劍客”之一胡永煌曾是公安戰線一員驍將,屢立戰功。剛出場時給人們的印象是豪爽、干練、講義氣。隨著劇情的發展,演員頗有層次地表現了他內心的缺陷和陰暗面,最后經不住日漸膨脹的私欲的誘惑,陷入泥淖,難以自拔,悔恨莫及。有經濟頭腦、開拓進取、商界女實業家狄美華,曾在高天的幫助下走出困境,但最終仍在充滿荊棘的人生道路上失足,向邪惡屈服,淪為罪犯。這個人物內心世界和外在處境都相當復雜,情感多變,個性鮮明,有棱角,同上述胡永煌的形象,都是以往作品中所鮮見的,具有警世作用和獨特的審美價值。
  由于創作者初次把握和表現如此廣闊、復雜、多變的內容,功力和經驗難免有所欠缺。有關同香港黑社會和國際販毒集團的斗爭描寫,就遠不如表現其它生活領域那樣得心應手。有些筆墨顯得空泛,雷聲大雨點小,有驚無險;作品結構還未能達到疏密相間、渾然一體的境界;高天的形象塑造,前半部分較豐富,后半,即從他接受審查開始,平面的重復的介紹多,立體的生動的細節描寫少,人物言行缺少生氣,也就減弱了原先已描摹得相當不錯的人物形象的張力和魅力……從而使《英雄無悔》這部制作精良、高揚英雄主義和時代精神的佳作留下一些藝術遺憾。
   三
  文學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獨創性是創作者思想、藝術成熟或趨向成熟的標志。獨創性基于創作者對生活多樣性、豐富性的感受、感知和理解,要求創作者以獨特的形式完美地傳達出自己對生活的獨特見解,所把握的獨特的美。
  從這個意義上說,創作者的思想觀念、藝術觀念,創作者社會人生(包括歷史的和現實的,物質的和精神的)是否有深切的領悟,是否有真知灼見,至關重要。
  以電視劇為代表的大眾文藝,是新時期思想文化領域里的“軟件”。它們未必都能發出社會主義時代精神的最強音,但可以是對時代精神的一種豐富、補充;如果說“寓教于樂”是一切藝術的社會功能的總體要求,那么,大眾文藝更加適應廣大觀眾業余生活輕松、閑適、娛樂的需求。也唯其如此,它們在觀眾的工余時間占有特殊的地位。可以這樣說,現階段社會上絕大多數人,包括較高專業文化層次的觀眾,他們的思想情操、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往往更多地得力于以電視劇為主體的大眾文藝、大眾文化的熏陶。因此,我們要重視通過熒屏深入千家萬戶的電視藝術,千方百計提高電視劇自身的文學品位、審美品格。
  前段時期,活躍在全國熒屏,受到各個階層、包括廣大青年觀眾好評的的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無疑是這些年來歷史題材創作中雅俗共賞的一部佳作。它認真研究了歷史、野史、民間傳說的有關素材,選擇劉羅鍋、和坤、乾隆三個各具性格色彩的人物之間的微妙曲折的矛盾沖突,并把此伏彼起的矛盾沖突用銳利而并不沉重的方式,輕喜劇的包裝,游刃有余地予以表現,時時巧妙叩擊當代觀眾關注歷史和現實的興奮點、共鳴點,大快人心,笑料迭出,充滿幽默感。劉羅鍋外表窩囊,內心有風骨,為此,有人把他比作“白臉包公”。其實,他是不同于包公的“這一個”“熟悉的陌生人”。他比包公更多機智、諧趣、人情味。他不是英雄,更非完人。他凡事先處守勢,有時不免裝糊涂,憑借他的大智若愚,常常在最后時刻巧妙地變攻為守,反敗為勝,不斷完成其獨特的性格塑造和喜劇效果。
  但是,正如個別社會學者指出的——可惜未被引起重視——《宰相劉羅鍋》在揭露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敗、歌頌為官清廉和人民群眾智慧方面是成功的;它在總體形象塑造中自覺不自覺地認同封建時代的皇權和等級觀念的臣民心態,也是相當明顯的。老百姓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盼望多出幾個“為民請命”的清官,這不難理解;如果20世紀90年代的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觀眾,依然不自覺地被藝術形象牽著鼻子走,在一片哈哈大笑中認同、贊美,那或許并非創作者原意,卻是令人不無慮及的。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還有一部反映現實生活、直接表現反腐敗題材的《蒼天在上》。這是思想性、觀賞性、藝術性都屬上乘的具有轟動效應的優秀作品。但創作者在滿腔熱情地塑造黃江北這一具有悲壯色彩的代理市長形象時,同時滲透進部分老百姓呼喚清官的社會思潮而不自覺,類似“章臺市幾十年才出黃江北這樣一個人才”的話,不光流傳在群眾中,甚至也出自市委林書記之口,卻未作必要的剖析,重復了80年代初柯云路據本人同名小說改編的連續劇《新星》中李向南形象塑造的缺憾。如果我們的文藝工作者在發現這一問題的癥結之后,不去指出,不予正面引導,這對更新廣大觀眾的文學觀念、審美心理結構,提高他們鑒賞水平,不能算是盡責的表現。
  在這方面,不久前播映的連續劇《天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藝術參照。《天網》寫1959年農民李榮才因揭發大隊會計賈仁貴的貪污行為,被其抄家封門,趕出村外。為此李榮才拖著老小開始長達30年的上訪告狀,妻瘋子散。新任縣委書趙天祥頂住重重壓力,調查取證,向那張由166名大小干部編織成的無形之網沖擊。這是一個富有黨性、個性,剛正廉潔、可敬可親的領導干部形象。
  可貴的是,《天網》并沒有認同和渲染“清官意識”,不但沒有,還通過藝術形象雄辯地剖析了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的“青天情結”。該劇第12集,在地、縣領導同志去花峪村視察的路上,一心維護過去親手樹起來的“典型”而聽不進正確意見的專署顧專員對老縣長諷刺地說:“現在下面都稱趙天祥為趙青天了。”老縣長據理回答:這我倒沒聽說。不過,老百姓有一點“青天意識”也不奇怪。如果頭頂上一片青天,老百姓也就不再盼清官了。再說天祥一貫秉公辦事,教育人學法執法,決不能同清官相提并論。
  當花峪村老百姓風聞為民申冤的調查組要被撤,趙書記要作檢查,上級領導要來賈仁貴家道歉時,全村老少自發地跪在村口,一位長者端一碗清水,水里浸著一片鏡子,獻給趙天祥。趙天祥為之震驚。他明白,老百姓實在是被逼無奈不得不自發采取如此屈辱的方法。他們希望共產黨干部清如水,明如鏡。
  當顧專員要求趙天祥查查群眾此舉的“背景”,找出策劃人時,天祥誠懇地坦然回答:我也是極不贊成這種屈辱的做法,已予嚴肅批評和勸阻,但群眾確實是被賈仁貴逼急了。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一片死靜,才是最大的悲哀。天理不公,人心不平。老百姓萬般奈何而采取的這種下策,表達著對正義的呼喚,對邪惡的抗爭,對信仰的神圣期盼。老百姓愛共產黨愛得如此深厚,對共產黨信仰如此堅定,這正是共產黨垮不了的真正根基。只要我們尊重事實,知錯必糾,做好工作,決不會降低而只會增強黨和政府在人民中的威信……最后,顧專員終于在一系列無可辯駁的事實面前改變態度,親自代表上級組織去看望已處于病危狀態的李榮才,流下了悔愧的熱淚……
  連續劇《天網》具有極大的思想震撼力,決不是偶然的。它既不回避現實矛盾,尖銳地揭露了黨內存在的腐敗現象及其根源;又濃墨重彩地塑造了趙天祥、老縣長、許克儉等一批無產階級先鋒戰士形象,表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無私無畏、完全徹底為人民的凜然正氣。李榮才也不同于以往作品中常見的樸實、忍受的農民形象,遇到不平僅僅向上邊“討個說法”的農民形象,而是有著堅定的信念,執著的操守,一輩于忠誠于黨的事業,按照黨的教導立身行事。正如趙天祥所理解的那樣,李榮才幾十年倔強地反復上告,他決不是告共產黨的狀,而是時時處處心向黨,向共產黨告黨內腐敗分子的狀。這就深刻點示了黨和人民利益如水乳交融,黨性和人民性高度一致。在新的歷史時期,黨要實現自己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奮斗目標,同時必須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正確處理好黨風與民風、法治與人治的關系。
  這是創作者在火熱的生活實踐中領悟到的人生真諦,而且,創作者的這些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和理解,通過藝術形象給予比較完美的傳達,具有深邃的、強烈的感染力,從而使這部電視劇的立意高出一籌。
  (作者單位:南通師專學報編輯部 226000)
   責任編輯 李德友
  
  
  
淮陰師專學報34-38J8電影、電視藝術研究徐景熙19971997 作者:淮陰師專學報34-38J8電影、電視藝術研究徐景熙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55:27

[新一篇] 關于我國邏輯教學的若干問題

[舊一篇] 關于效率、公平、公正相互關系的若干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