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經濟要有新思路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目前啟動經濟中的問題
  從今年初開始,中央采取了擴大內需(主要是投資),啟動經濟,確保8%增長目標的種種措施。但是,從啟動的途徑看, 預計效果不一定理想。主要問題是:
  1.“點”啟動的局限性(“點”指行業)。
  目前的啟動,主要靠投資,投資的啟動又主要集中在公共基礎設施、城鎮居民住宅等幾個行業“點”上。
  首先,以城鎮居民住宅建設來分析。從一般產業關聯意義上講,發展城鎮居民住宅可以帶動建材等50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由此可以帶動整個經濟的增長。但是,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住宅業難以担當這種“以點帶面”的重任。因為要實現住宅商品化,改革原有的福利分房制度只是為其提供了必要條件,但遠不是充分條件。實現住宅商品化的充分條件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充分提高,在一定的較高的收入水平上,使居民在不影響一般正常消費支出的情況下,能夠有錢買得起房。然而,我國居民在現有工資結構和工資水平下,是難以支撐住宅商品化、難以支撐住宅業作為支柱產業的。如果居民是在大幅度壓縮一般正常消費支出、大幅度擠壓原有購買力的情況下來購房的,那么,必然導致一般消費需求的萎縮,進一步加劇一般消費市場(包括一般消費品和消費服務)的疲弱狀況。居民消費是整個社會生產與投資的起點和終點。消費市場的疲弱狀況如果持續下去,社會生產與投資失去了其起點和終點,整個經濟的增長失去了足夠的消費市場空間,只靠住宅業怎能帶動起整個經濟的增長?另外,如果全國上下、各地都向著同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軍,會不會形成一窩蜂式的集中消費的浪潮?住宅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住宅是一種特殊的消費品,在需求過旺的情況下,會攪起“泡沫”,而在“泡沫”破裂后,又會導致高價位的供過于求。
  再以公共基礎設施來分析。一者,從全國整體上看,基礎設施建設還遠遠不足。但從一些局部地區看,前幾年已建起來的一些公路、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尚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在一些地方,公路修起來了,但路上跑的貨車很少;鐵路修起來了,但沿路周圍的經濟發展尚難跟進;機場修起來了,但乘客寥寥無幾。已建的基礎設施效益不高,影響到新的基礎設施上馬的積極性。二者,新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馬遲緩,靠其中投資的40%左右轉化為消費,難以啟動現在處于疲弱狀態的整個消費市場。三者,從公共基礎設施這個行業“點”上來啟動,主要是政府行為,在上述情況下,結果會出現“政府一頭熱,市場一頭冷”的局面,即中央政府熱心于基礎建設,而市場響應(包括基礎設施使用的市場和消費市場)偏冷。
  2.投資“單輪”啟動的局限性。
  從內需說,經濟啟動要靠“雙輪”:投資與消費。但從我國目前情況出發,消費的啟動有困難。其一,傳統的增加工資的辦法已行不通。在有大量職工下崗、干部下崗的情況下,難以給留崗的人員增加工資。其二,靠投資的一部分轉化為消費,鑒于前述對基礎設施建設和居民住宅建設的分析,也難以在短期內見效。其三,消費信貸目前在我國尚難以推行。在居民現有收入水平下,誰能借得起消費信貸?銀行敢給誰發放消費信貸?如果消費信貸是面向前幾年已獲得了高收入的少數人,那么,不是會進一步擴大收入分配的差距與“不公”嗎?其四,沒有農民收入的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村市場也難以開拓。總之,如果消費啟動不起來,只靠投資這一“單輪”,是難以啟動整個經濟的。
  3.與過去歷次啟動相比,這次啟動的大環境發生了四大變化。
  一是市場大環境。買方市場的形成,一方面對于告別我國長期存在的短缺現象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另一方面也應看到,現在這種買方市場是在我國人均GDP尚未超過1000美元, 仍屬世界上低收入國家的情況下出現的;是在居民現期收入的增長和預期收入的增長呈下降狀態的情況下出現的;是在居民現有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上一般消費品市場趨于階段性飽和的情況下出現的;是在前期高速增長中盲目投資、重復建設,以及供給結構的變化不適應需求結構變化的情況下出現的。所以,這種買方市場又對一般消費品的需求、生產和投資,以至對整個經濟增長起了一定的制約作用。
  二是體制大環境。我國經濟增長的體制環境已經發生了一些深刻、重大的變化。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微觀基礎的變化。企業轉變經營機制,逐步成為獨立的決策主體,其生產與投資決策已由市場導向和受市場制約。第二個方面,金融體制的變化。商業銀行轉變經營機制,其貸款決策也已由市場導向和受到市場制約。這兩個方面的變化,對于抑制舊體制下的“投資饑渴”和盲目擴張沖動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企業和商業銀行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新環境,如何在樹立了防范風險意識的同時,培育起頂著“風險”上的企業家精神和銀行家精神,培育起積極的創新意識和建立起相應的激勵機制,尚需一個過程。
  三是就業大環境。當前,我國面臨著從來沒有過的巨大的就業壓力。既要大面積地解決就業問題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又要防止經濟的過熱增長,這是一個大矛盾。
  四是國際大環境。在這次啟動中,由于東亞金融危機的影響,外需指望不大,主要是指望提高國內需求。
  綜上所述,這次啟動,不能像過去那樣指望在一年內完成,也不能像現在這樣靠“點”啟動和靠投資“單輪”啟動,而需要轉換大思路和采取大動作。
      二、啟動經濟的新思路
  總思路是:將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改為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區”,以“區”帶“面”,寓“點”于“區”(“點”指行業,“面”指全國,“區”指區域)。比如,以長江流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區,集中加大長江流域整治與開發的力度,以此促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形成,帶動我國經濟跨世紀的增長。這樣做的理由是:
  1.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不是以“點”帶“面”,而是以“區”帶“面”,寓“點”于“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就是以東部沿海的四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五個省份(廣東、福建、江蘇、浙江、 山東), 后來又陸續加進海南、 上海所帶動的。 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視察南方時就明確說過:“回過頭看,我的一個大失誤就是搞四個特區時沒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現在長江三角洲,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改革開放的局面,都會不一樣。”鄧小平同志當時就預想到,在開發了沿海特區、沿海省份和上海之后,由沿海向內地推移的具體途徑,是以上海為龍頭,向整個長江流域推進,帶動全國。現在,我們在啟動經濟時,正是實施鄧小平同志這一戰略設想的大好時機。我國地域遼闊,借助江河流域,使經濟增長由東向西推移,使東中西部發展相連接,這是東亞一些國家所沒有的自然大優勢。在我國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的高速增長中,政府并沒有人為地去號召或引導全國居民購買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而家用電器這個行業“點”,卻隨著東部沿海地帶的發展和全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2.以長江流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區來啟動全國經濟,可以有機地做到幾個“相結合”。
  (1)短期啟動與長期發展相結合。長江流域的整治與開發, 是浩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已有的開發方案和建設基礎上,以三年作為啟動,先從沿江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沿江中小城鎮建設、江道與兩岸的整治(以歐洲萊茵河、多瑙河為榜樣)開始,有選擇地、先易后難地分段實施。這樣,在當前既起到以此來啟動全國經濟的作用,又與推動我國經濟跨世紀(10年左右)的增長相銜接。
  (2)投資啟動與消費啟動相結合。 在第一批沿江整治與開發地區的中小城鎮(不是大城市),率先實行工資結構的改革,使年工資收入與購買住房、小轎車形成一個合理的比例,并同時實行住房與小轎車的消費信貸,以此帶動住宅業與汽車業的發展。這在全國大面積做不到,而可從長江流域開發中的局部地區先做起,既可立即見效,又起到試點作用。
  (3)大面積解決就業問題與經濟啟動相結合。 采用市場機制,吸引下崗干部和下崗職工流向長江流域,參加長江流域的整治與開發,這樣可以大規模地解決就業問題。
  (4)“點”啟動與“區”啟動相結合。 以長江流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區,所帶動的范圍與力度,遠遠超過前述僅由住宅業和公共基礎設施等幾個“點”所能帶動的范圍與力度。
  (5)政府主導作用與市場機制作用相結合。 在長江流域的整治與開展區內,率先進行各種經濟體制的改革,完全實行新體制,既有利于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又有利于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6)國資與民資、內資與外資相結合。大規模的投資資金, 可采取多種形式,從政府、民間、國外籌集,并借此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的發育與發展。
  (7)一般技術與高新技術相結合。長江流域的開發, 既有利于推進我國高新技術的發展,又有利于推進一般技術由東向西的梯度轉移。
  (8)建設與環保相結合。 將長江流域建成我國美麗的大型旅游區。
  
  
  
內部文稿京20~22MF1體制改革劉樹成19981998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作者:內部文稿京20~22MF1體制改革劉樹成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56:22

[新一篇] 聽來的語文

[舊一篇] 吳祖強及其音樂創作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