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社會工作視野下我國工會工作的現狀及其發展
  1、和諧社會:我國工會工作的理想與現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明確規定:“工會是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長期以來,工會一方面組織和教育職工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民主權利,發揮國家主人翁的作用,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另一方面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維護組織職工勞動權益。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的歷史時期,工會更應該是維護和諧勞動關系,構建和諧組織的重要載體,應該以實現組織與職工良性互動、真誠合作、共謀發展為目標,推動各類組織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依法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促進企業完善經營管理,規范用工行為,建立起勞動關系自主協調機制,保護、調動、發揮好職工和組織管理者、經營者雙方的積極性,實現互利、互愛、雙贏以及“共建和諧、共謀發展、共享成果”的目標。
  但是面對當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國工會工作中也存在許多不和諧之音。首先是工會的作用和地位受到許多的挑戰,主要表現為工會在組織中地位低下,得不到黨政領導的重視,不能夠有效開展工作;其次是民主管理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現為組織管理者的認識不到位、不能發揮民主評議干部的作用、工會工作公開的力度不到位等;再次是工會干部隊伍素質不高,主要表現為許多工會干部政治理論素質和專業知識不適應時代發展、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不適應員工需要、思想境界和精神狀態不適應工會性質以及部分工會干部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等,并且都沒有受到過專業的工會工作培訓;最后是工作方法落后,不能適應新時代職工服務的需要。一方面,工會工作者無論在理論政策研究上,還是在思維方式上都顯得滯后,許多認識仍然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工作習慣于上級布置,如果上級不布置就不知道該干什么,缺乏創新與活力;另一方面工會工作形式上偏重于搞活動,活動方式也無法緊貼基層實際和職工的需求,缺乏針對性和時效性。導致的后果就是面對組織發生群體性勞動爭議和突發性事件時,工會往往感到束手無策,處于“不能不協調,又不知如何協調”、“不能不維護,又不能多維護”的尷尬與兩難境地。
  胡錦濤同志在2006年9月28日會見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中國工會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談時強調:“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做好工會工作的新途徑新辦法,最廣泛地把職工群眾組織到工會中來,最充分地把工會組織的活力激發出來。……各級工會干部要加強學習,轉變作風,密切聯系職工群眾,不辜負職工群眾的期望。”因此,我國工會工作只有突破原有的工作態度與工作模式,更新觀念,以職工為本;不斷創新,豐富工作內容與技巧,才能真正實現工會工作的應有地位與作用,適應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需要。
  2、工會社會工作:我國工會工作發展與創新的最佳途徑
  社會工作是一種以助人為宗旨,運用各種專業知識、技能和方法去解決社會問題的專業職業,是確保現代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工作方法。在現代社會,社會工作作為專業化的解困救難的手段,有著自己鮮明的專業特色。對于現代工業社會的各類問題,社會工作既扮演著服務提供者、支持者、倡導者、管理者、資源獲取者以及政策影響人的角色,對現代社會的發展更起著社會控制以及社會發展的雙重作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生力軍。
  應對工業社會勞工問題的日益惡化,社會工作發展出工會社會工作領域,以其專業知識和技術,發掘工廠員工生活上、工作上的需求和困難,并運用廠方既有資源和社會資源,來解決員工的各種適應問題,使之能安于工作而無掛慮,以穩定其生活、平衡其身心、發展其潛能,促進人力資源的高度發展,最終增進員工福利,協調勞資關系及工會與會員間的關系,穩定勞動力以提高生產力。工會社會工作在美國自19世紀末開始,臺灣及香港地區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發展至今,在各類組織中得到大力實施。工會社會工作不但有利于保障勞工工作權益,增進勞工社會福利的極大實施,為各類組織帶來更大的經濟以及社會效益,更有利于轉變政府管理職能,落實科學發展觀,最終構建和諧社會。這些在各類組織中所開展的工會社會工作服務,不但與我國工會工作的理念異曲同工,更是極大地突破與創新了我國工會工作的內容、形式以及方法。因此,探討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在我國工會工作中的運用,是新時代實現工會工作拓展與創新的最佳途徑。
  二、工會社會工作方法在我國工會工作中的運用
  作為應用社會科學,工會社會工作的核心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的一套因時因事而異的工作方法,具體包括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方法。這些方法在我國工會工作中具有很好的運用價值。
  1、個案工作方法在我國工會工作中的運用
  個案工作由專業社會工作者運用有關人與社會的專業知識和技巧為個人和家庭提供物質或情感方面的支持和服務,目的在于幫助個人和家庭減低壓力、解決問題,達到個人和社會的良好福利狀態。首先,個案工作的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以及人本主義理論可以幫助工會干部理解廣大職工心理、社會以及文化現象形成的客觀規律;其次,個案工作的心理暨社會模式、危機干預模式、行為修正模式以及理性情緒等模式,可以為我國工會工作提供專業化的技術和手段支持;再次,個案工作的接案、資料收集、問題診斷以及工作計劃、結案與評估的程序為工會工作提供了清晰的工作路徑與程序;最后,個案工作的表達專注、復述、查證、鼓勵及支持、邀請、澄清、對焦、摘要、提供資料、反映內容、反映感受、反映經驗、建議、教育、自我披露、演繹、對質等技巧為工會工作提供了如何面對職工開展扶貧幫困、組織動員以及支持輔導服務的具體工作技術。
  個案工作方法在我國工會工作中的運用,具體表現為直接面對勞工或其家屬的心理咨詢與輔導、家庭治療、經濟援助與救濟以及親子關系的服務。工會干部要經常針對職工的個人問題和家庭問題開展個別化的工作,如職工的憂郁、焦慮、自卑感、人際困擾、工作和生活困難、勞動糾紛、婚姻問題、家庭問題等。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加以解決,不僅給職工本人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導致人際關系的不協調,而且會進一步影響到組織管理的效率。工會干部可以運用有關人與社會的專業知識和技巧為員工個人和家庭提供物質或情感方面的支持與服務,以幫助員工個人和家庭減輕壓力,解決問題,達到個人與社會的良好互利狀態。
  2、小組工作方法在我國工會工作中的運用
  小組工作是一種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人組成的小組為工作對象的社會工作方法,它主要由社會工作者通過有目的小組活動和組員間的互動,幫助小組成員共同參與集體互動,從中獲得小組經驗,處理個人、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問題,恢復與發展社會功能,開發個人潛能,從而獲得個人成長。它是處理社會關系困擾的一種常用方法或過程,其將小組視為治療的工具。正因為小組工作利用組員之間互動中的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感化、教育,帶來組員態度與行為的變化。工會干部也可以利用各種職工組織形式的資源,適時引導職工參與,強化工會干部的暗示,引領組織中的職工思想與文化向健康、積極、建設性的方向發展,實現工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小組工作方法在我國工會工作中的運用,具體表現為在面對具有共同問題的不同職工時,可以運用小組工作的方法,將他們組織起來,通常人數為8至12人,不定期地開展小組活動,每次1至2小時。職工可以在小組中通過小組互動與方案活動去思考問題、分享感受與經驗,并共同計劃、相互協調,用小組的力量來共同解決問題。同時工會工作也可以利用小組工作的方法與技巧,為職工組織、舉辦各種成長團體、學習團體和各種團體康樂活動、旅游活動、運動競賽等綜合性活動,讓員工通過小組活動達到預防和改變行為偏差的效果,以增強組織凝聚力,提升工作績效。
  3、社區工作方法在我國工會工作中的運用
  社區工作是以社區及其成員整體為對象的社會工作介入方法。通過組織成員有計劃地參與集體行動,解決社區問題、滿足社區需要。在參與過程中,讓成員建立對社區的歸屬感,培養自助、互助和自決的精神,加強其社區參與及影響決策的能力和意識,發揮成員的潛能。社區工作方法在工會工作中的運用,旨在促使工會干部利用社區工作充分挖掘社區的教育、文化、信息等各類資源,實現工會工作的社會化和開放性,尋找社區中存在的問題,組織職工關心社區、服務社區,通過志愿者和社會服務活動,樹立服務社群、奉獻社會的社會責任感。因為,任何組織都是坐落在特定的空間區域即社區內,組織的運行和職工的工作與生活都離不開社區的建設與發展。
  社區工作方法在我國工會工作中的運用,還表現為我國工會工作需要使用社區工作方法挖掘職工潛能,在以組織為依托的前提下,與社區保持密切的聯系,引介社區有關健康、福利、休閑娛樂、教育等類的活動給職工,以更好地服務員工并解決他們的各種問題。同時,工會干部還可以將組織工會視為一個功能的社區,利用這樣一個功能社區去計劃、協調、整合所有相關的員工協助方案,并積極參與社區各種公益事業的發展。
  工會社會工作概念的提出,是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發展與創新。盡管許多國際經驗都證明了工會社會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義,社會轉型加快以及員工問題的復雜化也給工會社會工作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機遇。但是我國工會社會工作的發展還是處于初步的探索之中,其間遇到社會認同度低、專業人員匱乏、缺乏專項資金、工業社會工作尚未職業化制度化等問題。上海市總工會從2007年起已經開始積極探索工會社會工作的理念、方法與技術在女工工作方面的運用,我們相信這是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會社會工作的一個開端。
  發稿 王蓓

工會理論研究(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學報)17~19D422工會工作沈黎20082008
The Theory and Methods for the Social Work of Trade Union沈黎,上海師范大學社會學系
作者:工會理論研究(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學報)17~19D422工會工作沈黎20082008

網載 2013-09-10 21:57:11

[新一篇] 工業題材與國家工業化的想象  ——對十七年上海文學的一種考察

[舊一篇] 工會維權觀:內在結構及其辯證關系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