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要注重研究科技進步  ——列寧經濟理論的一個重要啟示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科學技術進步和創新,是近代經濟特別是現代經濟的推進器,它促進生產力發生了質的飛躍。科學技術的加速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大特征,影響了各國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形成了許多嶄新的經濟現象,以至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圍內改變了原有不少經濟規律的作用,并要求人們盡快認識新的經濟規律。鄧小平敏銳地揭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本質現象,為現代經濟發展和經濟科學的深入研究指出了方向。追溯歷史,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進入新階段之初,列寧的經濟理論研究就特別注重考察科學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我們可以從中獲取有益的啟迪,以推進經濟科學的創新。
      “經濟學家要永遠向前看,向技術進步這方面看,否則他馬上就會落后”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經濟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由發育時期的市場經濟開始變為發達的市場經濟。那時作為革命家和經濟學家的列寧,就充分肯定了“技術飛躍進步這一不容懷疑的事實”,對當時的世界科學技術的進步作了這樣的判斷:“自然科學進步神速,正處于各個領域都發生深刻的革命性變革的時期。”(注:《列寧全集》第2 版第43卷第30頁。)
  他在投入革命之初,用大量的時間研究新的經濟現象,參與經濟理論領域的大論戰。他發現,當時的經濟研究中,有許多人不注重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忽視由此產生的經濟變革,或者跳不出老框子,只能用一些陳舊的觀念看新問題,或者跳到另一個極端,認為資本主義的本質已經改變了。他在研究土地問題時,發現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前身是民粹派)的經濟學家陶醉于歌頌小生產者的優越性,忽視技術進步對農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形式的重大影響,把馬爾薩斯的“土地肥力遞減規律”作為他們的理論基礎。列寧有針對性地提出:“經濟學家要永遠向前看,向技術進步這方面看,否則他馬上就會落后。”(注:《列寧全集》第2版第5卷第120頁。)又說:“科學和技術每前進一步, 都必不可免地、毫不留情地破壞資本主義社會內的小生產的基礎,而社會主義經濟學的任務是研究這一過程所表現的往往是錯綜復雜的一切形式”,證明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是無出路的。(注:《列寧全集》第2版第 17卷第15頁。)
  列寧的經濟論著昭示,他正是這樣做的:研究經濟現象的變化首先要研究它的生產力基礎,而研究生產力發展又要首先研究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他認定,技術進步是其他一切進步的動因、前進的動因。他還對商業性農業和大機器商品生產中技術進步的巨大變革作了實證性分析。他特別用技術進步和農業集約經營的事實徹底批駁了“土地肥力遞減規律”,認為市場經濟所選擇的不是這一個反科學的“規律”,而是農業的集約化。
  列寧在研究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時,查閱了大量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相互關系的資料。他首先研究了發達資本主義形成的生產力基礎,特別是最新科學技術應用于生產過程以及科技進步的特點。19世紀60年代以后,先后出現了發電機、內燃機、電動機、新的煉鋼法和機器切削加工等新技術。與之相適應,出現了電力業、汽車制造業、石油開采業等許多新興工業部門。資本家為了在競爭中取勝就得及時地采用這些新技術,增添新設備,從而擴大生產規模,加速了集中。對此,他作了這樣的概括:“生產的社會化有了巨大的進展。就連技術發明和技術改進的過程也社會化了。”(注:《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40頁。)同時,他研究了經濟的發展已由粗放經營方式向集約經營方式大跨度、大面積的轉軌趨勢,主要表現在規模經濟、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三個方面,使得勞動生產率空前提高。
  在研究過程中,列寧對馬克思社會資本再生產公式作了重要補充,突出了技術進步的因素。在講到馬克思的公式時他特別提到:“這個公式沒有考慮的正是技術進步。如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 卷中所證明的,技術進步表現于可變資本與不變資本的比值逐漸縮小,而在這個公式中卻是把這個比值當作不變的。”(注:《列寧全集》第2版第1卷第64頁。)列寧批駁了民粹派對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公式的曲解,把技術進步因素納入了馬克思的公式。為此,他在馬克思公式的基礎上重新進行推導,并作了文字說明。他得出的結論是:增長最快的是制造生產資料的生產資料生產,其次是制造消費資料的生產資料生產,最慢的消費資料生產。(順便說,由于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那時列寧作出的關于有機構成隨著技術進步而不斷提高的論點,現在看也應當重新審視,這也是“科技——第一生產力”經濟規律的作用改變了原有經濟規律的作用。)
  聯系現實,即將來臨的知識經濟時代(或科技經濟時代)呼喚經濟學家像列寧那樣去關注科技進步,認真研究科技進步所引起的經濟生活的重大變化,進而實現經濟科學的創新,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揭示科技與市場的互動關系:科技進步是市場擴大的基礎,市場機制是科技進步的動力
  列寧經濟理論的一大貢獻在于溝通了科學技術同商品經濟的有機聯系,把科技進步引入市場理論,揭示了科學進步同商品經濟的互動關系。列寧把市場形成和擴大視為社會化的第一個表現,把市場作為專業化分工之間的社會聯系的基本形式,同時突出了技術進步對專業化和市場擴展的推動作用。這樣,就把技術進步——專業化——社會聯系——市場形成和擴大的過程聯結成一個運動系列。其中技術進步和社會分工都屬于生產力范疇,表現生產力發展同市場的相互關系,特別是技術進步起著重大的作用。
  他把市場的廣度和深度的發展同技術進步直接聯系起來,提出:“技術必然引起生產的各部分的專業化、社會化,因而使市場擴大”,“市場量和社會勞動專業化的程度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市場發展的限度決定于社會勞動專業化的限度。而這種專業化,按其實質來說,正像技術的發展那樣沒有止境”。(注:《列寧全集》第2版第1卷第80、79頁。)列寧之所以作出這樣的論斷,就在于緊緊抓住了包括社會分工在內的社會化的整個鏈條。由于社會分工的擴大,才能使各個生產部門之間互為市場;而社會分工是技術進步的結果和新的動因,屬于生產力自身的運動和發展,它是無止境的,而且超越社會制度,從而也就決定了市場發展的無止境性。
  過去講,社會分工是商品—市場經濟的基礎。但就社會分工而言,它本身又同一定的技術進步直接相連。自人類擺脫以生理特征為基礎的自然分工以后,開始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專業化,即社會分工,這種專業化都以一定的技術水平和人類對自然認識的一定程度為基礎,就連原始的畜牧業、農業、手工業(即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第二次大分工),都與不同人群擁有不同的技能相聯系。隨著技術的提高,專業分工逐步加深。進入工業經濟社會,科學技術同社會分工的關系更加明顯,已成為一種強大的推動力。列寧對此進行了實證性的研究,把市場的規模大體劃分為與技術進步歷史相適應的三個階段,即:(1 )小商品生產——地方小市場。(2)手工工場——地方大市場。(3)大機器工業——巨大的全國市場乃至國際市場。而與市場發展相聯系的上述三種工業形式,“首先是以各種不同的技術結構來區分的。小商品生產的特征是完全原始的手工技術,這種技術幾乎從古至今都沒有變動。手工業者仍是按照傳統方法對原料進行加工的農民。工場手工業采用了分工,分工使技術有了根本改革,把農民變為工匠,變為‘局部工人’。但是,手工生產仍舊保存著,在這種基礎上生產方式的進步必然是十分緩慢的。分工是自發地形成的,像農民勞動一樣是按照傳統學來的。只有大機器工業才引起急劇的變化,把手工技術遠遠拋開,在新的合理的基礎上改造生產,有系統地將科學成就應用于生產……在工廠所支配的工業部門中,我們看到徹底的技術改革和機器生產方式的極其迅速的進步。”(注:《列寧全集》第2版第3卷第499頁。)
  當代科學和高新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證實了科技進步同社會分工向深度、廣度發展的相互關系,20世紀以微電子技術為主要代表的科學技術使得社會分工更加精細,宏觀到航天技術,微觀到生物工程的基本粒子的研究,進而形成了一大批新產業,擴大了市場的容量,也不斷調整市場經濟的結構。20世紀知識經濟的降臨,將出現新水平的社會分工,成為新的國際市場的基礎。有鑒于此,應當明確一種觀點,科技——第一生產力乃是商品——市場經濟發生、發育的重要因子,它決定著社會分工的廣度和深度。
  按照列寧的論述,社會經濟聯系也是商品經濟存在、發展的重要因素。而就社會經濟聯系而言,科學技術不斷提供著聯系的新手段。特別是當代,從交通到通訊,從商品流通到貨幣流通,從人流、物流、技術流到經濟結算,從單機電腦到因特網,從企業內部的總裝配到跨洲際的機件組裝,從一個國家的股市到全世界金融市場等等;過去靠單個企業生產的產品,現在需要靠一批企業;過去靠許多企業分別生產的產品,現在形成聯體式的制作過程和企業形式(如托拉斯)。所有這些都是由科學技術進步創造的新的聯系形式(包括農業產業化)。這一切推動著世界各級市場的逐步融合,促進經濟全球化、一體化趨勢迅猛發展,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世界聯系更加緊密。90年代后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表明,現代信息手段加速了全球金融的聯系,加快了資本市場交易速度,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聯系往往形成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反應。這種新水平的市場關系帶來了正面效應,也必然產生負面效應。這就表明,社會化的程度進一步向深度、廣度擴展,現代科學技術乃是它的根基。
  從另一個側面看,世界上科學技術之所以發展如此神速,同發達市場經濟的機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這也是列寧的一個重要觀點。他說:“技術進步是商品經濟引起的;為了取得這種進步,業主必須有閑置的過剩的[對他的消費和生產資料的再生產而言]貨幣資金。……這些資金完全來自資本。”(注:《列寧全集》第2版第1卷第433頁。 )在發達市場經濟條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推動著科技的加速發展。他在《泰羅制就是用機器奴役人》一文中寫道:“資本主義不可能有一分鐘原地不動。它必須前進再前進。危機時期特別尖銳化的競爭(同我國的一樣),迫使不斷發明新手段來降低生產費用,而資本的統治則把所有這些新手段變成進一步壓榨工人的工具。”(注:《列寧全集》第2 版第24卷第398頁。 )這實際上就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發展社會科學技術的壓力和動力。同時,他還關注金融資本對技術進步的支持作用。他說:“當然,擁有億萬巨資的大銀行企業,也能用從前遠不能相比的辦法來推動技術的進步。例如,銀行設立了各種專門的技術研究會,研究成果當然只能由‘友好的’工業企業來享用。這一類機構有電氣鐵路問題研究會、中央科學技術研究所等等。”(注:《列寧全集》第2版第27 卷第360頁。)
  對于上述論證,我們可以概括為這樣的公式:技術進步——專業化——社會化——市場擴大——技術進步。我們可以把它視為市場經濟發展的一條規律。認識它和掌握它對于揭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奧秘,自覺地掌握市場擴展的法則和完善市場體系,都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努力探尋將科學技術納入完善社會主義經濟的總公式
  對于科學技術同社會主義的關系,列寧作了長時間的研究,他特別關注在新制度下如何利用科學技術發展生產力。早在奪取政權之前,他就提出要把銀行、科學院、試驗站等現成的機構拿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在《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這篇綱領性文獻中,列寧把科學技術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設緊緊聯在一起。他說:“沒有各種學術、技術和實際工作領域的專家的指導,向社會主義過渡是不可能的,因為社會主義要求廣大群眾自覺地在資本主義已經達到的基礎上向高于資本主義的勞動生產率邁進。社會主義應該按照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方法——具體些說,用蘇維埃的方法——來實現這種邁進。”又說: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之后,“必然要把創造高于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的根本任務提到首要地位,這個根本任務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蘇維埃共和國無論如何都要采用這方面一切有價值的科學技術成果。社會主義能否實現,就取決于我們把蘇維埃政權和蘇維埃管理組織同資本主義最新的進步的東西結合得好壞。”(注:《列寧全集》第2版第34 卷第160 —161、168、170—171頁。)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社會主義制度必須同先進科學技術結合;二是利用科學技術創造更高的勞動生產率,這正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列寧雖然沒有作科學技術屬于生產力的表述,但他總是把提高勞動生產率同科技進步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列寧試圖把這些思想概括為一個公式:“樂于吸取外國的好東西:蘇維埃政權+普魯士的鐵路秩序+美國的技術和托拉斯組織+美國的國民教育等等等等++==總和=社會主義。”(注:《列寧全集》第2版第34卷第520頁。)
  不久,他組織了200多名專家,集體制定了“全俄電氣化計劃”,在理論上進一步概括出一個公式:“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注:《列寧全集》第2版第40卷第156頁。)實質上就是先進的生產關系+先進的生產力,而先進的生產力又是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撐的。
  在這一指導思想的引導下,當時的蘇維埃采取了發展科學技術、引進科技成果、利用各種專家的具體措施。列寧晚年大力倡導“文化革命”,其中包括利用和發展科技事業的內容。
  現在看來,列寧的公式中所缺少的恰恰是市場經濟機制,直到新經濟政策時期,列寧才萌生了利用市場機制的想法。我們繼承和發展列寧的公式,應當把“科技——第一生產力”經濟規律引入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完整的公式應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學技術。三者的關系是:優越的社會制度、靈活的經濟運行機制、先進的生產力要素(即第一要素)結合成為一個有機整體。現在看來,三者缺一不可。幾十年計劃經濟體制的教訓表明,僅有先進的社會經濟制度,沒有富有生機的經濟運行機制,照樣發揮不出應有的比較優勢,無法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競爭,所以要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取向。然而,要進一步實現趕超戰略目標,完善社會主義制度,還必須注入先進的生產力要素,帶動社會生產力大系統的整體快速前進。打個比方說,有了堅美的車體和優良的機械,還必須有優質的燃油,方可保證高速、安全行駛。這樣,三條重要的經濟規律就結合為一個體系,即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價值規律(及供求規律)、“科技——第一生產力”規律形成了巨大合力,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科教興國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統一。
  把科學技術及“科技——第一生產力”規律作為完善社會主義經濟總公式的一個基本要點,完全符合鄧小平理論。
  第一,鄧小平概括的“社會主義本質”,首要的內容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第二,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明確指出:“中國要發展,離不開科學。”只有發展“第一生產力”,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經濟落后的面貌,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第三,鄧小平指出了市場經濟與科技進步的聯動機制,認為不搞市場經濟,沒有競爭,沒有比較,連科學技術都發展不起來。產品總是落后,也影響到消費,影響到對外貿易和出口。可以說,制度、機制、動力三者互為條件。
      經濟學家應當像列寧那樣關注和研究當代科技進步對經濟的巨大影響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在知識經濟的新紀元即將到來之際,經濟學家更應認真研究科技進步所引起的經濟生活變革和由此引起的經濟學變革。社會實踐是理論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實踐有了新的跨越,理論也必須有新的重大突破。在這方面我們應當向列寧學習。
  第一,學習他對科技進步的熱情關注,而不能漠不關心,到頭來知之甚少,就會落后,趕不上時代的要求。從列寧的論著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熱情地關注和研究每一項重大科技成果,作了大量筆記。
  第二,學習他從實際出發,敢于根據新的現實作出新的科學概括的態度和方法。他并沒有用馬克思恩格斯的書來束縛自己的手腳,沒有滿足于已有的結論,而是堅持在實踐中探索,面對現實,研究歷史事實的演進。
  第三,學習他的科學方法,在詳細占有資料的基礎上,全面研究科技進步引起的整個經濟變化,避免片面性。
  今天,我們面臨的科技革命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更加巨大。經濟學家應當認真領會鄧小平關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述,進一步深入探索科學技術在經濟生活和經濟學中引起的重大變革,使經濟學在新的時代得以創新。諸如以下若干問題值得深入研究:(1 )“科技——第一生產力”規律為經濟規律體系增添的新內容;(2 )它對生產力經濟學的突破;(3)它對市場經濟理論的推進和深化;(4)它對價值、價格、成本的新認識;(5 )科技資本和人才資本的形成及其運作原理;(6)它對擴大再生產理論的拓展;(7)它對“回報遞減”規律的修正;(8)它對產權制度和分配方式的影響;(9)當代世界經濟理論的新發展;(10)知識經濟階段基本經濟規律的探索;(11)它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上的創新和豐富。
  有的經濟學家提出,我們現在的經濟學缺少創新。我以為,研究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及規律對經濟生活和經濟學的巨大推動作用,正是經濟學創新的一個突破口,并且由此可以進而探索和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思路。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京24~28A1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楊承訓19991999作者: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員 作者:馬克思主義與現實京24~28A1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楊承訓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59:18

[新一篇] 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中的幾個辯證關系

[舊一篇] 經濟學的歷史使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