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里藏醫1:十病九痛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出處】

《紅樓夢》第一百零二回中,王夫人暗示寶釵姐姐準備掌權: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兩日不好。”

 

【詞語釋義】

形容渾身病痛。對于疼痛的解釋,有這樣的說法:疼乃痛之輕者,大抵傷氣則疼,傷血則痛,傷氣傷血則疼痛,即是說氣血兩傷,則有疼痛。

 

    【健康智慧】

    疼痛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體,使機體發生病理改變而產生的一種難以忍受的痛苦感覺,是人類最早感受和認識的疾患。中醫學的起源和理論特色與痛證的診療實踐密切相關。疼痛在狩獵,生產活動中最為多見,很多外感和內傷雜病也以疼痛為癥狀。疼痛因其敏感、常見、多發而被古人指稱病。所以《說文解字》有這樣的解釋:“痛,病也”。

    引起疼痛的病因有很多,可歸納為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中醫認為“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是一切疼痛發生的機理。

    所謂不通則痛,是指致病因素侵襲人體,經絡臟腑氣機痹阻,血脈瘀滯不通而引起的病證。治療基本法則是以通利為主,當通其經絡,則疼痛去,即通則不痛矣。

    所謂不榮則痛:是指氣血陰陽不足或虧損,臟腑、經脈失于溫養、濡潤所致之疼痛。因虛所致疼痛,其治療原則不外補益氣、血、陰、陽。

   根據疼痛的特點,中醫認為痛有風痛、寒痛、濕痛、熱(火)痛、結痛、氣痛、瘀痛、食痛、飲痛、蟲痛、虛痛、勞倦痛等,各類型疼痛可單獨或夾雜出現。按疼痛的表現,可分為酸痛、重痛、脹痛、滿(痞)痛、緩痛、掣痛、扭痛、引痛、刺痛、冷痛、熱痛、走痛、腫痛;按疼痛的程度有微痛、小痛、隱痛、急痛、痛甚和苦痛;按疼痛的時間分為卒痛、時痛、乍痛、痛甚不休。

   常見的幾種疼痛表現:

   1.氣滯疼痛:多見脘腹、脅肋脹痛,攻竄不定,并常伴有胸悶、噯氣等癥狀,噯氣或矢氣得舒,且與精神因素有關, 常可因精神刺激而發作加重。此類疼痛以行氣止痛為治則, 若疼痛屬于肝郁氣滯者,可考慮選用具有疏肝行氣止痛的藥物, 如香附、青皮、佛手、荔枝核、川楝子、郁金等,在家庭中可用佛手泡水飲;若脾胃氣滯作痛者,可考慮選用木香、枳殼、沉香等;若疼痛是因肺氣壅滯所致者, 則又可選用具有宣暢肺氣而止痛的藥物, 如瓜蔞、烏藥等。

   2.外邪致痛:①風邪致痛:表現為周身關節、肌肉游走性疼痛,此類疼痛以祛風止痛為治, 可使用具有祛風止痛的藥物, 如防風、威靈仙、徐長卿、白花蛇等。②寒邪致痛:表現為手足厥逆,喜溫喜按,綿綿不斷, 日久不愈, 可選用具有散寒止痛的藥物, 如附子、肉桂、細辛、羌活、獨活、五加皮、狗脊等。③火熱致痛:表現為患部紅腫熱痛, 如瘡瘍腫毒證之疼痛, 痛處手不可觸,并可伴有口渴發熱, 可使用清熱祛風通絡的藥物, 如桑枝、秦艽、忍冬藤、夜交藤、絡石藤等。

   3.血瘀疼痛:表現為痛處固定不移, 痛如針刺, 夜間痛甚。此類疼痛當治以活血化瘀,多使用具有活血化瘀的藥物, 如川芎、玄胡索、郁金、乳香、沒藥、紅花、三七等化瘀藥物。若久瘀致痛,邪氣入絡, 筋脈拘急,則使用具有通絡止痛的藥物,如穿山甲、水蛭等。

   4.虛性疼痛:表現為痛勢綿綿,酸軟無力,喜溫喜按。血虛津液不足, 筋脈失養, 可見脘腹拘急作痛, 肢體麻木疼痛等,為“不榮則痛”,選用補血柔肝止痛的藥物,如白芍、當歸、雞血藤、飴糖、甘草等。若因腎虛所致,選用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杜仲、續斷、鹿茸、巴戟天、淫羊藿等。

   疼痛不是一個單獨的疾病, 而是多種疾病的一個常見癥狀,正所謂“十病九痛” 。針對疼痛選用具有止痛作用的藥物還只是一個治標的手段,所以中醫在臨床上遇到疼痛仍須按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則加以治療,而有些疾病必須用治本除因的方法方可達到目的,例如蟲積、傷食性疼痛就要分別用殺蟲、消食藥,蟲去食消疼痛自止。要從根本上解決疼痛而不是將單純止痛做為終極目的。

 

   【一用就靈】

    1.頭痛:將蕎麥、蔓荊子等分研末,以燒酒調敷太陽穴。

    2.痔瘡腫痛:陳年風干橙子,放置桶內燒煙熏肛門。

    3.痛經:生山楂30g加紅糖煎水,分次熱服。

    4.胃痛:玫瑰花15g ,蜜棗15g 以滾開水頻服。

    5.勞傷腰痛:艾葉20g,炒黃的蟹殼500g,浸白酒,3日后用酒涂腰部,1日2~3次。

 

 

 


杏香一脈是嶺南 2014-07-07 11:18:12

[新一篇] 眾口來言:人為什么會生病?

[舊一篇] 詞里藏醫2:十指連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