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民國?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從去年起,出版界、文化界就刮起了一場“民國風”,“民國范”也成了一個時髦詞匯。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從去年起,出版界、文化界就刮起了一場“民國風”,“民國范”也成了一個時髦詞匯。1月7日北京圖書訂貨會期間,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舉辦了一場名為“這就是民國”的圓桌論壇,與會者包括臺灣作家張大春、畫家陳丹青、導演賈樟柯、學者錢理群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以及新華社記者王軍。本次早報“圓桌”欄目編輯了部分論壇內容,予以刊登。

 

臺灣作家  張大春

  回過頭看民國,發現越看思維越細

  臺灣著名詩人鄭愁予先生有一首長詩,寫的就是孫中山先生。在孫中山先生逝世幾十周年的紀念上,鄭愁予發表了他的詩,里面有兩句描述的是民國誕生的時候孫中山先生賦予它希望、賦予它憧憬、賦予它長遠期待的詩句:“教師轉身在黑板上寫下‘民國’兩個字,歷史一刻,一堂學子便快意的哭。”我在1981年真正仔細讀這首詩,當時這首詩已經發表很多年了。我讀到這里的時候,眼淚從眼眶里飛出去了。今年我們回過頭看民國,發現越看思維越細。

電影導演  賈樟柯

  我想講的是我想象中的民國

  我可能沒辦法談什么是民國,我想講的是我想象中的民國。我籌備的電影《在清朝》鎖定在1899年-1911年這個階段里。

  我是武俠電影迷,所以我特別想寫一個武俠故事,當然是杜撰、虛構出來的,我一直在籌備。但是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一個非常寶貴的資源,因為我們老家有一個縣志辦公室,定期出版一個出版物叫《縣志通訊》,也會定期寄給我。我翻這本雜志,發現那是一個非常大的寶庫,其中有一段講的是廢科舉之后,整個山西包括汾陽周邊幾個縣城的秀才因為廢科舉進行過示威游行和抗議。科舉制度被廢除之后,他們整個一代人讀四書五經,求功名、求仕途,甚至求一個職業的道路就被阻斷了。這件事情很震動我,從一個所謂大的歷史角度來看,可能廢除科舉、廢除過去那樣的教育,產生新式教育是現代化過程里的必然之路。但是問題是,這樣一個變革,不能理所當然地犧牲這么一群人。

  我看了他們的故事之后找到了武俠片背后的一種實在的精神,一個可以依托的故事。這樣一個發生在縣城里面的晚清事件就變成我整部電影的中心事件,整部電影的敘事也是圍繞秀才示威游行的故事展開。

新華社記者  王軍

  廢舊歷,用陽歷,這是國父的愿望

  我記得我剛剛當記者的時候,清華大學老師跟我說:“王軍你知道嗎,曾經要拆故宮。”他說那是在19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就去做了一個調查,發現在兩本書里面都寫了要拆故宮的事情,這不是孤立的事件。在民國的時候,也有兩次要對故宮進行改造,一是1923年,要把三大殿改成議會廳。為什么呢?一個理由是,我們要在這兒辦議會,皇帝就無法復辟了,把他的寶座占了。二是1928年,有一個國民政府的委員提議:要把故宮的一切物品拍賣,因為這是天字第一號地產,把這些東西留在這兒,是不是哪一天誰還要當皇帝。搞什么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就是研究那些封建皇帝的生活起居,有什么好研究的,是不是誰還要當皇帝。

  民國有段時間春節剛過,誰要在家里面貼春聯,警察就抓人。因為要結束民國的不新不舊的習俗,要廢舊歷,用陽歷,這是國父的愿望。那時候還出了一個規定,要是總理的著作誰敢討論,就是大逆不道;誰敢批評,更是罪該萬死,很像兩個“凡是”。上個世紀以來的很多事情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要看對這個事情怎么理解。

學者  錢理群

  魯迅對民國有很深的感情

  魯迅對民國有很深的感情。一直到1935年,他在去世之前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談到了民國,其中說道:“假如有人要我來歌頌革命的功德的話,我首先要說的是剪辮子。”他說:“革命給我最大的好處,最不能忘記的是從此我可以昂頭,慢慢在路上走。”剪辮子顯然是一個象征,意味著是解開了思想束縛。對魯迅這一代人來說,民國意味著他們有一次機會、一次努力,來擺脫政治壓迫,擺脫思想束縛,所以他們有一種解放感。

  但同時,魯迅對民國也有很多不滿。首先是他對辛亥革命的看法,他有一篇散文里講到他當時在紹興所感受到的辛亥革命,他說:“滿眼是白旗,革命成功了,但是面雖如此,骨子里卻依舊,只不過是一些舊的鄉村又建立了新政府,而那些革命黨人最初是穿布衣來的,但是不到十天就換上皮袍了,盡管當時天不冷。”他后來寫了《阿Q正傳》,阿Q革命就是追求金錢、女人和權益。

  1925年,魯迅說了一番非常沉重的話:“我覺得就沒有所謂中華民國,革命前我是做奴隸,我覺得有許多國民其實是民國的敵人,我覺得許多烈士的血都被人踐踏了,我覺得什么都要重新做過。”他對辛亥革命完全失望了,這是在1925年。到1931年的時候,他做出了更嚴峻的判斷。1931年,當時中國割讓了東三省,很多大學生游行示威,國民黨發布一個公告,說你們這些搗亂的學生讓國家不成國家。魯迅在文章里追問這是什么樣的國家,提出非常重要的概念叫“黨國”,你們要維護的是黨的國家,也就是說是一黨專政的國家。魯迅看到民國怎樣演變成一個黨國的歷史,所以在他看來,雖然辛亥革命是一次擺脫奴隸地位的努力,但是中國人仍然沒有擺脫被奴隸的狀態。

  在魯迅看來,辛亥革命和民國仍然沒有走出一種歷史循環,而且他預計這還要繼續下去。這是1936年他去世前三個月的一封信里提出來的,說他的《阿Q正傳》真正的意思,人們還沒有搞清楚。魯迅寫《阿Q正傳》真正的意思是什么?他說他寫《阿Q正傳》不是寫二三十年前的辛亥革命,寫的是二三十年后中國的改革,也就是說二三十年后中國的改革還沒有走出這樣的歷史格局。因此魯迅得出結論:走出第三代,開創真正擺脫奴隸地位,真正使自己成為主人的新的歷史。

  要開創這樣一個時代,應該發揚什么精神?魯迅特別提到孫中山的精神。他認為,孫中山是一個永遠的革命者,魯迅解釋說:縱觀中山先生一生,他在中華民國成立以后,也沒有滿足過,沒有安逸過,他從來不會滿足現狀,也沒有安逸過,仍然繼續革命工作,直到臨終時他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們今天談的可能還是孫中山先生的這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張鳴

  民國媒體人很牛

  辛亥革命是中國第一次有媒體參與的革命,在之前有過農民起義、造反,基本上沒有媒體,但是辛亥的時候已經有了媒體了,革命黨人辦媒體,還有一些想發財的商人也辦媒體。媒體很有意思,在那個時候,我們看到革命黨媒體有《民報》,上海有《民呼報》,還有《民意報》,不屈不撓對革命進行選擇。《民意報》以前在海外辦,后來回到國內,那時候他們很在乎自己的形象,我曾經查到過他們畫的漫畫,雖然畫的不是特別好,也就像一些街頭墻邊罵人的東西,但在當時也是起作用的。

  在當時的武漢,武昌起義就在那里發生,武昌起義前有一個報紙叫《大江報》,很有銳氣,他們揭露地方官時非常犀利,指名道姓的,而且還公然鼓吹革命。這樣的東西如果擱到后來可能問題就大了,當時也不是沒有事的,他們報紙也被關過,這兩個人也被抓過,嚴格地說是那兩個辦報人自己去的。其實官方貼出一個查封條,這兩個人非要到官廳去,他們在法庭上非常牛,聲色俱厲地把法官罵得抬不起頭來。

  我還要提一點,當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在袁世凱當政這段時間,我們發現媒體的環境反而不好了,同樣在武漢,前面《大江報》被查封,人被抓,但是后來僅僅是因為他們表達了對當時軍政首腦的埋怨,就被查封,而且軍法很厲害,不但要查你,還要殺你的人。媒體環境到了袁世凱死后才重新好起來,好日子沒過多久,到了國民革命以后,媒體環境又大壞了,對比北洋時期和國民黨時期,媒體是兩個天地,在北洋時期絕對沒有對文字的檢查,但是到了國民黨時期就有了。 

陳丹青  畫家

  亂象民國文藝,其實也就是當時的自由

  我一直拿“民國范”來想今天的情況,才明白民國文藝是一個亂象,其實也就是當時環境自由。不知道賈樟柯有沒有資料,民國所有電影制作出來以后,絕對沒有審查。可是在魯迅的筆下,國民黨時代,他的書很多都被禁。剛才你講到審報紙的問題,所謂官廳是檢查局審的。說明民國很多行政系統不完善,統治系統還很幼稚,有黨治,有審查,有逮捕,有槍斃,有鎮壓,都有。

  我要說一句,民國人沒有實現的理想應該說實現了,因為民國無非想做兩件事情,一是強國,一是立人。強國這件事情上,民國看到共和國,尤其看到今天的共和國那是羞愧難言,比衛星、比核武器,沒法比。可是在立人這一塊,我相信今天的人看到民國還是很羞愧,要論做人的堂堂正正,敢做敢當,我們在民國人面前根本沒有資格說。

  張鳴 是有美化民國的傾向

  我也承認現在有一種美化民國的傾向。在此之前,我們的教科書或者一般的歷史學術都說民國是黑暗的,民不聊生,苛捐雜稅多得不得了,后來又變成了一片光明。我們說民國教育很燦爛,但是有一點不同的是,民國的殺戮,民國的黑暗,或者民國對人的限制跟后來絕對不能相比。

  錢理群 沒想到年輕人會這么關注民國時代

  這么多人關心民國,我很奇怪是不是因為它有代表性。我原來估計,過了若干年以后會有年輕人關心我生活的時代。某種程度,我生活在三個時代:民國開始、毛澤東時代、后毛澤東時代,但是我始終感覺我所經歷的這三個時代,現在很多人已經不關心了,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會有人關心的。我現在把我自己的寫作定位為未來寫作,就是把我這三個時代的體驗寫下來,留給未來的人,到年輕人會關心這三個時代的時候給他們看。我想到今天這已經提前到來,已經有人在關心這個時代了。我的責任是把我們經歷的東西留下來,讓后人關心的時候可以有所了解。

  現在看民國的一些東西好像在消失,實際上它在我們生活當中還留著。很多人,包括普通老百姓,也包括知識分子,身上還流傳著這樣一些東西。年輕的朋友怎么了解過去的時代?除了看過去遺留下來的大量東西,還有真正深入到老百姓當中去,深入到人的心靈深處,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傳下來的東西的。我覺得這部分是我們民族的希望,實際上它應該要留下來的。

  (早報記者石劍峰 整理)



 


東方早報網 2015-01-21 11:43:47

[新一篇] 搜狐優酷等客戶端在電視上怎么不能看了

[舊一篇] 鮮為人知中共領袖另立中央事件 內斗殘酷到如此 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