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尼克松給毛澤東送上一把核保護傘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三十五章 尼克松給毛澤東送上一把核保護傘
1971 年9 月13 日上午,毛澤東委托周恩來主持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政治局會議,宣布
林彪叛逃事件,并作了緊急戰備部署,布置保衛北京,防止各種突發事件。周恩來還親
自給全國29 個省市自治區主要負責人打電話,通報林彪叛逃,要求各地采取緊急措施,
控制局勢。
10 月3 日,經周恩來提議,毛澤東同意撤銷軍委辦事組,逮捕了林彪死黨黃永勝、
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四人。成立軍委辦公會議,由軍委副主席葉劍英主持,成員有
謝富治、張春橋、李先念、李德生、紀登奎、汪東興、陳士矩、張才千、劉賢權共十人
組成。毛澤東接見軍委辦公會議成員時說:“凡討論重大問題,要請總理參加。”
401

10 月25 日,聯合國大會以76 票贊成,35 票反對,17 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了阿
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 個國家的提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
利,立即把臺灣代表從聯合國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26 日下午,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召
集外交部黨組及有關人員討論派不派人出席正在紐約召開的第26 屆聯大?毛澤東過去說
過:中國不怕孤立,不急于進聯合國,中國自己就是個“聯合國”。這種思想影響著外交
部領導人,所以竟然提出回電聯合國秘書長吳丹,感謝他的邀請,中國目前不派代表團
去參加的意見。正在這時毛澤東給周恩來打來電話,,周恩來匯報了外交部黨組的意見,
毛澤東明確指示:“要去。為什么不去?馬上就組團去。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們抬進去
的,不去就脫離群眾了。我國今年有兩大勝利,一個是林彪倒臺,另一個就是恢復聯合
國合法席位。”周恩來說:“我們剛才曾經考慮讓熊向輝帶人去摸一摸情況。”毛澤東說:
“派一個代表團去聯大,讓喬老爺(注:指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做團長,熊向輝可以
做代表團副團長。”
“913”事件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破產。為了轉移人民的視線,毛澤東試圖在外交上
打開新局面,給人民一些振奮,穩住陣腳。毛澤東決心打開中美關系。
中美改善關系的背景,要從珍寶島事件說起。
1969 年3 月2 日、15 日、17 日中蘇兩國軍隊在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國一側珍寶島發生
武裝沖突。中國軍隊擊毀蘇軍坦克、裝甲車17 輛,擊斃蘇軍58 人,擊傷94 人。蘇軍吃
了虧。對此,蘇軍高層反應強烈。國防部長格列齊科元帥為首的強硬派主張“一勞永逸
地消滅中國威脅。”
8 月20 日,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緊急約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
向他通報了蘇聯準備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意圖,并征詢美國意見。尼克松總統召開國家
安全會議緊急磋商后認為:西方國家的最大威脅來自蘇聯,一個強大中國的存在符合西
方的戰略利益。尼克松總統采取兩項重大措施幫助中國。一是把這個重要的戰略情報即
使告訴中國。那時中美沒有外交關系,名義上美帝國主義仍是中國的頭號敵人,采取什
么辦法把這個消息告訴中國呢?8 月28 日,《華盛頓明星報》在醒目位置刊登一則消息,
題目是《蘇聯欲對中國做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內容如下:
據可靠消息,蘇聯欲動用中程彈道導彈,攜帶幾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對中國的重
要軍事基地—酒泉、西昌導彈發射基地、羅布泊核試驗基地,以及北京、長春、鞍山等
重要工業城市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
基辛格在發這條消息時曾說:“但愿中共領導人看到了這則消息,千萬不要隨手扔
掉。”中國沒有掉以輕心。毛澤東和周恩來研究后,命令全國“深挖洞,廣積糧”進入臨
戰狀態。美國的第二項重大措施是:用最明確的信號把美國在蘇聯對中國發動核戰爭的
情況下將要作出的反應告訴蘇聯。尼克松亮出了1962 年古巴導彈危機中尚保留未及動用
的一張牌—用已被蘇聯破譯的密碼向美軍發出準備對蘇聯本土134 個城市、軍事要地、
交通樞紐、重工業基地進行打擊的總統指令。蘇聯領導人得到這個消息還有些將信將疑,
撥通蘇聯駐美大使館的電話,多勃雷寧大使告訴勃列日涅夫:尼克松總統認為中國利益
同美國利益密切相關。如果中國遭到核打擊,他們將認為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他
402

們將首先參戰。基辛格透露,總統已經簽署了一份對我國 130 多個城市和軍事基地進行
核報復的密令。一旦我們的第一顆導彈離開發射架,他們的報復計劃便告開始。勃列日
涅夫和克里姆林宮的鷹派,聽完就泄了氣。中國面臨的一次最嚴重的核危機是在美國的
幫助下化險為夷的。
尼克松是一位著名的反共分子,他是有是一位最有戰略頭腦的美國總統。他在中蘇
交惡時保護中國是從美國的戰略利益出發的。他深知毛澤東“打倒美帝!打倒蘇修!”的
雙打方針是不能持久的,他期待著毛澤東的橄欖枝。
1970 年12 月18 日,毛澤東會晤了在保安結識的老朋友,美國作家斯諾,明確表明
了對美國和蘇聯的態度。他是這么說的:
他(注:指尼克松)早就到處寫信說要派代表來,我們沒發表,保密呀。他對于波
蘭華沙那個會談不感興趣,要當面談所以我說,如果尼克松愿意來,我愿意和他談,談
得成也行,談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當作旅行來也行,當作總統來也行。
總而言之,都行。他如果愿意來,我愿意和他談。
談到和蘇聯共產黨的爭論,他對斯諾說:
他(按:指蘇方)后頭又請古巴代表團來講和,說是要停止公開論戰。又請羅馬尼
亞來講和,要我們停止公開爭論。我說不行,要爭論一萬年。后頭柯西金到北京,我見
了他。我說,你說我們教條主義,好。但是這個發明者赫魯曉夫為什么要把他搞掉,要
把他整掉呢?你決議上寫了的,說他是“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列寧義的赫魯曉夫同志”
為什么這樣一個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人你們又不要了呢?我想不通。你們不要,我
們請他來住不行?請他到北京大學當教授,教那個發展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他又不給。
我又說,但是你是總理,你是蘇聯國家的總理,我們的爭論是要進行一萬年的,因為看
你的面子,我讓步。一讓一大步,不減少猶可,一減少就是一千年,一讓就是一千年啊!
毛澤東嬉笑怒罵,關上了與蘇聯和解的大門。
1971 年7 月9 日至11 日,經過中美都信任的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的巧妙安排,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訪問了北京。7 月15 日,一則公告在北京和
華盛頓同時發表,全世界大吃一驚。公告說:
周恩來總理和尼克松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于1971 年7 月9 日至11
日在北京進行了會談。據悉,尼克松總統曾表示希望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周恩來總理
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松總統于1872 年5 月以前的適當時間訪問中國。尼克
松總統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
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晤,是為了謀求兩國關系的正常化,并就雙方關心的問題交換
意見。
尼克松總統為了這次訪問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他閱讀了大量的中國史料,從政治、
經濟、軍事、正在進行的文化大革命到毛澤東的詩詞,他都有所涉獵,并請教了許多中
403

國問題專家,包括本國的埃德加·斯諾、羅斯·特里爾、費正清、斯圖爾特、施拉姆、
法國的安德烈·馬爾羅等。
馬爾羅是與毛澤東直接交談過的一個中國通。這年70 歲了。他從29 世紀30 年代以
來,斷斷續續地和毛澤東、周恩來保持著聯系,五年前他以法國文化部長的身份訪問了
中國。馬爾羅告訴尼克松:
中蘇之間的友誼曾經是晴空萬里,但是分裂也是必然的,這就導致中美和解勢在必
行,總統閣下要訪問中國,在我看來并不奇怪。
我還覺得,中國人的行動是他國黨內需要的反映。
五年前,我見到毛的時候,毛担心一件事,美國人或者俄國人用10 顆原子彈就可以
破壞中國的工業中心,使中國倒退50 年,而在此期間他自己會死去。他對我講:“當我
有6 顆原子彈時,就沒有人能夠轟炸我的城市了。”我不懂毛這句話的意思。毛又接著講:
“美國人永遠也不會對我們扔原子彈。”這話我也不懂,不過我給你復述一遍,因為一個
人不懂的話才是最重要的話。
有一次我還問他是不是把自己看作是中國最后幾個偉大皇帝的繼承人,毛說“當然,
我是他們的繼承人。”總統閣下,你是做理性范圍內行事的,但毛卻不是。他腦子里有個
幻象。這個幻象迷住了他。
總統先生,你將會晤的是一個命運奇特的人,他相信他正在演出自己一生中的最后
一幕。你可能以為他是在對你說話,但實際上他是將是在對死神說話。。。。。總統,你去
中國跑一趟是值得的。
1972 年2 月21 日11:27,尼克松總統的專機“空軍一號”在北京首都機場徐徐降
落。
艙門開啟,尼克松總統和穿紅外衣的尼克松夫人緩步下機,其他人被命令暫留機上,
以突出美國總統和中國總理握手的歷史性場面。美國星條旗和中國五星紅旗在機場迎風
飄揚,太陽沖出云層給機場鋪上一片金光。350 人組成的陸海空三軍儀仗隊整齊列隊。周
恩來率葉劍英、姬鵬飛、喬冠華等中國官員沉著冷靜看著尼克松緩步走下舷梯。當尼克
松不下扶梯走完一半的時候,周恩來像個樂隊指揮一樣開始鼓掌,其他中國官員隨著發
出一陣掌聲。尼克松也已鼓掌答禮。尼克松回憶說:“我知道,1954 年終日內瓦會議時福
斯特·杜勒斯拒絕同周握手,使他受了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時決心伸出我的手,一
邊向他走去。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周恩來說:“總
統先生,你把手伸過了世界最遼闊的海洋來和我握手。25 年沒有交往了啊!”隨后下機的
是國務卿羅杰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等代表團成員。
樂隊奏兩國國歌。尼克松總統在周恩來陪同下檢閱了儀仗隊。
隨后周恩來陪同尼克松登上一輛防彈紅旗轎車進城。尼克松一行被安排在釣魚臺國
賓館六號樓下榻。這是清朝乾隆皇帝住過的地方。奇花異木,假山怪石,小橋流水,匾
404

額對聯,集中國園林的精巧構思,盡東方帝都的皇家氣派。
午宴是豐盛的。尼克松和夫人帕特熟練地用筷子得到主人的贊許。帕特說:“這是我
們半年前著意苦練的結果。”
午宴后休息了片刻,中南海給周恩來打來電話:“主席要會見尼克松總統,請基辛格
博士也來。”
一輛高級紅旗轎車,由釣魚臺駛過西長安街,從金碧輝煌的新華門駛入中南海。四
個門衛行莊嚴的軍禮。這座門具有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神圣象征,平時是沒有人出入的,
在中南海上班或者開會的中國官員走府右街西門。汽車繞過影壁,但見蒼松翠柏,宮殿
巍峨,漢白玉石欄環繞中南海。尼克松想通過認識毛澤東所生活歷史氛圍認識毛澤東。
汽車在中南海西岸“游泳池”門口停下。這是外表看來很普通的一個院落,里面有個游
泳池。因為身體緣故,毛澤東早就不游泳了,池子蓋上了木板,又加了個頂棚,成了一
個大廳。這個院落是毛澤東最后十年居住的地方,不像豐澤園那樣有歷史上遺留下來的
響亮名字,工作人員習慣地稱之為“游泳池”。毛澤東沒有迎出院中,并非有意怠慢美國
總統,他的腿力不從心了。
細心的基辛格博士是這樣描寫中國最高統治者會見他們的這間房子的:
這是一個中等大小的房間,四周墻邊的書架上擺滿了文稿,桌上、地下也堆著書,
這房間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學者的隱居處,而不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全能領導人的
會客室。房間的一個角落里擺著一張簡易的木床。我們第一眼看見的是一排擺成半圓的
沙發,都有棕色的布套,猶如一個節省的中產階級家庭因為家具太貴,更換不起而著意
加以保護一樣。每張沙發之間有一張鋪著白色桌布的V 字型茶幾,正好填補兩張沙發扶
手之間的三角形空隙、毛澤東身旁的茶幾上總堆著書,只剩下一個放茉莉花茶茶杯的地
方。沙發后面有兩盞落地燈,圓形的燈罩大得出奇。在毛澤東作為的右前方是一個痰盂。
來訪者一進入房間,毛澤東就從沙發上站起來;在我最后兩次見他是,他需要兩個護理
人員攙扶。但他總是要站起來歡迎客人的。
當尼克松在周恩來陪同下進來時,毛澤東向尼克松伸出手,尼克松上前一步把手伸
出來,緊緊地握著。尼克松將左手搭上去,毛澤東也將左手搭上去,兩人相視而笑。接
著毛澤東又跟基辛格博士以及專門來担任記錄的洛德握手。担任翻譯的是唐聞生小姐。
經過基辛格的親自面試,她的英語水平是無可挑剔的。在座的另一位女士是王海容,她
是毛澤東的姨表兄王季范的孫女,這時的職務是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周恩來挑選她參與
接待尼克松總統,一方面是她可以在毛周之間起一個很好的聯絡員的作用;另一方面,
毛有一個可靠的管道了解中美會談的一切細節,可以免除誤會和猜忌。
分賓主落座后,毛澤東對尼克松說:“我是世界上頭號共產黨人,而你是世界上頭號
反共分子,歷史把我們帶到一起來了。”毛在這里自稱是“世界上頭號共產黨人”,這就
把蘇聯勃列日涅夫排在后面去了。中蘇論戰,引經據典,義正詞嚴,說到底所爭的就是
這個“頭號”、毛此時仍在追求充當世界革命的領袖,可是他比他所批判的蘇聯修正主義
走得遠得多。由此可見,毛澤東的反修理論,所謂“九評”等大塊文章,是不值得認真
對待的。
405

在談到這次會晤的歷史背景時,毛澤東說:“是巴基斯坦前總統把您介紹給我們的。
當時,我們駐巴基斯坦大使不同意我們同您接觸。他說,尼克松總統跟約翰遜總統一樣
壞。可是,葉海亞·汗總統說,這兩個人不能同日而語。他說一個像強盜—他是指的約
翰遜,而您不同。我不知道他怎么會有這個印象,不過我們不大喜歡從杜魯門到約翰遜
你的前任幾位總統。中間有8 年是共和黨任總統,在那段時間,你們大概也沒有把問題
想通。”
“主席先生,”尼克松說:“我知道,多年來我對人民共和國的態度是主席和總理全
然不能同意的。把我們帶到一起來的,是認識到這個世界上出現了新的形勢;在我們這
方面還認識到,事關緊要的不是一個國家內部的政治哲學,重要的是它對世界其他部分、
對我們的政策。”
尼克松繼續說:“例如,我們應該問問自己—當然只是在這間房子里談談—為什么蘇
聯人在面對你們的邊境上部署的比面對西歐的邊境上部署的還要多?我們必須問問自
己,日本的前途如何?我們知道我們雙方對日本問題是意見不一致的,但是,從中國的
觀點來看,日本是保持中立并且完全沒有國防好呢?還是和美國有某種共同的防御好
呢?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絕不能留下真空,因為真空是會有人來填補的。例如,周總
理已經指出,美國在到處伸手,蘇聯也在到處伸手。問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面臨的危
險究竟來自何方?是美國的侵略,還是蘇聯的侵略?這些問題都不好解答,但是我們必
須討論這些問題。”
“這些問題你同周總理去談,我只談哲學問題。”毛澤東和任何人談話都是緊緊掌握
主動權的,他決不跟著別人談話的思路走。
機智的尼克松馬上轉換話題:“主席先生,我讀過你的一些言論,懂得‘只爭朝夕’。”
當翻譯介紹,總統引用了主席的詩詞時,毛澤東臉上露出了笑容。在中國,引用毛
的話是表示對他的尊重。
尼克松說:“我還想說明一點,就個人來講—總理先生,我這也是對你說的—你們不
了解我。既然不了解我,你們就不信任我。你們會發現,我絕不說我做不到的事。我做
的要比我說的多。我要在這個基礎上同主席,當然也要同總理,進行坦率的會晤。”
毛澤東說:“‘只爭朝夕’,我這個人說話像放空炮。比如這樣的話:‘全世界人民團
結起來,打倒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和各國反動派!’”
“像我這種人。”尼克松微笑著引火燒身。
“你,作為個人,也許不在打倒之列。”毛澤東又指指基辛格:“這個人也不屬于被
打倒之列。如果你們都被打倒了,我們就沒有朋友了。”
“主席先生,我們大家都熟悉您的生平。你出生于一個很窮的家庭,結果登上了世
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一個偉大國家的最高地位,我也出生于一個很窮的家庭,登上了一
406

個很偉大國家的最高地位。歷史把我們帶到一起來了。我們具有不同的哲學,然而都腳
踏實地來自人民,問題是我們能不能實現一個突破,這個突破將不僅有利于中國和美國,
而且有利于今后多年的全世界。我們就是為這個而來的。”
在美國總統起身告辭的時候,毛澤東說:“你那本《六次危機》寫的不錯。”
這次會見,原計劃 15 分鐘,實際上談了65 分鐘。毛澤東大病未愈,但思想敏捷,
談鋒甚健。臨別,毛澤東送到書房的門口。他腳擦著地毯慢慢挪動腳步,要是在前幾年,
他會送客到院子門口目送客人登上汽車的。
尼克松也學了中國式的奉承:“看上去主席先生的氣色很好。”
“那是騙人的。”毛澤東聳了聳肩膀。
第二天,全中國各大報都在頭版上用半個版面,刊登毛澤東會見尼克松的大幅照片,
以及周恩來總理在機場迎接尼克松總統,總統面帶笑容伸著右手走過來的照片、8 億中國
人民才從林彪叛逃事件的驚詫中鎮定下來,一看這天的報紙,有一種天朝大國的自豪感。
世界上頭號帝國主義強國不承認中國凡25 年,如今它的總統來到北京,像來朝覲一樣。
中國人民在世界上站立起來了,在這一天老百姓這種感情特別強烈。林彪算什么,叛逃
也罷,摔死也罷,無關大局。我們有毛主席,我們有周總理,這兩個人在,中國人民就
有主心骨。毛澤東巧妙地通過尼克松訪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恢復了自己的聲望。馬爾羅
等觀察是敏銳的:毛澤東邀請尼克松訪問北京某“是他國內需要的反映。”
美國人是另一種感情,另一種價值觀念。當周恩來總理回拜尼克松總統的時候,尼
克松、羅杰斯、基辛格在樓廳門口迎接。握手之后,尼克松滿面笑容地走到周恩來身后,
很自然地幫助周恩來脫下呢子大衣。周恩來微笑著感謝總統的有貨舉動。這個場面被隨
團訪問的美國電視記者攝入鏡頭,霍爾德曼安排通過衛星的電視轉播中連續播放好幾次。
美國人民看了電視很贊賞尼克松的做法。好幾家大報在頭版刊登這張美國總統為周恩來
脫大衣的照片。有家報紙評論說:“在美國人民對周恩來表示極大的好感時,尼克松為周
恩來脫大衣,等于發表一篇極為動人的競選演說。。。。。”
在尼克松游覽故宮、長城和杭州的時候,基辛格和喬冠華在賓館中為中美聯合公報
字斟句酌,斤斤計較。最難通過的是“臺灣海峽”,中美立場尖銳對立。
周恩來定下的基調是:“臺灣問題是中美兩國之間的老問題了。華沙會談15 年也一
直僵在臺灣問題上,我必須申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解決臺灣問
題是中國內政;美國軍隊必須撤出臺灣。這三條立場是不變的。”
基辛格與喬冠華,態度時而嚴峻,時而和緩,爭來爭去就卡在這個問題上。基辛格
強調:“我們不能在開始我們新關系時背棄我們的老朋友。”這是美國的基本立場。所以,
想了多少措辭,都因涉及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或一個中國兩個政府,而為中方所堅
決不能同意。最后,基辛格終于在他的助手洛德的幫助下解決了這個難題。基辛格對周
恩來和喬冠華說:“我決定換一種方式表達美國的觀點”:
407

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它對中國人自己和平解
決臺灣問題的關心。考慮到這一前景,它確認此臺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
的最終目標。在此期間,它將隨著這個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逐步減少它在臺灣的武裝力
量和軍事設施。
周恩來重視、回味著這段話的每一個字,臉上露出了笑容:“博士到底是博士,這可
是一項奧秘的發明。”僵局就這樣打開了。
2 月27 日,中美雙方在上海就聯合公報達成了協議。28 日,《中美聯合公報》發表,
這個公報被稱為“上海公報”。
28 日早晨,在上海虹橋機場,周恩來送走了尼克松。
在返回的伊爾-18 總理專機上有位新華社記者問:“總理,有個美國記者報道尼克松
訪華的結果,用乒乓球比分來比喻,21:2,可以報道嗎?”
周恩來哈哈一笑,問:“是哪個記者?”
“美聯社記者卡洛。”
“人家可以那么寫;我們不能那么說。公報只是一個起點,我們要學會把眼光看到
未來。”
美國總統訪華,表面看來,像是番邦國王朝覲天朝大國的皇帝一樣,給中國人民的
自尊心和虛榮心極大的滿足,中國得分多多。實際上,作為美國的全球戰略,這一招是
美國戰勝蘇聯,瓦解社會主義陣營的階段性步驟;這也是對中國進行和平演變的開始。
尼克松—這位溫文爾雅、給中國總理脫大衣的美國總統,影響了20 世紀后期的歷史走向:
蘇聯解散,東歐巨變,中國走向改革開放。美國成了領導世界潮流的頭羊、如果美國要
用軍事手段達成這個戰略目標,得準備犧牲一百萬人,還不一定能夠做得到。尼克松對
自己謀求的目標是底氣十足的,這從他晚年的一部著作《1999 不戰而勝》可以看出來。
又有記者說:“總理,外電評論,這次是你導演的外交杰作。”
周恩來嚴肅地說:“不!不能那樣說。這是主席的英明,主席的功勞。這次乒乓球外
交(注:中美往來是從毛澤東決定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開始的)我就沒看準,是主席
決定的。打開中美關系還是這些英明決策。到底主席是主席,我們是我們。”
功則歸君過則歸己。這就是周恩來。打開中美關系大門,中方主角是周恩來。但沒
有毛澤東的首肯,任憑周有多大能耐,這件事也不能辦,也辦不成;周恩來隨時堅持“功
則歸君”的原則,后來還是差一點被扣上“右傾機會主義”的帽子。


網載 2015-06-02 23:34:06

[新一篇] 第三十四章 將軍百戰聲名裂

[舊一篇] 第三十六章 請鄧小平當“軍師”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