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周易》是本什么樣的書(上)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周易》是本什么樣的書?我想把來龍去脈講一下。

現在,市面上講《周易》的書真是鋪天蓋地,熱心的讀者也人山人海。我不想重復各種老生常談、胡吹神侃,說此書最最符合科學,處處蘊含哲理,如何靈驗,如何神秘,如何放之四海,如何無所不包,如何令各級領導如癡如醉,如何讓成功人士神魂顛倒,如何急廣大群眾之所急,滿足他們的各種需要,如何風靡世界,暢銷海外,引無數老外競折腰,想不承認都沒轍,中國是電腦的故鄉……

下面,我只想講點簡單的事實,供大家參考。

一、《周易》是本講筮占的書

首先,我要告訴讀者,《周易》是一本非常枯燥的書,沒有耐心,絕對讀不下去。大家哭著鬧著,非要讀這本書,主要不是因為它有什么引人入勝之處,而是因為古往今來,人類有兩個興奮點,一是算命,二是看病。這書跟算命有關。

人,活得長不長,運氣好不好,會不會升官發財,大家最關心。如果有一本書能提供答案,那不跟中彩票一樣?占卜,《周易》最古老。大家都說,這書神得不得了。

不錯,《周易》和算命有關。它從一開始就是用來占卜。但我們要知道,中國的占卜可不止這一種,而是五花八門,有很多種。你要了解《周易》,首先就要知道,它是講哪一種占卜,這種占卜和其他占卜有什么不同,在中國的占卜體系中處于什么位置,這就像到超市購物,你要找一下,它是擺在哪家超市哪個貨架上。

以前,我多次說過,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兩大系統。研究人,研究人的行為,古人的智慧是凝聚于兵書;研究自然,向分兩門,一門叫“數術”,一門叫“方技”。前者是研究天地萬物,既包括天文、歷算類的科學知識,也包括各種神秘占卜和原始巫術。后者是研究我們的身體,既包括醫學,也包括各種祝由術和神仙家說。這兩門知識合起來,古人叫“方術”。

方術是中國古代的“自然科學”,不是純之又純的科學,而是迷信加科學的“科學”。科學和迷信都研究自然,對象一樣,屬于同一個知識體系。當時還沒有科學、迷信二分法。我們用古人的想法看問題,毫無疑問,這是當年的“科學”。

司馬遷為方術立傳,有三篇東西:《扁鵲倉公列傳》、《日者列傳》、《龜策列傳》。《扁鵲倉公列傳》講看病,屬于方技。《日者列傳》、《龜策列傳》講占卜,屬于數術。

《周易》講什么?當然是占卜。但同是占卜,“龜策”和“日者”是兩大類。當時的占卜,日者之術講選擇時日,是一大類(后世的通書、黃歷屬于這一類);龜是龜卜,策是筮占,是另一大類。《周易》屬于后一類。

比《史記》晚,《漢書·藝文志》據劉向、劉歆的分類,把數術分為六類:

(1)天文,講占星候氣。

(2)歷譜,講歷法算術。

(3)五行,講選擇時日。

(4)蓍龜,講龜卜筮占。

(5)雜占,講其他占卜和厭劾術(趨吉避兇的巫術)。

(6)形法,講相術和風水。

筮占屬第四類,即蓍龜類。蓍是筮占,龜是龜卜。

首先我們要知道,《周易》的“易”是指筮占。

二、筮占是一種數占

卜、筮是兩種非常古老、非常原始的占卜,早期是結合在一起。至少漢以前,一直結合在一起。《尚書·洪范》如此,《左傳》、《國語》如此,《周禮》等書也如此。即使漢代,卜法已經衰落,《漢書·藝文志》還把它們列為一類,后世史志也沿襲了這一分類,但兩者已經分開。

龜卜和筮占,區別是什么?關系是什么?是個首先需要弄清的問題。

(一)卜

卜是用動物的骨頭占卜,用骨頭的裂紋求取神諭。早期人類認為,動物的骨頭(包括人的骨頭)很靈,可以溝通人、神,特別是龜骨,比其他骨頭更靈。有趣的是,卜龜本身就叫“靈”。

從殷商卜辭到戰國楚簡,古人一直把卜龜寫成“■”,即后來的“靈”字。《龜策列傳》也把卜龜叫“玉靈夫子”。直到明清,卜龜的別名一直是“玉靈”。(■,上雨下龜)

世界上的卜分兩種:一種是冷卜(apyro-scapulimancy),憑骨面的自然裂紋定吉兇;一種是熱卜(pyro-scapulimancy),憑燒過的裂紋定吉兇。

我國的卜屬于后一種。

商周甲骨,占卜前,先要在骨面做鉆鑿。商人的甲骨是圓形鉆、梭形鑿,周人的甲骨是方鑿無鉆。卜人在鉆鑿施火,背面的裂紋呈一縱一橫,“卜”字正好象其形。“卜”這個名字就是這么來的。

中國的卜,以卜材論,又分兩種:一種起源于西北,用鹿的肩胛骨或牛、羊的肩胛骨占卜,一種起源于東南,用龜的背甲和腹甲占卜。前者比后者更古老。商周時期,這兩種卜曾共用過一段。所謂“甲骨文”,就是兼指這兩種卜材上的文字。后來龜卜壓倒骨卜,取代骨卜,卜才專指龜卜。比如司馬遷講的“龜策”(《史記·龜策列傳》)、班固講的“蓍龜”(《漢書·藝文志·數術略》蓍龜類),就是專以龜卜為卜。漢以來,卜主要指龜卜。

(二)筮

筮和卜不同,不是以動物為媒介,而是以植物為媒介,或結草為占,或折竹為占,或用其他竹木小棍代替之。“蓍”字從艸,“筮”字從竹,文字本身也足以說明其材質。

有一種草,古代很有名,這就是蓍草,學名叫Achillea sibirica,英文叫yarrow,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亞和中國北方。褚少孫說,取蓍草,百莖共生一根,莖長一丈者為上,其次八十莖、莖長八尺,退而求之,滿六十莖、莖長六尺也就不錯了(《史記·龜策列傳》)。

讀《龜策列傳》,我們可以知道,用蓍草占卜,有神秘含義。褚少孫說,漢代有一種傳說,“下有伏(茯)苓,上有兔絲;上有搗蓍,下有神龜”,它是把蓍、龜扯在一起。但這種神秘的東西,其實并不神秘。實際上,它只是充當算籌,古人也可以用其他種類的草棍、木棍、竹棍代替之。

古人用竹木小棍當算籌,叫“籌”、“策”、“算”。算籌是最古老的計算工具。計算用這種東西,占卜也用這種東西。

卜、筮是商代最重要的占卜,兩周時期也如此。商周時期,往往把卦畫刻在甲骨上,就是卜、筮并用的證明。

早期,卜、筮并用,一般都是先卜后筮。如果卜、筮發生矛盾,怎么辦?《左傳》有段話,是講這個問題:

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從筮。”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且其繇曰:‘專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必不可。”弗聽,立之。(《左傳》僖公四年)

原文說,晉獻公要立驪姬為夫人,先卜不吉,后筮吉,兩者發生矛盾。獻公寧愿相信筮的結果,說還是照筮的結果辦吧,因為這更符合他的愿望,但卜人卻堅決反對,他說,如果卜、筮發生矛盾,應該相信卜。所謂“筮短龜長”,是說卜比筮更有優先權。

古人說,卜比筮有優先權,可能與卜更古老有關,但原文“短”、“長”并不是說年代短長。

卜與筮誰更古老,要看考古發現。

考古發現,骨卜確實很古老,新石器時代就有,距今5000多年,但龜卜晚,大約商代中期才有。筮占,目前發現的數字卦,年代最早是商代晚期。

卜、筮有三要素,一曰象(卜曰兆象,筮曰卦象、爻象),二曰數(卜不用數,筮曰筮數),三曰辭(卜曰卜辭,筮曰卦辭、爻辭,統稱繇辭)。象靠看,數靠算,辭是對占卜的解釋和判斷。《左傳》僖公十五年:“龜,象也。筮,數也。”龜主象,筮主數。筮的特點,主要在于算。

筮起于算,可從文字學加以探討。

《說文解字·竹部》有兩種算。一種是算籌的算,“筭,長六寸,從竹從弄,言常弄乃不誤也”;一種是計算的算,“算,數也。從竹從具,讀若筭”。但秦漢簡牘,計算的算和算籌的算往往不分,都寫成“筭”。《孫子·計》:“夫未戰而廟筭勝者,得筭多也;夫未戰而廟筭不勝者,得筭少也。多筭勝少筭(不勝),而況于無筭乎!”今本如此,銀雀山漢簡本也如此。后世“算”行而“筭”廢,大家還以為“算”是本字,“筭”是“算”的通假字,這是理解反了。其實,“筭”與“■”(“筮”的早期寫法)很可能是同一字。比如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不可卜筭”,就讀“不可卜筮”。二者不但字形相近,讀音也接近(筮是禪母月部字,筭是心母元部字)。(■,上筮下廾)

易”是什么意思?古人釋“易”,有一名三義之說:易簡、變易、不易(出《易緯·乾鑿度》和鄭玄《易贊》、《易論》)。其實,“易”的本義是變易,指數變、爻變和卦變。其他含義皆由此引申。

筮占是以擺弄算籌,排列組合為占,面對的是無窮無盡的變數。古人認為,自其變者而觀之,固可“易”(變易);自其不變者而觀之,也可稱“易”(不易)。易數是代碼,易象是符號,如果用象數指代天下萬物,執簡御繁,以不變應萬變,則百姓日用不窮,這也是一種“易”(簡易)。

總之,筮占是一種數占(numerology),它玩的是數。

三、《周易》的源頭:數字卦

易”是筮占。筮占有很多種,《周易》只是筮占中的一種。《周易》之外有易,《周易》之前也有易。

《周易》的源頭是什么?傳統說法是:上古伏羲畫卦,中古文王重卦,下古孔子作《易傳》。《漢書·藝文志·六藝略》易類小序(下省稱“班序”)叫“人更三圣,世歷三古”。

伏羲畫卦,指伏羲發明八卦。班序引《系辭》為證。《系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是講“上古圣人”。

文王重卦,指文王以八卦相疊,作六十四卦。漢人常說“文王拘而演《周易》”,說紂王把文王關在羑里,他在監獄里憂心如焚,發明了《周易》,算出自己要革商朝的命。《系辭下》:“《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系辭下》:“《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班序說:“至于殷、周之際,紂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諸侯順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効,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更明確以《周易》上下篇為文王所作。這是講“中古圣人”。

孔子作《易傳》,是古代成說,起碼漢代的人都這么講。如《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漢書·藝文志·六藝略》易類小序也說:“孔氏為之《彖》、《象》、《系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這是講“下古圣人”。

這三個層次是三筆糊涂賬。

第一個層次,是前《周易》時代。古人上窮荒渺,實在說不清,就把發明權推給上古帝王。伏羲是最老牌的帝王,當然有資格。古史傳說有這么個套子,不足為奇。

第二個層次,是《周易》出現的年代。《系辭》設問,只是推測,推測它的出現可能在殷周之際。

第三個層次,是《易傳》出現的年代。漢人為什么說孔子作《易傳》,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有很多“子曰”。“子曰”當然指孔子說。此說,前人信之不疑,今人疑之不信。不信的源頭是歐陽修的《易童子問》。

這三筆糊涂賬,都要經受考古學的檢驗。這里先談第一個層次。

現在研究前《周易》時代,最受關注是數字卦。

數字卦,北宋就有發現,但宋人讀不懂。這種卦畫,甲骨、銅器、陶器、石器,各種材質的出土物上都有,現在經學者收集,已經超過一百個例子。

數字卦的上限在什么時候,現在還不能講死,僅就現有發現看,至少可以早到商代,肯定比《周易》早。這種符號,很長時間里,一直是個謎,后經學者反復討論,特別是由張政烺論證,局面才被打開。

現在,多數學者認為,這種數字卦才是筮占的背景。

中國早期的數字卦是用一、五、七、九表示陽爻,六、八、十表示陰爻,除二、三、四被省去(積畫為之,豎寫則無法分辨,故省去),或隱去(以奇偶之變,藏在其他變數的后面),所有個位數全有,所以我叫“十位數字卦”。它與《周易》不同。《周易》只有九、六之數,今本九用陽爻表示,六用陰爻表示。簡帛文本,陽爻一律作一,陰爻一律作八,估計就是從“十位數字卦”變出。后面這種卦也是數字卦,但只用兩個數,不用其他數,所以我叫“兩位數字卦”。

十位數字卦,戰國楚簡(如天星觀楚簡、包山楚簡、葛陵楚簡和最近發現的清華簡)上有,[]四川理縣出土的西漢陶罐上也有。[]可見,即使《周易》出現后,它也還在使用,新舊一度并行。

兩位數字卦,最后被斷連式的陰陽爻代替,年代比較晚。目前最早的發現是:

(1)樂浪式盤。1925年朝鮮樂浪遺址王盱墓出土的式盤,上面配有八卦。卦畫作斷連式,卦位屬于宋易所謂的后天卦。此墓,年代在東漢明帝末或章帝前后(大約公元70-80年前后)。

(2)熹平石經。原本立于漢魏洛陽城的太學遺址,毀于董卓之亂。宋以來不斷有殘石出土,上面也有這種卦畫。熹平石經刻于東漢靈帝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公元175-183年)。

看來,大約到東漢時期,這兩種數字卦才最終退出歷史舞臺,我們才有橫畫斷連的陰陽爻。

關于數字卦,目前學界還有不同意見。十位數字卦,其筮法仍是謎,策數多少,分組如何,肯定不同于《周易》(“大衍之數五十”肯定得不出十個數)。十位數怎么變兩位數,也是個謎。張政烺說得好,我們發現的頂多是撲克牌,怎么玩,不知道。問題還要做進一步討論。但毫無疑問,《周易》只是流,不是源。

《周易》和數字卦是什么關系,從理論上講,可以有兩種假設:

一種可能是,兩者有關,皆以數占為背景,陰陽爻是從兩位數字卦來,兩位數字卦十位數字卦來。這是張政烺的看法。

一種可能是,兩者無關,《周易》的陰陽爻與數字是從其他源頭發展而來,和數占的大背景沒關系。這是金景芳、李學勤的看法。

我認為,從筮占源于數占的大背景看,從十位數字卦早于兩位數字卦看,從古本《周易》卦爻的寫法仍作一、八看,從斷連式陰陽爻出現比較晚看,前說比后說更有說服力。

四、《周易》:孔子選定的經典

中國早期,卜、筮并行,兩者都有地區差異。殷人的卜與周人的卜不同,殷人的筮也與周人的筮不同。《周易》,顧名思義,是周人的易。商代有周邦,周代分東西周,西周、東周都是周。

《周易》的周是哪個周,現在的考古材料還無法回答。文獻,《詩經》、《尚書》都沒提到《易》,我們只能從《周易》本身找內證。

《周易》本身,大部分內容是講卦象、爻象和吉兇悔吝,沒有具體史事可考。但它有八條材料,可資斷代:

(1)《大壯》六五:“喪羊于易,無悔。”(涉及王亥)

(2)《旅》卦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后號咷,喪牛于易,兇。”(涉及王亥)

(3)《既濟》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弗用。”(涉及武丁)

(4)《未濟》九四“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涉及武丁)

(5)《泰》卦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涉及帝乙)

(6)《歸妹》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涉及帝乙)

(7)《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涉及箕子)

(8)《晉》卦卦辭:“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涉及衛康叔)

1929年,顧頡剛先生就是據此把《周易》的年代定在“西周初葉”。這八條材料,涉及五個人:王亥、武丁、帝乙、箕子、康侯。“喪羊于易”、“喪牛于易”,前人讀不懂,顧先生考證,是講有易殺王亥,取其牛、羊。王亥是殷先公,年代最早。“高宗伐鬼方”,高宗是殷王武丁,也比較早。“帝乙歸妹”,顧先生考證,是殷王帝乙嫁有莘氏女太娰于文王,年代在文王時。“箕子之明夷”,箕子是紂王的叔叔,武王克商后仍在,比較晚。“康侯用錫馬蕃庶”,前人不懂,顧先生考證,康侯是衛康叔。衛康叔,周公攝政時封衛,年代最晚。[]最近,清華楚簡《系年》披露,康叔初封在“庚丘”,庚丘就是康。

這五個人,前人只知道武丁、帝乙和箕子是誰。其中箕子最晚,正好跨了兩個朝代。《系辭》的作者大概就是以箕子定年,所以推測《周易》作于殷周之際,大概跟文王、殷紂的時代相當。馬融、陸績已指出,《周易》爻辭多文王以后事。顧先生說《周易》作于“西周初葉”,要比“殷周之際”更準確。

另外,顧先生還提到《周易》中的“王”,認為是泛指周王。這也很正確。

《周易》中有19個王字。它們,除“王母”一詞是親屬稱謂,其他18個王字是什么王,前人有爭論

《周易》提到的“王”,有兩處和地名有關,非常重要。一處作“王用享于西山”(《隨》卦上六),一處作“王用享于岐山”(《升》卦六—四)。朱駿聲說,“西山,岍、隴諸山,其尊者為吳岳”,“岐山,歧出之山,在雍州境內,《詩》所云‘天作高山’也”。“西山”指什么山,固然可以討論,但岐山很清楚,應指今陜西岐山縣北的岐山。這是周人的老家。

這兩處的王,是否為文王,我不敢說,但毫無疑問,肯定是周王。

關于西周,多說無益,我只能講這么多。

東周時期,情況不一樣。當時,《周易》大行,沒人懷疑,當時有《周易》。

古書引《周易》,《左傳》、《國語》,材料最豐富,有22條。《周易》這個書名,最早就是出現在《左傳》,前后達十次之多。《國語·晉語四》也提到這個書名。當時的《周易》,從《左傳》、《國語》的引文看,與今本大體相同。

另外,《周易》這個書名也見于《周禮·春官》的《大卜》、《簭人》。在《周禮》中,它與《連山》、《歸藏》并列,號稱“三易”。

當時,《周易》有三個特點,我們要注意:

第一,《左》、《國》筮例,總是卜、筮并用,這在當時是最顯赫的占卜。

第二,當時的占卜,總是先卜后筮,筮不如卜。古人相信,燒龜殼比擺小棍更靈驗,也更便捷。

第三,當時的筮占,雖兼用三易,但《連山》、《歸藏》,地位不如《周易》。《周易》已取上升趨勢,但還沒有達到“唯我獨尊”的地步。

《連山》、《歸藏》什么樣?二書失傳已久,只有少數佚文保存,難免引起各種懷疑和猜測。1993年王家臺秦簡《歸藏》的出土真是石破天驚。它可以證實,古書佚文還是很有來頭,相當可靠。雖然,它只是填補了一個空白,但舉一反三,卻完善了我們從古書中得到的印象。

三易的關系是:

(1)它們有相似的揲蓍方法:《周易》用九、六之數,以變為占,《連山》、《歸藏》用七、八之數,以不變為占,七、八、九、六都在“大衍之數”的范圍內。

(2)它們的卦數也相同,“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周禮·春官·大卜》)。

(3)它們都用陰陽爻,《周易》的三個出土古本(上博楚簡本、馬王堆帛書本和雙古堆漢簡本)是以一、八表示,王家臺秦簡《歸藏》是以一、六表示。

(4)《周易》首乾,《連山》首艮,《歸藏》首坤,卦序不同,但王家臺秦簡《歸藏》可以證明,它們的卦名有對應關系,相同相近的卦名有相似的爻象。

(5)三易的卦象,其指代和引申的含義也彼此相似。

當然,三易也有差別。差別比較大,主要是卦爻辭。《連山》、《歸藏》,人物比《周易》多,很多人物都是傳說人物。這些人物,有些固然早于周,但《歸藏》居然有周武王、周穆王。可見《連山》為夏易、《歸藏》為商易的說法不可靠,三易是平行關系,而不是前后關系。三易并占,就像我們用花色不同的四組牌或幾副牌同時打撲克,只是增加了更多的變數而已。

我們要注意,《周易》后來居上,壓倒卜,壓倒其他筮,成為聲名顯赫、唯我獨尊的經典,這與孔子的選擇有關。六經是選擇的結果,當時也有選學。

春秋時代,貴族教育有大變化。老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全是訓練武士的課程,它看重的是軍禮、武德和軍事技能的訓練。學書與劍,主要是劍,而不是書。申叔時九藝,倒是強調書,但九門課程,里面沒有易,孔門六藝,詩、書、禮、樂、易、春秋,其中才有易。這種新六藝,不光是六門課,也是六類書。《周易》是孔門六經之一。

孔門的經典,有些是古典,有些是新典。

古典是三大經典:《詩》、《書》、《易》。《詩》是當時的文學經典,《書》是當時的歷史經典,《易》是當時的哲學經典。文、史、哲,各一部經典。

新典主要是孔子時代的書。比如《春秋》,和《尚書》不同。《尚書》是古代史,《春秋》是當代史。這樣的書,當時很多(申叔時九藝,多數都可歸入史書類),孔子選定的是《魯春秋》。《魯春秋》是當時的“國史大綱”。還有些書,則和禮、樂有關。禮、樂,也多半是當時的禮、樂。禮、樂之用,在于操演。演禮奏樂,不一定靠書,即便有書,也早不了。《儀禮》的年代不會太早。

魯為周公之后,周封伯禽于曲阜,“備物典冊”存焉(《左傳》定公四年)。《左傳》昭公二年,韓宣子觀書于魯太史,見《易象》與《魯春秋》,驚呼“周禮盡在魯矣”。孔子對這兩部書一定很熟悉。

孔子學《易》,有明確記載。孔子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50歲,現在叫中年,當時可是老大不小,完全可以叫“老”。這是他出仕的前一年。馬王堆帛書《要》和《昭力》都有“孔子老而好易”之說,兩者都是放在孔子和子貢的對話中講。子貢是孔子周游列國時才收的徒弟,他們的談話,如果可信,時間更晚。司馬遷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緯)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他也許聽說過類似的故事。

孔子宗周,對《周易》情有獨鐘。卜筮之書,他只選筮,不選卜;筮有三易,他只選《周易》,不選《連山》、《歸藏》。這個選擇,意義非常大。從此,才有《周易》獨大的局面。

五、《易傳》的出現

《周易》經傳,經出西周,傳出后人,二者有時間差,沒問題。問題是,經和傳,在思想上是什么關系,有人說一致,有人說不一致。

五經,經傳結合最緊密,無過《周易》、《春秋》,如果棄傳讀經,經必索然無味,讓人昏昏欲睡。但《易傳》的解釋是不是符合《周易》本義,這是另一個問題。

《易經》,古本出土,年代最早,目前是上博楚簡《周易》,和今本相當接近,但沒有發現《易傳》。

《易傳》,古本出土,年代最早,目前是馬王堆帛書《易傳》,只有《系辭》和《說卦》的頭兩章。

《易傳》有“孔子曰”。信者說《易傳》是孔子作,根據這三個字;疑者說《易傳》不是孔子作,也根據這三個字。其實,這三個字只能說明,《易傳》是孔門后學轉述孔子的思想,準不準,不敢說,有沒有依托,不敢說。我們只能說,孔門后學說,他們是在傳達孔子的思想。

《易傳》的年代,一定在西漢前,下面有討論,沒問題。但早到多早,不好說。我們的估計是,早,早不過孔子死;晚,晚不過荀子卒。孔子死,在春秋末年,下面馬上就是戰國。荀子活到戰國末年,卒年已入秦。大致范圍總在戰國時期。

漢代,五經之立,《易》為先,《易》居群經之首。后世的九經、十三經皆遵而不改。

《漢書·藝文志》著錄的《易經》,今文三家,施、孟、梁丘所傳皆十二篇。這十二篇都是由《易經》上下篇和《易傳》十篇構成。當時所謂的《易經》,都是兼包經傳。馬王堆帛書《衷》篇,最后一段三引“《易》曰”,皆出《系辭下》,班志引《易》16次,也全部出自《易傳》。漢魏的古書都這么引。

《易經》分上下篇,自漢已然,今本是上篇30卦,下篇34卦。

《易傳》有十篇,也是自漢已然,今本前五篇,插附經內,是分卦而敘;后五篇,則列附經外,形同附錄。

《易傳》,漢代也叫《易大傳》。如《史記·太史公自序》引《易大傳》,作“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涂”(出自司馬談《六家要指》),就是《系辭下》的話,這種傳,不同一般的傳,漢代是當經看待。

《易緯·乾鑿度》稱《易傳》為“十翼”,意思是十篇讀《易》的輔助材料。漢有十翼是沒有問題的。

十翼,舊本以《彖上》、《彖下》、《象上》、《象下》、《系辭上》、《系辭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為序(孔穎達《周易正義》卷首第六論《夫子十翼》引一家說)。今本把《彖》、《象》、《文言》插附經文,據說是鄭玄根據費氏本改的(《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髦傳》)。

這十篇,《彖上》、《彖下》以分析卦象結構為主,蒹釋卦名、卦義。《象上》、《象下》則通釋卦辭(孔穎達叫“大象”)和爻辭(孔穎達叫“小象”)。《系辭上》、《系辭下》具有通論性質,兼說易理、易史。這三種六篇,漢人最重。

其他四篇,都是單篇,先講乾/坤二卦,再講八卦,再講六十四卦,層層遞進。《文言》是講乾、坤二卦,《說卦》是講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序卦》是講六十四卦之序,《雜卦》是打亂這個次序,一對一對講。

研究《易傳》,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不可不讀。它包括七篇古書,這七篇古書是由三塊帛組成:(一)第一塊是《六十四卦》和《二三子問》。

《六十四卦》,相當《易經》,但卦序不同。篇題是整理者擬補。

《二三子問》,是孔子答弟子問,“二三子”有誰,原文沒說。此篇有三組問答,所有回答,幾乎都是由“孔子曰”加“《易》曰”(或“《卦》曰”)而構成。此篇不在今本《易傳》內。篇題也是整理者擬。

(二)第二塊是《系辭》和《衷》。

《系辭》,篇題在篇尾,殘泐,不分上下篇,包括今本《系辭上》1-15、17-20章和今本《系辭下》1-8、11和18章,[]缺今本《系辭上》16章(“大衍之數”章)和今本《系辭下》9、10、12-17章。

《衷》,篇題是原有(舊題《易之義》)。主要講六十四卦的主旨和卦德,可以當作讀《易》提要。包括今本《說卦》1、2章和《系辭下》15章、16章的一部分和17章

第三塊是《要》、《繆和》、《昭力》。

《要》,篇題是原有。內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今本《系辭下》9、10、12、13和16章的一部分,還有17章。第二部分講“夫子老而好《易》”,第三部分論《損》、《益》之道。后兩部分不在今本《易傳》內。

《繆和》,篇題是原有。內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孔子答弟子問(答繆和、呂昌、吳孟、莊但、張射、李羊問),第二部分是一組“子曰”,第三部分是和卦義有關的故事,也不在今本《易傳》內。

《昭力》,篇題是原有。內容分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孔子答昭力問,也不在今本《易傳》內。

上述七篇,除第一篇,學者都叫《易傳》。但這六篇,只是學易者的叢抄。其中與十翼本有關,只有《系辭》和《衷》、《要》的一部分。這三篇,除兩段見于《說卦》,全部見于今本《系辭》,除了沒抄“大衍之數五十”章,幾乎可以湊成《系辭》的全篇,可見帛書《易傳》主要是《系辭》和《說卦》的頭兩章。其他三篇,不屬十翼本。

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出土地在長沙。抄寫年代,至少在漢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以前,相當早。著作年代,肯定還要早。

孔子以來的易學傳授,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是孔子-商瞿(子木)-馯臂(子弘)-矯疵(子庸)-周豎(子家)-光羽(子乘)-田何(子莊)。商瞿是魯人,馯臂,矯疵是楚人,周豎是燕人,光羽、田何是齊人。傳播路線,是以魯為中心,先南傳于楚,再北傳于齊。馯臂-矯疵是南派的代表,周豎-光羽-田何是北派的代表。子弘,《漢書·儒林傳》作子弓。子弓是荀子的老師。

《易傳》各篇和南北兩派是什么關系,和荀子是什么關系,耐人尋味(注意:齊、楚是陰陽家和道家活躍的地方,荀子曾游學稷下)。

李學勤說,秦不禁易,《易》得獨存,但《易傳》是儒家書,肯定是禁而復出。帛書是楚地出土,內有《繆和》、《昭力》篇,繆和、昭力是楚人。他推測,帛書《易傳》很可能是是戰國楚人的作品。

張政烺,意見不太一樣。他為《繆和》寫注,于楚人、秦人二說,語存猶疑,但更傾向這是秦人所作,認為繆和問教的“先生”是漢初傳易者,作者是秦人。這種估計,比較保守,似乎不如前說更合理。

前面,我們說過,孔子時代,《詩》、《書》、《易》是三大經典,儒門傳記引書,主要是這三種。引《詩》,有“子曰《詩》云”體,引一段孔子的話,引一段《詩經》,互相搭配著講。引《書》,往往以“子曰”加《尚書》某篇的篇名。引《易》,往往以“子曰”加“《易》曰”。比如《禮記》的《表記》、《坊記》、《緇衣》就是如此。有人已指出,這三篇與《易傳》最接近。[]的確,“子曰”加“《易》曰”是《易傳》文體的一大特點。

《易經》像萬花筒,只有幾個小石子,搖一搖,就能變出很多花樣。它篇幅短,內容抽象,最適合做各種各樣的發揮。《易傳》就是年代最早的一種發揮。此書,從表面看,只是解釋《易經》,但同時也是創造,它為《易經》注入了新的生命。



網載 2015-08-23 08:38:36

[新一篇] 這是一個告別的季節

[舊一篇] 李零:《周易》是本什么樣的書(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