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秤座的文藝大咖們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1901年9月23日—1986年1月10日),捷克作家、詩人、記者,198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9歲發表反映工人苦難生活的處女詩集《淚城》,一舉成名,成為捷克共和國時期的文壇重將。1944年出版《石橋》,收錄大量揭露、抨擊法西斯侵行罪行的詩歌。

塞弗爾特一生筆耕六十多年,發表卅余部詩集。犖犖大者有《全部的愛》、《夜鶯唱得多難聽》、《信鴿》、《從膝上落下的頻果》、《維納斯之手》、《到了,春天》、《把燈關上》、《滿是泥土的鋼盔》、《母親》、《哈雷慧星》、《皮卡迪利的傘》。他的詩作兩次獲捷克斯洛伐克“克利門特·哥特瓦爾德”國家獎。

雷·查爾斯(Ray Charles,1930年9月23日—2004年6月10日),本名雷·查爾斯·魯濱遜(Ray Charles Robinson),美國靈魂音樂家、鋼琴演奏家,是節奏布魯斯音樂的先驅。他是第一批被列入搖滾名人堂的人物之一,《滾石雜志》亦把他列為“100個最偉大的藝人”中的第10位。法蘭克·辛納屈稱他為“音樂界唯一的天才”。

湯顯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義仍,號海若、清遠道人,晚年號海若士,一作若士。繭翁,齋名玉茗堂,江西臨川人,漢族江右民系。中國明代末期戲曲劇作家及文學家,被譽為與莎士比亞同期及影響力相等的偉大文學家。著有《紫簫記》(后改為《紫釵記》)、《牡丹亭》(又名還魂記)、《南柯記》、《邯鄲記》,詩文《玉茗堂四夢》、《玉茗堂文集》、《玉茗堂尺牘》、《紅泉逸草》、《問棘郵草》,小說《續虞初新志》等。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簡稱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一位美國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作家,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美國作家之一。

其最著名的小說為《了不起的蓋茨比》,此書堪稱美國社會縮影的經典代表,描述1920年代美國人在歌舞升平中空虛、享樂、矛盾的精神與思想。費滋杰羅一生為兩樣東西所困:一是才華,一是金錢,他都曾一度擁有,最后又全部失去。他死的時候,評論家都批評他生活腐化、自暴自棄,所以短壽,浪費了自己的才華。費滋杰羅一生總共寫了4部長篇小說,150篇短篇小說。

趙樹理(1906年9月24日—1970年9月23日),原名趙樹禮,山西沁水縣尉遲村人,中國現代小說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和長篇小說《三里灣》等。趙樹理的小說多以華北農村為背景,反映農村社會的變遷和存在其間的矛盾斗爭,塑造農村各式人物的形象, 趙樹理開創的“山藥蛋派”,成為新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最有影響的文學流派之一。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本名萬家寶,字小石,小名添甲,是中國現代劇作家以及戲劇教育家,他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曹禺這個筆名是取自他本姓繁體“萬”字,拆為“草字頭”和“禺”,草字頭換為曹,“萬”就成了“曹禺”。

代表作包括其處女作《雷雨》、還有《原野》、《日出》、《北京人》。曹禺的《雷雨》在上海曾轟動三年,茅盾賦詩曰:“當年海上驚《雷雨》”。

曹禺的戲劇,標志中國話劇藝術漸趨成熟,推動了話劇創作水平的提高和發展。他從大量外國文學汲取現實主義的營養,創造眾多呼之欲出的人物,豐富了中國現代文學。

佩德羅·阿爾莫多瓦爾·卡瓦耶羅(1951年9月25日—),著名西班牙電影導演、編劇和制作人。于2001年成為美國文理科學院榮譽成員,因為藝術成就于2009年獲得哈佛大學授于榮譽博士學位。被稱為路易斯·布紐爾之后最有影響的西班牙導演,其作品具有爭議性,著重表現欲望、暴力、宗教等議題,并通過鮮艷的色彩,展示出一種后現代的審美眼光以及對權威的極大藐視。

他的電影敘事錯綜,情節夸張、戲劇化,風格呈現濃烈的艷麗色調,并融入流行文化、歌曲、性嘲諷等元素。他的作品長期關注女性、社會邊緣人和中下階層人民,探索欲望、愛、死亡、親情與性別認同等領域。

導演作品由《活色生香》《關于我母親的一切》《不良教育》《回歸》等。

顧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生于北京,父親是著名詩人顧工,顧城寫詩功力深厚不但新詩了得還精于寫舊體詩及創作寓言故事詩 ,顧城是朦朧詩主要代表人物,顧城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早期的詩歌有孩子般的純稚風格、夢幻情緒,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詠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后期隱居激流島,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蘭寓所因婚變,殺死妻子謝燁后自殺。身后留下大量詩、文、書法、繪畫等作品。作品譯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種文字。

主要著作:《一代人》《城》《水銀》《五人詩選》《顧城童話寓言詩選》《顧城詩選》《顧城的詩》《顧城新詩自選集》《顧城散文選集》《英兒》《顧城詩全編》《走了一萬一千里路》《顧城文選·別有天地》《無名小花》《北島顧城詩選》《海籃》《回家》。

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樟壽,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于世,浙江紹興人,為20世紀中國的重要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山巨匠。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以小說創作起家。1918年在《新青年》雜志發表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開山之作,影響深遠。其后,魯迅連續發表多篇短篇小說,后來編入《吶喊》、《彷徨》兩個短篇小說集,分別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魯迅逐漸放棄了計劃中的長篇小說創作,轉向雜文寫作。魯迅后期小說結集為《故事新編》。

魯迅的小說數量不多,但意義重大,名篇迭出。他前期的小說往往沒有離奇曲折的劇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層百姓生活為主,注重細節描寫,能在點滴間以白描手法鮮明刻畫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變化。主要表現底層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艱辛。“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后期作品則以借歷史典故映射現實生活,風格從容充裕、幽默灑脫,大異前期。

代表作有《阿Q正傳》、《祝福》、《孔乙己》、《故鄉》等。

魯迅首創了以論理為主,形式靈活的新文體——“雜文”,并將之發揚光大。他的雜文數量極多,題材廣泛,形象鮮明,論辯犀利,文風多變,毛澤東譽之為“匕首”和“投槍”(匕首投槍一說本于魯迅《南腔北調集》中的《小品文的危機》),深入揭示了當時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問題。代表作有《二心集》、《華蓋集》等。

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納(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國小說家、詩人和劇作家,為美國文學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意識流文學在美國的代表人物。在其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寫作了19部長篇小說、125篇短篇小說、20部電影劇本、一部戲劇,約克納帕塔法系列小說是其中的代表。1949年,他因為“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羅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1901年9月25日—1999年12月18日)是一位法國電影導演,對于電影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早年曾學習繪畫,二次大戰時成為戰俘一年,其間接觸了電影膠卷,引發其對電影之興趣。

1951年開始執導電影。其首部作品《鄉村牧師日記》就成功揚威威尼斯影展;1956年拍攝的《死囚越獄》也獲得了康城影展獎項。

作品:《鄉村牧師日記》《死囚越獄》《扒手》《祖安的嘗試》《小蒼蠅》《做夢者的四個晚上》《湖里的蘭西洛》《邪惡可能性》《金錢》。

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OM(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美國/英國詩人、評論家、劇作家,其作品對二十世紀乃至今日的文學史上影響極為深遠。1948年,60歲的艾略特迎來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榮譽——諾貝爾文學獎。

瑪麗亞·格拉齊亞·科西馬·黛萊達(1871年9月27日—1936年8月15日),意大利薩丁島自然主義流派作家,1926年憑作品《邪惡之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890年出版的《Nell'azzurro》被視為她的第一部作品。1895年《Anime oneste》和1900年《Il vecchio della montagna》等作品出版后,評論家開始關注黛萊達的作品。

1903年出版的《Elias Portolu》標志著黛萊達正式踏上成功之路,她的代表作品有《灰燼》(Cenere,1906年)、《母親》(La Madre,1920年)、《離婚之后》(Naufraghi in porto,1920年)、《科西瑪》(Cosima,1937年)等。

劉德華 ,MH,JP(Andy Lau Tak-wah,1961年9月27日—),香港著名演員兼歌手,1990年代獲封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之一,也是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獲獎最多的香港歌手;電影方面他已三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并獲得兩座金馬獎影帝,截止2013年參演超過140部電影。現在是映藝集團的老板,作為投資人參與制作了20多部華語電影。

1999年,劉德華獲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榮譽,2000年11月則順利榮登“世界十大杰出青年”,成為獲此殊榮的少數幾位香港藝人。2006年7月7日,香港演藝學院因他“是香港最受尊重和喜愛的演藝名人之一,對香港電影及音樂貢獻良多。其嚴謹專業的工作態度,足以成為年輕人的典范”,并且為了“表彰他在表演藝術方面的成就”而授予劉德華榮譽院士稱號,他也因此成為少數幾位獲此榮譽的香港藝人之一。

劉德華篤信佛教,法號“慧果”,熱心公益,時常參與慈善活動。2008年,劉德華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2010年4月23日,劉德華獲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并担任副理事長。2013年12月8日,又當選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副會長。2010年5月2日,劉德華獲頒第十二屆“世界杰出華人獎”同時獲頒授加拿大紐奔馳域藍仕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孔丘,(前551年—前479年3月9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后代敬稱孔子。生于魯國陬邑,幼年喪父,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學家,曾在魯國担任政府要職。為易學、儒學和儒家的創始人。 但是孔子提倡建立等級森嚴的制度,不論禮儀,音樂,建筑等都要符合使用者的身份,這些思想經過后世弟子的加以渲染變成了,流行漢文化的地區專制,不平等,等等弊端。一直到歐洲入侵中國和流行儒家的國家,致使思想自由不用局限在孔子儒家思想。孔子儒家的太極、理、氣和人文思想對西方也產生了深刻影響。

孔子在世時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由董仲舒倡議,漢武帝施行“獨尊儒術”政策,后世統治者陸續尊稱孔子為圣人、文圣、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先師、萬世師表。

普羅斯佩·梅里美(1803年9月28日—1870年9月23日),法國現實主義作家,中短篇小說大師,劇作家,歷史學家。他的代表作《卡門》經法國音樂家比才改編成同名歌劇而取得世界性聲譽,“卡門”這一形象亦成為西方文學史上的一個典型。

丁托列托(Tintoretto,1518年9月29日—1594年5月31日),真名 Jacopo Comin,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最后一位偉大的畫家,和提香、委羅內塞并稱為威尼斯畫派的“三杰”之一。他的恢弘風格被稱為“瘋狂熱情的”,他戲劇性地利用透視和光線效果,使他成為巴洛克藝術的先驅。

米格爾·德·塞萬提斯·薩維德拉(1547年9月29日—1616年4月23日),西班牙小說家、劇作家、詩人。他被譽為是西班牙文學世界里最偉大的作家。評論家們稱他的小說《堂吉訶德》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同時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米蓋爾·德·烏納穆諾(186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31日),西班牙著名作家、哲學家,98年一代(Generation of '98)代表作家。他是一個天主教徒。“那驚悸顫動不定的思想與吊詭冗長的文字表現,造成豐盈激情的詭論,也標示了他獨特的風格。”

著作列表:小說:《迷霧》、《亞伯·桑切斯》,《殉教者圣曼奴埃爾·布埃諾》。哲學論著:《生命的悲劇意識》(又譯《生活的悲戚情感》。詩集:《抒情十四行詩集》、《維拉斯克斯的基督》、《從富埃特本圖拉到巴黎》、《流亡的謠曲》等。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1912年9月29日—2007年7月30日),意大利現代主義電影導演,也是公認在電影美學上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1972年拍攝紀錄片《中國》。

電影作品有:《波河的人們》《愛情編年史》《不戴茶花的茶花女》《失敗者》《城市里的愛情》《女朋友》《公路之王》《情事》《夜》《蝕》《春光乍現》《一個女人的身份證明》《云上的日子》《米開朗基羅的凝視》《愛神》等。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著名漢語現代女作家,祖籍河北豐潤。本名張煐,后因入學需要,母親黃逸梵(又名黃素瓊)以英文名Eileen譯音,易名愛玲。

上海淪陷時期,陸續發表《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心經》、《金鎖記》等中、短篇小說,震動上海文壇。1952年張愛玲以完成未完成的學業為名離開中國大陸,其后赴美。在美國期間翻譯了清代吳語小說《海上花列傳》(韓邦慶所著),又寫了文學評論《紅樓夢魘》。張愛玲一生見證了中國近現代史,漂泊于上海、香港、天津、美國各地,最后在美國定居,并與1960年取得美國國籍。早在之前,1956年時,張愛玲就已經和大自己29歲的德裔美國人賴雅結婚,賴雅逝世后,張愛玲在美國終老,1995年,張愛玲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去世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享年74歲。

張愛玲一生游走中國各地,自謂“我的上海話本來是半途出家,不是從小會混的。我的母語,是被北邊話與安徽話的影響沖淡了的南京話”。

杜魯門·賈西亞·卡波特(Truman Garcia Capote,1924年9月30日—1984年8月25日),本名杜魯門·史崔克福斯·珀森斯(Truman Streckfus Persons),美國作家,著有多部經典文學作品,包括中篇小說《第凡內早餐》 (1958) 與《冷血》 (1965) 。在《冷血》一書中,卡波特開創了“真實罪行”類紀實文學,被公認是大眾文化的里程碑。而他為寫作《冷血》而調查故事真相的曲折離奇過程,也被好萊塢拍攝成電影《卡波特》。

莫妮卡·貝魯奇(1964年9月30日—),生于意大利卡斯泰洛城,意大利國寶級女演員兼模特。她主演的意大利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頗受好評。

讓-弗朗索瓦·米勒(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國巴比松派畫家。以鄉村風俗畫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國畫壇聞名。他以寫實徹底描繪農村生活而聞名,是法國最偉大的田園畫家。

羅曼·羅蘭在所著的《米勒傳》指出:“米勒,這位將全部精神灌注于永恒的意義勝過剎那的古典大師,從來就沒有一位畫家像他這般,將萬物所歸的大地給予如此雄壯又偉大的感覺與表現

代表畫作《拾穗》,1857年作,收藏于奧塞美術館。

歐仁·鮑狄埃(1816年10月4日—1887年11月6日)是法國的革命家,巴黎公社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國際歌》的詞作者。

德尼·狄德羅(Denis Diderot,1713年10月5日—1784年7月31日)是法國啟蒙思想家、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和作家,百科全書派的代表。他的最大成就是主編《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詞典》(通常稱為《百科全書》)(1751年—1772年)。此書概括了18世紀啟蒙運動的精神。恩格斯稱贊他是“為了對真理和正義的熱誠而獻出了整個生命”的人。他也被視為是現代百科全書的奠基人。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中國作家,福建省長樂人,原名謝婉瑩,晚年被尊稱為“文壇祖母”。

專著:小說集《超人》;詩集《春水 》《繁星》;散文集《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三寄小讀者》;著名的翻譯作品有印度泰戈爾的《園丁集》、《吉檀迦利》、《泰戈爾劇作集》,

黎巴嫩作家紀伯倫的《先知》、《沙與沫》。

民國時期的冰心從同時代女作家(如張愛玲、蘇青等)處得到的評價相對較低。張愛玲在《我看蘇青》中寫道:“如果必需把女作者特別分作一欄來評論的話,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而蘇青的言論則更刻薄:“從前看冰心的詩和文章,覺得很美麗,后來看到她的照片,原來非常難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賣弄她的女性美,就沒有興趣再讀她的文章了。”

傅抱石 (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 中國近代知名畫家與美術史論家,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新喻縣章塘村,原名長生,10歲時改名瑞麟;17歲時自號“抱石齋主人”,改名為傅抱石。

傅抱石出身貧寒,少年時代曾為瓷器店學徒和補傘匠,受清朝山水畫家石濤的風格啟蒙,1921年考入江西第一師范學校,1933年留學于東京日本帝國美術學校,1935年7月在中央大學藝術系担任教職,以山水畫成名。并致力于美術史和繪畫理論的寫作,出版過《中國繪畫變遷史綱》、《國畫源流概述》、《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研究》。1965年9月29日因腦溢血病逝南京,享年61歲。

2010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中,傅抱石的力作《琵琶行》成為最受矚目的焦點,以7,008萬港幣成交,刷新紀錄。

湯唯(1979年10月7日—),中國女演員。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人,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因參演楊婷導演的話劇《切·格瓦拉》而被業界關注。2006年因出演李安導演的電影《色,戒》的女主角王佳芝一舉成名,也因此片受到相當大的爭議。

陳冠希(Edison Chen,1980年10月7日—),本名陳興華,香港歌手、演員。

約翰·溫斯頓·列儂,MBE(John Winston Lennon, MBE,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是一名英國音樂人、歌手及作曲,以身為披頭士創團團員揚名全球。列儂與保羅·麥卡特尼的合作是20世紀最成功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創作組合之一,并“創作了搖滾史上最受歡迎的歌曲”,他在單曲榜史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中名列第二,僅次于麥卡特尼。因其在音樂界的活躍和貢獻,1965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大英帝國勛章。

關錦鵬(Stanley Kwan,1957年10月9日—),香港導演。 祖籍廣東,生于香港。1976年培正中學畢業后,考入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同年入香港無線電視臺藝員培訓班修讀一年,又兼助導一年。 1979年任余允抗助導,其后又為翁維銓、于仁泰、許鞍華、譚家明、嚴浩、梁普智、區丁平等担任助導。 1985年獨立執導處女作《女人心》,又再任助導。1988年憑借電影《胭脂扣》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2001年憑借電影《藍宇》獲得第3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最新電影《放浪記》預計2014年上映。

伊沃·安德里奇(1892年10月9日—1975年3月13日),原南斯拉夫作家。

他生于手藝工人家庭;早年參加反對奧地利的民族解放運動,是“青年波斯尼亞”組織成員;一戰期間因刺殺奧匈帝國皇儲案受牽連,被當局逮捕;戰后在外交界任職,做過大使。1911年開始寫作,風格承塞爾維亞現實主義文學傳統。

主要作品有波斯尼亞三部曲:《德里納河上的橋》、《特列夫尼克紀事》、《薩拉熱窩女郎》,代表作《德里納河上的橋》描寫波斯尼亞人民在外國占領下過的悲慘生活和反抗斗爭;196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國文學家、發明家。福建漳州龍溪人,生于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乳名和樂,名玉堂,后改為語堂,圣約翰大學英文學士、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曾任北京大學英文系教員、廈門大學文學院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1940年和195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

梅艷芳(Anita Mui,1963年10月10日—2003年12月30日),生于香港,籍貫廣西合浦,是一位亞太區著名歌手及演員。梅艷芳在大中華地區的演藝界(尤其是香港)擁有崇高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力、她是香港三大天皇巨星(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之一。不但是樂壇巨星,亦被稱為“樂壇大姐大”和“舞臺女王”;因其形象百變,不但被稱為“百變天后”和“東方麥當娜”,而且是大中華地區首位在同一個演唱會換多套歌衫、在不同專輯封面和音樂錄像帶有不同造型的歌手。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1885年10月11日—1970年9月1日),法國小說家,195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莫里亞克在法國波爾多出生,1905年在波爾多大學文學系畢業。他的主要作品有詩集 《握手》、小說《愛的荒漠》等。作家在1933年成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935年,作品〈愛的荒漠〉獲得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蔣偉,字冰之,筆名彬芷、從喧等。湖南臨澧人。中國當代著名的作家、社會活動家。《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代表作品之一,曾獲斯大林文藝獎金。

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對她的評價并不高,“三十年代丁玲的聲望,僅次于茅盾、老舍、巴金諸人,我審讀她那時的作品,實在一篇也說不上是佳作。”

沈從文:“能給朋友的是親切灑脫。她既不習慣使用脂粉,也缺少女性那分做作。她待人只是那么不可形容的爽直,故朋友相熟略久,就似乎極容易忘掉了她是個女人。然而從另外一方面說來,則凡屬于一個女子某種美德,她卻毫無缺處。她親切卻不狎褻。她爽直并不粗暴”。

金城武(1973年10月11日—,日本姓名:Takeshi Kaneshiro),姓金城,名武,昵稱Aniki,臺灣男明星、演員,生于臺灣臺北市,父親為日本沖繩縣琉球人,則是第一個將養鰻技術,轉移到臺灣的日本人,母親為臺灣人,臺日混血。由于出生于11日,十一合起來便是士,因此父親取名為武,合起來就是武士。1997年,金城武皈依宗南嘉楚仁波切門下,成為藏傳佛教弟子。

竇唯(1969年10月14日—),中國著名音樂家、歌手、作曲家、音樂制作人。在九零年代與張楚、何勇并稱為“魔巖三杰”。作為一位樂器多面手,其音樂創作風格橫跨另類搖滾樂與氛圍音樂。他初次由人熟知是因為其前黑豹樂隊主唱的身份。以個人名義發行的首張專輯《黑夢》被媒體一致評為是“中國搖滾樂的里程碑式專輯”之一,并在當時收獲了巨大的成功。在魔巖唱片旗下后續發行的《艷陽天》與《山河水》兩張專輯更是標志著其探索電子音樂與氛圍音樂的開始。

張震(Chang Chen,1976年10月14日—),臺灣電影演員,祖籍浙江省余姚市,影視演員、歌手。1991年主演臺灣導演楊德昌執導的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憑借此片提名第2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2000年參演李安執導的電影《臥虎藏龍》 ,獲得2001年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2008年憑借主演田壯壯執導影片《吳清源》榮獲第三屆大阪電影節外語片最佳男主角獎 。2011年在《建黨偉業》中飾演蔣介石 。2012年12月初參加“神槍杯”八極拳比賽,獲得青年組一等獎 。

米哈伊爾·尤列維奇·萊蒙托夫(1814年10月15日—1841年7月27日),俄國作家、詩人。被視為普希金的后繼者。

主要作品:抒情詩《鮑羅金諾》、《祖國》充滿了愛國感情,《孤帆》表達了對自由的渴望。長詩《惡魔》抨擊了黑暗的農奴制社會。《童僧》描寫了一個不愿過監獄般修道院生活的少年山民的悲慘遭遇。《商人卡拉悉尼科夫之歌》敘述蔑視沙皇權勢、敢于和沙皇衛兵決斗的青年商人的悲劇。中篇小說《當代英雄》,寫以畢巧林為代表的貴族知識分子在沙皇統治下精神空虛的生活。劇本《假面舞會》反映上流社會的虛偽和欺詐。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國哲學家,他的著作對于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了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于后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后現代主義上。著有《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伊塔羅·卡爾維諾(1923年10月15日—1985年9月19日),生于古巴哈瓦那,意大利作家。他的奇特和充滿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說家之一。著有《看不見的城市》等。

米歇爾·福柯(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國哲學家和思想史學家、社會理論家、語言學家、文學評論家。他對文學評論及其理論、哲學(尤其在法語國家中)、批評理論、歷史學、科學史(尤其醫學史)、批評教育學和知識社會學有很大的影響。他被認為是一個后現代主義者和后結構主義者,但也有人認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詞與物》還是結構主義的。他本人對這個分類并不欣賞,他認為自己是繼承了現代主義的傳統。他認為后現代主義這個詞本身就非常的含糊。

有人就他的結構主義或后結構主義的傾向質疑他的政治活動。在這一點上他的處境與諾姆·喬姆斯基、喬治·萊考夫和簡·雅各布相同。福柯的思想多有受尼采影響之處。2007年,《時代高等教育指南》把他列為最多人引述的人文科學學者。

著有《性史》等。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愛爾蘭作家、詩人、劇作家,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他于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創作了多種形式的作品,其后成為了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早期倫敦最受歡迎的劇作家之一。如今他以其短詩、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及戲劇作品聞名,他的牢獄生涯和早逝也是人們關注的話題。

1998年11月30日,由麥姬·漢姆林雕塑的王爾德雕像在倫敦特拉法爾加廣場附近的阿德萊德街揭幕。雕像的標題為“與奧斯卡·王爾德的對話”,同時刻有王爾德常被引用的語錄:“我們都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現在,這個雕像上面被人們用英文和法文寫滿"我愛你",還留下許多愛慕者的唇印。

王爾德的審判是英國司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之一,也是同性戀平權運動史上被引用最多的案件之一。在同性戀不再被視為異端、被普遍接受的20世紀末、21世紀初,他成了同性戀社群的一個文化偶像。

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l,1888年10月16日—1953年11月27日),美國著名劇作家,表現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瓊斯皇》、《毛猿》、《天邊外》、《悲悼》等,于193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君特·威廉·格拉斯(1927年10月16日—)是德國作家,出生于但澤自由市(今日波蘭格但斯克),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被廣泛的視是德國最有名的在世作家 。他于1965年獲得格奧爾格·畢希納獎(Georg Büchner Prize),并于1993年被選為英國皇家文學會榮譽院士,他在1995年獲得赫爾曼·凱斯滕獎。

君特·威廉·格拉斯最著名的作品是《鐵皮鼓》,它是歐洲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品,也是但澤三部曲(Danzig Trilogy)的第一部作品(另外兩部作品是《貓與老鼠》與《狗年月》)。他的作品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被視為有左翼作家,而他也是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支持者。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他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認為他“以嬉戲中蘊含悲劇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類淡忘的歷史面目。”

阿瑟·艾許·米勒(Arthur Asher Miller,1915年10月17日—2005年2月10日),生于美國紐約,猶太人,美國劇作家及瑪麗蓮·夢露的第三任丈夫,他以劇作《推銷員之死》、《熔爐》而聞名,肯尼迪中心榮譽獎得主。米勒反對商業化、純娛樂的庸俗戲劇。他的作品著重于家庭、道德和個人責任感,對美國社會產生了極大影響。

劉鶚(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字鐵云,又字公約,筆名鴻都百錬生,原名孟鵬,字云摶,中國清代作家。

劉鶚著名的文學作品為《老殘游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最初發表在《繡像小說半月刊》,后之13回時因故而止,后重刊于《天津日日新聞》,共二十回,這部小說對當時不少時弊都有很深刻描述,但有專家認為后半部有偽作成份。其描寫技術受到胡適盛贊。

劉鶚在數學、水利方面亦有著作傳世,如《勾股天元草》、《孤三角術》、《歷代黃河變遷圖考》、《治河七說》、《治河續說》、《人命安和集》、《鐵云藏陶》、《鐵云泥封》等。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年—1941年),法國哲學家,文筆優美,思想富于吸引力,曾獲1927年諾貝爾文學獎。

以“創化論”之說,強調創造與進化并不相斥,因為宇宙是一個“生命沖力”在運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對科學上的機械論,心理學上的決定論與理想主義。

他認為人的生命是意識之“綿延”或意識之流,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成因果關系的小單位;“綿延”是自由的創造意識,其向上的運動創造精神,也創造生命的形式,因此生物的進化過程也就是意識的創造過程,而物質則是“綿延”停滯或削弱的結果,“綿延”也是一種心理過程,是離開物質的沒有相對靜止的絕對運動。

他對道德與宗教的看法,亦主張超越僵化的形式與教條,走向主體的生命活力與普遍之愛。

主要作品:《論意識材料的直接來源》(1889)《物質與記憶》(1896)《笑》(1900)《創造進化論》(1907)《心力》(1919)《綿延與同時性》(1922)《論道德與宗教的兩個起源》(1932)《思想與運動》(1934)。

周迅(1974年10月18日—),著名女演員、歌手,中國四大花旦之一。周迅除了曾獲巴黎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大眾電影百花獎等影后獎項,亦是唯一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的中國大陸演員,及史上第一位獲得兩岸三地最高的華人電影獎,即臺灣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三金后冠的大滿貫演員。

盧米埃兄弟(Auguste Marie Louis Nicholas,1862—1954; Louis Jean,1864—1948)是法國的一對兄弟,出生于歐洲最大制造攝影感光板的家族,是電影和電影放映機的發明人。

兄弟倆改造了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所創造的“西洋鏡”(Kinetoscope),將其活動影像能夠借由投影而放大,讓更多人能夠同時觀賞,而在1895年12月28日,星期六,法國巴黎卡普辛大道(Boulerard des Capncines)十四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展開了“活動影戲”,放映了包括工廠下班、火車進站(最為有名的一部)、噴水的灑水車(也稱為淋成落湯雞) 等電影。此次雖然不是歷史上電影的第一次公開放映,但由于較接近后來電影觀賞的形式(售票放映),因此常被認為是世上電影的第一次放映。

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羅薩萊斯(1899年10月19日—1974年6月9日)危地馬拉小說家。他被視為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創者,在拉丁美洲乃至世界現代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深入研究瑪雅一基切文化的基礎上,阿斯圖里亞斯于1930年寫出他的第一部第一部小說《危地馬拉的傳說》(Leyendas de Guatemala)。在歐洲文壇上引起強烈反響。

1932年他完成了代表作《總統先生》。1949年他發表了描繪土著印第安人悲慘歷史的杰作《玉米人》。1954年6月危地馬拉發生政變,改革派的雅克布·阿本斯總統被推翻,阿斯圖里亞斯被政治流放,在阿根廷僑居八年。1956年,曾前往中國參加魯迅逝世20周年紀念大會。

讓·尼古拉·阿瑟·蘭波(1854年10月20日—1891年11月10日),或譯阿爾圖爾·蘭波、韓波、林包德,19世紀法國著名詩人,早期象征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超現實主義詩歌的鼻祖。

蘭波對現代文學、音樂和藝術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他在巴黎的生活經歷曾經于1995年被拍成電影《全蝕狂愛》,由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扮演。

蘭波的創作是法語詩歌歷史上的重大變革。他本人是象征主義運動最杰出的詩人之一,也被公認為是其后的超現實主義的鼻祖。二戰后誕生于美國的“垮掉的一代”的詩風也深受蘭波影響。今日人們在追憶現代詩歌的發展歷程時,蘭波的名字都是絕對不會忽略的。就連恐怖小說作家托馬斯·里戈蒂也曾在不同場合表示自己是蘭波的忠實追隨者。

重要作品:《詩集》《醉舟》(1871年)《地獄一季》(1873年)《彩畫集》(1874年)《蘭波書信集》

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英國詩人、文評家,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以《古舟子詠》(亦可稱作《古舟子之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一詩名家,其文評集《文學傳記》(Biographia 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見稱,書中對想像(imagination)與幻想(fancy)的區別尤其著名。一生作詩不綴,但中年時自稱棄詩從哲,精研以康德、謝林為首的德國唯心論。他的“鴉片癮”、他的個人魅力、他與華茲華斯的微妙關系,使他成為西方文學史上最令人注目的作家之一。

勒貢特·德·列爾(1818年10月22日—1894年7月17日),法國巴納斯派詩人。1886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

勒貢特·德·列爾的主要特點是嚴整而不主觀,講究詩的體裁。他的詩有些冷酷生硬,甚至無情。但令人贊賞的是,他的詩是淵博和正直、華麗和工整融合在一起的杰作。

他寫了三部詩集:《古詩》(1852年)、《野詩》(1862年)、《悲詩》(1884年)。他死后,人們把他晚年的詩收集起來,于1895年出版。他還翻譯了古代希臘詩人的作品:如荷馬、歐里庇得斯、赫西俄德等人的詩集。

伊萬·阿列克謝耶維奇·蒲寧(1870年10月10日—1953年11月8日)俄國作家。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他曾受教于列夫·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等作家,并為高爾基的“知識出版社”撰過稿。1887年開始發表文學著作。1892年出版第一個詩集,189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1901年發表詩集《落葉》,以祖國及其貧窮的村莊和遼闊的森林為題材,獲普希金獎。1920年十月革命后流亡法國。寫有近200篇短篇小說。主要作品有詩集《落葉》,短篇小說《三個盧布》、《中暑》、《安東諾夫的蘋果》、《松樹》、《烏鴉》、《新路》、《巴黎》,中篇小說《鄉村》等。

1933年以《米佳的愛情》獲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獎獲獎原因:“由于他嚴謹的藝術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在散文中得以繼承”。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小名裙子、群子,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祖籍江蘇泰州,清光緒二十年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是中國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藝術家,舉世聞名的中國戲曲藝術大師。

梅蘭芳出生于北京前門外李鐵拐斜街梅家老宅,祖父是京城著名青衣花旦演員梅巧玲。梅蘭芳父母早亡,由當京劇琴師的伯父梅雨田撫養,八歲開始學戲,十歲(1904年)登臺。1907年搭葉春善“喜連成班”演出。1913年赴上海演出《穆柯寨》,轟動上海,一舉成名。

梅蘭芳在1919年首度訪問日本演出引起轟動,曾有評論“有此雙手,其余女人的手盡可剁去”。1924年因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他為了賑災義演而受邀再次赴日演出,期間突患急性腸胃炎危及生命,而被日本醫生醫治。這位醫生并未收費,僅要求他給予一顆景泰藍袖扣。他在1930年前往美國并在西雅圖、芝加哥、華盛頓、紐約、舊金山、洛杉磯、圣地亞哥、檀香山等地演出72天引起轟動,美國波摩拿學院、南加州大學分別授予梅蘭芳文學榮譽博士學位。梅蘭芳在1932年遷居上海,然后在1935年造訪蘇聯。

1938年,梅蘭芳率領梅劇團到香港演出,1941年因經濟原因,回到上海,日偽漢奸力邀他演出,但他不為所動,還刻意蓄須,宣示和日本勢力一刀兩斷的決心。他并無演出,經濟來源斷絕,靠著販賣字畫和獎杯維持家人和劇團生活。1945年日本投降,10月梅蘭芳重出舞臺,盛極一時。

1951年7月梅蘭芳遷回北京,定居護國寺街1號(現梅蘭芳紀念館)。1952年,他第二度訪問蘇聯進行演出。他在1956年第三次訪問日本再次引發轟動,同時履行30多年前承諾。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梅蘭芳拍攝最后一部京劇電影《牡丹亭》。1961年8月8日凌晨5時,梅蘭芳病逝于北京。

他的學生(門下弟子)有程硯秋、張君秋、魏蓮芳、章遏云、李世芳、毛世來、劉元彤、李玉芙、言慧珠、顧正秋、陳永玲、秦慧芬、楊榮環、杜近芳、陳正薇、楊秋玲、關肅霜、胡芝風、北平李麗等,超過100人。

多麗絲·萊辛,CH(Doris Lessing,1919年10月22日—2013年11月17日),英國女作家,代表作有《金色筆記》等,200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她是迄今為止獲獎時最年長的女性諾貝爾獲獎者。迄今最年長的男性諾貝爾獲獎者是2007年經濟學獎得主里奧尼德·赫維克茲, 生于1917年8月21日 。此外她是歷來第三十四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在文學獎則是第十一位。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理由:她以懷疑主義、激情和想像力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她登上了這方面女性體驗的史詩巔峰。

李安(英文:Ang Lee,1954年10月23日—),著名臺灣導演,生于屏東縣。曾獲得多個主要國際電影獎項,包括三座奧斯卡金像獎、五座英國電影學院獎、五座金球獎、兩座威尼斯電影節最佳電影金獅獎以及兩座柏林電影節最佳電影金熊獎。李安在1999年執導的《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及三個技術獎項。2006年和2013年則分別以《斷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和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亞洲導演,也是至今唯一兩度獲得該獎項的亞洲導演。

為表彰他對電影的貢獻,小行星64291以他的名字命名,獲頒贈中華民國一等、二等景星勛章、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勛章。

李安是柏林電影節歷史上,唯一能夠兩次奪得最佳電影的導演。李安亦是歷史上唯一能于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禮上奪得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楚塵文化 2015-08-23 08:40:38

[新一篇] 我將試著犯更多的錯誤

[舊一篇] 我從未愛過這世界 拜倫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