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古代沒有書店去哪買書 開卷八分鐘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梁文道:活在今天,其实对读书人来讲是很幸运的,虽然很多人说,今天的读书风气不好,如何如何。可是你想想看,光从你要得到一本书这个角度来讲,今天真是太容易了,任何一本书,除非你特别讲究版本,要不然你今天都很容易去看到它,甚至是买到它,再不然就借到它。


比如说上网,你上那些网站上面去找书,多方便,多容易的一件事,回想起来,古人可就没我们这么轻松了,我今天继续给大家接着讲《书籍的社会史》,现在在英国剑桥大学教书的周绍明教授的著作。那么在这书里面,他首先提出一些很有挑战性的看法,他引用了很多中国跟日本还有外国学者的研究。他发现我们过去以为中国那么早发明印刷术,那么我们用手抄书的这个习惯,或者卖书卖手抄本的这种传统,或者这个风气应该很早就断了吧,原来不是这样。


他这里面就提到,比如说有两个中国学者,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得出结论,认为在1912年前的大约一万两千部中医古籍里面,绝大部分居然是手抄本,那么另一个学者又发现,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已经一千年之后,17世纪活跃于江南苏州的16个剧作家现存的80个剧本里面,手抄本也是占了绝大部分。


也就是说,其实就在我们中国已经开始使用印刷术,雕版印刷术之后,手抄本仍然继续存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然后才发现,那个时候原来大部分的印本书,就是印刷出来的书,是官方印刷的,民间的书很多都是手抄的。为什么我们好好的已经有印刷术印出来的书,我们不用,反而要去手抄呢?这里面其中一个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成本问题,比如说这里又提到了,现在找到在16世纪出手抄本和印刷本,劳动力和生产相对成本它们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当年也就是明朝的一个文人叫李玉,他在出版繁荣的前夜,关于手抄本生产的评论,他说他在江南北部边缘的江阴这些地方度过童年,那个时候买不起,他要考科举,对不对?买不起书怎么办呢?他就只能够雇一些人去抄书。那些人,比如说他们抄书,价格是2030页纸大概是23文铜钱,也就是每张纸,每张纸上面大概400500字,就是0.1文钱,也就是说单本书来讲,没有印本能够和如此低廉的抄写生产成本竞争,居然是这个理由。


也就是说我们中国向来就人力便宜,没想到抄出来的书居然比印出来的书还要划算,还要便宜,所以大家就流行手抄本多于印刷本。那么活字印刷呢?就更是减少了。我们今天常说活字印刷不是德国人古登堡发明,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但是问题是我们必须承认活字印刷在中国的应用的确不广泛,为什么?也是因为它成本高。那么当时书的印量少,传布少,要靠手抄的话,你要取得书就有一个学问,那个时候买书不像今天那么方便,我们不要以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专门的书店,不是的。这个专门的书店是到了后来才开始有的,那么以前通常大家这些卖书的人,通常可能是卖香,或者甚至是佛寺、庙会里面顺便卖卖书,真正主要卖书的店铺是16世纪初才第一次出现。


而那时候的文人,要想找书就要到书市、书铺去逛,但是货量也很有限,因此那个时候要找到书有多难,我们来看看一些例子。15世纪早期的时候,四大北宋文学家,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没有一个人的著作,可以在书坊也就是书店里面找到,你能相信吗?


苏东坡的著作在成化以前,也就是14651487年以前,都难以获得,据称在皇宫之外,文天祥的著作只能在他老家江西找到手抄本。而15世纪最大的一个藏书家也很难得到司马光所写的非历史类著作。今天读中国文学的人一定都听过萧统编的《文选》,对不对?甚至觉得这是必读经典,觉得它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历代文人应该都读过,可是这里面就说到了,他在明朝出版晚到1487年,但是直到16世纪中期,江南的文人读者常常很难找到一部完整的昭明文选。


那么当时有一个文人叫杨士奇,他说他用了几十年,试图从十多家所藏的残本中凑齐这本书,但是他最后凑的这个本子还是不全。大诗人白居易够红,但是在明朝的时候,早期的藏书家也是要费尽千辛万苦之力才能够到处把他的诗,这一点那一点把它抄回来,结成一个集子。


到了12世纪晚期,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完整印本已经很少见,1525年,当时人们说,要找全《史记》都很难,你想想看。当时的书是这么这么的难取得,这么这么的稀少,买书又很贵,所以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之间这个书主要是靠借人家的书来抄,或者自己印去送,所以那时候送赠书是很大的取得书的一个渠道,而那个时候的官府,士大夫也很流行印书当礼物送人,你大概能够从今天我们一些,你去跑政府部门,也不能叫行贿对不对,送个酒算什么行贿,今天我们送个车都不一定叫行贿,那时候就叫做送书,那时候的贪官主要搞送书,或者印书送人,搞这类的事情。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要来问,当时的那些藏书家,比如说他收藏了很多书,那难怪大家很羡慕,都很想去看一看,可是问题是大部分的藏书家都不愿意把自己的藏书公开给别人看,怕的是什么?怕人家借了不肯还。今天我们已经听过很多那个年代一些文人无耻的故事,像钱谦益,给别人借书,借回来抄好了,这书有时候不还,又或者是人家肯大方慷慨借了很多书给他,他也抄好了,然后人家再找他说你的一些书也借我看看吧,他就假装说我没书,哪有?你胡说吧。我上回答应过你吗?哪有这种事呢。


所以你想想看,书对他们来讲是很重要很宝贵的一件事,这样的情况居然造成明朝一个很特别的一个思想潮流,在这里面我觉得周绍明,这本书最大胆的一个判断是什么?他说因为私人藏书,难以接近所造成的后果,这个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呢?就是那个时候,为什么明朝流行到书院听课、讲学、讨论,书不容易得到,你必须去听,必须去讲,得到一本书就要好好的凭记忆记下来,所以明朝最让人吃惊的一点,就是那些大思想家,像王阳明通常不一定是大藏书家,这是两种不同的人,所以后来为什么很多人说明朝讲兴学,讲学问不注重文字,不像后来清朝搞考据,搞训诂搞的那么发达,主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明朝文人要找书看,很难,到了清朝书多了,你就有条件去搞那些很繁复很烦琐的那种文字考证上的功夫了。



鳳凰讀書 2015-08-23 08:41:44

[新一篇] 報人報國:《大公報》的前世今生 開卷八分鐘

[舊一篇] 你的木匠活啊,真是世間絕妙 吳晨駿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