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第一夫人的營養餐說“不”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當地時間2014年6月12日,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在白宮內和學生們一同制作沙拉,食材是白宮花園內種植的蔬菜。(CFP/圖)

“吃飯不是一種懲罚。”米歇爾在各種場合強調,健康學生餐是在“幫你補充能量”。但學生們的意思很明確:他們不喜歡現在的午餐。法案實施兩年以來,推特上“感謝米歇爾”的學生運動,已演變為一場聲勢浩大的全民論戰。


為推動學生營養午餐計劃,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最近在互聯網上遭遇來自美國學生的集體吐槽。

“我吃了一頓非常‘健康’的午餐,蘋果緩解了這坨神秘粘稠食物帶來的惡心感。”這是威斯康星州高中生亨特·惠特尼發的推特。那天中午,他只吃了一個蘋果。

這些統一帶有“謝謝你,米歇爾”標簽的推文,通常發出不到幾分鐘就能得到上千個“贊”。

學生們“感謝”的,正是米歇爾此前推動實施的“健康、遠離饑餓兒童法案”(Healthy, Hunger-free Kids Act,以下簡稱HHFK法案)。法案要求全美學校提供低糖、低鹽的全谷物營養餐。

關注某一公共政策是美國第一夫人的傳統——勞拉·布什關心教育,希拉里·克林頓關注兒童福利。不過,在任的第一夫人通常姿態柔軟,避免介入公共論戰。但現在,米歇爾已義無反顧地參與了一場健康論戰。

“吃飯不是一種懲罚。”米歇爾在各種場合強調,健康學生餐是在“幫你補充能量”。但學生們的意思很明確:他們不喜歡現在的午餐。法案實施兩年以來,推特上“感謝米歇爾”的學生運動,已演變為一場聲勢浩大的全民論戰。

“我會一直戰斗,直到苦難終結。”在白宮的會議上,米歇爾甚至用“苦難”一詞來形容推進營養餐改革所遇到的阻力。
1
全美學生的“減肥運動”
“今夜~我們~很餓~~”在格萊美年度歌曲“我們正年輕”的旋律中,16歲的卡拉翰·格倫德穿著橄欖球運動員裝備,有氣無力地奔跑。

這段名為“我們正挨餓”的視頻由得克薩斯州華倫斯中學師生創作,如今在YouTube上已獲得超過145萬點擊,儼然成為反對營養午餐計劃的主題曲。

2010年底,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HHFK法案。2012年,新的午餐標準在全美生效,學生們常吃的芝士漢堡、薯條和汽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主食。

依照新標準,高中生每周不能攝入超過850卡路里的食物。也就是說,一個高中學生只能依靠兩小塊雞肉、一杯蔬菜、半杯土豆泥、一個全谷物的面包卷和8盎司脫脂牛奶來度過整個下午。

“去年每餐有六塊雞塊,今年只有三塊。”格倫德抱怨。整個美國的學生們似乎都卷入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減肥運動”。

作為聯邦級別的法案,HHFK標準適用于美國境內所有學生。米歇爾曾因推動兩黨通過法案受到稱贊。但現在一些人認為,對九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孩子們實行統一的標準,有些不顧國情。

華倫斯高中所在的沙龍泉是一個農業小鎮。格倫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上學前他要在農場喂飽牲畜,下午橄欖球訓練之后,還得回家干農活。

“對沙龍泉的孩子們來說,這點吃的根本不夠。”華倫斯中學的英語老師琳達·歐康納說,她是MV“我們正挨餓”的作詞人。

“這個計劃對很多人來說并不公平。”卡羅·莊曾是邁阿密-戴德縣公立學校的食品營養主任,她的學區位于富裕的佛羅里達州。幾年前,莊就開始在學校推行類似的蔬果餐。

但許多欠發達地區并不具備這樣的經濟條件和飲食習慣。比如在新墨西哥州,全谷物制作的墨西哥卷讓學生們“食不下咽”。

隨著時間推移,學生們對營養餐的排斥開始針對政策。“我們正挨餓”的MV中,寫著“學校營養餐政策”的文件被燒掉,穿著“食品政策”字樣T恤的人,被學生用食物追著打。

“我知道改變并不容易,特別是要改變整個這代人的飲食習慣。”2014年,當同樣嚴苛的營養早餐標準出臺后,米歇爾終于承認營養餐計劃面臨挑戰。

2
超前的健康營養餐?
米歇爾推進學生營養餐計劃的原動力,來自她的兩個孩子,莎莎和瑪利亞。

“我們和所有忙碌的父母一樣,沒時間給孩子們做飯。”米歇爾在接受谷歌采訪時說。在入駐白宮前,奧巴馬一家的家庭醫生告訴她:莎莎的體重已臨近警戒線。

專注“第一夫人”研究的瑞德大學教授麥拉·古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正是家庭醫生的話,讓米歇爾開始關注肥胖問題。

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青少年的平均體重就已經接近警戒線。如今,三分之一的美國孩子患肥胖癥或者超重,這些孩子未來很可能罹患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彼時,美國學校供餐的標準已經非常陳舊:午餐標準出自1995年,早餐則是上世紀80年代的產物。這兩項標準都只規定了學校餐點的卡路里下限。

“那個時候的目標就是將孩子喂飽,有沒有營養,是第二考慮。”費城兒童醫院醫生維吉尼娜·司考林說。

莊是美國“更健康下一代協會”(AHG)的國家營養顧問。在調研中她發現,許多孩子“幾乎從來沒有吃過蔬菜和水果”。對他們來說,高糖、高熱的“垃圾食品”,是生活必需品。莊承認,這使孩子們很難“重新愛上”蔬菜和水果。

明尼蘇達州營養學會主席費希爾認為,米歇爾利用她的影響,將飲食文化的改變提前了

“利用第一夫人的身份游說,有很大的優勢。”第一夫人研究者,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凱瑟琳·杰力森說。勞拉·布什曾邀請國會議員到白宮與她一起喝咖啡,趁機游說議員對她支持的教育法案投贊成票。

而米歇爾的做法則更加有策略性。她發起“動起來”(Let's Move)運動,開放白宮菜園、組織廚師進校園、召開全國食譜大賽……從不同層面推動學生營養餐。

2010年12月2日,美國國會以264:157的投票,通過了HHFK法案。

3
SNA的倒戈
法案簽署儀式上,美國學校營養委員會(School Nutrition Association,以下簡稱SNA)時任主席南希·萊斯就站在距離米歇爾幾步遠的地方。對米歇爾和她的營養餐計劃,SNA當時的態度是“強烈支持”。

米歇爾與SNA的第一道裂痕出現在2013年6月,米歇爾支持農業部將學校小賣部和自動販賣機中的食物納入營養標準。

“這種卡路里限制讓人喘不過氣來。”費希爾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學生一旦在正餐之外多吃一份三明治,兩片面包就足以超過法案規定的谷物限制。

這就意味著學校會失去獲得聯邦政府營養餐補助的資格。

學校想要這筆錢,法案的要求又高不可攀。當中央政策與地方操作的矛盾不可避免時,最好的解決方式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法案規定,學生每餐必須吃一份水果或者蔬菜,但肯尼迪12歲的女兒克里斯蒂娜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自己的學校用水果罐頭代替。“我沒有看出這些罐頭有任何營養。”她說。

沒有技術也沒有資金的學校,只能不斷壓縮午餐的量。華倫斯中學的格倫德抱怨,昨天他分到的烤豬肉和上周相比,又小了一些。

PORCH負責人羅梅認為矛盾的焦點在于“白宮里的人,根本不懂饑餓”。

今年5月,SNA正式“翻臉”。學校營養主管們希望,國會能在2015年,放緩HHFK法案的改革進程。比如,將全谷物標準改為“大部分谷物”,將“一定要吃水果或蔬菜”改為“一定提供水果或蔬菜”。還有,放過學校小賣部的食物。

這踩到了米歇爾的禁區。

2014年7月,在白宮公開活動中,米歇爾委婉地提到了SNA的“背叛”:“一些學區中,參加午餐計劃的人在增加。因為這些學區真的在努力將新菜單推薦給孩子。他們不認為,孩子們喜歡垃圾食物,我們就只給他們垃圾食物。”

“她冒犯了美國廣大在一線工作的食堂員工。”SNA發言人戴安·普拉特-希夫納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們在努力提高上座率,而不是塞給孩子垃圾食品。

4
一個人的戰斗
米歇爾推崇的學校營養餐改革,仿佛已進入了一個死循環:聯邦要提升高標準、學校要降低要求,學生抗議,家長不滿。

白宮新聞辦公室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7月,90%的午餐已經達到了HHFK的標準。但《每日郵報》美洲版的調查表明,仍有81%的人認為,政府不應強制推行新標準,學校自己有權決定,是否加入營養午餐計劃。

米歇爾只身一人,處在漩渦的中心。

學生營養餐這一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表達了自己的聲音。

“學校停止預訂炸薯條和薯泥,讓很多農民感到危機。”美國科學院的專家組成員司考林說。

大食品公司都在迎合新的營養標準,研制健康食品。

“但健康食品的比例仍不大。”莊認為,如果市場不支持學校的需求,學校的資金又不足以消費大公司的產品,能夠為學校供餐的公司只會越來越少。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參加國家午餐計劃的學生人數在49個州都已開始下滑。SNA發言人希夫納說,新標準下,每天都有超過100萬學生放棄吃學校午餐。

面對洶涌的民意,法案的支持者似乎也在尋求各種渠道發聲。

2014年11月10日,ABC的“早安美國”節目,播報了注冊營養師阿麗莎·法里斯的研究,她的結論是:米歇爾推動的營養午餐比媽媽愛心午餐更加健康。

節目幾乎立刻就收到了反效果。有人翻老底說,法里斯37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來自農業部國家食品和農業中心——農業部正是學生餐計劃的組織者。播報這條新聞的記者身份也被質疑:她是白宮前媒體主管的妻子。

2014年11月,美國中期選舉民主黨全面潰敗,也為米歇爾推動的學生營養餐投下陰影。此前,國會曾說將在2015年預算會上重新討論曾被稱為“意義重大”的學生營養餐改革。

“我看到國會企圖收回這個法案,否定我們一直以來的努力。這是我不能接受的,無論是作為第一夫人,還是作為一個母親。”米歇爾仍舊堅持。

南方周末記者多次致電米歇爾辦公室,得到的回應是:總統夫人暫時不方便就這個話題接受采訪。

不過,一些公共政策學者仍然看好米歇爾和她推動的學生健康事業。

“兩年后,奧巴馬離開白宮,米歇爾也不太可能放棄推動HHFK。” 杰力森教授說:“況且,誰會真的反對一個為孩子健康著想的女人呢?”

在這里讀懂中國
南方周末
微信號:
nanfangzhoumo




南方周末 2015-08-23 08:43:18

[新一篇] 槽點滿滿的臺灣性教育

[舊一篇] 《追捕》和我的1978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