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平臺與技術債務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編者注:此文是A16Z合伙人Benedict Evans的文章。文章指出,移動操作系統在開發的時候都是基于當時的一些假設和折衷進行的,而隨著時間的變化,那些前提條件變了,平臺也要跟著改變。改變不過來,就意味著死亡。當年諾基亞、Palm和RIM就是這樣被干掉的。那么一個7年輪回之后,當年干掉他們的蘋果和Google是不是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呢?接下來又應該做出哪方面的假設和折衷呢?


諾基亞、Palm 還有 RIM 為什么會被干掉?其中的一個根本問題是,2000 年左右,其設計是圍繞著在當時是正確的假設和折衷來進行的,但這些假設和權衡卻很難與 5 到 10 年后的 iOS 和 Android 抗衡。其當時的假設是 CPU 和網絡都很慢、內存很少,只有電阻式觸屏或甚至根本就沒有,為了提高電池壽命他們犧牲了性能和更豐富的體驗。在 2000 年的時候,這些假設和權衡是正確的,但到了 2007 年的時候卻不成立了。這意味著他們必須更換平臺,而更換平臺幾乎意味著瀕死體驗,有蘋果和微軟為證。


那么問題來了:蘋果和 Google 當時什么樣的假設也會令他們今后的前進受阻呢?從諾基亞的 S60 系列 / 塞班手機到 2007 年 iPhone 的推出有 5 年的時間,但現在 8 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最近看到的很多東西都可以被視為是對當時的部分權衡做出的改變。


原先的 iPhone 分辨率是固定的,不能運行第三方 app,也不支持多任務。其原因部分是哲學上的(不管你信不信,喬布斯不想要 app),部分是由于 iPhone 在很多方面都是 MVP。但大部分都與一個問題有關,即在那樣的成本和電量分配條件下,如何讓一個設備實現用戶想要的基本水準的體驗。這個問題與諾基亞、Palm 和 RIM 早年面臨的問題是完全一樣的。安全、沙盒式的多任務第三方應用不是第一代的硬件能夠管理的,至少一塊電池沒辦法撐一天。


也就是說,蘋果過去幾個版本一直在做的事情是,重建操作系統以便對那些折衷隨著性能的提升(大概提高了 50 倍)進行調整。因此現在,8 年之后,我們的確有了沙盒化的安全的多任務和擴展,還有 iPhone 和 iPad 都拋棄了固定分辨率。在此過程中蘋果已經把引擎給換掉了,并且多少有點僥幸地取得了成功。它已經把當時所有的假設都給改了。


Android 也可以看到類似的事情,其關鍵的權衡是開放性。Google 開發 / 購買了一套開源的操作系統,原來只有非常基本的 UX,很少的集中控制,這些在當時也是正確的權衡。結果它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取得巨大成功—現在 Android 設備的數量已經比在用的 PC 還要多,是消費者 PC 的兩倍(這個比較更有意義)。當然,這也導致了碎片化以及分化和低于標準的用戶體驗,并不斷地有第三方(Amazon,也許還有小米和三星)試圖去接管用戶體驗。


在 2007 年做出那樣的權衡是正確的—你可以看看 Windows Phone 的替代路徑。但隨著時間轉移這種折衷也在改變。如果你希望吸引開發者,那么碎片化就得處理,而隨著 OS 本身變成了瀏覽器前面的服務的聚合層,隨著用戶數據變成了與原始 web 搜索范圍一樣重要的東西,Google 對 UX 的控制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因此,現在可以看到 Google 正在把 Android 一部分的“開放”大門關閉。通過把它自己的服務和 API 放進 GMS(即 Google Service)來確保庫中更大一部分的東西擁有最新“版本”,并且更加努力地維系對 UX 的控制,阻止 OEM 變動太多。目前尚不清楚這種情況要在什么地方才能穩定下來,因為開放 Android 在中國的擴散以及 Android OEM 的動蕩,但 Google 顯然正在修正那些對“開放性”的假設。


怎么來看這些情況呢?一個辦法是看看 iOS 和 Android 重合的地方—雖然他們原來各自是從不同的兩端起步的,但現在大家的能力多多少少都有些趨同。蘋果放松了控制,而 Google 卻在收緊。當然了,Google 和蘋果各自都要分別給 Android 和 iOS 添加很多東西(從各自身上汲取靈感),正如蘋果增加了云服務,而 Google 則重新設計了用戶界面。


但他們底層的哲學依然很不一樣—對于蘋果來說,設備是智能的,而云是啞存儲,而 Google 正好相反,云是智能的,而設備則是啞的眼鏡。這些假設和權衡仍舊非常的根深蒂固。與此同時,智能手機的下一階段(會是以消息 app 為平臺以手表為統治性的界面嗎?)將會再次測試所有這些假設。


[本文編譯自:ben-evans.com]


--------



36氪 2015-08-23 08:44:09

[新一篇] 為什么用戶需要Doodle?36氪專訪Google Doodle負責人Ryan Germick

[舊一篇] 方正字庫首席字體設計師朱志偉:從一筆一劃談字體設計與視覺感受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