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 內書堂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明代的宦官學府

內書堂

內書堂是明代的宦官學府,在此學習的小宦官常有數百人。教官一般為翰林院的史官,師資力量優于國子監。但教學內容較國子監及各級儒學簡單了許多。內書堂肄業的小宦官被視為“正途”出身,往往成為宦官機構的中堅力量,并在明代政治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內書堂學習的大都是十歲左右的小宦官,人數大約在三百左右,多時四五百,最多達到八九百。但并不是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小宦官都可以進入內書堂讀書。據劉若愚《酌中志》的回憶,宦官在皇宮內苑也有相當多的規矩和講究。剛入宮的小宦官一般要派撥在一位資深位高的大太監名下,這位大太監即為小宦官的“本管”;同時,還要另派一位太監為其“照管”,小宦官稱之為“照管老叔”。因此,本管、照管與小宦官之間就形成了一種特殊利益關系。能夠進入內書堂學習的,大體上都是本管、照管有權有勢,而且自身聰明伶俐、深得本管喜愛的小宦官。


但在內書堂里也有年老受罚入學的。如明武宗正德末年,一個名叫于經的老宦官因為說話不得體,觸怒龍顏,被罚進入內書堂學習。明武宗要求他每天從早到晚必須待在學堂,不得請假。等到徹底悔改、出言謹慎了再作處理。可憐這位于經年紀已大,又不識字,整日低眉折腰與小宦官為伍,實在是一種折磨。


除此之外,內書堂里還有陪讀的健全幼童。他們一般是官宦之子,天資聰慧,經過挑選進入內書堂,陪同小宦官們一起讀書。但這樣的陪讀幼童為數很少。



《司禮授書圖》


內書堂教官實行值班制,每日一人,五日一輪。雖是宦官學府的教官,實則與基層塾師沒有區別。發給小宦官的課本無非是《內令》、《百家姓》、《千字文》、《孝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寫仿用的則是經過刷印的《千家詩》、《神童詩》等。胸有大志的小宦官往往不滿足于官樣讀物,他們另備私書,以擴大自己的閱讀面。有責任感的教官有時也自編教材,以作補充。如隆慶中內書堂教官黃鳳翔就將明代以前宦官行事可資鑒戒者編輯成冊,令小宦官們誦習,并不時提問,一些小宦官居然“能津津頌說”。萬歷二十年,四川僉事張世則奏上所著《貂珰史鑒》,將古代宦官故事分類編輯,分別善惡,有評有考有論,為箴為贊為詩,極得禮部稱許,希望與《忠鑒錄》一樣,列為內書堂的法定教程。萬歷皇帝命令留下備覽。




(統籌:啟正 編輯:豌豆)



中華書局1912 2015-08-23 08:49:19

[新一篇] 100本給孩子的書單

[舊一篇] 生命中總有這樣一刻到來,時間會追上我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