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文明的榮譽謀殺了幸福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講述一個老文明的現代幸福是最不容易的。還未被代表的偏遠村鎮、組織化程度最高的軍警特單位、有著永恒夢幻感的都市,血肉之軀置身于這些不同的秩序,彼此想象、交流,在幽閉和荒漠里呼吸……《伊斯坦布爾的幸福》像一首交響樂,把這種古老文明的當下生態流暢自然地展現出來了。作者的雄心、抱負是顯然的,他要把當代土耳其介紹給世界,他要給當代土耳其提供一種總體性的敘事。
一般而言,總體性的解釋需要講故事。要好好講故事,就應對故事懷有同情。一個好的故事,應新舊內容齊全、啟示案例具備,以使讀者返求諸己。《伊斯坦布爾的幸福》做到了這一點。
生活在宗法秩序里的天真少女,被道貌岸然的伯父強暴,使家族蒙羞,其出路要么自殺,要么被殺。愚忠的原教旨青年接受了去殺死堂妹的任務,把堂妹帶到伊斯坦布爾。這兩個鄉下人目睹了古老文明如何在空間序列里逐漸現代都市化的過程,建筑、服裝、人們的言談舉止,在新與舊、傳統與潮流之間過渡。而在潮流中的大學教授,經常上電視而混得臉熟,家庭和社會地位令人羨慕,卻仍感到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問題,這一點兒未泯的良心讓他乏味、恐懼,徹夜失眠,他最后選擇了棄絕,悄然離開追逐都市幸福的人們,揚帆出海,一圓自己無牽無掛、跟自然相親的夢。
這三個人的相遇是一種文化的碰撞。教授在回歸大海前的引導,使得少女變成了一個自由獨立的現代女性,她擺脫了宗教的束縛,但明認“真主是愛我的”。而她的堂哥倒在精神支柱坍塌后無所適從了。作者借這個故事展示了一個文化古國的現代生活圖景:偏僻鄉村的熟人社會、都市人的亮麗日子、郊區農民工的艱苦生活,政治斗爭、種族沖突、官僚腐敗、新舊交融……
青年的迷失、教授的隱跡跟少女的新生是很好的啟示,或者說是現代幸福生活中的隱喻。更值得玩味的是故事的主旋律:“榮譽謀殺”。一個共同體的成員以宗族榮譽為由,殺害那些被他們認為需要除去的人。偽善的伯父要侄女自殺,她不自殺,就要讓她被殺。而其他心知肚明的成員還為她上路祝福。
這種古老文明中的惡習造成了鄉村的超穩定結構,卻也給其中的人民以悲慘的生活。但作者的敘事和解釋遠不止于揭示此一事實:為了某種利益,庫爾德工人黨游擊隊跟政府軍大打出手,而兒時的伙伴效命于對立的雙方,在山溝里廝殺,直到一人死去;自然,對居民實現三光政策或野蠻拆遷,已經讓年輕的士兵們習以為常了:“這個國家是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建立起來的,他們為土耳其獻出生命,那些叛徒妄圖毀掉我們的民族,分裂我們的國家,……為國家而死,直接進天堂。”教授為了體面,白天做順民,只有在晚上做回自己的主人,“黑夜是堂吉訶德,白天是桑丘-潘沙”;到他不管不顧地決定遁世時,他見了老恐龍系主任、令人厭惡的同事,仍不敢把心中的想象豐富的報復計劃付諸實施。
在少女去伊斯坦布爾的列車上,她耳聞目睹了特務對絕食大學生,爭取社會進步的青年們的蔑視,他誣稱這些人是恐怖分子:“他們不懂什么是‘家庭’……他們都是庫爾德反叛者!這塊土地屬于土耳其人。誰把自己叫做庫爾德人、阿拉維派教徒或者左派,就趁早見鬼去!”
可以說,作者其實揭示了一個極為深刻的事實,無論古老文明還是現代伊斯坦布爾的幸福,都是建立在某種“榮譽謀殺”基礎上的。與其說榮譽給予了幸福感,不如說榮譽謀殺了幸福。在這樣的文明社會里,鄉村的女人們無可奈何地伺候男人,而男人們多只能沉默,讓偽善者大行其道。在這樣的文明社會里,都市的官員想著怎么編故事、立項目瓜分國庫。在這樣的文明社會里,農民工只能匍匐在都市的邊緣,像畜生一樣生活……這也是小說中的教授無能思想、斷然回歸自然的原因。借用我們中國人的話,這樣的社會“何其相似乃爾”。
這部小說有著老文明不能承受的輕靈,也有著現代人的幸福感或幸福指數被物質計量所不能承受的重量。作者有著旁觀者的同情,他提出了問題,也試圖解決問題。盡管社會依舊,但愚忠者迷失了,教授清白了,少女成長起來了。這有些像我們的魯迅,仍給予生活以希望。
這個經歷了革命的古老文明,在現代世界里步履蹣跚。其幸福、榮譽都足以給人啟示。作者以溫暖的詩意、如歌的影像感,以及對生活的善良和祝福,使作品接近了偉大的行列。

《伊斯坦布爾的幸福》 [土耳其]李凡納利 著 賈文浩 譯 燕山出版社 2010年5月


余世存 2012-02-29 19:22:10

[新一篇] 她讓所有茍活者都失去重量

[舊一篇] 當下中國需要講什么,我能講什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