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據說很多人都討厭那些說話時夾雜一兩句英文的人,但能脫口而出一兩句古詩還是很招人喜歡滴。 其實有很多流傳很廣古詩詞你僅僅只知道其中一句,前后文卻聞所未聞。 譬如,你知道"春宵一刻值千金"下一句是什么嗎?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豈是拈花難解脫,可憐飛絮太飄零。 ——《花月痕》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 白居易《長恨歌》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 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于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懷•其二》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軾《蝶戀花•春景》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 ——黃増《集杭州俗語詩》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 蘇軾《卜算子》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 汪洙《神童詩》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 毛澤東《送瘟神•其一》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 宋•蘇軾《和董傳留別》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 唐•杜甫《前出塞•其六》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 俞文豹《清夜錄》 樽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闕,一曲能教腸寸結。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 歐陽修《玉樓春》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 蘇軾《春宵》 玉樹歌殘聲已陳, 南朝宮殿柳條新; 福王少小風流慣, 不愛江山愛美人。 —— 陳于之《題桃花扇》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 黃景仁《雜感》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魯迅 《自嘲》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 杜甫《佳人》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意思網》(ID:youyisi_cn)
文匯教育 2015-08-23 08:56:2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