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滴水泉的路 李娟·作品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通往滴水泉的路

李娟


早些時候,通往滴水泉的路只有"烏斯曼小道"。烏斯曼是一百年前那個鼎鼎有名的阿爾泰匪頭,一度被稱為"哈薩克王"


而更早的一些時候,在這片茫茫戈壁上,所有的道路都只沿其邊緣遠遠繞過。那些路斷斷續續地,虛弱地進行在群山褶皺之中,遙遙連接著阿爾泰的綠洲和南方的草原雪山。沒有人能從這片荒原的腹心通過。沒有水,沒有草,馬饑人渴。這是一塊死亡之地。唯一知道水源的,只有那些奔跑在沙漠間的鵝喉羚與野馬,但它們不能開口說出一句話來。它們因為深藏著水的氣息而生有晶瑩深邃的眼睛。


大約就在那個時候,就有滴水泉的傳說了吧?那時,只在牧民之間,寂靜而神秘地流傳著一種說法:在戈壁灘最最干涸的腹心地帶,在那里的某個角落,深深地掩藏著一眼奇跡般的泉水。水從石頭縫里滲出,一滴一滴掉進地面上的水洼中,夜以繼日,寒暑不息。那里有著一小片青翠靜謐的草地,有幾叢茂盛的灌木。水流在草叢間閃爍,淺淺的沼澤邊生滿苔蘚。那是一片狹小而堅定的沙漠綠洲--有人聲稱親眼目睹過那幕情景。當時他身處迷途,幾天幾夜滴水未進,已是意識昏茫,瀕臨死亡。然而就在那時,他一腳踩入滴水泉四周潮濕的草叢中,頓時感激得痛哭起來。他在那里痛飲清冽的甘泉,淚流滿面。


每一個牧民在荒野深處尋找丟失羊羔的時候,都堅信滴水泉就在附近。也許就在前方那座尋常的沙丘背面?他四面呼喊,又饑又渴地走過一座又一座沙漠中的高地,墊足遙望。野地茫茫,空無一物。但他仍然堅信著滴水泉。


滴水泉如同這片大地上的神明。它的水,一滴一滴從無比高遠之處落下,一滴一滴敲打著存在于這里的一切生命痕跡的脈搏,一滴一滴無邊無際地滲入苦寂的現實生活與美好純真的傳說。


然而戰亂使大地上不再存在安靜的角落。滴水泉最終還是從牧民世代口耳相傳的秘密中現身了。它的確切位置在戈壁灘平凡的遙遠之處被圈點了出來。烏斯曼的烈馬走出了一條忽明忽暗的道路,筆直地戳向滴水泉。那些烽火連天、濃煙四起的年月里,烏斯曼一手持匕首一手握馬韁,無數次孤身前往這隱蔽狹小的綠洲,補充給養,休養生息。然后北上南下,穿梭戰事。滴水泉的隱秘在無形間造就了這個"哈薩克王"的神出鬼沒嗎?在當時,除了戈壁邊緣的官道以外,居然還有一條路也能使人在荒原上來去自如--這是烏斯曼的傳奇,也是滴水泉的傳奇。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還沒有現在的216217國道線,從富蘊縣到烏魯木齊,也沒有開通班車。要到烏魯木齊的話,只能搭乘運送礦石或木材的大卡車,沿東北面的群山一帶遠遠繞過戈壁灘。一路上得顛簸好幾天。我永遠忘不了途中投宿的那些夜晚,那些孤獨地停留在空曠雪白的鹽堿灘上的旅店,低矮的、破破爛爛的土坯房,還有房頂上空輝煌燦爛的星空。


一次又一次,我被大人抱下車廂,被牽著往那里走去。心中涌動著奇異的激動,似乎知道自己從此就要在這個地方永遠生活下去了。然而,我的命運直到今天仍沒有停止。


那條被稱為"東線"的漫長道路,只在夏天暢通。到了冬天,山區大雪封路,去烏魯木齊只能走通過滴水泉的那條路。


司機們路過滴水泉,無疑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無論當時天色早晚,都會停下來歇一宿。打水洗漱,升火燒茶泡干糧。等過了滴水泉,剩下的路程又將是幾天幾夜無邊無際的荒涼。


后來,有一對夫妻從內地來到新疆,經歷種種輾轉后來到了滴水泉。他倆在泉水邊扎起一頂帳篷,開了一家簡陋的小飯館。所需的菜蔬糧油全都由過往的司機捎送。這樣一個小店對于司機們來說,簡直天堂一般。于是,在往返這片戈壁灘的漫長旅途中,總算能過上一天"人過的日子"了。


然而這對夫妻,他們在那樣的地方討生活,不只是辛苦,更多的怕是寂寞吧?常常一連好幾天,門口的土路上也不會經過一輛車。男的也常常會搭乘某輛路過的車離開一段時間。


再后來,多多少少發生了一些事情,那個女人跟著一個年輕的司機走了。那個男人也沒有等待,不久后也走了。滴水泉又恢復了深沉的寂靜。


不知又過去了多長時間,又發生了怎樣的周折,那個女人和那個司機再次出現在滴水泉。帳篷又重新支了起來,還挖了個能住人的地坑,上面蓋有屋頂。于是飯館重新開張了。泉水邊還放養了幾只雞,簡陋的餐桌上出現了雞蛋和雞肉。


在這里,司機們晚上也不用睡在狹窄的駕駛室里了。新的小飯館還提供住宿的地方,雖然只是地窩子里的一面大通鋪。


總會有一些時刻,大家都約定好了似的,突然間會有很多人同時光臨滴水泉。那時,飯桌前的板凳都不夠用了,吃飯時大家黑壓壓蹲了一屋子。睡覺的地方更是不夠用。女主人便把自己的床鋪讓出來,又把飯桌拼起來,還在地面上鋪上塑料布和氈子。一屋子橫七豎八躺滿熟睡的身體。


就在那一年春天,從烏魯木齊到富蘊縣的班車正式開通,每星期對發一趟。班車經過滴水泉時,整車的旅客同樣會下車進食、休息。兩人的生意前所未有地興隆,滴水泉也前所未有地喧嘩。于是倆人決定把店面擴大。


整個夏天里,當車輛改道穿行在東線的群山中時,滴水泉是悄寂無聲的。兩個人決定利用這段時間蓋幾間新房子。


他們把泉水下的水坑挖成深深的池子,又挖了引水渠一直通向店鋪門口。


泉水很小,他們用了一整個夏天的時間耐心地等待水池一次次蓄滿,用這些水和泥巴、打土坯。土坯晾干后,土墻很快砌起。他們又趕著馬車,從幾百公里外拉來木頭,架了檁子、搭好椽木。最后在屋頂鋪了干草和厚厚的房泥。


就這樣累死累活干了一整個夏天,房子起來了,新的飯桌也打制好了,新床也添了兩個。他們坐下來等待冬天,等待第一輛車輛在門口鳴笛剎車,等待門簾突然被猛地掀開,等待人間的喧嘩再一次點燃滴水泉。


但是,他們一直等到現在。


就在他們蓋好房子的那一年,新公路在戈壁灘另一端建成通車了。通往滴水泉的路,被拋棄了。


那些所有的,沿著群山邊緣,沿著戈壁灘起伏不定的地勢,沿著春夏寒暑,沿著古老的激情,沿著古老的悲傷,沿著漫漫時光,沿著深沉的畏懼與威嚴……而崎嶇蜿蜒至此的道路,都被拋棄了。它們空蕩蕩地敞開在荒野之中,饑渴不已。久遠年代前留下的車轍夢一般印在上面。這些路,比從不曾有人經過的大地還要荒涼。


新的道路如鋒利的刀口,筆直地切割在戈壁腹心。走這條路,只需一兩天就可以到達目的地。一切都在上面飛速地經過,不做稍刻的停留。世界的重心沿無可名狀也無可厚非的軸心平滑微妙地轉移到了另一面的深淵。


滴水泉的故事結束了嗎?滴水泉那些一滴一滴仍在遠方靜靜滴落的水珠,還有意義可被賦予嗎?從此再也不需要有一條路通向它了嗎?再也不需要艱難的跋涉和掙扎的生活來換取它的一點點滋潤了嗎?如今我們所得到的一切,全都是理所當然的嗎?


還有兩個人,至今仍留在那片小小的綠洲上。仍然還在泉水邊日以繼夜打土坯。并在等待土坯晾干的時間里,沖著天空仰起年輕的微笑的面孔。只有他們仍然還在無邊無際的等待之中,美夢絲毫不受驚擾。當我在這片荒野里獨自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又走上了通往滴水泉的舊道。野地里,路的痕跡如此清晰。不由得清楚地聽到那個女人的聲音。當她和她的情人無處可去、無可容身時,她勇敢地對他說:"我們去滴水泉吧!"邊說邊為此流下淚水。


聲明:作品由作者李娟授權鳳凰網讀書頻道登載,由《文學青年》欄目出品,版權歸作者所有。


鳳凰讀書 李娟 2015-08-23 08:56:27

[新一篇] 【I-Thinking 原創】西西里何以成為黑手黨的發源地

[舊一篇] 慢品好書 《蝴蝶·天堂·歷險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