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倫理思想的主題及其展開 二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慈溪人馮云飏,字言仲,號留仙,1586-1644,支持盧象升的死戰策略,又上疏解釋黨議。黃宗羲,謹次其事而辨之,使來者知亡國之日未嘗無人也。忠節之士湮沒于亂離者多矣。

隱逸著述,不仕新朝。弘揚遺民正氣,存故國之史以報故國。

謝翱,字皋羽,1249-1295,是當“厄運危時,天地閉塞”之時鼓蕩而出的“陽氣”所聚,是亡宋之日,的時代精神的體現,其人為天地間之正氣的象征,其文固然為天地間之“至文”!

但能識其文章者有幾?

死后八十多年才有張丁注其《慟哭記》又三百余年,才有徐野公為其作《年譜》,黃本人年輕時,也曾因喜其文辭而注。

康熙二年,黃宗羲再注二書,回首亡宋,寄思于故明,忽然有了“宿命”之感,說昔日所注謝翱文,今日遂為身世之讖,竟成了隔世同道。

這種關系時代正氣的不滅之文,實為金石之交,扶植名教。

彼之性者,則吳、楚之色澤,中原之風骨,燕、趙之悲歌慷慨,盈天地間,皆惻隱之流動也。

戚然孤露之天真。

明亡以后,明遺民悲悼于明亡,感故國之已喪,真可謂是悲涼之氣,遍被華林。

順治八年,黃宗羲為曾乞師日本的馮京第作墓志銘,表彰顯揚其涉危歷險,不遠萬里的契闊海外之意。

魯氏是黃宗羲每“至越城,必相過從,言談盡日”的好友。不屑于自相標榜,不肯為今日之文。

士人托身二氏,逃禪遁世,隱居山林,不問世事,是易代之際部分風節意識淡薄之士的選擇。

然救亡復興之念不能熄滅甚至減退!甘心退隱也有其底線,那就是:忠心不移,不忘救世。

顧炎武:有亡國,有亡天下之分,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國亡于上,教淪于下。

王夫之,壁立萬仞,止爭一線。

黃宗羲,蓋國亡非吾所致,事勢使然。非一朝一夕之故。十余年以來,學校化為市井,衿佩化為錢刀,銅臭之謚,榮于忠肅。

沉靡士風。士之不自貴重有以致之也。主張恢復尊士之禮。

康熙十九年庚申,當是時,天子留心文治,招才琴釣之上,取士歌牧之中,士之閑一藝者,莫不鎖廳而出。今圣天子無幽不燭,使農里之事,得以上達,綱常名教,不因之而益重乎?

士之報國,各有分限。

魯王監國由閩返浙時,黃宗羲心中已經清楚覺察到了南明政權的不可為繼,以事親之孝道為借口,以此疏離無所可為的政治活動即所謂的忠于故國。

江南朱明王朝后勁轉弱。

中晚明以降,禮法廢弛,社會風氣陵夷。王陽明:今天下波頹風靡,為日已久,何異于病革臨絕之時!缺乏遂然以圣賢之道自任的豪杰之士。

明自世宗而后,綱紀日益凌夷;神宗末年,廢壞極矣。雖有剛明英武之君,已難復振。

若人主心地清明,則善言易人,心地昏濁,則邪說自來。

在黃宗羲看來,欲正君臣之禮,當從源頭上做工作,以格君心之非,除閹宦之亂,棄朋黨之爭,而去君臣之疑。圣賢之道,未有不從源頭做起。

平天下必始于明德。

君心猶積石、岷山也,此處不通,則橫流泛濫矣。

格君心之非,禮之意的化用,從而使得君臣民之間關系有一個較大的緩沖地帶,使得君權與士權、民權之間保持一定的張力。

唐甄:《潛書》《賤奴》篇中,三公者,天子師也,九卿者,天子友也。奈何使奔走之奴與師友抗乎?

三代之盛,士有恒產,原無為貧之仕。其后,不仁而在高位,賢人在下,媽有為貧而仕者。久之,以仕為營私之地,則惟恐不富,惟恐不貴矣。

以天下萬民起見:

君臣之名,從天下而有之者也。吾無天下之責,則吾在君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為事,則君之仆妾也;以天下為事,則君之師友也。

何心隱(1517-1579)則從視天下為一家的前提出發,指出凡有血氣之莫不親,凡有血氣之莫不尊。親親不只限于親自己的親人,而是親天下之人。尊賢不只限于君臣,而是尊天下之人。

友朋之道,君臣相師,君臣相友,聚天下英才,以仁設教。天下統于友朋。

專制時代之為臣者,固如是矣。請問共和時代之為臣者何如哉?共和未和,憲法不法,南北分裂,地勢相傾,以致粵海風悽,湘江月冷,而為民上者,竊位茍祿,備員全身,而四方之勞擾,民生之憔悴,雖以危其元首,而亦以為纖芥之疾也。

是則共和時代之為臣者,又下于專制時代矣。

若真正關心民隱,治行政舉,就不會有當日的致亂之故,數十年來,人心以機械變詐為事。

人們為君主而奪取天下,將天下作為私產,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

張居正:義利之間在心不在跡。

嗟乎!天之生斯民也,以教養托之于君。授田之法廢,民買田而自養,猶賦稅以擾之,學校之法廢,民蚩蚩而失教,猶勢利以誘之;是亦不仁之甚。

而以其空名躋之曰:“君父,君父”,則吾誰欺!

古者井田養民,其田皆上之田也。自秦而后,民所自有之田也。上既不能養民,使民自養,又從而賦之,雖三十而稅一,較之古亦未嘗為輕也。

所謂盛世之言,往往只是一家私產的積累,不是真正的國富,不是四海富厚、萬民安富。

黃宗羲說自己少時意氣奔放,離別都不在心。但生活的磨勵,獨留危苦可書。自最生平,無一善狀。仇刃冤贓,鉤黨飛章,圍城獄戶,柳車變姓,積尸蹀血,虎穴鯨波,數十年野葛之味,豈止一尺?蓋獨有危苦可書耳。

黨禍之事,繼之以兵亂,此后“三十年之中,流離轉徒,矻矻靡有定居。為避兵亂匪擾,黃宗羲常奉母卜居。

今之天下千百輩中,求一讀書之人而不可得,聞其人有意于讀書矣,未幾類有物以敗之。

風急天寒之夜,必有當門定腳之人。波路壯闊,不惜以身為砥柱。

天下有一分可為,亦不肯放手,此圣賢事也。天下有一分不可為,亦不肯犯手,此豪杰事也。——顧憲成

人只有一個真,真便做成大事業,只有一個老老實實,有一毫假意便弄巧反拙。——高攀龍

古者儒、墨諸家,其所著書,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為民用,蓋未有空言無事實者也。

方以智,坐集千古之智,折中其間。

夫窮經者,窮其理也。世人之窮經,守一先生之言,未嘗會通之以理,則所窮者,一先生之言耳。

豈天地之大,于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乎?是為小儒。

夏夢綠:把懷念故國,排斥滿清的情結寄托在文字之中,希望以民族復興的思想傳之后人。他這種思想,在當時雖然似乎消極,但在有清一代,不絕如縷的民族復興運動中,

卻是一股最積極的原動力量。本黨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受了他的影響。所以三百年,追本朔源,民族復興運動的首領人物,應當推他為第一人。

戚繼光《韜鈐深處》

小筑慚高枕,憂時舊有盟。呼樽來揖客,揮塵坐談兵。

云護牙簽滿,星含寶劍橫。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君恩自是優功狗,世事渾如看紙鳶。


黃敦兵 2022-12-08 19:01:02

[新一篇] 《黃宗羲》倫理思想的主題及其展開 一

[舊一篇] 《天地行人 王夫之》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