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十三)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十三)

5.投魏抗蜀:孫權表稱臣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足見其對孫權評價之高,而曹操也可稱知人,孫權確是個英雄,他的權謀干略足與曹劉并稱。他襲取荊州及爾后與劉備決戰中的表現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他知劉備對荊州彼襲、關羽被殺決不罷休,一場惡戰即將開始,為了應付這一嚴峻的局勢,他從軍事、外交上采取了種種措施,其中,他的“伐交”最為出色!

  “是兒欲使我居爐火上耶!”

  曹魏是當時三國中的最強者,吳國如能促使魏國出兵攻蜀,蜀國則無力攻吳;如能爭取魏國的支持,吳國則不懼蜀國。為此,孫權忍辱負重向魏國稱臣,使最強者與已站在一起以反擊較強者。在蜀軍事未發動前,他上表向曹操稱臣說:“臣孫權久知天命已歸主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將剿滅劉備,掃平兩川,臣即率群下納土歸降矣。”孫權的意圖很明白:他稱臣勸曹操“正大位”,使池征伐不肯臣服的劉備,則吳之危可解。但奸雄曹操不會上孫權的當,他看書后大笑,出示群臣說:“是兒欲使我居爐火上耶!”意思是說如他當皇帝,而當時擁漢派尚多,必然遭到他們的反對:對孫權的用心操是了解的,故說要他稱帝無異將之置在爐火上“燒烤”。

  坐山觀虎斗

  勸操伐蜀之計不得逞,孫權又派諸葛瑾往成都向劉備求和,又遭到拒絕。

  這時,曹操已死,曹丕篡漢,孫權又派使向曹丕稱臣。丕乃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大夫劉曄諫說:“今孫權懼蜀兵之勢,故來請降。以臣愚見,蜀、吳交兵,乃天亡之也,今若譴上將提數萬之兵,渡江襲之,蜀攻其外,魏攻其內,吳國之亡,不出旬日。吳亡則蜀孤矣。陛下何不早圖之?”丕說:”

  孫權既以禮服朕,朕若攻之,是阻天下欲降者之心,不若納之為是。”又說:”

  朕不助吳,亦不助蜀。待看吳、蜀交兵,若滅一國,止存一國,那時除之,有何難哉?”曹丕實是坐山觀虎斗,從中取利。

  避免兩面受敵,以一擊一

  從曹操、曹丕對待孫權上表稱臣采取不同的態度,可以看出其父子的優劣,曹操和孫權是不相上下,而曹丕卻非孫權的對手,曹操對孫權稱臣置之不理,而曹丕卻封侯加九錫,以壯其聲威。劉曄的蜀魏內外夾攻吳國之策,則優于曹丕“朕不助吳,亦 不助蜀”的中立之策。當時蜀、吳矛盾已不可調和,蜀、吳之戰已不可避免,如果曹丕能陳兵吳境以壯蜀國聲勢,吳國勢孤必難于相敵,趁吳國敗退之時,率兵攻吳,在蜀、魏夾攻之下,吳國之亡指日可待。吳國如亡,剩下蜀國當非曹魏對手。而曹丕不納劉曄之計,只能坐觀蜀、吳之勝負,無所作為,失去了良機。孫權雖不能爭取強魏助吳,但能使魏國采取中立態度,他則可集中力量以對抗蜀國,避免了兩面受敵之險,這對保證彝陵之戰的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6.唇齒相依:蜀吳重結盟

  國與國之間,往往因利而相交,也因利而相惡,古今如此。曹操南征,劉備、孫權為圖存,乃聯盟抗操,迄赤壁得勝,吳為謀已利乃襲荊州,蜀吳交惡,蜀乃伐吳:劉備敗歸白帝,不久病逝,為共同長遠利益,兩國又重申舊盟,從此,蜀吳一直相依為命,共同抗魏。

  嚴峻現實使人清醒

  蜀吳的最后聯盟是有共同的基礎的:這時吳、蜀之間的矛盾算是解決。

  過去吳、蜀的矛盾是因荊州問題,蜀要據之,吳要奪之,而吳襲得荊州后己志滿意得,對蜀己無所要求,劉備因荊州被襲,一怒之下想先滅吳后代魏,詎料彝陵一戰,全軍幾乎覆滅,僅得身免逃歸白帝,始知吳亦強大,憑目前己之實力是不能滅吳的,奪回荊州亦已無望。因此,他的頭腦較清醒了,不得不在嚴峻的現實面前認輸。以前蜀、吳之間有同有異,異是對待荊州的不同態度,同是對抗曹魏的共同利益,是時己無異只有同,共同的利益使蜀吳又聯盟。也只能是這樣,因蜀、魏勢不兩立,而吳降魏是出于一時的權變,他和魏國的根本矛盾也是不可調和的,魏國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消滅吳、蜀兩國。但蜀、吳任何一國都非曹魏敵手,只有聯合起來,才能不彼曹魏逐個擊破。這種唇齒相依的關系,是客觀形勢造成的。

  蜀吳再盟,三國鼎立

  不過,蜀、吳后期同盟的重申和鞏固,還有賴于孔明的多方努力。開始,吳國的態度很曖昧,既不與蜀國公開對抗,也不敢公開得罪魏國。如曹丕起四路兵取川,許以若得蜀土,各分一半,促使東吳也起兵來接應,孫權與陸遜商量,決定虛應之而遲不出兵,觀望魏、蜀勝敗才決定去向:若四路兵勝,川中危急,諸葛亮首尾不能救,則發兵以應之,先取成都,如四路兵敗,則作別議。孔明也料到孫權不會立即出兵,故當他退了四路兵后,即物色適當人選——鄧芝,使之入吳,向孫權陳說利害,終于使孫權絕魏和蜀;吳也派張溫使蜀,雙方重申舊盟。當然,吳、蜀之間的關系,仍然是互相利用的關系,彼此都為自己的利益打算。如孫權稱帝后,遣使入川,以表盟好,并約平分天下。眾議皆謂孫權僭逆,宜絕其盟好。后主遣使到漢中間孔明,孔明說:“可令人赍禮物入吳作賀,乞遣陸遜興師伐魏。魏必命司馬懿拒之。懿若南拒東吳,我再出祁山,長安可圖也。”乃派使赴東吳向孫權作賀,并呈上國書,約吳興兵伐魏。權與陸遜商議,遜說:“此乃孔明懼司馬懿之謀也。

  既與同盟,不得不從。今卻虛作起兵之勢,遙與西蜀為應。待孔明攻魏急,吾可乘虛取中原也。”

  盡管蜀、吳同盟是有限度的,但彼此遙相呼應,互相牽制曹魏,使曹魏不敢輕率興兵入侵,三國能鼎立達近半個世紀之久,吳、蜀同盟抗魏是個重要的因素。

五、游 說

  逞其口辯以動人聽,謂之游說。游說盛行于戰國時,那時策士都以游說為業。蘇秦三兄弟皆游說諸侯以著名。游說是一門學問,不善于揣摩其中道理,游說則難以成功。蘇秦曾游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于是回家發憤讀書,他從自己所藏的數十箱書中,找到周初呂尚著的《陰符》,日夜探討其中道理,有時夜讀怕打瞌睡,便用錐刺股。由于他勤讀苦研,終于學成,后游說各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與奉陽君李兌、孟嘗君田文合縱趙、齊、燕、魏、韓五國攻秦,迫使秦昭王放棄了帝號。游說至今仍有其重要作用,如在美國國會里,則有專以游說作為職業的,為各種集團的利益服務。至于外交,善于口辯則很重要,它是外交必需之才。因有辯才而取得外交成功的不乏其例。

  善于游說的,大部根據對方的性格,愛好和具體情況而下說詞,特別是以利動之,使對方上套。《三國演義》有不少游說佳篇,其說人之辭都因人而異。

1.饋贈金玉:李肅賄呂布

  丁原與董卓對陣,丁原義子呂布大敗董卓。李肅奉董卓之命帶上名馬“赤兔”和金玉去說呂布歸降。李肅與呂布是同鄉,深知其為人,勇而無謀,見利忘義。他說呂布就是抓住呂布這個弱點。他一見呂布,先奉獻名馬“赤兔”,這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頂,高八尺:嘶鳴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名將見名馬,怎不疼愛。于是,呂布置酒歡待李肅,兩人開懷暢飲。

  旁敲側引,套出心話

  在與呂布對話中,李肅只是旁敲側引,他本是要說呂布歸降董卓殺丁原,但他偏不說出,卻教呂布自說,這便是李肅說呂布的特點,也顯示其游說之巧,他和呂布是同鄉,呂布的父親他是熟悉的,他卻問:“肅與賢弟少得相見,令尊卻常會來。”布驚訝說:“兄醉矣!先父棄世多年,安得與兄相會?”

  肅大笑說。

  “非也!某說今日丁刺史耳。”李肅這么說明明是羞他。呂布聽了不好意思說:“某在丁建陽處,亦出于無親。”好了,呂市彼套出其心事來了,李肅馬上激之說:“賢弟有擎天駕海之才,四海孰不欽敬?功名富貴,如探囊取物,何言無奈而在人之下乎?”這么一激,終于激出了呂布的心里話:

  “恨不逢其主耳。”

  步步逼入,呂布自愿上套

  李肅還不忙于要他投董卓,只是旁敲側引地笑著說:“‘良禽擇木而棲。

  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布說:

  “兄在朝廷,觀何人為世之英雄?”呂布請教了,李肅才說:“某遍觀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為人敬賢禮士,賞罰分明,終成大業。”布說:“某欲從之,恨無門路。”這段問答,妙在李肅步步逼入,使呂布自愿上套,至此,季肅說呂布己基本成功。這時,李肅才取出金珠、王帶列于布前,告布說:“此董公慕大名,特令某將此奉獻。——赤兔馬亦董公所贈也。”布說,“董公如此見愛,某將何以報之?”李肅沒有正面回答,只說:“如某之不 才,尚為虎責中郎將:公若到彼,貴不可言。”用富貴動之,以堅其報效之心。迄布說“恨無涓埃之功,以為進見之禮。”李肅還是只給他啟發式的回答,“功在翻手之間,公不肯為耳。”意在要他殺丁原,偏不明說出口,逼他自說。果然,呂布沉吟良久后說,“吾欲殺丁原,引軍歸董卓,如何?”

  肅說:“賢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遲,在于速決。”呂布說出了他才催其“速決”,確是惡極!這樣,李肅既說呂布歸卓,又使呂布殺了董卓的敵手丁原。口舌能殺人,于此可見! 

2.曉之以義:張遼勸關公

  李肅以名馬、金玉而能說呂布歸降,曹操也以名馬、金玉而不能使關公從已,但張遼卻能說服關公暫時歸曹操,其原因何在?因呂布是見利忘義之徒,故李肅能以利動之:關公則以義為重,非名馬、金玉所能動其心。而張遼卻曉之以義,責之有“三罪”告之有“三便”,故有關公的“三約”,權變而歸曹。故說的對象不同,說法也應異。

  責戰死不義,有“三罪”

  關公被曹操圍困于上山,張遼因與關公有交情,乃往說之。張遼知關公是忠義之人,直說曹操要他歸降決不行,卻反責他如戰死其罪有三,說:“當初劉使君與兄結義之時,誓同生死;今使君方敗,而先即戰死,倘使君復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得,豈不負當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劉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兄,兄今戰死,二夫人無所依賴,負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藝超群,兼通經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漢室,徒欲赴湯踏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為義?其罪三也。”關公以義自詡,張遼偏責他戰死不義,這就使關公不能不考慮,故沉吟問:“汝說我有三罪,欲我如何?”

  為之設想,關公訂“三約”

  張遼乃為關公設想說:“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則必死;徒死無益,不若且降曹公;卻打聽使君音信,如知何處,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夫人,二者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兄宜詳之。”張遼不僅善于說人,且善于為人設想。張遼也是個英雄,正因是英雄才能了解英雄,其所說的所想的才能打動關公之心。關公才提出“三約”說:“一者,吾與皇叔設誓,共扶漢室,吾今只降漢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處情給皇叔俸祿養贍,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三者,但知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望文遠急急回報。”張遼回報,曹操不同意“但知皇叔去向,雖遠必往”這一條,張遼說:“豈不聞豫讓‘眾人國士’之論乎?劉玄德待云長不過恩厚耳。丞相更施厚恩以結其心,何憂云長之不服也?”操乃同意,關公始降。張遼可謂巧于說辭,也會做好人,兩面都不虧。 

3.以理服人:諸葛屈群儒

  曹操南征,孔明奉命出使東吳,聯合孫權抗擊曹操。當時,東吳分成主戰和主降兩派,主降派人多勢眾,孔明一到東吳便被迫跟他們展開一場激烈的舌戰。

  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說法

  孔明對這班“峨冠博帶”的投降派早就了解,便針對他們懦弱無能、畏敵如虎予以揭露,以理服之,并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說法。

  張昭為貶低孔明,譏笑他自比管仲是不自量,孔明則用事實駁說:吾主兵不滿千,將止夫、張、趙云,且軍不經戰,糧不繼日,“然而博望燒屯,白沙用水,使夏侯惇、曹仁等輩心驚膽裂:竊謂管仲、樂毅之用兵,未必過此。”并以庸醫殺人為喻,隱然笑張昭等是庸臣誤國。最后反唇相譏,說張昭等是:“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虞翻夸大曹軍聲勢,孔明指出:“曹操收袁紹蟻聚之兵,劫劉表烏合之眾,雖數百萬不足懼也。“虞翻笑他“軍敗當陽,計窮夏口”,猶言“不懼”是“大言欺人”。孔明譏諷說:“劉豫州以數千仁義之師,安能敵百萬殘暴之眾?退守復口,所以待時也。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猶欲使其主屈膝降賊,不顧天下恥笑。——由此觀之,劉豫州真不懼操賊者矣!”

  步騭說他“欲效儀、秦之舌,游說東吳”。孔明并不諱言,理直氣壯他說:

  “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國之謀,此非畏強凌弱,慎 刀避劍之人也。君等聞曹澡虛發詐偽之詞,便畏懼談降,敢笑蘇秦張儀乎?”

  對薛綜說人心歸曹,劉備不識天時必敗,孔明則憤怒譴責其為漢賊張目,“不足與言!”陸績鄙視劉備是“織席販履之夫”,孔明輕蔑地笑說:“公非袁術座間懷桔之陸郎乎,請安坐,聽吾一言:“高祖起身亭長,而終有天下,織席販履,又何足為辱乎?公小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

  口若懸河,群懦失色

  孔明在這場辯論中,充分顯示了他的辯論天才,跟他辯難的,都是東吳負有盛名的才智之士,如果辯不勝他們,就無法說服孫權與劉備聯盟抗操。

  而這些人都主張投降,故孔明把辯論的焦點放在這方面,並在以理服人的前提下,根據其人其論,分別進行反駁,對嘲笑的,反唇相譏;對為敵張目的,嚴詞斥責;對胡說八道的,熱嘲冷諷;對無知的,加以啟發。由于孔明理足詞嚴,口若懸河,群儒盡皆失色,這就給投降派狠狠當頭一棒。 

4.先激后說:孔明折孫權

  孔明說孫權,何以反而先激之?這是孔明因人而異,對張昭等輩則駁之,使其理屈詞窮;對孫權則先激之,因孫權是英雄,求之會無動于衷,激之才引起其注意,然后始能使其求己,說之則易。

  先激之以摸清其對戰降態度

  孔明舌戰群儒后,魯肅引其見孫權,孔明偷眼看孫權,碧眼紫髯,堂堂儀表。孔明暗思:“此人相貌非凡,只可激,不可說。”于是先說曹操勢大:

  馬步水軍,約有一百余萬;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二千人。當孫權要他為之決戰和不戰,孔明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其不能,何不從眾謀士之論,按兵束甲而事之?”孫權不高興地問:“誠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降操?”孔明激之說,“昔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以帝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事之不成,此乃天也,又安能屈處人下乎!”說劉備不可降,而孫權可降,實是有意藐視孫權。孫權聽了勃然變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這么一激,孔明便摸清了孫權的思想狀況。說其可降如無動于衷,說明其有降意;今其勃然變色、拂衣而起,說明其不甘居于人之下,這樣孔明使知道下一步怎樣對他下說詞,并料到聯合孫權抗擊曹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了。

  激將法奏效,孔明展辯才

  魯肅不知孔明用意,反責其“欺吾主太甚”,孔明仰面笑說:“何如此不能容物耶!我自有破曹之計,彼不問我,我故不言。”魯肅轉告孫權,孫權回嗔作喜說:“原來孔明有良謀,故以言詞激我。我一時淺見幾誤大事。”

  乃請孔朋入后堂,置酒相待。孔明始為之分析形勢說,“曹操之眾,遠來疲憊;近追豫州,輕騎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謂 ‘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 也。’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荊州士民附操者,迫于勢耳,非本心也。今將軍誠能與豫州協力同心,破曹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則荊、吳之勢強,而鼎足之形成矣。成功之機,在于今日。惟將軍裁之。”孫權大悅說:“先生之言,頓開茅塞。吾意已決,更無他疑。即日商議起兵,共滅曹操。”孔明采取先激后說之法,終于折服了孫權,勝利完成其出使東吳聯孫權抗擊曹操的戰略任務。 

 


2022-12-08 19:04:43

[新一篇] 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十二)

[舊一篇] 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十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