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閥、莊園與政治:中古社會變遷研究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內容簡介 · · · · · ·

本書精選了《文史哲》改革開放以來發表的關于魏晉時期士族門閥政治的學術論文20篇,既有關于莊園政治的宏觀總論,也有關于魏晉玄學的細微闡述。

目錄 · · · · · ·

關于中國古代社會的幾個問題

內藤湖南的六朝論及其對日本學術界的影響

東晉末年的孫恩盧循起義

東晉南朝時期的世族莊園制度

漢魏晉北朝中原大宅、塢堡與客家民居

蘭陵蕭氏“皇舅房”之興起及門風與家學述論

漢唐之間袁氏的政治沉浮與籍貫更迭--譜牒與中古史研究的一個例證

兩晉賦稅制度的若干問題

試論漢宋時期農村“計貲定課”的制度性缺陷

關于南朝戶籍的兩個問題

有關均田制的一些辨析

街:城市社會的舞臺--以唐長安城為中心

東曹、魏尚書的選舉與中正的形成

西魏北周時代胡姓再行與胡漢體制

關于北魏的太子監國制度

北魏“三都大官”若干問題考辨

南朝監局及其軍權問題

論《隆中對》的成功和失誤

論劉備

魏晉玄學的評價問題

郭象歷史哲學發微

魏晉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

后記

嚴格來講,古代對外征服中,以被征服族仍在原來的土地上為征服者服役的農奴制形式,仍然是不平等的部落聯盟形式。被征服族和征服族是族與族的關系,他們各自仍是聚族而居的,各自的氏族部落制還沒有完全解體。 周人的氏族為什么如此頑強地以宗法的形式保存下來了呢?這要從西周初年周族的發展來解釋。周人起自西方,向東發展。在滅殷之后,以大氏族分裂的方式在東方建立了許多殖民國家。這種客觀形勢要求周人特別需要加強族內的團結,一方面緩和周人族內貴族和氏族成員間的階級矛盾,另一方面隔絕周族氏族成員和被征服族的氏族成員的接近。這樣一來,也就加強了周族貴族統治階級的統治力量。

孟子曾談到一國之中,國野之分。住在國中的是國人,是君子;住在野的是野人。孟子這段話見《滕文公》篇。(略)孟子國野之分,就是《周禮》中鄉遂之分。孟子這段話告訴我們一些東西。第一,從孟子的這段話中,我們知道居于野的野人和居于國中的君子對國家的負擔不同。野中所行的是助法,國中所行的是賦法。第二,從“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和“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我們知道居于野的野人是殷人,居于國中的是國人。 大約周滅殷之后,周人和殷人對國家的負擔上有了分工,周人負擔兵役,出兵打仗,殷人沒有兵役,仍以助的形式,提供租稅糧食,所謂“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先秦文獻中,君子小人、君子野人之分,最原始的意義,只是族的區分,君子指周人,小人野人皆殷人。《論語》“先進于禮樂者野人也,后進于禮樂者君子也。”如果不從族的區別來解釋,是不好說明的。


2022-12-08 19:12:50

[新一篇] 長期主義 關注短期業績,更要投資長期增長

[舊一篇]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