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管家 Bicentennial Man (1999)

>>>  自由思想未来视角—精彩影視選  >>> 簡體     傳統

  機器人安德魯(羅賓·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飾)是尼爾家四代人的管家。原本尼爾一家只是當他一部機器來使用,但大家漸漸發現安德魯不只是一個家務機器這么簡單,他在日常還會和他們一起歡笑,懂得人類的習俗,體會人類的情感。

  安德魯在尼爾家的女兒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上她了,但由于他沒有安裝感覺模塊,他任由她嫁給了一個錯誤的人。由于沒有感覺,安德魯可以在海邊獨自一人蓋一棟房子生活。直到某天,他遇上了機械專家、科學狂人,為他安裝上了感覺模塊。

  至此,安德魯才體會到什么是吃醋、什么是戀愛。經過一番努力,安德魯終于完全融入了人類社會。最終,他和自己相愛的人得以長廂廝守,并在垂垂老矣時幸福死去…… 

小時候看這部片時我被打動得不行啊不行。后來一直不記得這部片的名字。今天偶然看到了好驚喜。當年我哭慘了。

一個機器人奮斗200年,致力于變成人,一次次把機械和電子零件更換為仿真肉零件,直到可以fuck、可以拿到人類認證、像人類一樣完成死亡,還管這改造叫做升級?看完后只想說升了個毛級啊?超人工智能本應創造出高于人類文明n的n次方等級、超越人類認知與想象的高度文明不是嗎?人類不止愚蠢更何其自戀。

大千世界,也許不乏你的同類,也許根本不存在與你一模一樣的人,讓我們放棄寂寞而無休止的等待,積極去尋找伙伴,努力去改變自身——這,便是你快樂起來的秘訣。“情愿象人類一樣死去,也不愿意作為機器永生”

這才是科幻片好不好。現在很多所謂的科幻片連讓科幻成為無關緊要的背景都沒辦到,只是在言情劇、打架劇中加進幾個CG畫面就厚著臉皮說是科幻了……其實這片能刪掉后期的愛情戲更好,這段太好萊塢流水線了……原著小說根本沒有這段內容……我覺得這故事中的人類,靈魂人物并不是孫女,而是父親。

前半部分還不錯,到了機器人向往自由,離開了家,認為是個不錯的方向,感覺可以有個不一樣的故事,但最終卻落入了俗套的家庭倫理劇情,一個機器人活了200年,卻向往像一個人類一般和妻子一同死去,我想,這只能說是人類自說自話淺薄的想法,最后的機器人護士,甚至違反了機器人三原則。,只能說是穿著科幻外衣的倫理片

七情六欲生老病死,對人而言是很有趣的特質,對機器人來說則不一定也是一樣。換個角度看,精確,無私,永久什么的也可以說是很接近神性的,不過機器人也不會搞什么自我膨脹就是了。

對于機器人大叔矢志不渝從事的把自己搞成人然后搞死的事業,我除了表示作為天然人很好很方便之外理解無能。而且此大叔談完外婆搞孫女,還有個主動要求為他開發性功能的geek朋友,這。。。編劇大叔搞毛啊。。。。

拷問:作為人,我們是否真的很幸福?

   這兩天,關于親歷自己的人生與真性情的自我辯證甚至于糾結,也讓我在無意中看到這部電影后,那種錐入骨髓的深刻與彈撥心弦的顫動相互疊加,令我覺得沒有白白度過這么一個周末。

   當我看到電影時,敘事已經過了一個階段,但因為是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故事,暫時性的抓住了我(因為在預見中,好萊塢的科幻科技電影,往往能給我們帶來一次輕松愉悅的視覺盛宴)。不過,隨著電影敘事與表達在我眼前逐步展開,我被生生地拽入安德魯那一段機器對于人的不斷醒悟、不懈追求的艱辛歷程,這顯然已經超出了我對所謂視覺盛宴的期待,也許之所以可以輕松愉悅是因為可以轉瞬即逝,不用探討、不用拷問、不用躺在床上入睡前還象安德魯那機械的眉目卻總能若有所思地眨巴一般思想著。。。。

第二天早晨醒來,我不忘將昨晚未看到的電影開始一階段的敘事看完,這也愈發完整清晰了我的觀影感受。我順便查了一下對這部電影的評價,雖然好評居多,但影片似乎沒得過什么足以證明價值的獎項,反而似乎還與金酸梅獎扯上關系。這與我的觀景感受所帶來的判斷有所距離,但愿這不是我對電影涉世不深的過度解讀,如同偶爾離開閨房的思春少女,容易付出一見鐘情一般。。。。。

   在輕輕的一個吻后,哪怕僅僅是安裝了感覺模塊后安德魯興奮的一次預實踐,波西婭卻對安德魯吶喊出,“follow your heart,勇敢地犯錯,因為,你在聆聽自己心靈的聲音。”也許就是這句話,又指引了安德魯作出了他作為機器向人追求的最重大決定,因為,本能夠長生不死的安德魯:我寧愿作為一個人而死去,也不愿作為一個機器而活著。

    雖然這樣的情節安排,乍看之下,有點兒荒誕到做作,甚至于我也懷疑這是為了深刻而荒誕甚至做作。在補看過的有些影評中,有些人就指出影片應該到安德魯找到了那個與他相似的女機器人就可以劇終了。這符合一般情況下的編劇以及觀影邏輯(特別是國人的),因為獲得了自由的安德魯,從此也過上了公主王子的美好生活。這樣固然也可以烘托出對自由的爭取以及獲得自由所帶來美好的主題,不失是一個可以作為劇終的理由,然而,這毋寧說也總是個美麗的自欺欺人的缺憾,因為我們可以帶著這樣美好的夢想離開電影院,卻也許只能再次減弱一番對于夢想的信仰力量,這畢竟結束地太理想了。。。。。

     因此,在我看來,這部影片正是從安德魯尋找到那個女機器人后,才逐步地進入了超越機器人也有感情這一尋常將無生命之物人性化的高潮局面----影片在鋪墊完安德魯與尼爾一家人的情感戲之后,開始向自由、人性關懷、倫理、法律正義等等進行探討,這遠遠比將機器人擁有情感要更深刻一些。在我看來,影片的主角是機器人,表現手法是科幻主題,然后,探討得還是人類的共存問題,這有點象卡夫卡的《變形記》,把人在一早醒來突然變成一只與人類完全相異的大昆蟲,但這只蟲依然擁有人類的思維與情感,于是,在強烈的身份與認知差異對比下,可以完全地赤裸裸地呈現人性中那一些原本被與人相處時壓抑住的陰暗與殘酷,因為,所謂人性,有時候只是相對于人來說的,而如果面對的不是人,不管是有生命的昆蟲,還是無生命的機器,人的本性往往是無比丑陋和殘忍的,這種赤裸裸的人性是不分你是一介平民還是社會精英。

    也就是說,安德魯這所謂的機器人,不過是人類的一面鏡子而已,從中可以反射窺見許多人與人之間可能看不見的東西。而安德魯的一再追求變人,卻正是對這種丑陋殘忍人性的糾正,對被壓抑的人性地解放,他一步一步來,從憐憫、感恩、友誼、愛情、自由、追求、爭取、家庭、歡愉,直到最后的死亡,他作為一個本毫無生命的機器人,卻親歷了一個人的人生。相對比與機器人的安德魯,作為在電影前面深入劇中情節的你我,如何不能思考作為一個人的幸福是什么?

   想說的似乎還有很多,這部電影的奇特之處在于,它將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承載在了人與機器人之間的情感上,這一點倒也不希奇,許多文藝作品都表現過這方面的內容。比如,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人與外星人之間的情感,甚至也有人與機器人(如暴力型的終結者)之間的情感,當這樣的情節與描寫只是反襯出人的人性光輝與豐富性的一面,帶有歌頌性質的東西往往就不如批判性的東西來得深刻能夠觸動人心。這部電影最奇特之處即在于,它有點兒將機器人從歷史深處與現實四處地類人化擬人化,或者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將機器人比喻成了一個剛進入現代社會的原始人,但它又制造了一個機器人非人類的矛盾,這就將電影觸及或者思考的一些更加地帶往了深處、帶往了一些人類似乎未曾涉及的領域。

    比如,在我看來,電影將機器人當作原始人來看待的情節安排,有安德魯在看過主人尼爾給他的許多書之后,他覺醒了,他說,歷史上有那么多人為了自由而前赴后繼,那么他也想獲得自由,盡管自由對于一個可以不用吃喝不用依賴于社會生態的機器人來說,其意義完全不能等同于人類對于自由的意義,況且安德魯似乎也不知道自由了到底能用來干嘛?但是,他還是想獲得自由;然而,自由對于安德魯來說,似乎又等于平等,因為他的自由并不是要離開尼爾一家,他追求的是那種書本賦予他的知識與感覺,在這種狀態之下的自由應該是平等,因此,安德魯會不理解為什么尼爾要把他趕出家門。這真是電影的一個可以不斷挖掘的悖論之處。

    尼爾對安德魯提出的自由想法,很是吃驚,在尼爾看來安德魯似乎就是自由的,起碼在尼爾的潛意識里機器人的這種狀態難道不是自由嗎?而這,正是通過機器人這一面鏡子所反射窺見出的人,對于身外之物或者所屬之外的狹隘的自由理解,換句話說,也就是人性中的缺陷。來看看在編劇阿西莫夫的原著中,安德魯在自由的問題上是如何與人類進行探討的:

     這是安德魯第一次在法庭上講話,而法官似乎對他的聲音中含有人的音色感到吃驚。

  “安德魯,你為什么想要自由?自由對你有什么意義?”

  “先生,您愿意做奴隸嗎?”安德魯間道。

  “但是你不是奴隸。你是十分好的機器人——我聽說你是一位天才的機器人,具有舉世無雙的藝術表現力。如果你得到自由,你能多做些什么呢?”

  “先生,也許不能比我現在做的更多,但是能得到更大的樂趣。據說在這間審判室里只有人才是自由的。在我看來,似乎只有想要自由的人才可能是自由的。我想要自由。”

  正是這句話使法官受到啟發。在他的判決中的警句是,“對于具有先進的頭腦、能夠掌握自由的概念并且渴望自由的任何物體,沒有拒絕把自由給它的權利。”

  這件事終于由世界法庭確認。

    這只是許多可以探討的情節中的一個,還有許多情節,比如,情感的表達,對死亡的追求,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可以直指人性內部的觀影話題。

    在情感的表達上,雖然有了維妙維肖的人類皮囊,但眼看著從小就深愛的二小姐從手中滑落溘然離世之時,安德魯眼望著潸然淚下的波西婭說,“你能哭我卻不能,這太殘酷了,我心里好痛卻無法表達。”難受卻不可以哭,開心卻不可以笑,這是機器人的煩惱與遺憾。其實,傷心了會流淚,高興了有笑容,這對于人類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對于安德魯來說卻是夢寐以求的,然而,相比較與機器人安德魯,人類反而將這輕而易舉之事隱藏遮蓋起來,帶著面具虛偽地存活,哭不是哭,笑也不是笑,這與機器人相比之下反差是如此之大啊。從這一點上說,不知人類的文明是在進步還是倒退亦未可知。影片似乎也可以從中看到一些反諷的意味。

    還有,比如對死亡的追求上,在我看來,安德魯應該是受了愛侶波西婭的影響,才有了對死亡的追求,其實,也不僅僅是對死亡的追求,而是對于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生的追求。雖然,他通過自己機器人的特異功能,盡量地延緩愛侶的衰老,但是,當死亡將不可避免地降臨時,在愛情與生命中間,安德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愛情,也許這才是作為一個人真正意義上的完整的人生(可惜作為一個人類,我們中間的許多人似乎都不可能象機器人安德魯那樣擁有或者親歷自己的完整人生),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本可長生的安德魯,在選擇了走向死亡之后,反而比愛侶還先走完了他的人生,甚至連世界法庭宣布他為人類的決定都沒能聽見。我理解,這是影片在給予安德魯完整人生的基調上,留給安德魯與觀眾的一個遺憾?不過,這樣的遺憾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遺憾,反而讓安德魯從機器變人更為完美。

    還比如,還有讓機器人安德魯穿燕尾服在婚禮上當迎賓,安德魯很意外而驚奇地問,讓我穿上衣服嗎,從來也沒有人讓我們穿衣服的啊。再比如,給安德魯開銀行賬戶存錢,給他的勞動予以報酬,等等。我總覺得這里面隱藏著很深的意喻。如果我們不把安德魯當作一個服務于人類的機器人來看待,而是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同一片屋檐下的人,那么穿衣服、個人銀行賬號、勞動所得與報酬等等,本是天經地義、與生俱來的權利,但是也許僅僅因為安德魯是機器人,盡管他有著與人類基本無異的勞動、思維乃至于感情,哪怕作為與安德魯親近友善的尼爾一家人,還是在無意或者說情理之中地剝奪了安德魯如果是人類那天經地義、與生俱來的權利。這也許不是安德魯的悲哀,而是尼爾這代表著人類善良天性中也存在地看不見的悲哀。

    最后,用網友的一句話來作為結束語:我覺得這才是只有美帝人民才能寫出的動人故事。


2023-06-19 11:28:46

[新一篇] 蜘蛛俠:英雄遠征 Spider-Man: Far from Home (2019)

[舊一篇] 愛,死亡和機器人 第一季 Love, Death & Robots Season 1 (2019)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