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在北大演講前后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來源:鳳凰網
來源日期:2010-8-10

  核心提示:29日,從南昌到北京的路上,龍應臺還担心此次演講能否如期進行。南方周末打來電話,她還問“是不是演講取消了?”就在演講中,龍應臺也說“下飛機之前,我都不認為這件事情會發生。”直到演講結束后,她還在說“竟然演講成功了?”.相關閱讀:龍應臺:我怎么會沒有中國夢呢? 2010-8-5

  8月1日下午,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龍應臺正在發表題為《文明的力量:從鄉愁到美麗島》的演講,臺下1000多名觀眾不時傳來陣陣掌聲。這是龍應臺在北京的首次公開演講,直到登上講臺,她還對著臺下的觀眾說:“這是北大嗎?龍應臺竟然真的到北京演講了?”

  直到一個多小時的演講與互動在陣陣掌聲中結束,龍應臺依然有些不相信:“竟然演講成功了?”陪同龍應臺的一位相關人士在與其聊天中,清晰到感受到她的這種興奮。

  提前一年的溝通

  龍應臺的演講,比南方周末預期的晚了一年。早在去年,南方周末首屆“中國夢踐行者致敬盛典”便欲邀請龍應臺,那一年,她那本講國共內戰離亂史的書出版。

  相關人員告訴鳳凰網,當時的龍應臺有著諸多顧慮:首先,“中國夢”這樣的主題不得不讓她有所顧慮;第二,她從來不上電視,對電視有抵觸情緒,但南方周末的活動現場有電視錄像;第三,她從來不接受獎項,不接受致敬。因此,龍應臺拒絕了南方周末“2009中國夢踐行者”活動的邀請。

  接下來的一年,南方周末仍在通過電子郵件、電話與龍應臺就“中國夢”進行頻繁的溝通交流,也包括多次面對面的溝通。最終,龍應臺答應了,但她的顧慮并未打消,“不接受電視,不接受獎項,怎么這次跑到北京全部‘破戒'了?而且還是中國夢踐行者這樣的主題?也許會被人認為是到北京輸誠?”她曾私下向一位人士吐露了自己的顧慮,但最后她答應了,南方周末希望她做的事情也都一一做了下來,并對一位接待他的人開玩笑說,“來了就交給你們了”,沒有提出任何額外的要求。

  7月22日,南方周末網站主頁上發出通告:2010年8月1日下午15:00-17:30,易中天、龍應臺將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圍繞“激蕩中國-夢的解析”發表主題演講。龍應臺將在北京大學演講的消息被廣泛傳播,不少人開始注冊搶票。

  26日-28日 婺源 探親中驚喜連連

  在龍應臺此次演講之前,有幾天她的私人行程。7月26日,龍應臺從臺北直飛江西南昌,這條航線在去年9月3日正式開通,省去了在香港轉機的麻煩。之所以選擇飛到南昌,是因為要從這里去趕往位于江西上饒市的婺源縣,而龍應臺母親家族的人在數十年的遷徙流轉后,如今很多在這里扎根。

  龍應臺的母親應美君,老家在浙江淳安,現在的千島湖。她母親記憶中的故鄉一直在千島湖,走遍千山萬水,任何地方的水都不及她故鄉的水清澈。然而。后來由于修水庫,應美君村子里的人幾經輾轉移民到附近的婺源縣,婺源縣位于皖浙贛三省交界處,原屬安徽省。就這樣,在半個多世紀的遷移中,應美君家族的人們竟連省籍都換了幾次。

  1995年,龍應臺帶著母親的記憶回到大陸尋找故鄉和親人,那一次他們去了浙江的千島湖去尋親人。如今,她的母親已年過九旬,重度失憶,此次龍應臺回大陸順帶替母親看看親人,幫著母親還愿。

  未到婺源時,龍應臺說她到過這里,1995年她和母親去婺源尋找過親人。見到表弟(龍應臺舅舅的兒子)時,才發現他們是第一次見面,原來她搞錯了:那一次他們本該來這里,但去了千島湖。表弟告訴她,“你本該來的是這里。”上一次的悵然這一次變成驚喜!

  表弟給她翻出兩封保存完好的信:1977年從臺灣寄往大陸的信。一封是龍應臺母親應美君的親筆信,而龍應臺的母親本來是很少寫信的;另一封是龍應臺自己寫的第一封尋親信。30年前的信,保存完好,忽然呈現在龍應臺面前,恍惚、驚喜、激動?

  還有驚喜!表弟拿出一個小木箱給龍應臺,這是她母親應美君10歲時放置私人物品的小木箱,上面還留著她母親的筆跡:“不是本人忽(應為勿)開”,“勿”字還寫成了“忽”。24歲時的應美君何曾想再也回不來?然半個世紀后,這樣一個小木箱子竟然轉到了女兒的手上。最初寫著“應美君收”,再后來上面多了外婆的名字,再后來是舅舅的名字。幾十年戰爭動亂、輾轉流離,龍應臺的外婆一直帶著,臨終前交給了她的舅舅,舅舅交給表弟。如今,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輪回后,終于要回到原來的主人手中。

  1977的兩封信,半個多世紀前的小木箱……隨行的人透露,在驚喜之余,龍應臺哭了。她說將這些帶回去給母親,興許她能憶起什么。

  而2004年,當龍應臺捧著父親的骨灰回到湖南衡山龍家院的山溝溝,看到鄉親點起一路的鞭炮迎接這個離家七十年、顛沛流離一生的游子回家,聽到一個長輩用最古老的楚國鄉音唱出凄切的挽歌時,龍應臺的眼淚再也忍不住。

  29日-31日 北京 “閉關”備講稿

  結束婺源的探親之行,龍應臺在7月29日上午飛到北京,那幾日的北京正悶熱。下了飛機,龍應臺直接被接到位于鼓樓外大街的歌華開元酒店。在與南方周末的人見面時,龍應臺還不忘分享婺源之行的“大烏龍”和一連串美好的意外。

  據說,從南昌到北京的路上,龍應臺還担心此次演講能否如期進行。南方周末打來電話,她還會問“是不是演講取消了?”就在演講中,龍應臺也說“下飛機之前,我都不認為這件事情會發生。”盡管沒有成文的演講稿,但此時,龍應臺已經有了自己的構思。她讓助理提前一天趕到北京,并去北京大學看音頻、幻燈等設備。

  到了北京,當確認演講將如期進行后,而此時易中天先生已經完成演講稿。龍應臺亦很重視此次演講,她在演講中也稱“這是很難得的一次。”因此,演講開始前的三天,幾乎全部時間都在酒店,寫演講稿、制作ppt。

  據一位相關人士向鳳凰網透露,這期間,在南方周末的邀請下,龍應臺借兩次就餐時間會見了幾位朋友,而兩次的時間加起來也就2個多小時。“見一些學者、知識分子,如李勝平、雷頤、馬立誠、章立凡、張抗抗等等”,以及一些出版界的朋友。

  在北京準備演講稿的過程中,搜索圖片還是讓她費了一番功夫。在演講中,龍應臺還特別提到這個小插曲,“每次要找一個資料的時候,就會出現'這個網頁已經被(禁止)'”,臺下聆聽者心領神會,笑聲一片。最后,一些資料和圖片又通過臺灣的朋友幫忙才最后完成。

  演講前的一個小插曲

  在龍應臺“閉關”備課的這段時間,也就是7月29日,忽然發生了一點小小的變動:原定15:00-17:30之間、并有延展時間的演講突然被告知需在16:30之前結束。南方周末在當晚緊急發出多條短信通知時間有變:原定8月1日下午15:00-17:30的演講,改為14:00-16:30,地點不變。

  龍應臺,南方周末,北京大學。這三者的組合,本身足夠吸引人。而龍應臺的首次北京公開演講能在北大舉行,亦讓一些關注者聯想到百年北大背后的精神:兼容并包。

  據了解,南方周末按照流程,提前將此次演講活動告知了相關部門,并得到了他們的支持。而地點的選擇,南方周末最早選擇的是國家大劇院,后來由于國家大劇院檔期與活動沖突,北大成為優先考慮。北大校方得知后,表示支持和歡迎。“北大是很支持的,有容乃大。包括省臺辦、國臺辦,都很寬容,很開明。”南方周末常務副總編輯陳明洋告訴鳳凰網。

  至于演講時間的臨時更改,南方周末會務組的人了解到的消息是,當晚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臨時加映兩場《唐山大地震》的放映,時間有沖突,所以要求16:30結束,以調整舞臺,方便后面的電影放映。

  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的運營則由一家公司承包,外面單位申請在此舉辦活動,需有一定的流程。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行政部一位工作人員向鳳凰網介紹:首先,外面單位需要提前兩個月遞交租借場地申請,需出示單位介紹信,并告知活動內容、嘉賓等信息;接到申請后,按照慣例需要經過審核,審核標準中很重要的一條則是:是否與學校的氛圍相違背,“比如你要請到的嘉賓在社會上是非常有爭議的人,然后你們一宣傳在北大做的什么什么,當然不可以了。”這位工作人員向鳳凰網進一步解釋了這一標準,而審核權在北京大學。這位工作人員還透露,重大活動需要向北大宣傳部提前打呈批,“像南方周末這次活動是比較大的,嘉賓也比較重要,就是專門打了呈批。”

  一個小小的插曲并沒有阻擋觀眾的熱情,南方周末通知報名的觀眾要在當天12:00-13:30之間,持確認郵件復印件及7月29日發出的變更短信在北大百年紀念講堂領取門票。當天下午13:30左右,筆者趕到大講堂時,見到有人還在設法求票,也有幾位學生因沒存短信而未能領到票。

  百年紀念講堂那位工作人員告訴鳳凰網,大講堂實際能容納近2200人;而據南方周末稱,當天到場聆聽的觀眾約有1400人。演講結束后,有些人感嘆:好多同學因為沒有票沒能現場聆聽。

  8月1日 北大 龍應臺的“中國夢”

  易中天先生的演講結束后,龍應臺登上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一身簡單潔凈的白色衣褲,兩手插在口袋,緩緩道出“這是北大嗎?龍應臺竟然真的到北京演講了……”臺下掌聲想起,龍應臺真的在北大演講了!

  ……

  意猶未盡中,演講如期結束!龍應臺、易中天向到場的觀眾鞠躬,掌聲再次響起……

  龍應臺演講之后

  龍應臺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來到后臺,還沉浸在剛才的演講興致中,滿面笑容地提筆為追來的讀者簽名。據相關人士透露,演講結束后,龍應臺對此次演講顯得非常興奮,“在大陸、在北京、在北大,又是那樣一個主題,她覺得自己講得很開,我口講我心。她甚至有些不相信,演講竟然成功了?她對大陸有自己的顧慮,雖然時間有調整,也不那么充分,但是完整地進行了,主要的意思也都講了。她原先對大陸的某些顧慮,實際上她認為有些多余了。這也說明她心里有担憂,但并沒有出現。”

  據透露,盡管龍應臺在開始的演講中有一點煞有介事,包括她提到的希望下一代擁有免于恐懼的自由,“也許是她表現的姿態,能看出她對大陸在表達尺度上有一些看法。但我想這種看法會有所調整,知道這邊會有一定程度地、相當程度的言說空間,與她此前聽到的,可能會有些差別。”

  演講中,龍應臺開了一句玩笑:如果不按時結束演講,北大將斷水斷電。事后龍應臺就此事專門給南方周末常務副總編輯陳明洋發了一條短信,向北大致歉,短信如下:“說北大'斷水斷電',雖意為笑談,但對北大實有不公;若可能,盼代表達歉意。”

  8月2日一早,龍應臺匆匆告別北京,飛回臺灣。至此,龍應臺整整一周的大陸之行結束。而這次大陸演講的影響還在延宕。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龍應臺北大演講的內容一點點被網友整理、發布、傳閱;8月5日,南方周末以一個整版刊登演講內容。


陳芳 2012-07-07 21:34:55

[新一篇] 2010中國夢踐行者之龍應臺演講 從鄉愁到美麗島

[舊一篇] 解析龍應臺的“中國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