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文化差異 我在加州當公務員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作者: LingLiu

轉眼間,到美國已經12年多了,在加州政府工作也有8年了。那些逝去的往事,還依然定格在記憶的深處……

2002年3月底,在快到不惑之年時,我移民來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定居在加州的首府沙加緬度(國內叫薩克拉門托)市。經過語言補習、專業學習、求職、筆試和面試等多個階段的努力和流程,四年后,我進入加州政府成為了一名會計職員,從較初級的職位‌‌會計1‌‌做起,后歷經升遷為‌‌助理會計‌‌‌‌主管會計‌‌,再到六年后的‌‌高級會計‌‌。一路走來,艱難險阻,酸甜苦辣自不必說;但更有意義的收獲,莫過于在新的環境、文化、制度下的工作歷練,對自己傳統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觸動所帶來的思索和感悟。這也是本文所要注筆的。

偶爾回國與親朋好友們交流,感覺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他(她)們行將移民到美國的子女們要模仿的對象,都想要走我的路,希望到美國后也能進入政府部門工作,捧上美國的‌‌鐵飯碗‌‌,實現他(她)們那要求不高的‌‌美國夢‌‌。然而,很多時候,我感覺到美國在國內人們的眼里,還是很神秘、飄渺,或者他們還是在用中國思維去想象美國。于是,我一直都想寫點什么東西,把自己一路走來所經歷、感受到的方方面面,告訴大家,希望不但能為親朋好友們起到某種指點迷津的作用,也能使更多的人,特別是有志來美國發展的人,對美國的文化、制度、政府運作和不同的價值理念有更客觀的了解。

美國的文化、制度、職場運作等對我的傳統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觸動主要體現在:

一、在政府的招聘、用人中,求職者的經歷(經驗)比學歷更重要

來到加州后,曾經想到本市的州立大學讀個會計碩士(我是國內經濟本科畢業),但每想到自己的年齡就猶豫不決。后來從本地的親朋口中及網絡而知:只要在大學級別的學校讀完州政府規定的19個units(學分)、大概6-7門會計課程,就可以參加州府各部門的會計招聘考試,從而進入州府從事初級會計工作,別說學位,證書也不需要。對于習慣了國內重文憑重學歷的氛圍的我,上述信息猶如一道閃電,令我震撼和興奮。我決定留在我讀語言的那所學院,繼續修讀這19個學分的會計課程。后來知道,即使會計碩士畢業的人,入州府后也是要從初級職位做起的,沒什么兩樣,因為沒有初級職位的經歷(經驗),是不可能躍升到高一級位置的,這是鐵定的制度之一。修讀這19個學分,只需一年左右,所以我贏得了時間。工作多年以后我遇到一位來自大陸的新同事,得知她竟花了10年讀完會計本科,才進入我所在部門工作,我很驚訝和覺得不可思議!她說,她基礎不好,也不知道上述的信息,所以沒我幸運,遲到了。是啊,這信息,是很重要,但除此之外呢?我想,是理念!正是我們國人的大一統、追求‌‌高大上‌‌的價值理念,把我們的成功模式和生存路徑定格在狹窄的通道上,所以才有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壯觀。時常也聽到國內某些碩士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再到某大、中專學校去讀個職業技能的課程,反被錄取了,這都說明學歷并不是萬能的。

在加州政府的就業網上,很多崗位都要求應聘者有若干年的工作經驗,或要有一到兩年的次一級職位工作經歷。沒有州府工作經歷的人,只能選報無工作經驗要求的初級職位;有些初級職位也強調‌‌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錄用‌‌。在招聘面試中,第一道問題一般都是要你描述你的教育和經歷(經驗)如何使你能勝任此職,有時干脆沒提‌‌教育‌‌,只提你的‌‌經歷(經驗)如何使你能勝任該職。我有一個小故事:在找工作之初,通過筆試進入前三列后,我面試過幾個單位,但都沒有成功,后來,當我在加州稅務局尋到了一份‌‌季節性職員‌‌的臨時工作,干了四個月后,在一次加州就業發展局招聘正式會計的面試中,我成功地通過了。我永遠忙不了那一刻:當評委介紹完該職位的職責,輪到我回答第一個問題‌‌你的教育和工作經歷如何使你勝任該職‌‌時,我先介紹我的教育背景,評委們很平靜,只在做筆錄;我接著說,我在加州稅務局工作了四個月,職責是在電腦上計算、核查個人稅務繳納數額,這與我現在應聘的工作——在電腦上計算、核準失業者的失業保險金的申請數額和資格,有極相似之處……此時,我看到三位評委的眼睛開始發亮,一齊向我聚焦,對我興趣漸增……。三個星期后我接到了錄用通知書。很顯然,我的這段‌‌季節性職員‌‌的經歷對我的成功應聘功不可沒。

從我的經歷中可知,如果你是新移民(留學生除外),并沒有從事科學家、大學教授、IT從業人員等的高端職業的打算,只是想在美國謀得一份還算是中產的職業,好好居家過日子,就沒必要非要讀個博士、碩士之類的學位,在美國,條條大路通羅馬,不一定要走獨木橋;更何況,美國是一個非常重視經驗、實證和操作的國家,就一般的技能性而非研究性的職業而言,有時候你一段與應聘工作相關密切的經歷,比你一個空洞的博士頭銜,更能贏得考評官的青睞!

二、年齡、性別歧視讓路,年資較長者永遠是職場上的幸運兒

早在College (學院)學習時,偶爾回國探親,總是聽到親朋們勸說:‌‌你還讀什么書啊,快點找個工作吧,不然你這年齡(在國內已是下崗婦女的年齡了),又是個女的,將來很難找工作的‌‌。所以在我求職之初,我是沒有自信的,不過,欣慰的是,所有的招聘廣告和條文,都沒有設定年齡和性別限制。后來我不但被接收了,而且進去看到的一切,更是出乎我的意料:許多剛進來不久的新人,五十多歲的老大姐不在少數,甚至也有六十多歲的。她們并不是臨時工或退休返聘,而是像我一樣的‌‌”Permanent‌‌(永久)職員,多是因為私人公司不景氣,或仰慕政府工作的‌‌鐵飯碗‌‌和良好的退休醫療福利而辭職過來的。招工是如此,在退休機制上亦然,這里不分男女,退休年齡都只設定下限,即至少要達到50歲,而沒有設定上限,女士在65-70歲才退休的比比皆是、類見不鮮。我先生有一位共事多年的女同事,前兩天退休了,她73歲。想想國內機關國企單位的許多女士,在50歲時就被動員‌‌換位‌‌或退休的情況,這里是另一番景象!我們國人看來不可思議的東西,在這里卻是如此司空見慣。男女平等的權利,在這里的職場上得到最充分的體現。職場女性并不因自己的性別和年齡,而缺乏自信心和載負危機感。

在裁員問題上也是如此。當那場源于美國的全球性金融危機鋪天蓋地時,飽受財政危機困擾的加州政府也掀起了‌‌裁員潮‌‌。與我傳統的思維定勢相悖的是,最有可能被放在‌‌”laid off‌‌(臨時解雇)名列上的,不是年齡和年資較長的‌‌老人‌‌,而是剛工作不久的工齡較短的新人。人事處將所有員工按工作時間長短做出排列,年資越淺,排列越前,危險越大。按照過去的慣例,工作1-3年以下的員工是最有可能先被‌‌”laid off‌‌的。記得08和09年跨年之際,當時的州長阿諾就致信每個員工,說年資較淺的20%的員工有可能被‌‌”laid off‌‌,一時間人心惶惶。以加州23萬公務員,而我不到三年的工齡來看,我在這20%員工的范圍之內是必定無疑了。我和其他工齡較短的同事都人人自危,見了面都互問‌‌你多少年了,怕不怕?‌‌。而那些工齡二三十年的‌‌老人‌‌,卻有一種我自巋然不動的自豪。當然,這次‌‌裁員潮‌‌并沒有動到我們會計部,但透過這次風潮,我感受到了州府裁員政策中對年資較長員工的傾斜和照顧,它不僅是對經驗豐富人才的珍惜,更是對工作貢獻較大者的一份回報和人道關懷。

三、自由、開放、平等、人性化的職場文化和價值理念

一進州府工作后,我就經歷了‌‌”Culture shock‌‌(文化沖突):當我正在專心致志工作時,突然一首‌‌”happy birthday to you……‌‌(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在布滿一個個Cubicle(工作隔間)的大廳由遠而近,此起彼伏,原來是為某個同事慶生日搞的‌‌”Potluck‌‌(各人自帶食物的小聚餐);又有時,剛上班回來坐下不久,某某同事熱誠地來告訴我,誰誰誰或某經理offers (提供)了點心,come on(來吧),快去拿來吃吧;更多的時候,我也聽到或參與到領導和某些員工為舒緩緊張而進行的不無幽默感的聊天和說笑中……。開始時,習慣于埋頭工作的我反覺得這有點騷擾,內心咕嚕著這些養尊處優的美國人盡會享樂,后來慢慢適應了,也融入其中。顯然,在基本的法律、規章和職責操守得以遵守的前提下,這種自由、開放、人性化和寓工作于娛樂中的工作氛圍和行為習慣,已然形成了獨特的職場文化;很多時候,工作會議也是以茶話會的形式進行的,以幽默的言語開始和結束,笑聲總是彌漫在整個會議間。在我工作過的幾個部門,好像都沒有上班打卡的要求,也沒有遲到早退的監督機制,一切都是靠自覺,因為員工是人,而不是工作機器;同時,只要你做夠8小時,上下班的時間可以自由選擇,想早點下班而去接小孩回家的女職員,通常選擇早到和早走;而晚睡晚起的單身漢們則可能選擇遲到遲走。與此同時,上下級關系并沒有那么涇渭分明,其交往甚至是‌‌不拘禮節‌‌的,下屬是直呼上司的名字的,無論上司的職位有多高;上司也會經常向下屬詢問很多他們不懂的問題,平等觀念深入人心。

對我固有思維模式觸動最大的是在人員流動的自由上。在加州政府內,員工在各部門之間頻繁跳槽換工作已是常態,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隔三岔五就有人進人出,有些人來了三個月、半年左右又消失了,有升職走的,有渴望更好工作環境而平調離開的。按照法律,部門領導是不能卡人不放的,否則員工可以投訴!在以忠誠求穩為就業理念的國內政府機關里,這種現象是無法想象的;但是,在以自由求變為價值理念的美國人所工作的政府內,這種看似的‌‌亂像‌‌卻是如此司空見慣而沒有影響到政府的正常運作。我想,人員頻繁流動的原因有二,一是加州政府的體制架構使然:州府下屬各個部門的財政并不是完全獨立的,員工工資的出處、以及整個加州政府的資金運作都是由State Controllers’Office (州審計長辦公室)操作控制的,無論你到哪個部門,‌‌出糧‌‌的地方都一樣,所以,員工只需對州府忠誠,沒有必要對工作部門忠誠。二是上面提到的自由求變的價值理念:對許多美國人來說,工作不僅是謀生手段,更是實現自我價值,尋找生存意義的場所,他們追求變化,喜歡創新和獨辟蹊徑,所以變換工作環境也是他們尋找新感覺,挖掘自我潛能的途徑之一。從政府的層面來說,這種開放式、流動式的人事制度,無疑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我在多個部門工作過,不但可以在短短幾年內從低職升到高職(很多人是升職而離開本部門),更重要的意義是,它豐富了我的閱歷、知識和實際工作經驗,使我對州府會計工作有更全局性的了解。

四、崇尚獨立自主,‌‌自己解決‌‌的獨立工作精神

雖然美國人很重視‌‌”Team work‌‌(團隊合作),但在實際工作中,自己獨立分析解決問題,不輕易求助于他人,成了主流。這可能與美國人所崇拜的個人主義、獨立自主的文化價值觀相關。在我這里,各人都有自己的一攤子Projects(工作項目),各人之間的Projects雖有相聯性,但更是獨立的,許多時候只有自己才知道怎么做,遇到問題也是必須自己先去‌‌”Figure out‌‌(弄清楚、想出辦法),問上司和其他人只是最后的選項;而很多時候,你的上司也是新來的(人員流動頻繁),對你的這攤子工作根本不熟識,其他同事也未必知道,最后你還是要自己繼續‌‌”Figure out‌‌。在我剛升職到高鐵局為高級會計時,常常遇到這樣的困惑:有時有個難題要問我的沒有這方面經驗的Supervisor(管理者)或資深同事,希望共同商量找出解決辦法時。她(他)會說:‌‌你能自己Figure out 這個問題嗎?你是高級會計了,你有Figureout 的能力的,I trust you (我信任你)‌‌,無奈我拿回來自己Figure out,終于想出了解決的辦法,然后告訴領導時,如釋重負的她(他)會很高興地與你擁抱然后說‌‌”Thank you so much ‌‌(太謝謝你了);即使有時我問懂行的上司或資深職員時,她們只是從大的方面給你一些提示和點撥,然后還是你自己繼續完成這‌‌”figure out‌‌。我想,這種工作機制和理念,和美國學校里的那種啟發式、提示式的教育方式,是一脈相承的。它使你能在壓力和動力之下去獨立研判,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挖掘自己的最大潛能,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和傳承。基于這種機制,我在沒有領導參與的情況下,獨立地和許多Project managers (工程合同經理)商討如何在政策法規許可的框架內的款項支付問題,從而解決了他們提出的很多問題,從中也得到很多的啟迪和經驗。在這里,你不只是一個自上而下的執行者,更是一個獨當一面的設計者、合理化建議的參與者和提供者,并從這個過程中看到自我價值的實現。

五、自我價值的體現,與職位高低無關

州政府的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平均每兩年就有升職考試,符合條件的員工通過考試后,可就地升職或升遷到其它部門工作。對于許多志在實現‌‌美國夢‌‌的華裔和亞裔員工來說,對升職加薪自然是趨之若鶩的;然而,一些白人同事,對升職的努力和狂熱程度,就大不如前者了。記得當我在社會服務局工作時,坐在我對面工作間的,是在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快樂得有點大大咧咧的白人大姐Cindy,雖然工齡那么長了,她的職位還是較低的Accounting I (會計1)。我問她為什么這么多年都不想升職,她說她很滿足這個職位,她先生將來會有一份很好的退休金,所以她不想再折騰了(會計1只需12個學分,她若要升到更高職位必須讀夠19個學分)。雖然職位不高,但她每天還是那么快樂大咧,好像從來都不知煩惱為何物。一年多后,當我們這幾個華裔亞裔員工升職為Accounting officer (主管會計)時,她還和另外一位和她一樣境況的白人女同事一起,給我們一個驚喜,買來(自愿)了Pizza (比薩餅)為我們搞小Party,慶賀我們成功升職。那一刻,我百感交集,想想如果反過來,我們這些中國人是否也能有如此境界?現在國內有一句流行語:‌‌羨慕嫉妒和恨‌‌。是什么驅使這些白人同事‌‌羨慕不嫉妒不恨‌‌呢?我想,也是文化價值觀使然。在美國時間長了,你會感受到,無論誰干什么,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干事的人心態很快樂和敬業,不會因為職位低而消極;人不是通過將他人比下來而體現自我價值的,也不需要別人的肯定來證實成功與否。我總是在思考著一種現象:我們這幾個升了職的中國人,不知是因為身為邊緣人的困惑,還是對前(錢)途、夢想這類東西期望太高,在快樂、幸福的指數度上,是遠遠不如Cindy和一些較低職位的白人的?!隨著在美國時間日增,我意識到,美國人的‌‌成功‌‌觀,其實與‌‌功利‌‌無關。在自由平等、福利完善的社會環境下,一個普通平民,即便沒有獲得太多的金錢、權力、地位和名氣(這是國內‌‌成功人士‌‌的標志),也能活得快樂和自信,就象Cindy。

六、公務員不但沒有利益特權,還要受到整個社會的監督

剛進州府工作時,我最難理解的是,單位是不提供飲用水的,你必須要加入飲水俱樂部,每月交5塊錢,才可飲用俱樂部提供的飲用水,否則自帶飲用水。平時,甚至節假日,這里都很難看到像國內某些單位那樣分點衛生紙、油米之類的日用品,更不用說發獎金了。很多的聚餐派對,有時是各自帶食物,但更多的是領導們為員工自愿提供食物的,而不是單位提供的,公私很分明。除了每個月的工資支票外,我們不可能得到任何其它的福利性收入和實物;只要職位(務)一樣,無論你在哪個部門工作,工資收入都是一樣的,沒有單位、部門之間的差別和特權。那些身居高職的人員,同樣沒有利益特權。記得在社會服務局工作時,我曾負責過該局所有員工出差租車費的報銷。政策規定每個員工只能租用普通規格的車,如果租用較大較好的車而超標了,不管是誰,都要填一份證明表,闡述理由(如多人共租等),然后給其高一級領導簽字,再交來報賬;也有理由不充分而被州審計辦打回來的證明表,我就經常遇到要向高職務領導催交表和不受理其表的尷尬。同時,所有員工無論職位高低,出差坐飛機一律要坐經濟艙,如坐商務艙要自費補足差額部分。在加州乃至美國,公務員只是社會中等收入水平的人,因為稅收決定公務員的收入;只有社會上的人收入水平高,繳納給政府的稅收才能多,這樣公務員的收入水平才可能高。正因為如此,公務員還要受到整個社會的監督。記得幾年前,本市報紙‌‌沙加緬度蜂報‌‌從州審計長辦公室那里拿到了州府所有員工的薪酬資料,并把它放上了該報的網站上;只要輸入某員工的名字和單位,就能知道他(她)的工資和職位;并且特別公示了六位當年收入超過20萬、兩位超過40萬的人的名字和照片。當時很多州府員工對該報頗有微詞,認為該報侵犯了他們的隱私和人權,但是報社堅持認為媒體有監督、公示政府雇員收入的權利,因為他們的收入是取之于民(稅收),所以也應該為當地民眾所監督。總而言之,正因為公務員收入一般,也沒有特殊利益和特權,還要受到社會的監督,所以,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社會并不是人人都以當公務員為自豪的,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中國公務員考試的那種一萬人爭一個職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壯觀場面了。

七、‌‌服務第一‌‌的宗旨,使加州政府的各個部門,儼然一個個服務機構

在州府的各類應聘或升職面試中,幾乎都少不了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要你回答什么是好的‌‌”Quality Services‌‌“(質量服務)或‌‌”Customer Services‌‌“(顧客服務),如何去提供這種服務。開始時我感覺有如在應聘一個大商場或金融服務機構的職位。其實,政府本身就是一個公共事業機構,是屬于一個大服務行業;同時,基于上文所說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理,所以‌‌服務第一‌‌是加州乃至美國政府部門的宗旨。在這里,沒有圍墻,各個部門并不是集中一個大院辦公的,而是分散在市區各街道,有些還在郊區;甚至同一個部門的不同處室,也有些在市區,而有些在郊區;政府是很少自己蓋辦公大樓的,更不用說建造富麗堂皇的豪華辦公樓,議會那關很難過,其多是租賃商業大樓辦公,也有不少是在舊的平房乃至地下室辦公;在這里,政府并不是壁壘森嚴的絕對權威的象征,而是遍布各地的普通服務機構。我們這些在加州政府工作的人被稱為‌‌”State Employees‌‌“(州府雇員),和公司雇員、學校雇員等一樣,沒有任何權利色彩,都只是為加州人服務的‌‌服務員‌‌。在對外聯系較多和服務性較強的部門如稅局、就業發展局等,員工的服務態度和質量更是非常重要的,乃至很多面試也有這一條:‌‌如果你遇到一個很粗暴的顧客,你將如何處理?‌‌‌‌如果一個顧客向你問到一個你不熟識的問題,而你上司又不在,你如何處理?。如果你回答不好這個問題,你受聘的希望就減少了。

在這里,我無意比較兩種文化、價值理念和制度孰優孰劣,任何文化價值觀和體制都有優劣兩重性。認識兩種文化價值觀和體制的差異,一是為了掃除交往過程中的文化理念障礙,更好的融入美國社會;二是為了揚長避短,吸收別人文化、價值理念和體制中的優勢和長處,為己所用。我希望,上述幾個方面的感受,能夠引起國人和社會的思考和感悟,從而獲得更大的進步。


綜合 2022-01-09 18:58:56

[新一篇] 中國歷朝歷代收多少稅?看到最后哭了!

[舊一篇] 孔子的一生:終生弘道崇德 承傳傳統文化(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