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湫古碶尋蹤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民國《鎮海縣志·水利》載有“石湫碶”,又于大浦河(即今巖河)條下注:宋時大浦河尚稱石湫浦,所以寶慶、延佑二志均把蘆山注在石湫浦中,因為在宋時石湫已有碶,而還無大碶。由此可見,石湫碶之建造要早于大碶等諸碶,應為北侖區域內早期建成的古碶之一。

  古時,北侖為“海壖之地”,先民依山傍海而居。石湫自然環境優越,山清水秀,且地處穿山半島的交通要道,故漸成聚居之地。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宰鄞時,曾于慶歷七年(1047)考察水利,東巡至石湫,“浮石湫之壑以望海”。南宋寶慶《定海縣志》中,江南一帶(即今北侖區域)僅列江南市、石湫市2個村落市集。《寶慶志縣治圖》中,亦標有“石湫浦”。按照北侖集鎮、村落形成規律,多有經建造碶閘而后逐步形成,這是因為建碶后,攔咸蓄淡,利用農耕生產和便利交通的緣故,而后才成人煙稠集之地,如大碶、新碶均如此,故石湫碶之建造,則又早之于集市形成。至此,我們不妨可以這樣認為:優越的地理條件,使先民在石湫居住;而石湫碶的建造促進了石湫曾經有過的“輝煌”。

  前年古碶,其址何在?光緒《鎮海縣志》中有石湫碶改為交通橋的記載,由此,搜尋的目標鎖定在橋上。石湫一帶有橋十余座,最后經采訪老者,五板橋被指認為“石湫碶”之橋。

  五板橋,位于石湫村東部石塔(今寫作禿)山下,南北走向,橋長5米,寬3米,東石護欄上鐫刻“五板橋”三個大字,并有“癸酉年里人重修”數行小字。橋面以5塊長石板鋪就,橋墩塊石筑砌,但在四角有4塊寬約0.5米的長條石直豎嵌入,此有異于一般橋梁建筑。橋無西護欄,與橋并列建有清渠閣(俗稱水閣涼亭),面積約5米見方,二樓木結構,山墻與街屋相連,尖頂形似觀音兜。原樓上供奉伽藍菩薩。樓下裝有柵欄門,室內置有桌、凳,作為往來行人歇息之處,現均無存。兩檐楯枓拱鏤刻雙鳳圖案,樓面有香草卷葉紋雕刻,今尚存。清渠閣與五板橋渾為一體,相映成輝,此為建筑上所少見。

  查閱民國《鎮海縣志》,未見該橋始建年代記載,在南宋寶慶年間已名為石湫市橋。清乾隆十六年(1751)里人顧懷英重修,并改名為五板橋。筆者認為此橋就是石湫碶橋,其理由有三:一是橋的構筑中尚留有碶閘痕跡。在當地橋梁建造中,一般均采用塊石疊砌方式,而無直立石塊嵌入其中,故可認為在重修時,保留了碶閘的這部分構件。且其橋短狹而堅固,亦符合古時人力、物力資源少,筑碶簡陋的特點。二是選址合理。五板橋建于來自新安、柴樓之水與新路岙水匯合的咽喉之處,此處河道狹小,緊靠石塔山,碶基堅固,實為建碶之極佳地段。碶之北端經青龍橋連接上田(潭)沙塘,南端經黃龍橋與外河塘相接,所以建碶后,可調控水流,達到“天雨,七分下靈巖,三分下泰邱;晴久,三分下靈巖,七分下泰邱”之功效。三是村民世代傳說作為佐證。碶雖年代久遠,并早已改為橋,但在百姓中仍有傳說。石湫村老會計朱瑞華還講述了一個故事:王安石在石塔山上北眺大碶一帶海域后,又下村察看水利,與百姓“而謀作斗門于海濱”,當來到碶橋跟時,便問此碶橋何名。因當時的石湫碶非常簡陋,橋面板僅為五塊木板,且年代已久,橋面烏黑,所以一老者回答說是“烏板橋”,本地口音“烏”與“五”音同,王安石聽后,以為是“五板橋”,所以連說幾聲“五板橋”。后來村民為紀念王安石為民興修水利功績,一直把碶橋叫為“五板橋”。這個傳說,無疑為石湫碶注入了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激發起了人們穿越時空的無限遐想。

  悠悠千余載,石湫碶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昔日越碶而過的古纖道消失了,代之是村西綠樹成蔭的329國道;王安石登臨過的石塔山已劈成通道,甬北鐵路的火車呼嘯而過;曾是避風港的里弄嶼,穿越的高速公路如長龍橫空;連接碶橋的青石板路,變成平整的水泥路,廠房連片,樓房如林,古村又煥發了青春。


韓朝陽 2012-08-14 21:23:48

[新一篇] 禪關夜月話靈峰

[舊一篇] 九峰山探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