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五):南京國民政府的黃金十年(15)——南京政府“江西剿共”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12月4日

1930年秋,中共在贛南的根據地及武裝勢力已經比較壯大,這里也成了共產黨中心勢力的所在地。另一方面,蔣介石也在這時取得了中原大戰的勝利,終于能騰出手來全力對付共產黨了。于是,從1930年底開始,南京方面先后發動了五次對中共根據地的大規模軍事圍剿,臺灣方面稱之為“江西剿共”,而大陸則稱其為“反圍剿”,二者均屬中性措辭,故我將隨機混用。

1930年11月,蔣介石從南京來到南昌,召開剿匪軍事會議,開始部署第一次圍剿作戰。12月,南京國民政府調集10萬大軍和航空隊以南昌為總司令部開始了對江西共軍的第一次圍剿作戰。當時,中共的紅軍以朱德為總司令,共有4萬余人。12月20日,戰爭打響,國軍先向東固推進,并發起東固戰役,此役國軍雖勝,但被其打敗的并非紅軍主力。紅軍方面采用毛澤東、朱德的誘敵深入、各個擊破之計,于12月30日在龍崗實施中間突破,殲滅國軍近萬人,取得龍崗戰役的勝利。隨后,國軍各部紛紛退卻,紅軍趁機揮戈東向,于1931年1月3日在東韶突襲立足未穩的國軍,取得東韶戰役的勝利,俘虜國軍官兵三千余人,其余部向南豐方向潰逃。在第一次江西剿共戰爭中,紅軍在半個月的時間里,經東固、龍崗和東韶三次戰役,斃傷國軍1.5萬余人,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其根據地也得到了鞏固和擴大。

民國百年

1931年2月,南京政府開始部署第二次剿共行動,何應欽出任南昌行營主任,共調集國軍20萬人。從4月1日開始,國軍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分五路向紅軍根據地推進;紅軍方面則繼續采取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戰術,于4月23日進軍至東固、龍崗地區隱蔽集結。5月16日,紅軍在東固殲滅來犯之敵,隨后向東橫掃700 里,連續進行了白沙、中村、廣昌和建寧四次戰役,消滅國軍3萬余人,至5月31日取得了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

民國百年

1931年6月21日,蔣介石親自來到南昌主持部署第三次圍剿,以何應欽為剿匪前敵總司令。這一次,南京方面集中了30萬兵力,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陳誠、羅卓英、趙觀濤、蔣鼎文和衛立煌所部也被調至江西。鑒于前兩次圍剿失敗的教訓,國軍這一次采取長驅直入的戰術,意圖先擊敗紅軍主力,搗毀根據地,然后再深入清剿。7月1日,國軍開始大舉進犯閩西紅軍,紅軍因兵力單薄且缺乏補充和休整而開始向贛南興國地區轉移,以圖集中兵力殲敵。7月底,紅軍主力成功轉移到興國地區,蔣介石得知后即下令國軍大舉推進,形成了對紅軍的包圍之勢。在此情勢下,紅軍本打算避敵主力突破富田,穿插到國軍后方,但在向富田開進之時被國軍發覺,是以改為從國軍中間突破,進攻蓮塘。紅軍先是在蓮塘之戰中取勝,然后又在良村戰斗中克敵,到8月11日于黃陂之戰擊潰國軍后,已經是三戰三捷。

8月9日,國軍發現紅軍主力所在,立刻向西、南調動部隊,擺出了密集包圍的姿態。紅軍聲東擊西,派出一隊人馬偽裝主力,吸引國軍,而真正的主力則于8月18日在國軍結合部偷越,回到興國隱蔽休整。8月底,蔣介石發現紅軍主力已經西去,本打算調兵追擊與紅軍決戰,但此時,國民黨內反蔣派在廣州組建的國民政府卻乘蔣介石剿共之機發兵北上討蔣,引發寧粵戰爭,先鋒已逼抵湖南。無奈之下,蔣介石只好下令撤兵,將軍隊移至湘粵邊境駐防,紅軍趁機反攻,于9月7日和15日兩敗國軍。“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國府不得不增兵華北,第三次剿共遂于9月21日結束,紅軍則取得了第三次反圍剿的勝利。

民國百年

中共紅軍從1930年底開始,在一年的時間里連續擊敗了南京政府的三次圍剿,不但進一步擴大和鞏固了紅色根據地,而且還使紅軍主力部隊發展到了15萬人。

1931年12月中旬,在廣州方面和“珍珠橋事件”的壓力下,蔣介石被迫下野;1932年1、2月間,在黨內重重矛盾和淞滬抗戰爆發的形勢下,蔣介石再次上臺。本著“攘外必先安內”的原則,1932年2月,蔣介石任命何應欽為贛粵閩湘邊區剿匪總司令,開始部署第四次剿共,計劃先集中兵力圍剿鄂豫皖和湘鄂西兩塊根據地,然后再合力進攻中央蘇區。

1932年5月,蔣介石親任鄂豫皖剿匪總司令,調兵30萬分三路南下進攻湘鄂西根據地和鄂豫皖根據地。當時,中共在鄂豫皖根據地的主要負責人是張國燾,指揮紅四方面軍。張國燾與國軍交戰不力,被迫率紅四方面軍主力越過平漢線,進入陜西漢中,后抵達川北,并乘川軍混戰之機,建立了川陜邊根據地。湘鄂西根據地方面,由于中共高層采取左傾冒險主義方針,紅軍因此一直處于被動,湘鄂西根據地很快就被國軍占領,紅三方面軍被迫轉制外線作戰,幾經輾轉損失慘重,兵力從1.4萬人減少到3000人,最終于1934年進入貴州建立了黔東根據地。

對鄂豫皖和湘鄂西兩塊根據地的圍剿成功后,蔣介石親自來到南昌,調兵遣將準備圍剿中央紅軍。中央紅軍方面,第三次反圍剿之后,紅一方面軍在中共中央進攻中心城市的左傾冒險主義方針命令下,曾連續進行過六次進攻戰役,先后攻打了贛州、漳州等城鎮,雖取得了一定勝利,但自己也損失重大;同時,在紅軍中,毛澤東已被撤銷了軍中領導職務。

1933年1月1日,南京政府的第四次剿共正式開始。中共中央命紅一方面軍強攻南豐以粉碎敵之圍剿,結果紅軍進攻南豐不克,反倒正中國軍欲與紅軍主力決戰之下懷。于是,周恩來、朱德等根據形勢變化,果斷決定紅軍從南豐撤退,主力秘密向西南轉移。2月27日,紅軍在登仙橋與被圍之國軍展開激戰,取得大勝,隨機發起反攻。3月中旬,陳誠改分進合擊為中間突破,派兵向廣昌方向進攻,誘使紅軍主力與其決戰。3月20日,紅軍集中優勢兵力擊敗國軍后路縱隊,使陳誠所部陷于孤軍奮戰,蔣介石急令蔡廷鍇和余漢謀馳援,但二人因與蔣不和而不肯相助。與此同時,在中國北方,日本軍隊已經進至長城隘口,對華北構成了威脅(這部分內容在后面文章中介紹),南京方面又不得不調兵北上,第四次剿共因此終止,紅軍的第四反圍剿再次勝利。

民國百年

不久,蔣介石調集100萬軍隊,開始部署第五次剿共。這一次,南京政府立下了“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總原則,并在德國顧問的指導下以碉堡群和公路網對中央蘇區進行了嚴密封鎖,然后再步步為營、節節筑路、劃區清剿、分進合擊。紅軍方面,雖然軍事力量有了一定的增強,但是1933年初,中共中央從上海遷到了中央蘇區,左傾冒險主義方針自然也擴大了其在蘇區的影響和統治。1933年9月,共產國際派軍事顧問李德來到中央蘇區,李德完全不了解中國的實際情況,但卻在當時中央負責人博古的支持下,掌握著軍事指揮權,紅軍因此采取了李德“御敵于國門之外”的戰略方針。

1933年10月17日,南京政府的第五次剿共正式打響。當日,紅軍主動出擊在黎川東北的洵口與國軍發生遭遇戰,取勝后又發動硝石戰役,后因久攻不克而退回洵口。此后,紅軍又奉命于10月22日進攻資溪橋,結果仍然未克,并遭重大傷亡。11月,“閩變”發生,國民黨蔡廷鍇、蔣光鼐等將領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宣布抗日反蔣(詳情在后面文章中介紹),蔣介石緊急從剿共部隊中抽兵入閩鎮壓。此間,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等人向博古提議乘機發動進攻,打破圍剿,但卻被博古拒絕。不久,蔣介石平定“閩變”,并于1934年1月再次集中兵力向中央蘇區的中心區發動進攻。此時,博古、李德等人又轉為實行全線防御,處處設防,分兵把口,以堡壘對堡壘,完全放棄了紅軍打游擊的特長,而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1934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召開六屆五中全會,博古、張聞天、周恩來、項英等被選為政治局常委。1934年4月,國軍進攻廣昌,紅軍死守18日,損失慘重,29日被迫撤出,廣昌為國軍所占。7月,國軍以31個師的兵力分六路進剿蘇區中心地帶,紅軍也分兵六路全線抵御,結果被國軍各個擊破。9月,國軍進抵興國、寧都、石城、長汀、會昌,中央蘇區日益縮小。之后,紅軍主力被迫轉移,開始了長征(這部分內容我下一次講),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而南京政府的江西剿共至此也算告一段落。

民國百年

三鑒齋 2010-07-20 15:00:25

[新一篇] 民國百年(五):南京國民政府的黃金十年(14)——王明執掌中共

[舊一篇] 民國百年(五):南京國民政府的黃金十年(16)——紅軍的長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