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情緒智力的結構及其與人格五因素、友誼質量的關系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R [文章編號]1002-0209(2008)01-0057-08
  一、問題提出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于用智力或智商(IQ)作為預測個人成就水平的重要指標,近年來隨著對非智力因素研究的深入,情緒智力或情商(EQ)被認為同樣是決定個人能否取得學業、事業成功或社會適應的不可忽視的有效指標,引起心理學家的普遍關注。
  情緒智力的概念最早由Mayer和Salovey于1990年提出,他們將情緒智力看作智力家族的一員,將其定義為“精確地知覺、評估和表達情緒的能力;接近或產生促進思維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緒和情緒知識的能力;調節情緒、促進情緒和智力發展的能力”。關于情緒智力的結構,Mayer和Salovey最早提出了一個三因素模型,即情緒智力包含“情緒的感知和表達”、“情緒管理”以及“情緒運用”三個維度。2000年,他們又將三因素模型修正為四因素模型,增加了“情緒理解”這一維度[1][2][3][4]。Schutte等人曾根據Mayer和Salovey的三因素模型編制了情緒智力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簡稱EIS),并以該問卷驗證了情緒智力的三因素結構L5J。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研究對情緒智力四因素模型的合理性提供實證支持。與Mayer和Salovey等人的觀點不同,研究者Goleman等人認為情緒智力是影響人應付環境需要和壓力的一系列情緒的、人格的和人際能力的總和,并提出了一個包含20種能力的四因素(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和社會技能)模型[6]。實際上,Goleman期望情緒智力可涵蓋所有與個體成功相關但又不能為傳統智力所包含的因素。Mayer和Salovey認為,他們所提出的模型中只涉及認知能力,因此屬于能力模型,而Goleman的模型既包含能力,也包含人格、動機等因素,因而可稱為混合模型。
  正如研究者們關注智力與學業成就的關聯,十幾年來,圍繞情緒智力與人格、社會性之間的關系,很多研究都進行了探討。但由于研究者對情緒智力的界定不同,這些研究的結果并不一致。總體上看,混合取向的研究所界定的情緒智力包含了很多人格因素,因此這類研究多得到情緒智力與人格顯著相關的結論。如Bracket和Mayer的研究表明,情緒智力只與人格五因素中的宜人性相關不顯著,與其他四個因素都存在顯著相關(r=-0.19~-0.43)[7]。Newsome等人發現,情緒智力與人格存在多重共線性,16PF的外向性、焦慮、獨立和自我控制維度都與情緒智力存在顯著相關(r=0.18~-0.77)[8]。而在能力取向的研究中,情緒智力測驗的分數與人格的相關很小。如Lopes和Salovey等人采用能力取向的情緒智力測驗對100名大學生被試進行研究,發現情緒感知與人格的五個維度相關都不顯著,而情緒運用與宜人性(r=0.24)和開放性(r=-0.28),情緒理解與謹慎性(r=0.22),情緒管理與宜人性(r=0.33)、謹慎性(r=0.24)和開放性(r=-0.22)相關顯著[9]。
  情緒智力到底是一種能力還是一系列心理特征的總和,其內涵應該擴大還是縮小,它與社會智力、人際智力等概念如何作清楚的區分。這些問題值得進一步探討。目前對情緒智力的混合取向研究較多,它們包含了太多超出情緒智力以外的內容,使得情緒智力概念本身沒有獨立的價值。本研究將以能力模型為基礎來研究中學生情緒智力的結構,期望為能力取向四因素結構的合理性提供實證支持。同時,將考察情緒與人格五因素之間的關系,并以友誼質量為因變量,以情緒智力和人格五因素為預測變量,考察在控制人格五因素的作用后情緒對友誼質量是否有顯著的預測力,以此檢驗情緒智力獨立于人格五因素的內涵和意義。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選取北京市兩所普通中學,每所學校選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個年級,每個年級兩個班,總計726人。其中,初一155人,初二189人,高一186人,高二196人;男生339人,女生387人。
  (二)測量工具
  1.中學生情緒智力問卷(自編)
  本研究借鑒EIS和國內已有的相關情緒智力問卷[10][11][12],結合對中學生的訪談,編制了中學生情緒智力問卷。初始問卷54個項目,正式施測問卷修訂為27個項目。問卷包含四個維度:(1)情緒感知,從自己的生理狀態、情感體驗和思想中察覺和辨認情緒的能力以及察覺和辨認他人情緒活動的能力;(2)情緒運用,產生或體驗情緒以促進認知行為使問題解決、推理、決策和創造性行為更為有效的能力;(3)情緒理解,認識情緒體驗與語言表達之間關系的能力;理解情緒所傳送意義的能力;理解復雜心情的能力;認識情緒轉換的可能性及原因的能力等;(4)情緒管理,個體調節和改變自己和他人情緒的過程,根據所獲得的信息,判斷并恰當地進入或脫離某種情緒的能力。
  2.孤獨感問卷
  采用鄒泓修訂的孤獨感問卷,共21個項目,包括純孤獨感,社交能力知覺,同伴地位評價和社交需要未滿足感四個維度,各維度內部一致性系數在0.85~0.91之間[13]。
  由于一些研究發現情緒智力對于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維持具有積極促進作用[9][14],而人際關系不良被認為是孤獨感的主要來源[13],因此本研究以較為成熟的孤獨感問卷作為自編“中學生情緒智力問卷”的效標。
  3.人格五因素問卷
  采用鄒泓修訂的兒童青少年人格五因素問卷,共50個項目,包括外向性、宜人性、情緒性、謹慎性和開放性五個維度,各維度內部一致性系數在0.83~0.88之間[13]。
  4.友誼質量問卷
  采用鄒泓修訂的友誼質量問卷,共38個項目,包括信任與支持,陪伴與娛樂,肯定價值,親密袒露與交流,沖突與背叛五個維度,各維度內部一致性系數在0.73~0.88之間[13]。本研究中將沖突與背叛維度反向計分。
  上述問卷均采用五點計分,內部一致性系數均為本次測量的結果。
  (三)問卷施測
  先在江西省貴溪市兩所中學選取初二和高二的149名被試進行試測,根據試測結果修訂問卷。隨后,在北京市選取兩所普通中學,對所有問卷分兩次施測,每次30分鐘左右。兩周后,選取初一、初二共三個班的115名被試再次施測中學生情緒智力問卷。
  三、結果分析
  (一)情緒智力問卷的效度與信度
  隨機選取部分被試(n=344)的數據做探索性因素分析,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四個因子,發現維度結構比較清晰,4個因子各自解釋的變異量在4.30%~26.43%之間。斜交旋轉后項目的因素載荷如表1。四個維度間的兩兩相關在0.14~0.60之間,均達到顯著水平。
  B4S532.jpg
  用其余被試數據(n=335)對以上結構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所有項目的因素載荷在0.42~0.69之間,模型擬合指數:χ[2]/df=2.12(B4S533.jpg=666.29,df=314),GFI=0.87,TLI=0.83,CFI=0.85,RMSEA=0.06。由于情緒智力各維度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可能存在一個二階因子。進一步作二階因素分析,發現二階模型的擬合指數與一階模型的大致相同:B4S533.jpg/df=2.12(B4S533.jpg=670.65,df=316),GFI=0.87,TLI=0.83,CFI=0.85,RMSEA=0.06。按簡約原則,應取二階模型。情緒感知、情緒運用、情緒理解和情緒管理在二階因子上的載荷分別為0.84、0.88、0.82、0.45。
  計算情緒智力問卷各維度與孤獨感問卷的相關,結果顯示,情緒智力各維度都與孤獨感得分呈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在-0.39~-0.20之間,說明該問卷具有較為理想的效標效度。
  問卷各維度克倫巴赫α系數在0.72~0.84之間,重測信度在0.56~0.71之間,符合心理測量學要求。
  (二)情緒智力與人格的關系
  計算情緒智力各維度與人格五因素的相關,發現除情緒管理與外向性和謹慎性相關不顯著外,其他相關系數均達到顯著水平,且大部分系數大于0.3,其中情緒理解與宜人性的相關系數最高,為0.52。情緒智力總分與人格五因素的相關系數絕對值在0.39~0.59之間,呈中等程度顯著相關(見表2)。
  以人格五因素為自變量,情緒智力四個維度為因變量,控制性別和年級變量,建立四個回歸方程。回歸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人格謹慎性、開放性、宜人性和情緒性可顯著預測情緒感知、情緒運用、情緒理解,人格五因素都可顯著預測情緒管理(其中情緒性都為負向預測)。對于情緒感知和情緒運用,開放性和謹慎性是最主要的預測變量;對于情緒理解,宜人性和開放性是最主要的預測變量;對于情緒管理,情緒性和外向性的負向預測作用和宜人性的正向預測作用都非常突出,預測系數絕對值在0.33~0.51之間。
  B4S534.jpg
  B4S535.jpg
  (三)情緒智力與友誼質量的關系
  將情緒智力四個維度與友誼質量各維度得分求相關,結果表明,情緒感知、情緒運用、情緒理解與友誼質量五個維度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且情緒理解與友誼質量五個維度的相關系數均為最高,說明情緒理解與友誼質量的關系最為密切。情緒管理僅與信任與支持、陪伴與娛樂和沖突與背叛存在顯著的正相關,且與沖突與背叛的相關系數最高(見表4),說明較高的情緒管理能力有利于處理朋友間的沖突和問題。
  B4S536.jpg
  將友誼質量的五個維度得分相加作為友誼質量總分。以年級、性別和情緒智力四個維度為自變量,友誼質量為因變量,建立回歸方程,年級和性別(設為虛擬變量)第一層進入,情緒智力四個維度第二層進入。結果如表5所示,情緒理解、情緒運用和情緒感知三個維度顯著正向預測友誼質量。
  (四)情緒智力、人格對友誼質量的預測作用
  為了檢驗在控制人格特質的影響后,情緒智力對友誼質量的預測作用是否仍然顯著,以友誼質量為因變量,年級(設為虛擬變量)、性別(設為虛擬變量)、人格五個維度和情緒智力四個維度為自變量建立方程,進行分層線性回歸。其中年級和性別第一層進入,人格第二層進入,情緒智力第三層進入(見表6)。
  由模型1和模型2的比較得出,人格五因素中宜人性、開放性和情緒性對友誼質量有顯著的預測作用。模型3中加入情緒智力四個維度后,人格的預測作用減弱,宜人性的β系數由0.39降低到0.34,開放性的β系數由0.23降低到0.18,而情緒性的預測作用變得不再顯著。模型3中,情緒理解和情緒感知的預測作用顯著,但與表5中加入人格變量前情緒智力對友誼質量的預測作用相比有所降低,可見人格對友誼質量的預測作用中有一部分是和情緒智力相重合的。在控制人格的作用后,情緒智力對友誼質量預測力仍達到了顯著水平,說明情緒智力作為一個心理變量具有獨立于人格五因素之外的意義。
  四、討論
  (一)情緒智力的結構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編制中學生情緒智力問卷,進而驗證情緒智力四因素模型的合理性。如結果分析所示,數據對假設模型的擬合情況較好,驗證了Mayer和Salovey的情緒智力四因素結構。由于情緒智力各維度間存在較高的相關,提取一個高階因子,二階模型對數據的擬合情況也較為理想。情緒智力的二階模型證實,存在一種基本的操作情緒的能力影響著個體對情緒的感知、運用、理解和管理。二階模型中,情緒感知、情緒運用和情緒理解的因子載荷均在0.8以上,但情緒管理的因子載荷則較小,為0.45。說明這種基本的操作情緒的能力與情緒感知、情緒運用和情緒理解有更直接的相關,這三個維度可能屬于同一個發展層級,而情緒管理可能以這三個維度為基礎,屬于一個更高的發展層級,發展水平受到更多因素的影響。Mayor和Salovey的能力模型理論認為情緒感知、情緒運用、情緒理解和情緒管理具有層層遞進的發展關系,這還需要進一步的檢驗。數據分析顯示自編情緒智力問卷的某些效度指標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后續研究還應對該問卷作進一步的修訂。
  (二)情緒智力與友誼質量
  許多研究都對情緒智力對于人際關系的影響作用進行過探討。這些研究多得到一致的結論,即情緒智力對于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維持具有顯著的積極促進作用。本研究通過考察情緒智力各維度與友誼質量各維度的相關,以及情緒智力各維度對總體友誼質量的預測作用,再一次驗證了情緒智力對于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意義。如結果分析所示,除去情緒管理與肯定價值、親密袒露與交流相關不顯著外,情緒智力各維度與友誼質量各維度的相關都達到顯著水平,相關系數在0.13~0.49之間。其中,情緒理解與信任與支持、肯定價值、陪伴與娛樂、親密袒露與交流四個維度的相關都達到0.40以上。回歸分析表明,情緒感知、情緒運用和情緒理解三個維度都可顯著預測總體友誼質量。結合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結果,可以看到在情緒智力四個維度中,情緒理解是與友誼質量聯系最為緊密的因素。這一結果與Schutte的研究發現是一致的:情緒智力較高的人在社交場合中移情和自我監測的能力都比較高,他們更愿意與同伴合作,更愿意建立親密關系,對婚姻的滿意度也更高[5]。由此,可以認為,對于建立與維持親密人際關系而言,能夠敏感覺察他人情緒、理解他人復雜心情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相對而言,情緒管理維度與友誼質量之間聯系較弱。情緒管理反映了個體調節自身和他人情緒的能力。該維度與友誼質量的關系沒有其他維度那樣密切,可能是因為在親密關系中,人們會比較放松對自己情緒的表達與調控,也對對方的情緒狀態更為寬容。
  (三)情緒智力與人格
  情緒智力理論提出后雖然被應用到教育、組織等諸多領域,但在學術界受到了很多批評,尤其是對Goleman的混合模型的批評最為嚴厲。批評者認為,混合模型僅僅是在情緒智力模型中羅列了一些人格特征而冠以情緒智力之名,其實并沒有為人格和智力研究增加新的內容。研究者McCrae指出,該模型與大五人格模型在結構上有很多重疊,以該模型為基礎的測量工具與已有的人格測量工具間的相關達到0.70以上,說明該模型中包含的大多是人格特質。
  本研究以能力模型為基礎,考察情緒智力與人格五因素的關系,以及控制人格五因素的作用后情緒智力對友誼質量的影響,發現四因素的能力模型與人格五因素存在非常明顯的聯系,但兩者并不等同。從情緒智力與人格五因素的相關看,情緒智力各因素中,除情緒管理與外向性和謹慎性不相關外,其他三個因素與人格各維度均存在顯著相關,且相關系數在-0.14(情緒感知與情緒性)~0.52(情緒理解與宜人性)之間,為中等程度的顯著相關。由人格五因素對情緒智力的回歸分析,可以看到人格的不同維度對于情緒智力的影響并不相同。宜人性較高的人善解人意,表現在情緒活動上即能夠準確理解他人所傳遞的情緒信息,并有效地調節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狀態,使人際交往過程更為和諧。開放性反映了個體的創造性、聰慧性和對外部世界的洞察力,因而對情緒感知、情緒理解,尤其是情緒運用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外向性較高的人熱情活躍,卻不夠沉穩堅定,缺乏有效地調控自身情緒的能力。從內涵而言,人格五因素中的情緒性與情緒智力關系最為密切,敏感脆弱、容易緊張焦慮的心理特征本身即是不善于操作情緒情感的體現。回歸分析也顯示,情緒性對情緒智力四個維度都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其中,對情緒管理維度的負向預測作用尤為顯著。
  Austin認為,要評價情緒智力的獨特性以與基本人格特質相區分,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檢驗它在對生活結果變量的預測中能否有增加的效度[15],本研究考察了在控制人格五因素影響前后,情緒智力對友誼質量的預測作用的變化。分層線性回歸結果表明,在控制人格五因素的作用后,情緒智力對友誼質量仍然存在顯著的預測作用。這就證明了情緒智力具有獨立于人格五因素的意義,這一結果也支持了能力模型相對于混合模型的合理性。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情緒智力理論中對于情緒智力到底是不是一種智力的爭議還需要進一步的實證研究提供有力的證據來解決。解決這一爭端不能僅采用自我報告法來測量情緒智力,需要發展出更成熟的情緒能力測驗。第二,本研究驗證了情緒智力的四因素模型,但是情緒智力是否還包含其他獨立的維度如情緒表達,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明。最后,本研究考察了情緒智力與人格五因素之間的關系,發現雖然情緒智力與人格五因素確有部分重合之處,但也包含了人格五因素之外的心理特質。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繼續考察其他與情緒智力相關的變量來分析情緒智力獨立于人格的內涵。
  [收稿日期]2007-11-08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57~64B4心理學鄒泓/劉艷/李小青/蔡穎20082008
情緒智力/人格五因素/友誼質量/中學生
Structure of Adolescen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ts Relation to Five-factor Personality and Friendship Quality  ZOU Hong, LIU Yan, LI Xiao-qing, CAI Ying本研究采用自編中學生情緒智力問卷檢驗情緒智力四因素結構的合理性,并探討情緒智力與人格特質、友誼質量的關系。被試為北京市兩所普通中學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級學生726人。結果驗證了情緒智力包含情緒感知、情緒運用、情緒理解和情緒管理四個因素,并提取出一個高階因子,說明存在一種普遍的操作情緒的能力。對情緒智力與人格、友誼質量的關系研究發現,人格的謹慎性、開放性、宜人性和情緒性可顯著預測情緒感知、情緒運用、情緒理解,人格五因素都可顯著預測情緒管理(其中情緒性都為負向預測);情緒感知、情緒運用和情緒理解能顯著正向預測友誼質量;在控制人格五因素的作用以后,情緒感知和情緒理解對總體友誼質量仍有顯著的預測作用,表明情緒智力作為一個心理變量具有獨立于人格五因素之外的意義。
作者: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57~64B4心理學鄒泓/劉艷/李小青/蔡穎20082008
情緒智力/人格五因素/友誼質量/中學生

網載 2013-09-10 20:49:30

[新一篇] 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思考與實驗探索

[舊一篇] 中學生抑郁與焦慮的關系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