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各欄目解讀及教學建議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設置眾多功能各異的小欄目,多角度、全方位地詮釋教學內容,以體現新課程理念,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必修)的一大亮點。那么,這些小欄目各有哪些特點?在教材中的地位如何?怎樣強化它們在教學中的作用呢?筆者試結合自己的學習與研究談點認識,并在教學實踐及反思的基礎上,提出一些教學建議。
  1 問題探討
  解讀 該欄目由背景材料和幾個討論問題組成,所提供的背景材料意在創設問題情境。而所提出的討論問題基本上涵蓋了本節的教學內容。本欄目每節都有,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背景材料的分析和對問題的討論,產生疑惑,從而以問題(任務)驅動導入本節的探究與學習上來。其實質就是課題導入。
  建議 新課標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培養探究能力,而探究始于問題的發現。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在提供背景材料、創設問題情境以后,最好不要立即呈現所要討論的問題,而應首先啟發學生通過分析思考,自己去發現和提出問題。由于不同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同,所以還要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和篩選,最后確定有探究價值的、能夠反映本節教學內容的問題。此外,還可以選取一些學生熟知的、聯系生產生活實際以及經濟社會的重大事例作為背景材料,替代教材中的一些不夠典型的背景材料。例如,教材中關于蛋白質一節的問題探討,是選用富含蛋白質的食品作為背景材料的,假如我們選用“大頭娃娃”事件作為背景材料,想必更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動力。
  2 本節聚焦
  解讀 本欄目是針對教學目標特別是認知目標而設計的,是以問題的形式呈現的,即教學目標問題化,從而使教學目標更加具體、明確。該欄目處于每節正文之首的位置,以引起師生的注意。
  建議 本欄目由于是教學目標的問題化、具體化,在教學中既可以在一開始(課題導入之后)出示,以明確本節學習的主要目標任務;也可以放在本節內容教學完成之后,比如結合本節小結,以復習提問的形式進行,這樣同樣能夠達到明確和鞏固教學目標的目的。
  3 思考與討論
  解讀 本欄目安排在正文中間,一般是針對教材中的某個知識點而提出幾個問題,以供學生思考、討論和交流;沒有特意提供背景材料,所提問題大都聯系實際,有助于擴展學生的視野,有助于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建議 在所有欄目中,本欄目數量最多,所提問題富有探究意義和思考價值,很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對此,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該欄目的重要性,在教學中給予足夠的重視,并認真組織和實施好該欄目的教學;其次,要加強指導,特別是在問題不能解決的情況下,教師應該給予適當的啟發、引導和點撥,而不是直接告訴答案。此外,由于該欄目中所提問題較多,因而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很難完全解決所有問題,所以建議在教學中要突出重點,分出主次,詳略得當。
  4 實驗
  解讀 在本欄目中所要研究的問題已經明確,只是要求學生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包括明確實驗思路及原理、選取材料用具、制定方法步驟)以及組織實施等加以完成。其中有些是觀察實驗,有些是驗證實驗,有些是探究實驗,并且大多涉及使用顯微鏡。一般設計模式是:思路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驟→組織實施→結果及分析討論。
  建議 實驗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很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僅在《分子與細胞》中就安排了9個實驗,可見實驗的重要性。關于實驗教學,首先要結合教學內容特點與教學實際去確定實驗類型,是觀察的、驗證的,還是探究的,特別是要重視探究實驗的教學,切實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其次要重視對實驗方案的設計,包括明確實驗的思路和原理,選擇材料用具,科學制定方法步驟等。再次就是認真組織實施,即切實開展好實驗教學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5 探究
  解讀 本欄目與實驗欄目不同的是,所要研究的問題事先沒有明確,而是提供相關的背景材料,要求學生通過分析思考,自己去發現并提出問題,做出假設,然后要求設計實驗方案并組織實施,進行探究和解決。本欄目大多附有參考案例。一般設計模式是:背景材料→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方案→組織實施→結果及分析討論。
  建議 顯然,本欄目更加接近科學研究,因而更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探究能力的培養,以及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為此,除了重視和認真組織實施以外,還要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比如發現問題的意識、假設的意識、類比思維及方法、推理能力等,以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基本素質。
  6 資料分析、資料搜集和分析
  解讀 這兩個欄目都要求學生對生產生活、社會及科技發展中的一些事實、現象或問題,特別是科學發現的一些史實進行分析討論,或能解釋某些現象,或能總結有關結論,或能有所感悟。二者的區別在于,前者是在事先提供的有關資料的前提下進行的,而后者則要求學生自己去搜集相關資料,然后再去分析討論。
  建議 新課程標準在能力目標中明確要求學生“能夠利用多媒體搜集生物學信息,學會鑒別、選擇、運用和分享信息。”這兩個欄目就是這一要求的具體體現。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重視對教材中已經提供的資料,更要要求學生自己去搜集相關資料,并且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篩選、加工和處理。在搜集資料以及分析討論的過程中,同樣要加強方法指導。
  7 模型建構與課外制作
  解讀 模型建構如制作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課外制作如制作生物膜模型,二者的實質就是建立模型,目的是通過建模從而掌握研究對象的共性特征。
  建議 這兩個欄目都屬于活動課程的范疇,既可以安排在課前完成,也可以在課后完成;既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也能培養其實踐能力。教學中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不能因為怕麻煩或耽誤時間而不去組織實施。
  8 與生活、社會的聯系和科學、技術、社會以及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
  解讀 生物科學與技術的迅猛發展,已經深入到經濟生活與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這幾個欄目正是反映生物科學在農業、工業、國防、醫藥、人類健康以及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應用與價值,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聯系。
  建議 這幾個欄目是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時也是使課堂教學“活”起來的重要手段之一,只要課堂教學時間允許,我們都應盡量發掘和利用這些欄目的教育資源和價值。
  9 學科交叉、知識鏈接、“?”及相關信息
  解讀 這4個欄目屬于拓寬視野的范疇,其中“學科交叉”關注生物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知識的聯系,“知識鏈接”關注生物學科內相關知識之間的聯系,“?”及“相關信息”則是提出需要拓寬和引申的學習內容與信息。
  建議 上述幾個欄目雖然能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但畢竟不是生物學科的主干知識,因此,教學中不一定要給予格外的關注,甚至可以不去涉及,而留給學生課后去思考、討論。
  10 科學前沿、科學史話與科學家的故事
  解讀 這3個欄目分別介紹了生物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重大發現以及富有啟迪作用的趣聞軼事等,很有感召力和鼓舞作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崇尚科學、獻身科學的意識。
  建議 由于課時和教學時間的限制,這些欄目大多只能放在課后讓學生閱讀,課堂上只能選取特別典型的事例作為教學和教育的素材。
  11 技能訓練
  解讀 技能訓練主要是針對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或難點內容進行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訓練探究過程中某種科學思想和方法,使學生能夠逐步掌握并熟練化,如設計實驗,分析、解釋數據,解讀圖表,解釋現象以及系統分析等。
  建議 技能訓練是一個很重要的欄目,教學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鑒于教材中單獨提供的技能訓練內容太少(如“分子與細胞”模塊中只安排了4個),故建議在教學中要根據實際多安排、多設計。例如,在蛋白質一節的教學中,可以結合“?”欄目(即n個氨基酸形成一條肽鏈時,脫掉幾個水分子?形成幾個肽鍵?如果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呢?)去進行設計和訓練。其實教材的許多欄目中都包含技能訓練的因素,關鍵是我們要注意發掘和利用。
  12 練習和自我檢測
  解讀 “練習”安排在每節后面,包括基礎題和拓展題兩部分;“自我檢測”安排在每章結束時,包括概念檢測(實為基礎檢測)、技能應用和思維拓展3部分。大多都涉及教學目標的3個領域,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建議 上述兩個欄目內容全面,設計合理,很適合作為形成性測驗使用。具體來講,既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檢測(課后進行),也可以作為課堂檢測使用。而在課堂上使用時,既可以安排在學完本節內容時進行,也可以穿插在相關知識點的教學中進行。例如,在探究完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后,緊接著就可以使用本節后面練習的第2題(即判別氨基酸)進行檢測。當然,檢測不是最終目的,在檢測的同時還要注意查漏補缺,鞏固提高。
  13 本章小結
  解讀 本欄目主要是對各章所學知識內容的系統總結,適合于復習鞏固、歸納總結。同時,也對能力發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提出了要求。
  建議 該欄目可以作為復習提綱讓學生課后自己去閱讀,并結合看書復習鞏固。如果時間允許,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復習總結。

中學生物教學西安20~21G382中學政治及其他各科教與學王修建20072007
王修建,江蘇省贛榆高級中學。(222100)
作者:中學生物教學西安20~21G382中學政治及其他各科教與學王修建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49:47

[新一篇]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2(必修)》編寫說明

[舊一篇]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習作編排特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