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前瞻——寫在《高等教育研究》創刊二十周年之際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64;Z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203(2001)01-0041-08
  1980年,在改革開放春潮的涌動中,《高等教育研究》誕生了。2000年,迎著21世紀的滿天朝霞,《高等教育研究》20周歲了。20歲正是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年華,20歲正是生命成熟的開始。在過去的20年中,《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績,積累了哪些基本經驗?面對世紀之交的機遇和挑戰,《高等教育研究》作好了充分準備嗎?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來回顧歷史,前瞻未來。
  一、二十年來取得的主要成績
  《高等教育研究》是在我國著名高等教育家朱九思同志的親自關懷下,1980年由原華中工學院(1988年改名為華中理工大學,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創辦的,是我國創刊時間最早、辦刊歷史最長的高等教育學術期刊之一。經過20年的建設和發展,這份刊物取得了長足進步,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確立了在國內高教期刊界重要的學術地位
  翻開歷史,可以看到《高等教育研究》在前進中留下的堅實足跡:1980年創刊后,1982年即爭取到在國內公開發行,從1987年開始對國外公開發行,成為當時僅有的幾家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高等教育期刊之一;讀者和作者隊伍遍布全國各地,每期來稿數量、公開發行規模、文章引用率以及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等國內著名二次文獻的轉載率在全國同類期刊中名列前茅,且穩步上升;創辦的當年試發行了兩期,次年改成季刊,1995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1998年由16開本改為大16開本,每期頁碼也由96頁增至112頁,每期容量大大增加。特別是從1994年起,在我國著名高等教育學家潘懋元教授的提議下,《高等教育研究》成為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會刊,由原華中理工大學與該研究會共同主辦,大大加強了刊物與高教理論界的聯系及其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這表明,《高等教育研究》已從創辦之初的校辦刊物成長為全國性學術期刊。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使《高等教育研究》獲得了優異的成績:1994、1996和2000年連續三次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在高等教育類核心期刊排行榜中保持了前兩名的位置;1995和1998年連續兩次被評為湖北省“優秀一級期刊”。據統計,在建國后我國第一部大型權威高等教育研究文集——《中國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中,共全文收錄了各個歷史時期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397篇,而選自《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上海高教研究》三種期刊刊載的論文為171篇,占總數的43%,其中《高等教育研究》76篇,占總數的19%,獨占鰲頭。據此,有學者認為,包括《高等教育研究》在內的上述三種期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高等教育研究領域的三大核心期刊”[1]。很多讀者和作者說,《高等教育研究》是他們從事高等教育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必讀刊物和良師益友,不少高等學校也將之列為教育學科各項評估的權威期刊。可以說,《高等教育研究》已成為深受我國高教界歡迎的重要學術園地,其專業性、學術性和權威性得到了普遍認同和較高贊譽。
  2.形成了明確的指導思想和鮮明的風格特色
  《高等教育研究》以繁榮高等教育科學,促進高教改革發展為辦刊宗旨,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統一、注重學術性和理論性的指導思想,努力把自己辦成全國性的綜合類高等教育學術理論期刊。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興起和繁榮是與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息息相關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處在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大發展時期,面臨著大量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其中既有積重難返的老難題,更有新形勢下出現的無先例可循的新問題。高等教育研究必須緊緊把握時代的脈博,密切關注實踐,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獻計獻策。與此同時,高等教育研究要充分發揮理論的指導作用,就必須超越初始階段囿于政策詮釋和經驗感想的局限,在從實踐中獲得的大量研究素材和豐富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加強自身的學科建設,構建科學的理論體系。把繁榮高等教育學術與為高等教育實踐服務有機結合起來,注重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學術性和理論性,是對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期刊的共同要求。在上述辦刊思想的指導下,《高等教育研究》在長期的辦刊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以下風格和特色:大力倡導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及時反映國內外研究前沿的學術動態,積極開展不同觀點的學術爭鳴,特別重視扶植中青年學者,努力加強與海外專家學者的聯系。刊物既發表理論性研究論文,也刊登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調查報告和經驗總結,具有選材面廣、觀點新穎、針對性強和勇于探索等特點。《高等教育研究》的欄目設置也日趨完善,陸續開辟了“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高等教育體制與結構”、“院校研究”、“教學理論與教學改革”、“德育與美育”、“高等職業教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史”、“國際與比較高等教育”、“探索與爭鳴”以及“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和“博士論壇”等主要欄目,并不定期地舉辦各種專題研究,基本涵蓋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學科和研究領域。20年來,《高等教育研究》緊緊抓住不同時期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積極組織作者開展研討,刊發的文章中不乏站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度,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前瞻性和探索性的佳作,對我國高等教育政策制訂和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
  3.團結了廣泛多樣且基本穩定的作者和讀者群
  高等教育研究與高等教育實踐的密切聯系,以及高等教育事業在現代社會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使高等教育研究成為備受高教界內外各方人士關注的領域,高等教育研究隊伍具有多樣性的特點。《高等教育研究》的作者和讀者隊伍覆蓋了方方面面、各種類型的研究人員,刊物與他們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其中既有專門從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專業人員,又有各類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廣大的專業教師和科研人員。前者人員精干,他們側重于高等教育學科自身的建設,更多地從理論的視角研究高等教育實際問題,研究的專業性、理論性更強些;后者隊伍龐大,他們更多地直接關心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實際問題,研究的實踐性、經驗色彩濃些,在提供了大量研究素材和感性認識的同時也不乏帶普遍性和規律性的認識。《高等教育研究》與越來越多的熱心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學校長、從事基礎教育研究的專業人員、其他學科專業的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與在國外攻讀博士學位或作訪問學者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員以及國外高等教育專家學者建立了較多的聯系。與海外留學人員,以及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歐洲國家高等教育研究同行的聯系,是本刊及時反映國外高等教育動態,推動國際與比較高等教育研究深入開展的重要途徑。在此基礎上,本刊與廈門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以及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的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建立了緊密的聯系。它們擁有高等教育學科的博士或碩士點,研究力量雄厚,研究水平居于全國前列。潘懋元、朱九思、汪永銓、顧明遠等我國高教界的老前輩對刊物的提攜與關愛,對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質量和聲望發揮了極大作用。來自全國各地的大批思想敏銳、功力深厚的中青年學者,則構成了《高等教育研究》相對穩定的基本作者隊伍。相對穩定決非自我封閉,隨著新生力量的茁壯成長,必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員源源不斷地充實到這支隊伍中來。《高等教育研究》對青年研究人員,包括大批在讀的高等教育學科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給予了特別的關心和重視,他們是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未來和希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者和讀者面越廣,刊物的影響越大。高水平的作者隊伍,是辦好高質量刊物的根本條件。廣大的作者和讀者是《高等教育研究》最可寶貴的財富。正是他們的熱情支持和積極參與,《高等教育研究》才成為百花爭艷、絢麗多姿的學術園地。
  4.組建了注重編研結合的專職編輯隊伍
  要辦成高質量的學術期刊,離不開高素質的編輯隊伍。如果說高水平的作者隊伍是辦好期刊的根本,那么,高素質的編輯隊伍則是辦好期刊的關鍵。因為刊物的辦刊宗旨和指導思想要靠編輯來落實,優秀的作者和稿源要靠編輯來組織,期刊編輯出版的各項工作要靠編輯來完成。強調以專職編輯人員為主和注重編研結合,是《高等教育研究》編輯隊伍建設的兩條重要原則。期刊編輯出版工作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要保證編輯出版工作的質量,就必須熟悉編輯出版的各個環節,精通編輯出版業務。而且隨著刊物影響的不斷擴大,編輯出版工作的頭緒越來越多,工作量越來越大。因此,建立專職編輯隊伍,主要由專職編輯人員負責編輯出版業務工作,是刊物得以優質高效出版的重要保證。另外,《高等教育研究》所在的華中科技大學教科院的研究人員也是兼職編輯人員,他們在聯系作者、組織稿件、宣傳刊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要求編輯人員在做好編輯出版工作的同時必須開展學術研究,通過編研結合達到編研相長,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貫作法和優良傳統。這是由刊物的辦刊宗旨和指導思想所決定的,也是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的特點所決定的。實踐證明,在做好編輯工作的同時開展學術研究,有利于編輯人員更好地把握學科研究的前沿動態,了解作者的研究動向,掌握期刊編輯出版工作的規律,對于提高編輯組稿、審稿的能力和改稿、校對的質量,最終對于加強刊物的學術性和理論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編研結合,對于提高編輯人員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學術素養,對于編輯自身的發展也大有好處。相對于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學科而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工作不需要專門的儀器設備和大量的科研經費,這也為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編輯人員開展學術研究提供了便利和可能。事實上,編研結合、編研相長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是相當普遍的現象。我國的很多著名學者和作家都曾有過長期從事編輯工作的經歷,不少資深編輯同時也是知名的學者或作家[2]。經過多年的建設,《高等教育研究》現有編輯人員8人,其中有正高職稱的2人,副高職稱的3人,中級職稱的3人;有博士學位的1人,碩士學位的2人。應該說,這支專兼職相結合、以專職人員為主的編輯隊伍(包括現在崗和曾經參加刊物編輯工作的全體編輯人員),為《高等教育研究》的發展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在默默無聞的編輯崗位上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二、二十年來積累的基本經驗
  20年來,《高等教育研究》之所以能夠取得較大的成績,首先,應該慶幸遇到了改革開放的年代。正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高等教育科學的興起與繁榮,為《高等教育研究》的誕生和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和良好的外部環境。其次,是與華中科技大學歷屆黨政領導、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的正確指導和大力支持,廣大讀者和作者的熱情支持和積極參與密不可分的。在長期的辦刊實踐中,我們積累了以下若干基本的經驗。
  1.開門辦刊,面向全國
  創刊伊始,朱九思同志明確指示,《高等教育研究》發稿不局限于本校的來稿,也不要規定內外稿的比例,要以稿件的質量作為選擇的唯一標準[3]。這樣,我們雖然是以工科為主的院校辦的刊物,但在作者來源和選題范圍上從一開始就是開放的、面向全國的,而不僅僅局限于學校內部作者和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當然,對于本校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論成果,具有推廣價值的辦學思想和實踐經驗,本著質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我們也予以刊登,使刊物成為宣傳學校、加強交流的重要窗口。由于沒有各種條條框框的限制,刊物來稿充足,選題豐富,從開始就有了較高的起點。更為重要的是,打破在作者和內容上的限制,使我們形成了開放的心態和開闊的視野,為刊物以后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極大的可能性。實踐證明,開門辦刊,面向全國的方針是很有遠見的戰略舉措,為《高等教育研究》發展成為全國性的綜合類高教研究學術期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主動出擊,走進作者
  在辦刊的初期,作為學校辦的刊物,要吸引全國各地的作者和方方面面的稿件,特別是高層次的作者,高水平的論文,一方面必須眼睛向外,打開大門,騰出位子,另一方面必須主動出擊,走進作者,守株待兔只能坐以待斃。我們認為,《高等教育研究》既然確定了開門辦刊,面向全國的方針,在作者來源和選題范圍上沒有任何限制,只要我們勇于競爭,善于競爭,積極主動地爭取作者和稿件,劣勢就可以轉化為優勢。怎樣才能主動地聯系廣大作者,積極地向外宣傳雜志?盡可能多地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并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由刊物主辦一些學術會議,是我們的成功經驗。一般來講,參加學術會議,尤其是大型學術會議的代表云集,其中不乏高層次的專家學者,他們大多圍繞會議主題向會議提交了精心準備的學術論文。因此,在經費困難的情況下,對于重要的學術會議,我們總是主動與有關方面聯系,盡可能地派編輯人員參加。編輯在會議期間,廣泛地與代表交流,積極組織稿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與作者、讀者交往逐漸增多的情況下,我們還積極創造條件,與有關單位一起聯合舉辦各種學術會議和學術活動。這更有利于對外宣傳雜志,提高雜志的聲望。比如,由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南京航天航空大學三校聯合主辦的“大學教育思想研討會”,就是首先由我們發起組織,后受到三校領導的高度重視而形成的。該研討會每隔兩年舉行一次,目前已舉行了8屆,在國內高教界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好評。我們要求編輯尊重作者,不盛氣凌人,更要求編輯了解作者,在平等的交流討論、直接的思想碰撞過程中,真正了解作者,與作者建立緊密的聯系。在成為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的會刊后,我們利用這種有利的身份,更積極主動地與作者建立聯系,特別是與高水平的專家學者,高教研究界以外的各學科研究人員乃至社會各界人士建立聯系,從而不斷地擴大、加強和更新《高等教育研究》的作者隊伍。
  3.扶植新秀,推介新人
  在作者隊伍建設方面,大力扶植青年作者,積極向學界推薦新人,可以說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大特色。從學科建設來看,青年是事業發展的未來和希望,特別是對高等教育科學這樣的新興學科,學術的繁榮和學科的成熟更有賴于大批青年學者的迅速成長。就青年學者來說,他們在成長的初期尤其需要得到外界的支持和幫助,如果能夠及時地為他們嶄露頭角提供舞臺和機會,讓學界同仁盡早了解他們,對他們的事業發展將是極大的激勵和推動,有利于年輕人脫穎而出。從刊物自身來講,青年作者思維敏捷,思想活躍,敢于突破,勇于創新,源源不斷地吸納青年作者,是刊物保持生機活力,防止作者隊伍老化的有效途徑,因此,扶植新秀,推介新人是十分有意義的工作。當然,這就要求編輯人員要有眼光,能慧眼識珠;要有膽識,不迷信學術權威;要有熱情,甘愿為青年作者付出更多的勞動。在編輯工作中,對于確有潛質的青年作者,包括在讀和剛畢業的大批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盡管他們還默默無聞,但我們積極主動地與他們建立聯系;對于他們確有新意的作品,雖然略顯稚嫩粗糙,但我們精心修改并積極提供發表的機會。青年作者們也對刊物懷有知遇之感和深厚情誼,他們視刊物為知己,在進入學界后仍十分珍惜這段經歷,與刊物保持著密切的交往和聯系。很多中年學者每每談及《高等教育研究》,都滿懷深情地說,他們是和《高等教育研究》一起成長的。
  4.抓住前沿,關注熱點
  抓住前沿,關注熱點,充分反映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入探討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中重大的現實問題,是刊物發揮其理論先鋒、決策參考和實踐指導作用,對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和改革實踐產生重大影響的核心和關鍵。怎樣才能弄清學科前沿的研究動態,了解學科前沿的研究進展?我們的體會是,首先,編輯人員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保持思想的敏銳性和預見性。其次,必須多方面地收集大量的信息,及時了解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和改革發展的新成果、新動向,并善于從中識別和判定哪些是可能導致高等教育理論或實踐出現突破性進展的前沿問題。第三,必須加強與學術界的密切聯系,特別是要注意了解那些本身就處在學科前沿、思想活躍的專家學者對學科發展前景的預測,了解他們自身正在研究和思考的問題。為了推動對前沿問題的深入研究,我們比較注意有計劃地組織稿件,形成專題進行研討,甚至連續幾期就同一個問題開展討論,以形成聲勢,導其深入。對于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實踐中出現的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我們的態度是既要密切關注,及時介入,更要冷靜分析,理性思考,需要組織高層次的專家學者從理論的高度對之進行客觀求實、深入仔細的研討,以為高等教育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高等教育實踐提供正確導向。切忌盲目跟風,一味炒作,搞學術泡沫,否則將對刊物聲譽帶來嚴重影響。20年來,《高等教育研究》及時抓住不同時期高等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的各種前沿問題和熱點問題,積極組織各方人員自由研討,引起廣泛的關注,產生了良好效果,也有力地擴大了刊物的聲望和影響。
  5.倡導爭鳴,鼓勵探索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前沿問題、熱點問題,大多也是難點問題。人們或因認識不深而難以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或因角度不同而對問題的看法大相徑庭。要深化認識、妥善決策,就必須鼓勵探索,倡導爭鳴。應該說,學術爭鳴是繁榮學術的內在要求和催化劑。它可以啟迪人們的思維,相互取長補短,集思廣益,推動研究和認識的深入。很多問題是多種矛盾構成的復雜的多面體,研究者從不同的維度、不同的層面來認識,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很難說哪一方絕對正確,哪一方絕對錯誤,往往是都包含有某些合理因素,或真理性成分。不同的觀點、流派相互詰問責難,不但能夠豐富完善自身,而且能夠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更接近真理性的學說;不同的認識、看法相互補充,統籌兼顧,看問題就比較全面周到了。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尤其如此。正因為這樣,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往往學派林立,彼此師承不一,觀點各異,但并行不悖,相反相承,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長期以來,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空氣不夠活躍,比較沉悶封閉,自由探索和爭鳴的氛圍不濃,高等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學術刊物在這方面應該有所作為,通過營造一種寬松自由的學術氛圍,把刊物辦成各種意見自由發表、相互交鋒的論壇。當然,在編輯工作中我們發現,要持續健康地開展學術爭鳴,除要敢于爭鳴外,還有個善于爭鳴的問題。第一,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據。提出的論點要基本站得住腳,有相應的論據作支持。無謂的爭論是不必要的,嘩眾取寵更要不得。第二,要有利于研究的深化。問題應越爭越明,不要只是簡單地解釋或重復自己的觀點,在原地打轉轉。第三,要立足于理性分析,持學術寬容的態度。過激的情緒和言詞,或者為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而把對方貶得一無是處,都是不妥當的[4]。鼓勵自由探索,倡導學術爭鳴,既是研究工作的客觀要求,也是學術刊物具有生機活力的重要因素。正是基于此,《高等教育研究》大力提倡并積極組織各種學術爭鳴,諸如對教學與科研關系問題,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關系問題,教師和學生主導主體地位問題,人的個性發展問題,高等學校職能問題,大學素質教育問題,高等教育產業化問題等各種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討論和爭鳴,吸引了大批的讀者和作者,推動和深化了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活躍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學術氣氛。
  6.質量第一,嚴格編審
  《高等教育研究》每期的來稿數量相當多,為了保證用稿質量,也是為了對作者負責,我們將來稿按欄目分給相關的責任編輯,要求大家逐一認真審閱,并提出初審意見。責任編輯在審稿過程中,既從中挑選出達到刊物要求的滿意稿件,又在此過程中結識作者,從中發現有潛質的青年作者,并了解目前的研究動向,捕捉人們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對初審選出的稿件進行復審,將部分專業性很強或審稿意見不統一的稿件送有關專家學者審閱,最后終審,定下每期可以刊發的文章。正是由于采取了這種層層把關、好中選優的嚴格的審稿程序,加上投稿踴躍,稿源豐富,刊物的用稿質量得到了保證。在刊物的來稿中,既有專家學者也有普通作者的文章,既有內稿又有外稿。我們的體會是,即使是知名學者也并非每篇論文都是精品,普通作者的文章中同樣不乏佳品。內稿即使質量有保證,但比例過大,就會影響作者投稿的積極性和刊物的讀者面。隨著刊物學術影響的日益擴大,貫徹質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要有膽識和勇氣,盡量減少人情稿和關系稿更是要克服種種外部阻力。質量標準既是明確的,又是相對的,既是統一的,又是多樣的。因為期刊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讀者面,必須刊登不同研究領域的成果,不同類型作者的文章,質量的高低便只能與同領域、同類型的作品相比較而言。只重組稿約稿,不重編輯加工,強調文責自負,忽視編輯把關,似乎是目前許多期刊流行的做法。但我們從學科發展和刊物來稿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為要保證發稿的質量,必須強調組稿約稿與編輯加工并重,作者文責自負與編輯嚴格把關有機統一,并且20年來始終堅持如一,形成了優良傳統。對于很多選題不錯,觀點新穎但文中存在種種缺陷的來稿,責編與作者相互切磋,或自己動手,從內容觀點,篇章結構,到文字表述,文獻規范,一一加以精心修改訂正,真正做到了錦上添花。可以說,這些文章的發表,是作者和責編共同心血和汗水的結晶。對于每期刊發的文章,我們不僅嚴格編審,而且精心編排,通過欄目設置和文章組合,突出每期的整體效果。例如,我們每期都要確定主題,重點組織文章,集中研討;將相關選題的文章集中刊發,形成各種專題,以引起重視,擴大影響。
  7.編研結合,編研相長
  編研結合對于提高編輯的學術素養和編輯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從原則上講,編研結合能夠做到編研相長,兩者是辯證統一的,但在實際操作中是有矛盾的,只有合理安排,統籌兼顧,才能真正做到良性循環。我們的體會和做法是:第一,作為期刊的主編、副主編,他們同時也是教科院的研究人員,應該以研為主,以研帶編;其他專職編輯人員應以編為主,以研促編。這與各自承担的任務和工作性質是相一致的。第二,編輯人員的研究應包括高等教育研究和期刊編輯研究兩大方面,與研究人員的研究不同的是,編輯人員的研究領域不宜過窄過偏,應寬泛些,最好與自己負責的欄目和領域相吻合。第三,編研結合的方式包括在職進修學習,參加有關科研項目,參加教科院的學術活動等多種途徑;但最主要的途徑是在編輯工作之中,結合具體的編輯工作開展研究,邊編邊研是編研結合的最佳切入點。它和編輯工作是完全相融合的,既能有效提高編輯工作的質量,研究的體會心得也最深刻。第四,編輯人員開展研究的首要目標是促進編輯工作,提高編輯工作的質量,因此在時間、精力的分配上要以編輯工作為重。在編輯工作與研究工作相沖突時,編輯工作優先,研究工作要注重積累,日積月累,切忌貪多求大,急于求成,影響本職工作。
  三、當前面臨的形勢與今后工作的設想
  在走完20年不平凡的里程,新的世紀已經來臨之際,《高等教育研究》今后的發展將面臨著新的形勢。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世紀,教育在未來社會經濟發展中將發揮先導性、全局性的基礎作用。21世紀也是我國加快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世紀。這將使我國教育,包括高等教育面臨著新的更大發展和更深刻變革。而高等教育事業的加快改革和發展既為高等教育研究開辟了廣闊前景,也對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期刊也有了很大的發展。期刊總數已達400余種[5],辦刊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各自的定位和特色日益明確和突出,可以預見今后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新的形勢對我們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只有認清形勢,理清思路,積極主動地迎接挑戰,才能抓住機遇,在今后取得更大的發展。
  努力把刊物辦成一流的學術大刊,是我們今后的奮斗目標。走特色創新之路,是我們今后的基本工作思路。盡管刊物在過去取得了較大成績,得到高教界專家學者和讀者作者的廣泛好評,但實事求是地講,離一流學術大刊的標準還有較大差距,要充分發揮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會刊應起的作用,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只有謙虛謹慎,誡驕誡躁,開拓進取,不斷創新,才能把《高等教育研究》真正辦成名副其實的一流學術大刊。刊物過去的成績應成為今后發展的堅實基礎,刊物過去積累的經驗應成為今后發展的寶貴財富。在目前高教研究期刊林立,彼此競相發展,勢頭很猛的情況下,刊物的發展和提高必須立足于現有的基礎,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長,揚長避短,走特色創新之路。不切實際地貪多求廣,只會是欲速則不達;盲目地隨大流,很可能是永遠只能處在二流的位置。《高等教育研究》必須始終堅持經過實踐檢驗是正確的辦刊宗旨和指導思想,充分繼承和發揚自身的成功經驗和優良傳統,牢牢把握辦一流學術大刊的奮斗目標,在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上有針對性地進一步強化和開拓,才能在競爭中取勝,更上一層樓。根據上述奮斗目標和工作思路,今后《高等教育研究》應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突破,力爭在短期內有較大進展。
  1.進一步擴大作者和讀者的面向,強化與基礎教育理論研究工作者和海外高等教育研究同行的交往與聯系,增強刊物的開放性
  主動走進作者,積極扶植新人,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優良傳統,但如果滿足于現狀,就有可能出現作者隊伍老化,刊物上老面孔過多的危險。這就必須不斷地拓展作者和讀者隊伍。拓展作者和讀者隊伍,應有開闊的視野,不能僅僅局限于高等教育研究界的圈子里,應加強與其他學科的學者,特別是與基礎教育理論研究工作者和海外高等教育研究同行的交往和聯系。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和很多共同之處,基礎教育理論研究工作者具有理論深厚、功底扎實等優勢和長處;而且目前基礎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研究已經出現了相互融合的趨勢,很多高等教育研究人員在研究高等教育問題時也在考慮基礎教育的問題,很多基礎教育研究人員則開始對高等教育研究感興趣,紛紛投身于高等教育研究。隨著高等教育研究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日益擴大,我們有越來越多的機會直接接觸國外高等教育研究同行,深入了解他們的思想、觀點、理論和方法;國外高等教育研究的專家學者也越來越注意與中國同行的合作,研究中國的高等教育問題,國外高等教育研究先進的理論成果和研究方法值得我們借鑒。因此,廣泛吸收基礎教育理論研究工作者,加強與海外高等教育研究同行的聯系,有利于開拓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的視野,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學術水平,也能夠大大提高刊物的學術水平和質量。當然,高等教育研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中國的高等教育研究應體現自己的特色,不能把基礎教育理論研究和國外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論和方法簡單照搬、硬性移植到我們的高等教育研究中來。今后,《高等教育研究》將進一步加強與基礎教育理論研究工作者以及哲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文化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人員的聯系,為他們研討高等教育問題提供學術陣地;進一步擴大與海外高等教育研究同行的接觸,增加對國外著名高等教育研究專家學者的思想、觀點的評介,并通過各種渠道約請他們為刊物直接撰寫稿件,努力擴大刊物的開放性。
  2.在繼續關注現實熱點問題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刊物的學術性和理論性,在更高的層次上克服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的老大難問題
  理論與實踐相脫離是長期以來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老大難問題。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對實際關注不夠和理論準備不足這兩種情況都比較嚴重地存在。這就要求我們的高等教育研究,一方面必須立足于現實,注重研究和解決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另一方面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科建設,提高研究的學術水平和理論水平,從而在更高的層次上克服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問題。科學的理論更接近客觀真理,能更深刻、準確、全面地反映客觀實際,因而更貼近實踐,能給予實踐以正確的指導。我們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它畢竟是年輕的新興學科,在研究中較多地存在著學術探索與爭鳴的氣氛不濃,不利于研究的深入;概念的規范性和抽象度不高,概括性不強且易引起歧義;不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研究缺乏深度和說服力;不注重學術積累和學術創新,低水平的重復研究較多;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不夠,影響了研究的客觀性和真實性等問題。這些都影響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導致高等教育研究對實踐的指導缺乏說服力和可行性。為此,《高等教育研究》在繼續吸引廣大讀者和作者關注高等教育實踐問題,積極開展對重大實際問題和熱點問題的探討的同時,更加注重倡導和組織對各種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學術爭鳴,營造寬松自由、生動活潑的學術氛圍;進一步嚴格對來稿的學術規范、學術概念、研究方法的審查,強調研究的客觀性和科學性;更多地選用在理論探索、歷史解析和應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創性和創新性的成果,減少刊載那些詮釋性、隨感性和議論性的文章;加大對研究方法關注的力度,鼓勵研究方法的創新和多樣化,增加對國外同行及其他學科先進科學的研究方法的評介,積極刊載嘗試采用新型研究方法的文章,等等。通過采取以上措施,為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學術性和理論性,使理論和實踐在更高的層面上有機統一起來發揮更大的作用。
  3.以質量和效率為核心,強化期刊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努力提高編輯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學術素養
  進一步加強編輯隊伍自身的建設,提高編輯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是《高等教育研究》在新的形勢下發揮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多的任務的客觀要求和重要前提。第一,建立健全編輯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各個工作環節的具體內容和質量要求,并嚴格地按照規章制度進行規范管理,貫徹落實,以提高編輯人員的質量意識。第二,通過科學合理的分工,將編輯工作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并建立相應的責任制,層層把關,以激發每個人獨當一面地開展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編輯人員的責任意識。第三,加大對編輯工作的檢查和獎懲力度,形成有利于提高編輯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堅持每期雜志出版前后各開一次編前會和編后會,大家集體討論,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把編輯工作的數量和質量與年終考核、獎酬評優、進修提高和職稱評定等掛起鉤來,通過獎優罚劣、獎勤罚懶,鼓勵大家多承担編輯工作,切實保證工作質量,強化編輯人員的效率和效益觀念。第四,對編輯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學術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支持和鼓勵編輯人員在優質高效地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通過業務學習、進修提高和承担課題等各種方式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學術素養,使編輯人員努力成長為“學者型編輯”。
  4.積極拓展刊物的服務范圍和服務功能,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教師是高等學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主體,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尤其是教學改革,離不開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和支持。要使《高等教育研究》為廣大的教師喜聞樂見,除應繼續堅持選登來自教師的確有推廣價值和指導意義的教改經驗總結文章外,更重要的是,要密切關注廣大教師最為關心的改革熱點問題,積極主動地邀請教師參加各種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討論,傾聽他們的意見,反映他們的呼聲。今后我們將加大在這方面的改進力度。這不僅對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踐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也有助于進一步擴大刊物的影響面和發行量。另外,我們將利用刊物發行量大、影響面廣的優勢,繼續刊載重要學術會議的綜述、高等教育學科博士學位論文摘要、新成立的高教研究機構和新版學術著作簡介,為廣大高教研究人員提供各類信息,并積極考慮在刊物的封二、封三和封四上,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為各級各類高等學校,特別是那些鮮為人知的民辦高校、職業院校進行宣傳介紹,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的學校概況、主要業績、發展規劃和奮斗目標等等,多渠道、多途徑地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服務。
  展望未來,我們深知任重而道遠,只有不斷創業、日日更新才能不致落后于時代的步伐。我們對《高等教育研究》今后的發展充滿希望和信心,堅信有華中科技大學和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有高教界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作者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厚愛,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高等教育研究》一定能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21世紀。
  收稿日期:2000-11-12
《高等教育研究》武漢41~48G4高等教育曾偉20012001經過20年的發展,《高等教育研究》形成了明確的指導思想和鮮明的風格特色,已成為我國最具權威性的高等教育學術期刊之一。在長期的辦刊實踐中,《高等教育研究》在開門辦刊、聯系作者、推介新人、抓住前沿、倡導爭鳴、編輯業務、隊伍建設等方面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經驗。面對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高等教育研究》將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長,進一步理清辦刊思路,積極開拓進取,通過走特色創新之路,努力把刊物辦成名副其實的一流學術大刊。《高等教育研究》/辦刊思想/辦刊特色/辦刊思路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ideas of runing journals/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journalsReview and prospect:on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ZENG Wei(Educational Institut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After 20 years of development,Journal of Highcr Education has formed its own explicit guiding ideas and characteristics.Now it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authoritative academic journals of higher education.In the long practice,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built up many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getting in touch with authors,introducing freshmen,encouraging debates and editing work,etc.Fac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coming new century,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will make good use of its advantages,deepen its dcveloping ideas,make rapid progress and becomes more worthy of the first-class academic journals.曾偉(1966-),男,湖北新洲人。《高等教育研究》編輯部副編審,從事高等教育與文化、期刊編輯研究。 華中科技大學 教育科學研究院,湖北 武漢 430074 作者:《高等教育研究》武漢41~48G4高等教育曾偉20012001經過20年的發展,《高等教育研究》形成了明確的指導思想和鮮明的風格特色,已成為我國最具權威性的高等教育學術期刊之一。在長期的辦刊實踐中,《高等教育研究》在開門辦刊、聯系作者、推介新人、抓住前沿、倡導爭鳴、編輯業務、隊伍建設等方面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經驗。面對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高等教育研究》將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長,進一步理清辦刊思路,積極開拓進取,通過走特色創新之路,努力把刊物辦成名副其實的一流學術大刊。《高等教育研究》/辦刊思想/辦刊特色/辦刊思路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ideas of runing journals/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journals

網載 2013-09-10 20:50:33

[新一篇] 回到原點  ——論小學語文教育的兒童文學化問題

[舊一篇] 國外及港臺地區初中語文教材選文標準觀比較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