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學地理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中學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務。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向看,素質教育勢在必行,地理學科也不例外。中學地理在國民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有它極為獨特的一面,是其他任何學科都無法替代的。據此,就中學地理教育如何向素質教育的轉變,談談幾點粗淺認識。
      一、轉變教育思想
  當前中學地理推行素質教育的制約因素,關鍵是教師的教育思想沒有根本轉變,還受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的束縛。“應試教育”是單純為應付考試、爭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一種教育模式,它主要面向少數學生、忽視大多數學生的發展;只重視知識傳授,忽視能力和心理素質培養;“應試教育”使學生課程負担過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影響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這種教育傾向,不利于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實施素質教育,正是克服“應試教育”的弊端。素質教育是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注重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不僅強調全面性,而且強調全體性、基礎性和發展性。因此,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作為教育者——教師,首先必須要從思想上根本轉變過來,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學生觀、師生觀。當然,這一轉變需要廣大教師有膽識、有遠見;要勇于實踐、敢于突破傳統觀念、善于承受來自社會各方輿論的壓力。學生地理能考出“高分”,這不是地理教育的最終目的,培養和提高全體學生全面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基本觀念和整體素質,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和諧地發展,實現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這才是新時期中學地理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務。
      二、提高教師素質
  現代教育迫切需要具有全面素質的教師。一切教育思想、教育計劃都要通過人來實現。所以,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首先,教師要提高文化素質。教師豐厚的文化知識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這不僅要教師融會貫通中學地理教材、地理教學大綱的內容和要求,同時還要加強學習,拓寬知識領域,充實地理內容,了解地理信息,這樣才能適應時代對地理教師的要求。
  其次,教師要提高業務水平。過硬的業務水平、靈活的教學機制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一方面要加強教研工作,嚴格教學常規,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要多形式、多渠道爭取繼續教育,提高學歷層次,完善知識結構。業務水平的提高是教學任務和教學效果優異的重要保證。
  第三,教師要提高師德。高尚的師德情操和廣泛的興趣愛好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塊跳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受教育的一面鏡子,師德標準要高于社會的一般道德標準,教師的形象對學生影響深遠。作為地理教師,要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指導自己,要“講政治、講正氣、講學習”,要有強烈的敬業愛崗精神,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教好書的同時更要育好人。
      三、調整教學要求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強調教學大綱上所規定的一般教學要求,注重知識點的“塊狀”教學,目的僅僅是為了學生能應付考試爭取高分。素質教育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應試”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在地理教學中,對學生地理知識、地理能力、地理觀念、地理思想等的教育都應重視,不可偏廢。教師應注重開發學生的地理智能,重視發展學生的地理興趣,善于培養學生生動活潑的地理思維能力,重視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廣泛提高全體學生的地理水平。
  現階段地理教學的基本任務是:不但要傳授和培養系統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礎上積極發展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同時,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受到愛國主義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國情教育以及協調人地關系的可持續發展觀的教育等。因而,教師要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從傳統教育模式中走出來,及時準確地調整教學目的和要求,使中學地理教育走上更健康、更全面、更合乎時代要求的嶄新軌道上來。
      四、拓展教學內容
  當前中學地理教學處境艱難。從1993年地理高考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取消后,使中學地理教育的地位驟降,舉步維艱。實行會考制度,當然有其優越的一面,同時也帶來不少弊病。其一,會考要求低。教師只講會考大綱上的主要內容,能少講就少講,能不講就不講,打破了地理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和系統性,使地理教材變得“殘缺不全”;其二,學生當副科,僅僅為應付會考,對地理知識缺乏渴求欲,略知表象,不求實質,更談不上閱讀地理課外書籍,擴大知識面;其三,有關領導不重視,教師干勁不足。據筆者了解,有的學校地理課一周只開1課時,甚至不允許教師布置課外作業、印發地理講義。受應試教育指揮棒的嚴重干擾,不注重會考學科,只抓高考學科,這就給中學地理教學“雪上加霜”。不少地理教師也只能察顏觀色,見勢行事,甚至連地理課正常的教學秩序都受到影響,教學內容不能全面講授,教學任務無法徹底完成,學生的地理知識面狹窄,地理知識匱乏。
  當前,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給不景氣的地理學科帶來了生機,廣大地理教師應抓住這一機遇。一方面,在搞好當前地理會考教學的同時,還要千方百計爭取地理學科的應有地位,開足課時;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地理教材為依據,授給學生完整系統的地理知識。在此基礎上,拓寬學生的地理空間,發散地理知識,訓練地理能力,挖掘德育因素,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和提高。
      五、優化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地理教育的主要方式。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關鍵,在地理教學中要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地理素質,靠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遠遠不能完全適應的,中學地理教學方法要相應進行改革。
  課堂教學目前要改變“注入式”教學法,要采用開放的啟發式教學法,有條件的學校應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多動嘴、多動眼,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不僅能培養其獨立獲取地理新知識的能力,而且還要發揮地理學科的智育、美育和德育功能。在加強地理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要積極開展靈活多樣的地理課外活動,如舉辦地理科普講座、地理知識競賽、進行天文和氣象觀測、地理小制作、地理野外考察、社會調查、撰寫小論文……這樣,一方面讓學生接觸社會,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地理行為素質,拓寬視野;另一方面,努力做出成績,創出地理課外活動的新路,贏得人們對地理教育的重視和投入。最終也發揮了中學地理教育在國民素質教育中應有的作用。
  總之,筆者相信廣大地理教育工作者,能抓住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這一重大教育改革之契機,認清形勢,貫徹教育方針,努力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優化教育教學過程,明確教育教學任務,把當前處在困境中的中學地理教育引上健康、繁榮、發展之路,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作出自己可貴的貢獻。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西安17~18G32中學歷史、地理教學李善中19981998李善中 江蘇金湖呂良中學 作者:中學地理教學參考西安17~18G32中學歷史、地理教學李善中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53:23

[新一篇] 試論中學歷史教師教學行為的調整策略

[舊一篇] 試論中小學校長開展教育科研的主要障礙及對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