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高中寫作教學誤區的指南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寫作教學正在進入一個充滿空前機遇的時代,各種禁區正被漸次突破,多種嘗試也己初見成效。如火如荼的生活展示出斑斕多彩的寫作素材,豐富多樣的圖書提供了可資取法的多維角度,鼓勵創新的觀念打開了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激烈碰撞的思想開掘出教學研究的思辨深度。
    然而,新舊觀念的交鋒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引出正確完美的結論。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著種種誤區,需要我們耐心地正本清源,以期最終發現并走上寫作教學坦蕩的正途。
      誤區之一:統一刻板的教學步驟
      指南:以打通壁障建立成功的信心
    要突破整齊劃一循序漸進的教學誤區,努力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引導學生起步于自我的成功高點,引發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實現能力的遷移轉化。
    在實踐中,我們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將不同水平的學生置于同一個起點上進行教學。循規蹈矩的教學步驟,難以喚醒學生的寫作興趣,當然更談不上個性的張揚、靈感的激活了。而實際上,由于寫作跟生活的緊密聯系,任何學生的寫作起點都不會是零點,他們可能是理科高手、體育健將,或許擅長琴棋書畫,或許際遇人間坎坷,如果我們能讓他們起步于自我的成功高點,實現能力的遷移和轉化,則不但能迅速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還能使他們的原有強項提升境界,更上層樓。
    哈佛大學的加德納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人類智力的內涵應包括八種能力,即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空間智力、音樂智力、身體動覺智力、人際智力、自省智力、博物學者智力。以上任何一種智力,都能為你寫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個堅實的著力點。語言智力能提供豐富的詞匯,如莎士比亞戲劇即以華麗繁復的語言著名,丘吉爾更是獅子般咆哮著宣稱要動員起所有的英語詞匯跟德國法西斯抗爭。邏輯數學智力使你的文章趨向客觀精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素是著名的哲學家和數學家,他的文章即以清晰嚴謹著稱,愛因斯坦的散文同樣充滿著難以辯駁的邏輯力量。視覺空間智力可以加強文章的色彩感等等,后人評說王維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現代詩人聞一多、艾青等原來都是畫家,而畫家吳冠中的散文同樣充滿詩情畫意,為人激賞。音樂智力能給文章帶來更為強烈的旋律感,主導動機、復調音樂的引入使小說的風格更趨豐富多樣,羅曼·羅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創作就被公認受到子音樂的巨大影響。身體動覺智力能使你的文章充滿幽默感。人際智力使你能夠透徹地了解他人的內心世界,使你的言論能象鼓槌般敲打在他人的心坎上。自省智力促你走向深刻,博物學者智力助你從容豁達。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提倡饕餮精神。以宏觀概覽的氣魄,迅速打開學生的精神視野,引導學生具備超功利的目光與胸襟,自覺地打破多元智能相互之間的壁障,讓他們自豪地感覺“世界的一切在我都不生疏”,讓他們真正地將寫作作為一種抒寫自我性情的手段。我們會隨時突破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提倡跳躍式發展與反芻式學習。
    當然,愿望是美好的,而要將其付諸實踐則需要花費大量的功夫研究,諸如寫作與圍棋、寫作與繪畫、寫作與音樂、寫作與攝影等等外部關系,努力抉發多種藝術與寫作教學相交的核心概念,探尋一條以博求通的全新寫作之路。
      誤區之二:囿于文字的訓練范圍
      指南:以意識訓練打開宏闊的思路
    要突破單純文字訓練的框架,以問題意識、角色意識等有效開發學生的寫作潛能和全面提高綜合的寫作素質。更多的師生容易將寫作訓練僅僅局限在課堂之中,有限的時空容易使訓練者帶上明顯的匠氣,難以體現大語文教學之強烈的現實參與性,因而以更具開放性的意識訓練代替單純的文字訓練,當能有助于學生寫作潛能的有效開發與寫作素質的全面提高。
    例如問題意識,不是單指在看到一個作文題目時,能夠敞開思想,自然流暢、接連不斷地提出有力的追問,而是指能夠保持足夠的社會敏感,具備犀利的眼光,對社會現象等能夠進行較有質量的發問,同時對社會問題的各種分析解答能夠進行一定的綜合整理。要使思想成為有力的信息篩選器,要引導學生將所有的問題想透徹。如在思考“天人的對話(渺小與偉大)”一節時,我們提出了以下問題:
    作一遐想,面對蒼茫的乾坤,孤寂獨處的我會傾訴哪些衷腸?
    我知道或者見證過哪些“天人對話”的事例、物象?我是否讀過屈原的《天問》?我是否用天文望遠鏡觀測過天象?
    宇宙的時空本質是什么?對我而言,宇宙意味著什么呢?在我眼中,怎樣才算是擁有了與宇宙交流的經歷?彩虹、閃電、日食、流星雨……什么樣的天文景觀令我心馳神往?
    晴朗的夜空,仰望蒼穹,繁星點點。我可曾想到眾星中的某一顆上也許會有與我們類似的或截然不同的文明存在?我可曾嘗試過對著滿天的星辰說話?我可曾有過要在這星星大海遨游的想法?
    固體、氣體、塵埃的結合,能量與時間的相融,吞噬一切的黑洞,窮途末路的白矮星,撲朔迷離的反物質,絢爛的星云,壯麗的超新星,宇宙的起源和形狀……我知道宇宙空間還有多少未解之謎?DNA這種高度精確的生命基因密碼有沒有“先期設計者”?
    人為何與生俱來就有痛苦?
    天、地、人三者關系是如何的?
    ……
    平時若對這些問題有所思考,那么遇到《遙望星空》之類較虛的題目,就不會茫然無措了。
    又如角色意識,指能夠變換不同的人格面具,深入體驗不同身份地位者的心理,這樣寫成的文章才會貼切生動并具有深度。通過意識訓練,我們將能多角度地開發寫作資源,以期在寫作時能夠思路暢達,左右逢源。
      誤區之三:技法中心的引導思路
      指南:以材料本源激發泉涌的文思
    要突破技法中心的訓練誤區,將寫作視為內在的小宇宙與外在的大宇宙相互契合的過程。在日常的寫作訓練中,技法中心是又一個常見的誤區。不少學生往往能將選材布局的要領說得頭頭是道,但到真正落筆的時刻,卻又抓耳撓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相反,寫作考試中,常有單騎救主的現象,即一個恰當的事例,使整篇文章氣韻生動。因而可以說,材料要比技法重要,就寫作而言,它是更為本源的東西。有鑒于此,市場上“寫作寶典”一類的圖書泛濫成災,考前師生猜題押寶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我們認為,作文題目是無法窮盡的,但出題的范圍是可以窺測的,學生的準備是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的。宣傳媒體反復地告訴我們,準備作文應當有意識地從關心“社會—自然—人生”入手,這當然絕對正確,但未免過于空洞了一點。鮑列夫《美學》將人與各種內部和外部媒介關系的類型分為七個層次。即①“我—我”(人與自身的內部關系)②“我—你”(人與他人的交往)③“我—我們”(人的交際的各種社會方面)④“我—我們大家”(個人與人類及人類的歷史的關系)⑤“我—一切”(個人與自然環境)⑥“我—我們創造的一切”(個人與人造的“第二自然”)⑦“我—一切的一切”(人與宇宙)。經過整合,我們認為,寫作的準備應當從“自我”出發,是內在的小宇宙與外在的大宇宙相互契合的過程,依次可以劃分出八個層次,即我與自我、我與他人、我與教育、我與哲學、我與歷史、我與自然、我與社會、我與宇宙。而每個層次可再細分出四個方面。例如“我與自我”這一層面,即可分為個性的智慧(現實與理想)、生命的思索(青春與死亡)、深厚的學養(閱讀與領悟)、高雅的情趣(經歷與理解)等四個方面。這樣32個方面的具體思索,可以基本窮盡作文測試的出題方面,而準備充分就能胸有成竹了。
    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要注意閱讀與思考的結合,要讓材料鮮活起來。閱讀時,要注意雙向的對話,隨時捕捉自我與原著碰撞后激爆的思想火花,盡力縮短由讀至寫能力轉化的過程。寫作,也是一種重要的對話手段,與自我對話,與他人對話,與自然對話,與名著對話,與歷史對話,與未來對話。因而只有廣泛而有效的閱讀,才能讓你的文字厚重扎實,而不至于漂浮無根。為了提高寫作水平的閱讀,應當重視形象與情感的記憶。而優秀的習作,往往有意或無意地與名著產生正向或反向的對應關系。我們在教學中將以漁魚并授即同時傳授方法與素材的理念區別于傳統的作文教學,努力開創一片絢麗的嶄新天地。
      誤區之四:全文本位的讀寫節奏
      指南:以意象鋪陳接通文化的底蘊
    要突破全文本位的范文學習節奏,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文學意象進行學習。讀寫結合是提高寫作水平的不二法門,但讀什么、怎樣讀卻大有講究,這方面的教學誤區是開出所謂的必讀書目,此弊端有三:首先,大而無當的書目既缺乏可操作性,又損害了教師的權威性。其次,經典名著雖然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但在不同的時間地點跟讀者產生的共鳴可能是大相徑庭的。最后,必讀書目的劃一性定然會忽略讀者的個性特征,無法滿足學生不同的閱讀口味與需要。
    克服此種弊端的方法是,在每種主題之下,教師以最為精當的語言,成批地介紹不同文學體裁、不同時代地域、不同價值取向、不同藝術風格的作品,介紹時努力凸出該作品最為精彩的閃光點,讓文學作品以自身的魅力誘發學生進行高層次精神交流的欲望。而如何整合地推出相關的書目,這需要教師根據具體的寫作要求、當前學生的興奮點與可接受度等情況,慎重地推敲選擇。例如在研究“個性的智慧”時,我向學生簡介了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尼采的《看那這人》、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鄧肯自傳》、《富蘭克林自傳》、布朗的《我的左腳》、《海倫·凱勒自傳》等作品。高爾基的飽受磨難、尼采的傲慢激情、茨威格的多變視角、鄧肯的細膩情感、富蘭克林的不凡經歷、布朗和海倫·凱勒的堅韌不拔等等,從不同角度給了學生以豐富的啟示,激情的引發使其躍躍欲試,一吐為快。
      誤區之五:單一指向的評判方式
      指南:以多重對話提高反省的力度
    要突破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評判方式,為學生的文章評改提供多重的維度,提供同學、朋友、家長等他者的聲音,使學生注意傾聽,并同友人分享成功寫作的快樂。好文不厭百回改,托爾斯泰對《復活》開頭的三十多次的修改推敲,巴爾扎克在印刷機前的字斟句酌,都讓我們最為真切地體會到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而多種角度的挑剔,往往能夠消除寫作思考中的盲點,使作品更趨完美。
    例如在學生寫作“個性的智慧”之后,我們列出了這樣的“回應評價”:
    (1)分別請老師、同學、家長看自己的作文《我》,請他們談談文中的“我”與他們各自心中的“你”有多少差距:
    是否將“我”的個性特征活靈活現地展示了出來?有多少栩栩如生的細節描寫?觀察自我的角度是否注意到了多面性?是否沒有發掘出“我”最為可貴的品質?是否隱瞞了“我”顯而易見的缺點?
    (2)反思自我,你覺得自己是一個自我實現的人嗎?如果你的回答不是十分肯定,請對照馬斯洛對希望自我實現者提出的七點建議之后展開進一步的思索。
    這些起步于他人訓練結束處的工作,能進一步活躍學生的創作思維,真正實現寫作水平的可持續發展。
      誤區之六:不講風格的畏懼心理
      指南:以風格研究走向大氣的借鑒
    突破對中學生不講風格的畏懼心理。首先設定風格兩極,以氣之陽剛與陰柔、境之現實與浪漫、文之工筆與白描、質之厚重與輕靈等角度,選擇相應的個案進行賞析,努力進入大師廣博浩瀚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盡快占領精神的制高點,借鑒時能做到取法乎上。在具體的研究時,我們將通過作品的實例加以說明。如豪放雄渾與婉約纏綿(氣之陽剛與陰柔)這兩種風格,在情感上有外向與內斂之異,在場面上有宏大與幽深之別,在取材上一粗豪一瑣細,在節奏上或強烈或悠長,在辯證效果上各有開合與虛實之妙,列舉個案則前者有雄奇后者有凄艷。
    風格是文學作品成熟的標志,引導學生自覺地進行風格追求,有助于他們更好地認識與鑄煉自我的人格,讓寫作走上一個更高的臺階。風格的追求沒有窮盡,寫作的追求更是沒有窮盡的,而通過不懈的追求,學生的寫作終將邁入瑰麗多中學教育滬7~8G31中學語文教與學沈紅20042004This poem was written by a terminally ill young girl in a New York hospital and was sent by a medical doctor,Dr.Dennis Shields.1.As/Since 2.because 3.for/because 4.because...because/5.Since/As/6.Because 7.because/for 8.Because 9.Since/As 10.for/because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成果,課題編號D/2001/01/023閻鳳橋劉Just Another Day
  by Charlotte"Charlie"Volnek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keeps a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mode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which is full of human concern guided by "the human orientation thought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 the course especially concent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need, growth, value and personality of human.沈紅旗 上海市第八中 作者:中學教育滬7~8G31中學語文教與學沈紅20042004This poem was written by a terminally ill young girl in a New York hospital and was sent by a medical doctor,Dr.Dennis Shields.1.As/Since 2.because 3.for/because 4.because...because/5.Since/As/6.Because 7.because/for 8.Because 9.Since/As 10.for/because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成果,課題編號D/2001/01/023閻鳳橋

網載 2013-09-10 20:54:10

[新一篇] 走出識字教學的誤區  ——對中小學語文教育現狀的調查與思考(三)

[舊一篇] 走近澳門——大班語言活動設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