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哲學的貧困》發表150周年學術討論會綜述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哲學經濟系 南京 210003)
  6月11日,江蘇省哲學學會、 南京大學哲學系等單位在省社科院召開了紀念馬克思《哲學的貧困》發表150周年學術討論會。 南京地區的知名學者孫伯@①、陸劍杰、王金福、王燦、張一兵、嚴高鴻、孫起昂、嚴翅君等教授以及南京大學的部分研究生參加了這次會議。到會專家就《哲學的貧困》的研究現狀、它在馬克思思想發展中的地位以及《哲學的貧困》中所蘊含的科學方法論的現實意義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一、《哲學的貧困》的寫作背景與研究現狀
  雖然《哲學的貧困》是馬克思公開發表的論述他的科學世界觀的第一部著作,但這部著作不論在哲學界還是在經濟學界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定位。一方面是因為,在過去的研究思路中,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都有其代表性的專著,《哲學的貧困》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另一方面,從原理出發來闡釋原著的思路,無法真正解讀出《哲學的貧困》中所蘊含的真實內涵。與會者認為,要真心理解《哲學的貧困》,必須要有對馬克思早期文本的認真研讀、特別是對馬克思早期的經濟學研究手稿的仔細考察,并借鑒前蘇東的研究成果作為厚實的理論輔墊,才能明晰馬克思的思想發展歷程。如果對馬克思早期的筆記缺乏深入的研究,對公開發表的文本的研究就會喪失堅實的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馬克思在1843年之后的理論主題是經濟學研究,哲學只是在經濟學研究中才發生了質的轉換的。
  與會專家指出,蒲魯東是從李嘉圖勞動價值論出發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他對馬克思的影響很大。馬克思對蒲魯東前期的研究是頗為肯定的,在《神圣家族》中,馬克思對蒲魯東從經濟學出發來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思路,評價是相當高的。馬克思和蒲魯東的爭論歸因于他認為蒲魯東沒有黑格爾哲學為理論支撐。但總體來說,馬克思在1844—1845年間主要還是從哲學立場來論述問題的。只是在曼徹斯特時,馬克思閱讀了湯普遜等人的著作,才接受了勞動價值論,因為湯普遜等一批空想社會主義者,正是從李嘉圖勞動價值論出發來論證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合理性的。由此,馬克思對經濟學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意識到僅從哲學來批判現實是不夠的,真實的批判必須是從一定的社會歷史階段出發的現實的批判。而蒲魯東在似懂非懂地接受了黑格爾哲學以后,卻恰恰是從哲學的“理性”來論述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范疇的,從而將現實消解于“無人身的理性”的懷抱之中。與會專家認為,馬克思正是在這樣思想背景下寫作《哲學的貧困》一書的。
   二、《哲學的貧困》在馬克思思想發展史上的地位與意義
  從經濟學的研究視角來看,有的專家并不同意前蘇東學者認為馬克思在這里已經創立了勞動價值論的觀點。他們認為雖然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就已經形成,但這種方法在《形態》中還沒有同無產階級經濟學結合起來。在《哲學的貧困》中,馬克思仍然沒有突破這一點,哲學方法同經濟學方法是不一致的。馬克思的理論研究有兩個基礎:第一部分是價值論批判。其理論基礎是曼徹斯特筆記中的勞動價值論與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認為蒲魯東把經濟范疇看作是形而上學的體現,既沒有達到黑格爾的水平,也沒有達到李嘉圖的水平。第二章是說明蒲魯東哲學方法論上的錯誤。這是馬克思這本書中最為精彩的部分,由于馬克思還沒有創立自己的勞動價值論,他對蒲魯東的超越憑借的是他的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前蘇東學者把《哲學的貧困》當作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最初創立是不準確的,是夸大了馬克思這本著作的理論意義。馬克思這本書的真正意義在于他意識到哲學的最富生命力的地方在于其科學的、革命的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這是走向真實的社會生活批判的理論前提。
  與會專家指出,從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來看,《哲學的貧困》中體現出深刻的思想:(1)經濟范疇的現實的、歷史的定位。 馬克思把資本主義社會當作一個歷史過程的產物,賦予經濟學以現實的歷史的內容,對經濟范疇進行了現實的歷史的定位,從而打破了古典經濟學把資本主義社會當作永恒歷史的理論視界。(2)社會關系的總體性思想。馬克思把價值看作是生產關系,把價值看作是一個關系的總和,每一歷史階段的社會關系都是一個整體,這是《哲學的貧困》中一個重要的思想,是馬克思后來社會經濟形態概念的前提。如何能夠把經濟范疇在社會關系之網上界定下來,具體地解剖社會關系的特定內容,這就需要用社會經濟形態來說明。沿此思路,正是以一定的社會關系為理論視野,才打破了古典哲學、古典經濟學僅從個體理性出發來研究問題的思路。一定的社會關系既是馬克思科學歷史觀的理論入口,也是馬克思經濟學研究的哲學視域,只有立足于此,馬克思才能創建其嶄新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的這些思想奠定了無產階級經濟學研究的基礎,但還沒有建構起嚴格的科學的經濟理論。
  只有澄清了《哲學的貧困》中馬克思在哲學、經濟學上所達到的真正水平,才能界定《哲學的貧困》在馬克思哲學發展中的地位,才能真正看清《哲學的貧困》所蘊含的真實的、深刻的內容,追蹤馬克思思想發展的真實軌跡。
   三、研究《哲學的貧困》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當時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實現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生活的科學分析與批判,從而使自己的哲學真正地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因此,當時困擾著馬克思的最大問題是經濟問題。同樣,當代中國最大的問題也是經濟問題,這不僅是要發展經濟,更重要的是發展經濟的現實目標要有正確的指歸。因此,當代中國的哲學工作者,必須要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要實現哲學研究與經濟學研究的聯盟。而要真正地做到這一點,首要的問題就是:哲學究竟以什么樣的科學方法進行經濟學的研究?這是目前國內經濟學、經濟哲學研究中還沒有真正提出來的問題。學習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批判蒲魯東的科學方法論,對于我們目前研究中國的經濟問題、科學地批判與借鑒當代西方經濟學研究的成果,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與會專家認為,講經濟哲學,首先要分清用什么哲學作為研究的理論前提,是用實證的哲學還是用辯證的哲學?一部分人從經濟運行、經濟運作來談經濟哲學,認為只有把西方經濟學引用到中國,才能解決問題,這種實證的經濟學、經濟哲學的研究本身就是物化意識,不自覺地陷入了西方“工具理性”之中。理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式理性,如計算等,這是一種實證的哲學;一種是辯證的理性,這是黑格爾與馬克思的發現。研究經濟問題就是要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理性為依據,提出問題,對社會發展問題進行批判的研究,這才是馬克思主義的真諦。
  有的學者針對國內經濟哲學研究現狀,尖銳地指出:經濟哲學如果追求體系化,又將陷入蒲魯東的困境。同時也要反對把哲學變成經濟學與現實的附庸,進行實證的研究。在批判蒲魯東以后,馬克思不再是以哲學概念去套現實,那種成體系的經濟哲學在馬克思那里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方法論指導下的經濟學研究。馬克思否定現存的永恒性,他所打消的第一個概念就是“現存”,這是“經濟哲學”在馬克思那里的人口。馬克思的哲學不是實證地討論現存的東西,而要討論現存東西的歷史必然性與超越性問題。離開了這一理論標尺,我們在研究現實的經濟問題時,就會在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上陷入誤區。
   〔責任編輯:金寧〕*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钅右加癸
  
  
  
南京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21B1哲學原理豐曉海19971997 作者:南京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21B1哲學原理豐曉海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00:53

[新一篇] 第二次回族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舊一篇] 紀念丘逢甲誕辰130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