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譯文]  上一句話是告訴我要多多注意飲食,下一句話是對我的永遠思念。

   [出典]  漢  無名氏  《飲馬長城窟行》

  注:

  1、  《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意何如?   

    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2、注釋:

     綿綿:延續不斷,形容草也形容對于遠方人的相思。

     宿昔:指昨夜。

     展轉:亦作“輾轉”,不定。這里是說在他鄉作客的人行蹤無定。“展轉”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詞。如將這一句解釋指思婦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說她醒后翻來覆去不能再入夢。

     枯桑:落了葉的桑樹。這兩句是說枯桑雖然沒有葉,仍然感到風吹,海水雖然不結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遠方的人縱然感情淡薄也應該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媚:愛。言:問訊。以上二句是把遠人沒有音信歸咎于別人不肯代為傳送。

     雙鯉魚:指藏書信的函,就是刻成鯉魚形的兩塊木板,一底一蓋,把書信夾在里面。一說將上面寫著書信的絹結成魚形。

    烹:煮。假魚本不能煮,詩人為了造語生動故意將打開書函說成烹魚。

    尺素:素是生絹,古人用絹寫信。

    長跪:伸直了腰跪著,古人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后根上。跪時將腰伸直,上身就顯得長些,所以稱為“長跪”。

    “上”、“下”:指書信的前部與后部。

  

    3、譯文1:

      河邊春草青青,連綿不絕伸向遠方,令我思念遠行在外的丈夫。遠在外鄉的丈夫不能終日思念,但在夢里很快就能見到他。

  夢里見他在我的身旁,一覺醒來發覺他仍在他鄉。他鄉各有不同的地區,丈夫在他鄉漂泊不能見到。

  桑樹枯萎知道天風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鄉的游子各自回家親愛,有誰肯向我告訴我丈夫的訊息?

  有位客人從遠方來到,送給我裝有絹帛書信的鯉魚形狀的木盒。呼喚童仆打開木盒,其中有尺把長的用素帛寫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讀丈夫用素帛寫的信,信中究竟說了些什么?書信的前一部分是說要增加飯量保重身體,書信的后一部分是說經常想念。

    譯文2:

      河邊的草又返青了,綿綿不盡地思念遠征的丈夫。相隔遙遠,思念又有何用,只能在夢中相見。夢見丈夫在我身旁,醒來才知仍在遠方。在遠方飄忽不定,輾轉不得相見。桑樹枯了,天已涼了,連大海也知道冷意。人家各自相聚相愛,誰又來問候安慰我呢?忽然有客從遠方來,捎來丈夫制成魚形的書信,急忙叫兒子打開信封,從中取出書信,恭敬地跪地讀信,急于知道信中寫些什么?首先囑咐注意飲食冷暖,隨后傾訴無盡的思念。

    4、 “飲馬長城窟行”是漢代樂府古題。相傳古長城邊有水窟,可供飲馬,曲名由此而來。這首詩在《文選》載為“古辭”,不署作者。在《玉臺新詠》中署作蔡邕。是否為蔡邕所作,歷來有爭議。  

     《樂府詩集》是一部總括歷代樂府歌詞的名著,是我們研究樂府的最重要的典籍。是上古至唐五代樂章和歌謠的總集。所收作品以漢魏至隋唐的樂府詩為主,全書共100卷。編者郭茂倩。南宋初期人。祖籍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生卒年及經歷難以確考。

    《樂府詩集》一書,在編輯上有顯著的優點;各類歌曲都有總序,每曲都有題解,對各種曲調和歌辭的起源、發展均有考訂。在編次上,古辭列在前面,歷代模擬作品依次列在后面。尤其是集中還收錄了先秦至唐末的一些民間歌謠,由于漢代一度撤銷樂府,中斷采風,民間歌謠已流傳不多。《樂府詩集》中的這些資料,對于研究古代詩歌的發展及民歌對詩歌的影響便更顯得彌足珍貴。另外,集中所收,諸如《陌上桑》、《孔雀東南飛》、《木蘭辭》、《吳歌》、《子夜歌》等作品,皆成了臉炙人口的傳世之作。 

  《樂府詩集》把樂府詩分為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和新樂府辭等12大類;其中又分若干小類,如《橫吹曲辭》又分漢橫吹曲、梁鼓角橫吹曲等類;相和歌辭又分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嘆曲、平調曲、清調曲、瑟調曲、楚調曲和大曲等類;清商曲辭中又分為吳聲歌與西曲歌等類。但總的來說,它所收詩歌,多數是優秀的民歌和文人用樂府舊題所作的詩歌。

    在現存的詩歌總集中,《樂府詩集》是成書較早,收集歷代各種樂府詩最為完備的一部重要總籍。    5、這是一首漢樂府民歌,抒寫懷人情愫。詩歌的筆法委曲多致,完全隨著抒情主人公飄忽不定的思緒而曲折回旋。比如詩的開頭,由青青綿綿而“思遠道”之人;緊接著卻說“遠道不可思”,要在夢中相見更為真切;“夢見在身邊”,卻又忽然感到夢境是虛的,于是又回到相思難見上。八句之中,幾個轉折,情思恍惚,意象迷離,亦喜亦悲,變化難測,充分寫出了她懷人之情的纏綿殷切。
 
    詩中所寫思婦種種意想,似夢非夢,似真非真。如詩中所寫她家有人歸來和自已接到“雙鯉魚”“中有尺素書”的情節,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一種極度思念時產生的臆象。剖魚見書,有著濃厚的傳奇色彩,而游子投書,又是極合情理的事。作者把二者糅合在一起,以虛寫實,虛實難辨,更富神韻。
 
    最令人感動的是結尾。好不容易收到來信,“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卻偏偏沒有一個字提到歸期。歸家無期,信中的語氣又近于永訣,這意味著什么呢?這大概是寄信人不忍明言,讀信人也不敢揣想的。如此作結,余味無盡。


   6、小時候就聽過“青青河畔草”,只是覺得很美,但又說不上美在何處。后來通讀全文,印象最深的,就變為最后這句“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了。 ]]3D` F} 

      誠然,雖然從初中起就開始過住校生活,但好歹還能周末會回家,看看電視,吃頓家常飯,和親人面對面聊天,不用通過電話和網絡問問天氣,問問身體,噓寒問暖,說來說去就那幾句,卻怎么也不嫌膩耳。 cyNLeg+O*  

     現代的科技雖然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不能將距離真正消滅。 'VEpVo/  

     在沒有電話和網絡,沒有火車與飛機的時代,任何人之間的距離比實際距離還遙遠。看看《琵琶記》與《荊釵記》,還有李清照與趙明誠,都是因為通訊不便而造成兩地分離,造成信息的失誤,帶來不必要的傷心,難過,痛苦。因為相隔太遠,所以不知道你過得怎么樣,不知道你是生是死,別人說的就像是金科玉律,是就是了,不是就不是,很是被動。 qDAjW)w Jp  

    因為“客從遠方來,為我雙鯉魚”,便馬上“長跪讀素書”。由此可見信件往來的不易與收到信件后家人的歡欣。可這樣一封千山萬水到達的尺素書寫的卻僅僅兩個內容:“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UI;{3Bn  

     是的,我們相隔太遠,不知道你們過得怎么樣,但還是要好好吃飯,注意身體,還有的,就是我對你們的思念,刻骨銘心,如附骨之疽,使我下筆時不由自主省去我在他鄉遇到的挫折,省去我在他鄉碰到的坎坷,也省去我在他鄉受到的冷落,剩下的,想要告訴你的,只有深深的掛念和滿滿的思念。 [=+/  

     這篇漢樂府,很多評論都定為思婦詩,先是講自己因家鄉的那畔青青的水草,想到遠方的丈夫,由想到而夢到他在異鄉異縣獨自顛簸,甚至因枯桑與海水也能勾起她對丈夫的思念。然后又是她收到了那封遠方的書信,“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N)(S`O7P 

      有另外一個說法,是“鯉魚傳書”的典故,講的是蔡文姬之父蔡邕收到遠客送來的一對鯉魚,當家仆剖開魚肚時發現里面的尺素書,寫著讓他好好吃飯,還有就是對他的思念。 sf0U(XYQ^  
我不清楚這篇漢樂府中是不是就在寫這個典故,或許只是借鑒,引經據典。我更喜歡這篇漢樂府可以用于大多數的對象身上。名人效應或許只是讓典故更具有使人印象深刻的作用,但事實究竟如何卻不得而知。 q3`t0eLZ  

     我只知道,即便在現在,當我們面對著龐大的信息技術發達的世界,我們對家人的思念依舊那么深刻,絕不比千百年前的要少,然而,我們所說的話還是那么類似,依舊不是加餐食,就是長相憶。 lV'83b  

     現在是歷史的延續,也是未來的歷史。而歷史總有太多的雷同,不管怎么變,這種感情,這份思念,這份關心,還是會如出一轍的吧。 PK" C+o;: 

      或許,這就是我喜歡這句話的原因,簡潔,卻深入人心。 bXk'.t|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JB<4 m4- 

 

    7、總有一種感動可以穿越數前年的滄桑仍然震顫著后人,那就是最真摯的感情。
  
   總覺得那些人是始終活著的,瀟灑飄逸的李白,沉郁肅然的杜甫,風流倜儻的李煜,柔婉溫和的柳永,慷慨大氣的辛稼軒,風華絕代的李易安.如若不是的話,為什么讀著那些字字句句的時候,感覺那么親切?而思來想去終于明白,使他們始終鮮活著的是那些承載著他們生命熱力的字.
  
  雖然已不能確定寫出這飲馬長城窟的是誰,但是 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他是一個有血有肉,情深意重的人,而且是個文人。一個高明的文人。
  
   只由一個最高明的文人才能抓住生活匯總最平凡的細節,把它轉化成文字,感動別人。
  
   讓我們閉上眼睛,現勾出一個畫面吧:一個年青女子,穿著荊釵布裙等在自己院子里的情形。她形容有些消瘦枯槁了,因為濃郁的思念讓人憔悴。忽然聽說送信的人來了,女子喜出望外叫兒子把信拆開,她恭敬的讀著信。那信上寫的是什么呢。?
  
   上言:加餐飯
   下言:長相憶
  
  可是就是這六個字早就已經足夠。已經抵得過多少個日日夜夜望穿秋水的企盼,多少個月月年年輾轉反側的思念。還需要用大篇大篇的字去說:“累你看家為父母盡孝嗎?”還需要用大段大段的文字寫:“我如何如何想你念你嗎?”真的已經不需要,只要“努力加餐飯”就夠了,那個“輾轉不相見”的“他”,肯定早已知道,此時的她早已是“菱花鏡里形容瘦”早已是“衣帶漸寬白發稠”所以他說“努力加餐飯”吧,“請為我珍重”   
  
   因為只由互相珍重,我們才能夠長相憶阿!畢竟團圓的念頭太吸引人,畢竟紅塵的牽絆總是那樣揪心。  
  
  “誰能改變人生的長度,誰知道永恒有多么恐怖,生存往往比命運還殘酷,只使沒有人愿意認輸。我們都在不停趕路,忘記了出路,在失望中追逐偶爾的滿足,我們早都忘了傾心的苦,流浪在燈火闌珊處”是的,我們無法改變人生的長度,也不知道永恒有多么恐怖,可三如果在生活這條親密無間的道路上,如果你想我,我想你,還怎么會孤獨?
  
   不管走的有多遠,只要心里有牽掛,總會記得歸途。
  
   不管隔得又多遠,只要心里有期盼,天涯也是咫尺。咫尺天涯,說近不近,說遠不遠,那只是心靈帶給人的感覺,就算前路漫漫夜很長,可是只要有愛就有了一盞照亮前路的明燈,心是暖的,情是真的,眼是亮的。
  
   大學校園似乎總給人一種“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的疏離感,似乎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教不同的人怎樣自私的生活,明明是生活在同一個空間里,可是似乎每個人都給自己布了一個透明的防護結界,溫暖的笑容只可遠觀不可褻玩。是自我保護的意識太濃還三步相信周圍的人呢?
  
   反而是<<飲馬長城窟行>>寥寥三個字“加餐飯”道出了最原始的感動,最古老的眷戀。互相關心,不僅僅是戀人之間,人與人之間難道就不需要嗎?
  
   那些串聯在一起的一個一個普通的字,經過詩人的排列組合,能散發出如此巨大的魅力,并不僅僅是因為詩人排列組合文字的能力有多么高明,而是他在糅合那些詩時摻入了自己最誠實最真摯的感情。  
  
   因為人人心中有,所以它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因為人人筆下無,所以它才顯得詩人比讀者高明。
  
  然而無論怎樣,讀到那些詩句時,總因自己是漢字的后人而慶幸,那些方塊字居然充當了一種永生的載體,傳遞給幾千年后的人最原始的感情,我們的祖先早在幾千年前就知道怎樣表達感情了,而且手段那樣高明,他們不會說:“莫名,我就喜歡你,深深地愛上你”他們也不會直接的說“我愛你,我心已經屬于你,生生世世不移。”但是他們會說“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他們會說:“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他們會說;“ 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他們會說:“但叫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當然他們最常說的是“為求長相憶,努力加餐飯”看似平常,可卻是那樣動人的句子。同樣是三個字,可是加餐飯卻勝過了我愛你。因為‘加餐飯’不見包括了‘我愛你’更融合了千言萬語。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因為長相憶,才四季分明,人生可愛。


    8、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你答應我,要為我珍重。我,會在這里一直等你回來。是否美人的愛情,都是殘缺不美的?但,也或許正是因的這些殘缺,才使得我們分外憐憫她們的美。

     一伊遙,世皆逑,安得蒹葭鏡中游?浮萍落,生不離,盡似蕭蕭風一笛。歷史的波瀾,從未因一卷紅塵而變得有絲毫輕淺,憑滄桑為飲,年華果腹,歲月作衣錦華服,與百轉千回后,悄然轉身,然后離去。我迫切尋覓的美人,卻不知何時乍涌出她驚天的命色,亂了一世的拂塵。我借光陰為紅線,在若隱若現的記憶中尋覓她們,如那唐朝的多情少年。花香漠漠,落花盈盈,唯樹下不見伊人。


    9、中國古代的情書別稱為“紅箋”。晏殊的《清平樂》中就有“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之句。他的兒子晏幾道在《思遠人》一詞中,也有類似的用法:“漸寫到別處,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意思是,寫情書寄相思,越寫越動情,不禁淚水奪眶而出,將紅色的信紙浸成了無色。雖然古人也有“憶人全在不言中”的說法,但愛人離別之后若無情書往返則往往會被視為薄情,從而受到輿論的譴責。有一闋作者不能確定的詞《菩薩蠻》就借一位怨婦之口譴責丈夫出門而不來信:“舉頭忽見衡陽雁,千聲萬字情何限。叵耐薄情夫,一行書也無。 ”鴻雁,在古詩詞中是信使的代詞。此外,鯉魚、青鳥等也同時扮演牽結情絲的角色。古人之所以將夾信的木板做成鯉魚形狀,就是取意于這些美麗的神話傳說。

  中國情書的歷史到底有多悠遠?恕我孤陋寡聞,無法提供準確的年代。原始情書的壽命大概會跟原始文字一樣漫長。但由于只有殘文斷簡,故不能千古流傳。在我的印象中,古代的情書圣手中有一位漢魏六朝時代的無名氏。《樂府民歌·飲馬長城窟行》就借一位婦女之口寫道:“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情書前一部分叮囑妻子好好吃飯,后一部分表達對妻子的相思相愛。女的情圣手中有一位替武則天掌管詔命的上官婉兒,她曾給遠征薊北的丈夫寫過一封信:“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可見這封情書抒發的是夫妻長久分居的惆悵之情。


    10、以前,書信是人們最重要的傳情達意的工具,古樂府中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的詩句,寄信人殷殷囑托親人要多多吃飯,還要記得時刻牽掛著對方,情深意切。古時候交通不便,一封書信輾轉多日才能送達,更加深了人們的思念之苦。陸游寫下了“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的詩句。

  如今,彈指一揮間,信息傳遍世界的每個角落,親情、友情、愛情都可以瞬間傳遞,因此,我們也失去了多少等待的痛楚和甜蜜,盼望的猜測和憂傷,展讀的寬慰和欣喜,其實,也就是失去了鴻雁傳書、魚箋尺素的浪漫和懷想。


    11、我總覺得,世間的感動,不是有人在耳邊呢喃說,我愛你一生一世。或者是“讓我照顧你一輩子”,而是如此,緩慢平靜地結了心腸,心心復心心,把百年的歲月都結了去。諾言不免蒼白,永遠有多遠呢。況也只是剎那芳華吧?又想起那個句子,記不得出自何處了,是“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同朋友說起,我說這個句子讓我感動。

  或者只有當我們老了的時候,才會發現,真正的長相思守,不是刻骨情愛至死方休,而是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情愛總有用完的一天,在時光浩蕩的煙波里,只有淺淡的關愛,才是累世不息的。


    12、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你說。不要因為思念我就吃不下飯,要好好保重身體,我會永遠想念你。 

 極喜而泣。  我知道你來了。  

一夜的奔波,我并不知覺疲憊。晨星緩緩地落下去,東方已泛出絲絲的光亮。我知道,太陽就要升起來了。 

 飛一般地跨過小溪、樹林,還有成片成片的稻田。我用我一切的一切去交換,只為了赴你的約。如今,我就將履行我的諾言。  

我看見送信人正往我家中走去,帶著我千辛萬苦藏在鯉魚中的素書。我極喜難言。那個我曾經日夜思念的人就要站在我面前了。  

可是,你會怪我么?  

我聽見柴門開啟的聲音。你出來了。  

太陽的光芒在此刻射遍人間,我清清楚楚地看見金光刺過我的身體,洞穿了我的靈魂。我想我會化作青煙吧。  

感謝上蒼能讓我在死后跨越千山萬水,用靈魂的消逝來交換我們的約定。秦王暴戾又怎樣,他能拆散普天之下的家庭,但拆不散我們的信念。我知道,我勝了。 

 散去的瞬間,你望向空中。  

我看見了,你如花的笑靨。  

后記  常常會有超越年齡的感慨,是那些連自己都始料不及的話語。我很難說在我寫《飲》之前有很偉大的想法,對于我這樣的年齡、這樣的水平來說,能演繹好一個故事就很滿足了。但我總是不僅僅滿足于“演繹一個故事”那么純粹。  

《飲》其實是一首很悲傷、很無奈的哀歌。“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暗示的是一個悲劇,一個遠方之人是否尚在人間,生者無法、也不敢去想的悲劇。《飲》成形于漢朝,但訴說的是秦時期的故事。因為沒有仔細查閱過歷史,所以不敢肯定它是否有“借古喻今”的內在價值。不過業無關緊要,我真正想說的并不是這個問題。


13、 記得有人說過,我總喜歡和別人提及吃飯問題。“有吃過么”、“吃的什么”、“要好好吃飯,要不傷身子”……談話的開頭結束,或是說話中途誰都不知該接哪一句時,這樣的對白就會一再出現、絕無例外,即使過度的重復會顯得有些單薄無聊,也依舊樂此不疲。

對于這樣的評價,我總是笑笑,并不回應。

“吃飽穿暖”,在某個遠古洪荒的時代,在某個生產力極度低下的時代,在某個受自然災害侵蝕的年代,就應該是“幸福”的代名詞。母親就常常在飯桌上數落不知好歹喜歡挑食的我,然后不厭其煩地提及他們小的時候能吃上一塊肉就已經是天大的滿足了。在中國騰飛了十幾年后的今天,幸福自然不再是“吃飽穿暖”就可以簡單涵蓋的了。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悲苦的富翁并不少于悲苦的窮人。然而即使人們都明白,“今天吃過了”并不就指代“今天過得很幸福”,但我相信在生活中,“吃過了么”的寒暄一定要比“幸福么”的問候多得多。似乎只要確定對方今天“吃過了”,就可以寬慰自己對方今天“過得還不錯”,似乎“吃飯”和“幸福”就是有著某種潛在的聯系,從古至今,默默流淌在我們的血液和我們的思維中,并不明顯,卻真實存在。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這是《飲馬長城窟行》最后一句。遠戍在外的征夫,千里迢迢地給自己的妻子寄回的家書,就只有這么一句。或許收到這份家書時,他已經在血灑戰場,或許他再也回不來這個溫暖的家,或許這是他能給妻子留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句,然而他什么都不叮囑,只萬分掛念妻子的“餐食”。請你一定要注意飲食,吃飽穿暖,為我掛念的同時,為我珍重。只這一句,讓妻子長跪不起,也讓我被深深震撼。幾乎是同時就又聯想起《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的那句“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丈夫在外宦游,深處閨房的妻子殷切思念,飽受相思之苦。她詠嘆別離的痛苦、相隔的遙遠和見面的艱難,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復返相對照,然而最后她依然嘆息道“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希望遠行的人好好珍重,也就是給自己最大的寬慰了。原來早我們百年的古人就已經是這樣記掛著遠方的那個人了,用著中國人特有的含蓄表達自己的關心之情。要“加餐食”,要“長相憶”,要為我保重,要為我幸福。

被人牽掛是一種幸福,牽掛別人也是一種幸福。傳遞的不光是叨念,還有牽掛;咽下的不光是餐食,還有滿足。難怪有人說通過一個人的胃可以溫暖一個人的心,味覺和心靈就是有著這樣理不清的聯系吧。天生不善于表達感情的中國人巧妙地借助這個橋梁,將關心的溫暖送入另一個人的心中。尤其當對方身處他鄉,尤其當彼此相隔千里,沒有辦法在身邊照顧你,沒有辦法親眼確認你過得怎樣,那只有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地提醒你,請記得吃飯,請記得珍重。 

如果有一天,你接到了遠方的電話,對方一遍遍叮囑你記得吃飯,請一定不要感到厭煩,相反應該微笑感恩。因為某一天,當你去關心別人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做出同樣的舉動。記得“加飯餐”的下一句是“長相憶”。仔細品嘗,你會有種溫暖的感覺,通過你的舌尖,傳入你的心底。

那種感覺,就叫幸福。


14、在中國人眼里,“書信”的概念是與“牽掛”緊緊聯系在一起的; 在重視血親與姻親的宗法制農耕社會中, 這種牽掛往往來自我們對親人的想念與對“家”的深厚感情。鄉情會在許多特定的時刻排山倒海呼嘯而來, 卻又只是靜靜地讓人在回憶中掙扎和嘆息。每個離家的人都擁有屬于自己的對家的回憶,卻又共同分享著 這份來自鄉情的苦澀與無奈,時刻準備著因為一輪明月、一行歸雁又或是一枝斷柳而傷神感懷;每個留守 的人也都有屬于自己的掛念與期盼,他們在等待中不斷地盼望和失望,卻永遠為歸鄉的人操持留守著依舊 如初的那個家。

對于這樣的中國人來說,書信既是“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里的問候,也是“此書未到心 先到,想在孤城海岸頭”的釋放;既是得知親人平安之后的慰藉,也是遠隔重山難以相見的哀愁。游子書 寫家書的筆觸,沿著家鄉的方向,一筆一筆刻畫成親人拆信時的顫抖,這種悲歡交織的過程,漸漸地不再 限于“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的意境,而是演變為中國人寄托牽掛的情懷。


15、科學再先進又如何,可曾容我千回百轉地修葺涂抹?即便能夠以快取勝,零和一又怎會明白我言未盡信已發的惘然愁索。慢一點,在這個高速旋轉的社會中慢一點,我寄信予你,不是為了高呼救火,不是為了爭辯瑣事,要那速度有何用?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珍重,勿念。嚼爛了的詞句,卻忍不住添上一遍又一遍。

    電話,短信。書信在變,人心不變。

    天寒加衣,天熱消暑,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說來道去,不過是一份委婉的牽掛。天涼了,我想起你;天熱了,我亦想起你。憑杖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

    這份執著的固守無關違逆潮流,無關在進步的科技中逆流而上,以不變應萬變是生活的哲學,任你日新月異,我意巋然不動。現代的社會需要詩意,你愿不愿在滿月的夜晚獨上西樓?

    問一句,云中誰寄錦書來?

    道一聲,即頌近安。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2:00

[新一篇]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舊一篇]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